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

耘嫂焦急地拉着陳昊,來到莊稼地。

莊稼地裡的粟禾的頂部出現了一點點的穗,像是即將破土而出的春筍。

此時,正是禾本科作物拔節後的孕穗期,作物在這個時段需要大量的水份和養份爲抽穗做準備。

作物今年抽的穗壯不壯,就要看孕穗期的肥水管理情況,這也關乎到今年的收成,作物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給作物施肥也是分時段的。

可是,面前的這片粟禾卻出現了問題,有些禾竟然還沒有進入孕穗期,有些禾的穗長得非常小,甚至它們的植株也長得特別矮小,長得根本不壯,靠近腳的葉子還變得乾枯發黃。

“這營養不良啊,缺肥了。”陳昊過來看了幾眼,就看出了問題。

“啊?”耘嫂聞言一愣,“我們很多田都這樣呀。”

“很多田都這樣?”

陳昊也一愣,他很快就一拍腦袋醒悟過來。

第一年種植的十五畝地是用了河邊樹林的腐殖土種的,腐殖土養分充足。

可第二年是直接開墾一百畝地種植的,第二年的地其實肥力下降了,光靠人工施肥只能解決一點問題。

到了今年種植,所以土地的肥力就下降了很多,就導致很多作物營養不良,沒有上年的高產量。

歸根到底是肥料不足的問題,部落人雖然在施肥了,可他們施的肥並不夠。

部落現在種植了一百三十多畝地,也就是十多個足球場大的田地。

這十多個足球場上種了非常非常多的作物,作物種得密集,需要的養肥就多了。

一百三十多畝的莊稼自然需要非常非常多的肥料才能長得好。

“我記得我前世種水稻的時候,一畝水稻就需要施複合肥和尿素等合30斤左右的肥料。”

“肥料不夠啊,這樣下去根本不行啊!”

本以爲搞定好一切的陳昊,再次被眼前的現實打醒悟了,這年頭上哪去找化肥呢?

每一戶人都在田地的旁邊挖了幾個坑,裡面堆着廚餘垃圾、禾草、糞尿進行堆肥,菜園那邊也有這種的堆肥坑。

這是陳昊之前種菜時發明出來的。

以前每戶人種幾行菜,肥料還能供應得上。

可現在,大家都是十幾畝(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地去種,有這麼多的莊稼光靠這樣的堆肥坑,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唉,我們得解決肥料的問題。”陳昊帶着耘嫂在田地裡東奔西走,發現了不少田地出現缺肥的現象。

種田就是爲了高產,日後還要讓農戶的耕種效率最大化,然後能產生更多的非農人員,可現在連肥料的問題都解決不了了,還談什麼理想呢?

很快來到一塊田地旁,就看到一個男人在用葫蘆瓢,鬼鬼祟祟地將這個糞坑裡還沒有熟好的糞便潑到遠處的田裡,不多時就有另一個男人過來跟這個男人幹架起來。

陳昊過去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個男人種的莊稼長得不好,自己又沒有肥料,所以就去偷隔壁的糞便,這兩個男人差點爲了一瓢屎大打出手,還好陳昊及時出現阻止了。

“連屎都爭!真是太沒出息了。”陳昊處理完這兩人的事情,就恨鐵不成鋼地對旁人說道。

耘嫂也聽得很無語了,在以前,糞便可是用罵人的東西呢,現在就成爲香餑餑。

不知不覺,回到了部落的大門口。

門口旁邊的養殖場已經拆掉了,那裡還堆了很多糞便,這些糞便正在曬制着,有人在處理着這些糞便。

想來剛纔的那人應該是看到這裡有人,所以那男人才去偷別人家的糞便。

之前拆養殖場的時候,陳昊就特意安排一些人過來將這裡的動物糞便收集起來曬。

“昊,那些糞便還沒有腐熟啊,怎麼辦啊?”耘嫂也知道生糞便不能直接用來施肥。

生糞便裡含有大量的氨、病菌、害蟲。

糞便直接澆在作物的腳下,作物是無法吸收這些未經分解的糞便的。

而且糞便攜帶的病毒害蟲還會危害作物。

糞便滲入土裡,在根部附近發酵發熱,就會把作物的根燒壞,從而導致作物死亡,用生糞便當肥料用是十分不可取的!

