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蒲草與製品

陳昊走近,割了一株“蠟燭”草,認真地研究起來。

這草的蠟燭“花”十分柔軟,毛茸茸的,應該能造棉被、枕芯,草莖堅韌,是造蓑衣的好材料。

“這是蒲...”

“這個是蒲草!”

陳昊研究了一會兒,終於想明白這種是植物了。

這就是蒲草,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植物,草莖可造防水的蓑衣(雨衣)和帽子、席子、墊子、窗簾等,而花芯能當棉花用,其用處十分廣泛,

這種草又名水蠟燭,可以直接燃燒當蠟燭使用,但如果不放油的話,會燒得很快,這種草是古代人用來晚上照明的一種工具。

現在部落人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到了晚上大家基本是睡大覺的,可有時候起牀撒尿,或者晚上有事情幹,比如去抓知了猴的時候,又或者造晚上加班做鞋子搓繩子等工作,就缺乏照明的工具了。

有了這種水蠟燭,日後再找到合適的油,便能讓部落人的勞動時間延長到入夜後進行。

比如白天去種田,晚上多幾個小時幹搓繩子、縫紉獸皮、磨製石器等的雜活,這是非常不錯的。

陰康氏族這裡有大片的一望無際的蒲草,陳昊也就不跟他們客氣了,跟族人一起採集了大量的蒲草和花芯,陰康氏族人也幫忙採集,。

用了一日的時間,陳昊在內的七個媧氏族人,每個人採集到幾十斤的蒲草材料。

阿殼以後就要留在陰康氏生活了,臨走前,陳昊還叮囑阿殼在這個部落好好生活下去,如果有困難都可以回來媧氏族找他。

同時陳昊還跟陰康氏族的族長和老祖母說,如果陰康氏族有不懂的地方或者有困難也可以過來媧氏族找他,這個陰康氏族人也是十分感激他。

陳昊一行人帶着滿滿的收穫回到媧氏族。

正好是傍晚時分,很多人在忙着煮食。

老樹下。

擺放着一籮籮的蕁麻,有嫩葉的,有老葉的,也有莖根。

老祖母、巫、榆嫂等十多個女人正在這裡分揀蕁麻。

她們都戴着皮手套,這種拇指和四指分開兩半的皮手套容易製造,再加上陰康氏族送來的獸皮聘禮,出去幾日,部落人就已經把需要的皮手套都造出來,現在還應用上了。

榆嫂在開心地收集着蕁麻葉,準備用來餵豬餵雞。

她看到陳昊回來後,就開心地跑過來跟陳昊說,部落已經採集蕁麻葉吃用,用蕁麻葉餵豬餵雞,在老祖母的帶領下,每家人在入睡前都會熬蕁麻藥湯搓洗身體。

陳昊將蒲草放好,就與榆嫂一起去看看那頭豬還有養殖的雞。

養豬的地方有點臭,面積也比較小,裡面有些混亂,只有一條水溝排豬糞和豬尿。

而養雞的地方就在陳昊家的後面,養了十多隻雞,雞欄好像有點擠,估計等雞下蛋孵化了小雞,地方就不夠用了。

“豬圈和雞欄要進行改造了,得改大一些。”陳昊說道。

榆嫂也表示支持。

可現在沒有時間改造,陳昊打算先把那些蒲草解決掉。

他吩咐榆嫂,以後有時間的話,把豬食和蕁麻葉都用陶鼎煮一下再用來餵食。

畢竟用來養豬的食物是些剩飯剩菜和菜頭蕁麻葉之類,如果煮一下的話就能殺菌和增加口味,豬吃着也喜歡,甚至能夠幫助豬消化食物,更好的吸收營養,豬也快大一些。

接着,他跟部落人一起將蒲草的草芯割下來用一個籮筐裝着,又將蒲草的莖割下來清洗乾淨,鋪在大樹下晾乾。

到了第三日,蒲草都幹了,變成褐色的樣子。

扯了扯,十分堅韌,而且草莖的表面發亮了,潑些水上去,水珠都會順暢地滑落。

“不錯,我們可以用蒲草編織成蓑衣。”

