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王霸之基

第33章 王霸之基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這是聾啞村留給程德的第一印象。

踏入聾啞村,內心安靜、祥和。

與村外的世界,彷彿隔絕一般,涇渭分明。

“將軍,聾啞村由來已久。此地,多是聾啞人,但也有如我這般的特例,只不過極少。”羅茂看着聾啞村,面露喜色。

嗯?

程德目光中閃過一絲疑惑,“那軍師是怎麼學到一身才學的?莫非是靠手語嗎?”

羅茂笑了笑,纔回道:“孔子作《手論》,墨子著《手經》,晉朝聾人神醫皇甫謐編《手話》,大宋聾人將軍楊信作《手言錄》,這些書在學生很小的時候,就是用來啓蒙的。加上耳濡目染下,長年累月,才學有所成。”

程德沉默了,他聽都沒聽過這些書,但看軍師的樣子,不像是假的。

終究,是自己孤陋寡聞了。

而且,聾啞的處境對於孩童來說,增加了學習的成本,非常人難以想象。

“當然,給我啓蒙的先生是個能說能聽的人。要不然,用那些書作爲啓蒙,或許還要多用幾年才能學有所成。”羅茂補充了一句。

程德感嘆了一句,“軍師的才智,非一般人能比!若是他人,能在軍師這般年紀學有所成,也是鳳毛麟角。”

羅茂苦笑不已,“將軍謬讚了!”

“軍師你直接帶我去呂先生那裡,我有點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呂先生的才學有多高?”程德目露期盼。

“呂先生不會讓將軍失望的!”羅茂回了一句。

隨即,羅茂在前,引着程德與楊威來到了村中以西的一處緊閉的大木屋。

木屋簡陋,不加任何修飾。上面依稀可見刀斧的痕跡,切口整齊排序。

木屋長九丈,寬四丈五尺三寸,高一丈六尺四寸。

在木屋旁栽種着一片竹子,在竹子旁立着一塊有歲月痕的跡石碑。

碑文刻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雕刻的字剛勁有力,氣勢磅礴。

見此,程德心裡對這位呂先生的爲人有了初步的判斷。

“勞煩將軍在此等候,學生去去就來!”羅茂丟下一句後,便匆匆叩開了那門進去了。

程德揹着雙手,站在石碑前,看着這些竹子默然不語。

楊威落在程德身後幾步,目光銳利警惕地掃視四周。

時間在慢慢流逝。

半個時辰後。

“主公,這軍師去了這麼久,還不見回來,莫非這所謂的呂先生有意在刁難將軍?”楊威心中有幾分不忿。

程德面色平靜,“周公吐哺,劉玄德三顧茅廬,曹孟德倒履相迎,與他們相比,我不如也。但他們都尚且如此,何況我呢?此來,我們是爲了請呂先生出山,當以誠爲重。”

說完後,程德便盯着石碑看,身體紋絲不動。

楊威聽後若有所思,心道:讓主公如此對待,想必這呂先生是真有本事的吧!

又過去了兩個時辰。

夕陽西下。

天邊的晚霞,餘暉灑在了木屋前。

看着那木屋緊閉的門,沒有一點動靜,程德有些失望。

“今日,恐怕呂先生不便見我們,楊威,我們離去,明日再來。”

“是,主公!”

夜來冷風起。

返回的路上。

“主公,這爲呂先生今日都不見將軍,明日會現身一見嗎?軍師也沒出來。”

程德聽了楊威的話,心中有些煩悶,“明日來了再說!”

第二日,天寒,狂風不止。

程德帶着楊威繼續來到了聾啞村。

身後不遠處暗中跟着張七九等三千人。

可是,終究,程德一行人依然悻悻而返。

第三日,天大寒。

臨行前,程德對楊威說道:“點齊五千人馬,隨我去聾啞村。若今日那位呂先生不出面,那麼,就將他綁回到濠州城。”

楊威聞言一愣。

隨即,他便聽到了一句,“不爲我所用,他人亦不能用。”

大不了當豬養,頂多出點飼料。

至於殺他,程德沒這個想法,不說楊仲開的原因,就憑呂不用的本事,肯定也是讀書人頂尖的那茬。

殺了,就得罪讀書人了,不得人心,他纔不做。

“屬下這就去!”楊威臉上有些激動。

終於,主公要動粗了。

哼,那位呂先生,真是給你臉了!

昨天他跟着主公,在門外吹了一天的冷風,身體哆嗦了一整天。

這筆賬,要好好地算一算。

對此,楊威期待着。

一炷香後。

程德帶着楊威等五千人來到了聾啞村。

這一次,程德沒有進村。

他就在村外等着。

自降身份拜訪你不來,那麼,這一次,我要你親自來見我。

“兩個時辰後,若是那位呂先生不出現,那麼,楊威,你就帶人去他家把他綁了。”程德面無表情。

楊威抖擻精神,“是,主公!”

“天地之大,沒了他呂不用,我還找不到其他人替代嗎?”程德冷笑道。

想起昨天和楊威在門外吹了一天的冷風,程德暗中記下了這一筆,將來有的是機會找回場子。

楊威幸災樂禍地看向呂不用屋子的方向,眸中露出幾分寒意。

兩個時辰後。

呂不用木屋裡。

“呂先生,這兩日如此待將軍,我怕——”羅茂面有憂慮。

“沒什麼好怕的!漢昭烈帝尚且三顧茅廬,他程德手裡不過才四城而已,若無我的幫助,難成大事。”呂不用盯着羅茂的嘴脣自信地說道。

羅茂聽後,心中更加擔憂了。

呂先生如此態度,恐怕爲將來埋下禍患。

就在這時。

“不好了,呂先生,昨日來拜訪呂先生的那位程將軍,如今帶來了許多兵馬,正在村外聚集。看他們的樣子,恐怕來者不善!”一位侍者焦急地比劃手勢。

羅茂聞言直接站了起來,面露恐懼。

當看到呂不用依然安然自若的模樣,便開口道:“呂先生,這一次程將軍看來是真的來者不善了。若是先生再不出面,恐怕聾啞村不復存在!呂先生——難道你忍心看着這村子就這麼毀掉不成?”