“我們牧場裡的糞便就作爲我們以後的肥料,養的動物越多,我們的肥料就越多。”

現在也只有這個辦法收集肥料了,動物糞便是天然的農家肥,但前提是動物糞便都要徹底腐熟分解才能讓作物吸收。

“可你說過,糞便要自然發酵半年才能用啊!”耘嫂說道。

陳昊想了想,便道:“耘嫂,你安排一些人,將牧場裡的糞便和這裡的糞便,還有我們人的糞便,都集中在一起。”

陳昊又指着牧場西北面的方向,說道:“魚塘旁邊有一個樹林,你將所有的糞便堆在那些大樹下面,最好挖個淺坑安置一下,還有,你先讓農戶燒草木灰當肥料用着。”

“是的!”

安排完耘嫂去辦事情,陳昊又拉上阿虎幾個男人,牽着三頭牛,帶上大大小小的籮筐,牛不停蹄地趕往枇杷林,他記得之前修枇杷林的時候,砍了草和處理過那裡的落葉。

這些草已經幹了,落葉和腐殖土都隨意地堆在一邊,陳昊他們就將這裡的乾草和腐殖土收集起來。

接着又來到魚塘的一旁,此時耘嫂他們已經在這裡堆放了不少的糞便和尿液,這裡也是惡臭難聞。

將收集回來的腐殖土和落葉乾草撒在這些糞尿的上,並且加水充分搞拌。

接下來,他們在周圍挖了一些土覆蓋在這堆東西上面壓實,並且用水將表面的泥土抹得光滑。

這層泥土能夠形成封閉的空間,糞便和溼透的落葉、腐殖土會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發酵,發酵需要水份。

裡面的糞便和樹葉在發酵時會產生高溫,這些高溫能夠殺滅病毒和蟲卵,這樣發酵能夠加快發酵過程,通常五到十日就能完成發酵,現在是夏天,溫度高,估計五日後就能直接使用,也算能趕上農田作物的需求。

“以後就收集我們人類和牲畜的糞便,集中在魚塘這邊處理進行發酵,以後這裡便是我們的化肥廠。”

陳昊看着面前那一堆堆高凸的肥堆,對旁邊那些剛辛苦勞作完的人說道。

“化肥廠旁邊的魚塘在養魚呢,魚也喜歡吃糞便,特別是乾的糞便,以後可以在這裡堆一些糞便曬制,曬乾用來餵魚,魚吃糞便更容易長大呢!”

陳昊碰巧記得前世村裡有個養魚的人也是專門收購乾的豬糞和雞糞去餵魚,當時陳昊也恰好跟這個養魚的村民談到有關養魚的知識,這養魚村民還說,魚更喜歡吃牛羊糞便和蠶沙,甚至是人的糞便。

想到這裡,陳昊又有一個打算,在這個魚塘的周圍種一些桑樹,日後將這裡就發展成爲養蠶基地,用多餘的蠶沙餵魚,還有在這個魚塘裡建一個廁所。

第551章第91章 造鞋(上)第264章 陰康氏族搬遷計劃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132章 我是老中醫第9章 吊腳套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63章 捕魚比賽(上)第319章 防具(下)第253章 禍起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433章 寒第336章 佔山爲王(一)第241章 鹽貿(下)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449章 工業的糧食第305章 貨幣第491章 奇怪的舉動第4章 窮得吃草第409章第34章 全民種菜第353章 擊潰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114章 咬人草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390章 集結第255章 整合第464章 制酒麴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375章 歸來第209章 原始農藥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160章 採蜜(上)第277章 開門七件事第32章 蛋白質第23章 修菜園第267章 防備第74章 捕鱷第533章 風白城守衛戰第56章 魚藤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380章 送糧第78章 割禾第395章 牛族撤離第212章 牧場第112章 種田忙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495章 大反擊第453章 借糧第343章 圍城(上)第311章 慄陸城第490章 援軍第446章 煤礦排毒第399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43章第22章 曬枇杷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532章 糧道第539章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84章 換骨耜(上)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129章 灰雁第86章 市日的收穫第499章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116章 蕁麻的妙用第250章 訓練與遊戲(上)第462章 聯盟立法第358章 給奴隸上課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516章 東部形勢第428章 銅與錢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355章 毀寨第327章 怪物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423章 穩定的發展第91章 造鞋(上)第290章 衛星城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483章 刺頭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512章 埋坑與談判第316章 兩難之境第550章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476章 印染第474章 抽絲、調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