陳昊很是滿意,找來部落的十個婦女,其中有四個是老女人,其餘六個是中年婦女,而藤嫂就是其中一員。

這些女人是部落裡編織草衣技術最好的人,她們有一定的經驗。

媧氏族的草裙草衣用的材料是水邊的一種水草,那種水草雖然也堅韌,但並沒有蒲草那樣防水和耐磨,有時候媧氏族人還會用樹皮樹葉等材料製衣裙。

陳昊不懂編織,只能先看着部落的女人編織。

風裡希也在一旁幫忙,她也會編織草衣裙,陳昊穿的草裙就是她造的,不過她的編織技術有些差,草衣穿不了多久就會散。

編織就是將一橫一豎的經緯材料交織起來,跟某些鳥的巢差不多,原始人類很早就會編織技術,一萬多年前,那個將北極星命名爲織女星的弇茲氏便是一個。

陳昊在旁看着,並且用筆墨畫了幾個樣式。

藤嫂和其她女人根據陳昊的要求開始處理這些蒲草,她們將一條條的蒲草鋪開,然後抓住一頭打上一個結,再一經一緯地交織起來。

老實說,編織的活非常枯燥,非常講究耐心,陳昊在一旁看着,也拿起蒲草學着編織。

不過,他很快就坐不住了,老是這樣重複的編織,讓他感到很無聊,倒是其她女人好像沒什麼不妥,都在耐心地編織。

這就是女人的優點,陳昊有些佩服她們。

一個上午後,編織技術最好的藤嫂就完成陳昊指定造的蒲草工具。

這是一件一米多長的蒲草斗篷,也就是蓑衣。

披着這件蓑衣走了幾圈,陳昊感覺很滿意。

其中一個女人也編織好了一個蒲草斗笠。

穿戴好斗笠和蓑衣,陳昊吩咐人用一個小陶罐裝着水向自己潑水。

這種草衣的防水效果很不錯,可以作爲雨衣用。

“這叫蓑衣和斗笠,以後下雨的時候,我們穿上它,就不會被雨水打溼身體,這樣我們就不會被雨水淋病了。”陳昊說道。

這個時候,老祖母才知道陳昊要製造這種蒲草衣服的好處。

接下來,陳昊又拿起另一名女人編織的蒲草製品。

這是一塊長兩米。寬一米五的蒲草蓆子,蒲草堅韌、緊密、製成的席子不但防水,也耐用。

陳昊老早就想把牀造出來了,不過苦於沒有時間和材料,現在,這張席子是很好的牀上用品之一。

“這叫席子,蒲草蓆子。”

陳昊爲部落人介紹起來,並說,這種席子可以鋪在草堆上睡覺,能防止蟲子叮咬,也可以用來曬糧食。

本來以爲部落人會喜歡這種席子,可陳昊卻低估了大家的思維,大家都表示睡草窩睡得好好的,墊上這個席子做什麼?

既然她們都這樣說,陳昊就不再跟她們解釋了。

自己睡席子就好了,日後她們看到席子和牀的效果自然會贊同自己的做法。

陳昊要了兩張蒲席,剩餘的蒲草用來做蓑衣和斗笠這兩種雨具,這樣以後下雨的時候,大家就有雨具用了,這是一種十分實用的工具。

可還有兩籮的蒲草花沒有處理,這些蒲草花的外形像蠟燭,陳昊試着點燃一個,它燒得很旺,但能燒一分鐘不到,看來還不能直接當蠟燭用,得要添上油才能燒得久,可現在榨油很不現實,連吃的都吃不夠,哪有多餘的糧食用來榨油呢?

陳昊想了想,又覺得黑豬和原雞要繁殖了,應該先把豬圈和雞欄擴建,順便要把木牀造出來,不然總是睡草堆,以後肯定會得風溼病的。

第58章 招攬第490章 援軍第70章 割豬草第346章 慶功第201章 突然的到訪第267章 防備第450章 躺着賺錢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422章 進與退第420章 能走多遠第52章 狩獵(一)第345章 白狐女第323章 工業油料作物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541章第539章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張加更)第14章 採花菇第471章 結盟書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460章 平叛(下)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66章 排水系統第543章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434章 關口第188章 授人以漁第84章 換骨耜(上)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248章 五年春耕第58章 招攬第448章 木軌道運輸第111章 健康教育第73章 水中惡獸第10章 抓野雞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87章 分配農具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38章 技術革新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158章 桃林(上)第191章 一起幹壞事情(下)第116章 蕁麻的妙用第34章 全民種菜第449章 工業的糧食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460章 平叛(下)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30章 搶收菘菜第105章 按戶分配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501章第554章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144章 西河灣第524章 攻城戰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459章 平叛(上)第110章 蛔蟲的秘密第484章 蕭關危機第483章 刺頭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223章 推舉族長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97章 皮靴、月相第266章 折 枝第365章 原始市場(二)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214章 巡山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181章 慄祭第460章 平叛(下)第125章 部落的新生命決定好好經營這本書(附加更規則)第165章 養魚業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509章第240章 鹽貿(上)第359章 十年春第53章 狩獵(二)第101章 曬河鮮第413章 除虎第128章 長刺的豬第509章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330章 廟算 (上)第344章 圍城(下)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240章 鹽貿(上)第181章 慄祭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