看着羅茂鄭重無比的模樣,呂不用心中一個咯噔。

他漏算了一件事,就是這位程將軍的年齡。

如果單從這位程將軍做的一些事來看,確實很容易讓人忽視他的年紀。

但事實上這位將軍是位年輕人。

年輕嘛?耐心總是不夠的。

也是容易衝動的。

念此,呂不用心中一個哆嗦,急忙起身,“快,去村外見程將軍!晚的話,就大禍臨頭了!”

羅茂望着呂不用有些焦急的模樣,心中一寒。

莫非先生算到了什麼?

沒多想,羅茂緊跟在後。

當呂不用與羅茂匆忙趕到村外的時候,正好看到楊威帶着人面色不善地準備進村。

於是,呂不用連忙躬身行禮,“程將軍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望將軍恕罪。”

程德聞言轉頭盯着眼前白衣書生,目光充滿了審視,“你就是呂不用?”

嘶!

將軍直接稱呂先生名諱了,看將軍的神色,這回呂先生有麻煩了。

羅茂在一旁看着,頭皮發麻。

尤其是程德無意中瞟了他一眼。

更是苦笑不已。

這回,將軍真的發怒了。

呂不用昂着頭回道:“我就是呂不用。”

“來人,綁起來!”程德開口道。

呂不用一驚,看到程德不善的目光,心中一沉,“且慢!”

“你有何話要說?”程德盯着呂不用,目光幽幽。

“將軍若是想要謀得天下,必先拿下金陵,此乃王霸之基。”呂不用正色道。

程德不置可否,“我有一將名爲馮國用,他已在我面前說過。”

呂不用目光一閃,接着道:“有了王霸之基後,將軍當練水軍,造船艦。在呂某眼中,天完徐壽輝軍將是將軍的最後敵人。擊敗了他,就可以趁勢一統南方。最後,再北驅胡虜,一統天下!”

程德聽着呂不用的一番言論,陷入了沉思。

水軍和艦隊,的確是需要弄的。

畢竟,難纏的敵人陳友諒可不是好對付的。

還有,這個呂不用在說到天完徐壽輝軍時,目光躲閃,分明有些隱瞞。

莫非他知道了將來最大的敵人會是陳友諒?

怎麼可能?

壓下心中的雜念,程德說道:“我看你說話一直在盯着我的嘴脣,你會脣語?”

“雕蟲小技,讓將軍見笑了!”呂不用笑着謙虛道。

“你會卜卦嗎?”程德目光死死地盯着呂不用。

呂不用感受到程德的氣壓突然變大,不禁苦笑道:“呂某略知一二,上不了檯面。”

程德嘴角勾起一絲弧度,“很好,我剛好缺個主簿,你願意做嗎?”

呂不用點點頭:“呂不用見過主公!”

程德笑了。

吃硬不吃軟,何必呢?

本來準備給別駕官職的,奈何非得逼我。

這件事,沒玩,讓我在冷風吹了那麼久,我也得讓你吹吹。

等今後找到劉伯溫或者李善長後……

不如,讓你吹吹海風好了。

將來,開闢海航,就派你第一個去好了。

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程德心情大好。

呂不用看着程德變幻莫測的神色,心中一個寒顫。

他決定待會兒給自己卜一卦,安安心。

“你的手裡有一隻千人的船隊?”程德漫不經心地說道。

呂不用當即回道:“確實如此,躲藏在淮安路。”

嗯?躲藏?

“那先前糧食不是出海捕撈,而是在附近黃河捕撈?畢竟,淮安路的元軍他們不是瞎子。”

呂不用神色有幾分尷尬,“主公英明!不過,這隻千人船隊確實可以出海,且在水上作戰能力強。”

“不會是做的打家劫舍的買賣吧?”程德幽幽地說道。

“將軍——英明,不過,只針對元軍。”呂不用神色大囧。

程德點點頭:“這隻千人船隊,暫且按兵不動,等將來攻打淮安路時,或許可以作爲一支奇兵。你聯繫他們,派一些人過來,我想近日成立一支水軍,就由他們過來幫忙練着。”

“是,主公!”呂不用躬身道。

“既然如此,我們回濠州城吧!”

“遵令!”

途中。

呂不用給自己算了一卦,卻是個下下卦。

象曰:大雨傾地雪滿天,路上行人苦又寒,拖泥帶水費盡力,事不遂心且耐煩。

呂不用苦笑不已,心道:或許,船到橋頭自然直!

(本章完)

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個揚名天下的機會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228章 安慶之戰與《大明日報》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85章 大婚第252章 黃州大戰(五)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249章 黃州大戰(二)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第23章 夜奪定遠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20章 救治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07章 劉伯溫獻計,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28章 經天緯地呂不用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162章 驚現三十二個傳教士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183章 劍指金陵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249章 黃州大戰(二)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134章 李善長與呂不用交鋒敗,《泗州律法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13章 雄心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26章 天下無飢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154章 程瑩夜下奪宿遷,馬秀英深夜召泗州第17章 入世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91章 孔家子弟來相投,誓摘孔聖公名頭第159章 《大週日報》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20章 暗謀十萬紅巾軍第77章 元廷詔令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