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元廷暗流涌

第81章 元廷暗流涌

才進屋裡,密密麻麻的石碑,豎在地上。

石碑上刻着一個個戰死的泗州軍士兵名字。

這些,就是英靈碑。

“這些英靈碑,共記錄了多少人?”程德望着英靈碑忽然開口說道。

“小的不清楚,不過,小的知道每一塊石碑刻着三百二十人,目前共有二十九塊石碑,至於後面還會不會再有石碑送來,就不清楚了。”王七五答道。

程德沉默了,長久的沉默。

整整九千兩百八十人!

程德的心有些沉痛。

這些人,還不是死去的全部。

淮安路戰死的那些泗州軍士兵,還沒開始來得及刻上英靈碑,那份戰死的名單如今都還有他伏案上放着。

若是,將他們都加上。

這個地方,又要多上二十多個石碑了。

程德向着這些英靈碑躬身行了一禮,起身,望着這些英靈碑說道:“諸位都是我泗州軍好男兒!我程德在此立下誓言,將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之日,必定會親自來此地,告知諸位弟兄們一聲,以慰諸位弟兄們的在天之靈!”

張七九沉默着,低着頭。

王七五則是站在一旁,心中對程德無比尊敬。

隨後,程德又哀悼了一陣後,便告別了王七五。

臨別前叮囑他,讓他明日送他大的那個孩子去泗州學院報到。

爾後,程德獨自一人走在大街上,身着常服。

背影蕭瑟、孤獨,心中傷感不已。

張七九等數十錦衣衛,紛紛在程德身後緊跟着,看向四周的目光中充滿了警惕。

這一邊程德在爲泗州軍英靈碑上戰死的將士而感到悲痛時,另一邊的元廷卻是一片暗流洶涌。

元朝皇帝妥懽帖睦爾與碽妃一番雲收雨斂之後,忽然嘆了口氣。

“陛下何故如此長吁短嘆,臣妾可以爲陛下分憂嗎?”碽妃看着元朝皇帝妥懽帖睦爾問道。

“今日朝廷之上,盡是些我大元軍隊和反賊作戰失利的奏章,令朕十分頭痛。偏偏以丞相爲首的那些中書省官員,一個個地要朕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說什麼這些反賊遲早會一一平定。可是,這番言辭,朕耳中都快聽出繭子來了。從去年到今年,已經足足聽了半年了,這劉福通紅巾軍反賊到現在還沒剿滅。而且,那徐壽輝紅巾軍的地盤則是越來越大,泗州還出了個以程德爲首泗州軍反賊。這大元如今讓朕有一種日薄西山之感,朕心累至極。”元朝皇帝妥懽帖睦爾一臉鬱悶地說道。

碽妃本想着安慰元朝皇帝妥懽帖睦爾幾句,但又想起了女人不能幹政的忌諱,很慶幸自己沒開口,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中書省右丞相脫脫府。

脫脫此時高坐上首,目光環視在場衆人。

“馬合謀隨韓伯高之前一起前去招安程德,結果,韓伯高身死,馬合謀卻安然無恙。說實話,對於馬合謀先前的一番說辭,我並不怎麼相信。但如今疏遠了我,馬合謀卻靠着一番溜鬚拍馬的本事,而使得陛下信任他,他的一面之詞究竟真相如何,恐怕也無從得知。不過,我已經派人前往淮安路前去打聽了。相信,等過段時間,會有消息傳回的。”脫脫臉上陰沉地說道。

龔伯璲聞言,則是開口道:“丞相,先前刺殺程德一事,都傳陛下和丞相都參與了其中,不知是否——”

脫脫聽到龔伯璲的話,則是更加鬱悶了,“這刺殺一事,陛下絕沒有參與,即便是我,也沒有參與。這不過是泗州軍反賊程德的栽贓罷了!”

龔伯璲面色一滯,沉默了。

他知道,丞相即便真的派刺客刺殺了,丞相也不能承認。

於是,龔伯璲平復心緒,繼續說道:“只可惜韓伯高此人了。我也沒料到這程德竟然會殺了韓伯高,足見程德對我們大元的痛恨。畢竟,這韓伯高可是代表我們大元的顏面,現在韓伯高一死去,使得我大元在天下面前顏面無存。我們大元必須要做些什麼,這樣才能挽回一些顏面。至少,要對挑釁我們大元的程德進行一番嚴懲。”

脫脫靜靜地聽着龔伯璲的話,贊成道:“你說的話不無道理。我明日便去宮中,向陛下請求嚴懲這泗州反賊程德。合肥那邊有徹裡不花的十萬精銳,揚州路十五萬、高郵府那邊有十萬,想必這三十五萬元軍,應該足以剿滅這泗州軍反賊了吧!”

衆人沉默,沒有說話。

龔伯璲沉思片刻後,看向脫脫說道:“丞相,安東州那邊,我以爲可以讓安東州的守將攻打清河,徹裡不花則攻打定遠,揚州路直接攻打盱眙,直逼泗洲城,而高郵府則是攻打淮安路泗州軍的地盤。如此一來,這反賊程德,必將插翅難飛。優勢在我大元,剿滅這程德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脫脫點點頭:“善!明日一早,我便進宮,向陛下奏說此事。”

馬合謀府。

“怎樣?這幾日,可查清楚了,那些刺客,可是來自丞相府中?”馬合謀坐在椅子上,望着跪在面前的家僕問道。

“回稟家主,查清楚了,那些刺客,確實從丞相府中出來的。”家僕低頭回道。

“如此說來,這程德倒是往陛下頭上栽贓了,而他所遇到的不過是丞相派去的那一次刺殺了。我就說,總覺得不對勁。原來如此,這程德還真是——一個騙子。”馬合謀的臉一會紅,一會白,目光極爲複雜。

家僕沒有接話,跪在地上,低着頭,目視地面。

“不過,枉我對丞相一片忠誠,卻沒想到,換來的是當作一枚棄子的結果。也許,對丞相來說,這天下不過是他手中的一盤棋局吧,就連他自己,也入了局中,成了一枚棋子。投靠陛下,成爲陛下手中的棋子,總比好過成爲丞相手中的棄子。但有了丞相這一次設局,差點讓我殞命在淮安城。陛下那邊,我也不能完全相信。執棋的人,可以是丞相、陛下,爲何就不能是我馬合謀呢?”馬合謀目光幽幽。

家僕心中駭然,卻依然保持沉默。

無論馬合謀做什麼,他只會支持。

因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從他身爲馬家家僕開始,便就註定瞭如此。

“高郵府那邊我大哥也只是個萬戶長,我會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爲大哥上下打點一切,讓他成爲高郵府十萬大軍的主人。這支軍隊,倘若爲我馬家掌握,將來若這大元崩塌了,我馬家也是可以取代這大元的,而這高郵府便是我馬家爭霸天下的本錢。我會寫好一封信,你親自前往高郵府一趟見我大哥。此外,將我們馬家在大都的所有地契全部暗中出售,換成糧食,然後你帶着我馬家暗中養着的五百精銳將士將這些糧食,運往高郵府,交到我大哥手中。明白了嗎?”馬合謀平靜地說道。

“是。”家僕應道。

“你先下去吧!你大兒子今後就跟着我吧,我會給他一番富貴的,絕對比你好。”馬合謀忽然說道。

“多謝家主,小的必當完成家主所託。”家僕恭敬地朝着馬合謀磕了個頭,目露感激。

馬合謀擺擺手道:“嗯。你先下去好好安排這些事情吧。”

“是。”家僕起身,躬身退去。

馬合謀望着家僕的背影,腦海中浮現了程德的模樣,心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本章完)

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248章 黃州大戰(一)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諸位不知幾人能活?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238章 張士誠的背刺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76章 吳儉夜見章溢吳家存,與沒有泗州軍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20章 救治第38章 佃農艱苦,田主黑心第11章 起事第216章 內閣之用與馬車失控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28章 經天緯地呂不用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33章 《大明醫典》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21章 攻克盱眙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187章 全椒捷報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22章 我不爭一時,惟爭千世萬世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268章 高俸養廉,徹查泗州第249章 黃州大戰(二)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42章 臨別敲打,往橫澗山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166章 沔陽的先手佈置,少兒軍主將藍玉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268章 高俸養廉,徹查泗州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224章 佈局北方第38章 佃農艱苦,田主黑心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224章 佈局北方第76章 諫言十疏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5章 狐假虎威第86章 喜報連連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