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

戰報稱:徵虜大將軍李三七,於至正二十二年七月四日,即聖武九年七月四日,在與三十萬元軍相持的廣平路、大名路、東昌路一帶,一戰擊敗三十萬大軍。

北元領軍之人正是脫脫。

擊敗脫脫後,北元殘軍二十萬退至冀寧路、真定路、保定路一帶,北元繼續增兵二十萬於冀寧路、真定路、保定路佈防。

而李三七趁着此次大戰勝利,奪下廣平路、大名路、東昌路、濟南路、般陽路、益都路等地。

而後,李三七下令,兵分兩路。

一路以李三七爲首的三十萬大軍,陳兵於井陘,與冀寧路、真定路三十萬北元大軍相持。

一路以馮國用爲首的十九萬大軍,攻打棣州、滄州、保定路,北元共計十二萬大軍。

至正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聖武九年七月十七日,大魏二年七月十七日。

平壤。

劉府。

書房。

劉福通將何三五頒給他的聖旨,隨手扔到案上,目露陰沉之意。

因爲何三五以小明王韓林兒性命相要挾,劉福通妥協,成爲了大魏臣子。

劉福通答應臣服何三五後,何三五當即下令,封了劉福通爲宋國公,小明王韓林兒爲韓國公。

只是,韓林兒雖爲韓國公,卻無半點自由,困於平壤大魏皇宮宮內,日夜受人監視。

劉福通雖沒被限制自由,但手中沒有兵權,加之又因韓林兒之性命而受何三五控制。

剛剛被劉福通扔到案上的聖旨,內容便是何三五令劉福通領軍三萬攻打大寧路元軍,監軍之人爲何盛,爲何三五收的義子。

劉福通很想不願意接這個旨意,但想到韓林兒的安危,他心不甘情不願地接下了。

何三五給劉福通的旨意,使得劉福通明白,這何三五想要先一步拿下上都路,進而拿下北元皇帝。

根據元朝慣例,每年四月,皇帝及其家屬都由大都前往上都,度夏避暑。八九月間,再由上都返回大都。

所以這個時候,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攜帶一衆后妃,都在上都路避暑。

可是,何三五僅僅只給了三萬大軍,要想拿下大寧路,恐怕沒那麼簡單。

自從何三五稱帝后,北元在大寧路佈置了重兵十萬人。

三萬人對上北元十萬人,劉福通覺得這個難度很大。

但又不得不聽。

思及此處,劉福通目光有些黯然。

曾經的謀臣,還有毛貴等人,全都死了。

唯有他一人活着。

毛貴等人的死,既與北元有關,也與何三五有關。

若非何三五的見死不救和背叛,毛貴他們就不會死了。

只是,這個世上沒有如果。

劉福通心中鬱郁。

與此同時,另一邊。

平壤獄。

何三五正在獄中見張戟。

只是,這一次,何三五的目光很冷,而張戟卻是一直緘默不言。

“張戟,朕再問你最後一次,你可願臣服於朕?”

然而,迴應何三五的是張戟的冷笑。

“何三五,即便你當了什麼狗屁的大魏皇帝,你始終都不會是淮王的對手。”

聽到張戟的話,何三五目光很是平靜。

“張戟,前段日子朕讓人給你下藥,然後你與那女子一夜歡好後,那女子已經懷了你的骨肉。目前,已經有五個月了。”

張戟聞言,身子一頓,閉目不語。

“何三五,你可真卑鄙!”張戟恨恨地看向何三五。

“卑鄙?對朕來說,只要能達成目的就行,至於手段卑鄙不卑鄙,對朕而言,一點也不重要。”何三五眯着眼回道。

“據朕所知,你遠在大明泗州城的妻子,可是一直都沒有懷上而爲你張家續後。還有,當初你爹遺言讓你爲張家開枝散葉,莫非這些你都忘了?如今巧了,平壤的一絕色高麗女子,倒是讓你有了後。你說一說,這個後,你是想要呢?還是不想要呢?”何三五補充道。

張戟目光一顫,頹然跪地。

良久。

張戟纔出聲道:“何三五,要我臣服你也可以。但是,條件就是,我絕不會對大明軍出手。還有,將那女子交給我照顧。”

何三五目露冷笑,心中升起一絲嘲諷。心想:能答應就行,只要將那女子掌控在手,到時候,恐怕就由不得你了!

於是,何三五立即開口道:“自然沒問題。不過,朕要提醒你的是。這女子,必須在朕的視線之內。否則,朕寧可除掉她。”

張戟轉頭望向何三五,心中大恨。

何三五轉頭,開口道:“張戟,希望你臣服後,記得想好如何用臣服的態度對待朕?否則,朕一怒之下,必然伏屍三人。”

張戟默而不言。

何三五瞥了張戟一眼,而後,離去,離去之時,他的嘴角微揚。

何三五一路返回皇宮後,他在德政殿召見了一人。

此人,名李成桂。

何三五拿下高麗後,李成桂投降於他,而高麗王一衆妃子與高麗公主,自然都便宜了何三五。

李成桂進入德政殿後,連忙向何三五跪地行禮:“末將李成桂拜見陛下!”

何三五淡淡地說道:“平身!”

李成桂:“謝陛下!”

“李成桂,朕欲讓你以朕的名義,花費半年時間,在平壤建立大魏軍事學院,以及大魏學院。你可否願意接下此事?”何三五望着李成桂,目光卻是充滿了審視。

李成桂沒有絲毫磨蹭:“回稟陛下,末將願意。”

何三五:“對了,朕讓你派人在高麗尋找能製造火器的人,你尋到了嗎?”

李成桂:“回陛下,人已經尋到。共有兩人,一個叫崔茂萱,一個叫崔海山。此二人,對火器頗有研究。”

何三五面露喜色,皇天不負有心人!

本來,他對大明研製的火器就很羨慕,尤其是那些研製火器的人才,更讓他恨不得將他們都搶過來。

拿下高麗後,何三五就想着能不能在高麗遍尋對火器有研究的人,看能不能也造出火器來?未曾想到,竟然還真有。

這還真是令人感到意外啊!

何三五點頭。

“此二人在何處?”

“回陛下,這二人都被臣安置在府中,以好酒好肉招待着。”

“此事,你辦的不錯。”

“臣不敢居功。”

“讓他們二人,明日卯時時分來德政殿見朕。”

“微臣遵旨。”

“等大魏軍事學院與大魏學院建成後,朕有意讓你當個吏部尚書,你可願意?”

“臣願意,多謝陛下隆恩。”

“朕知道,你有領兵之能。但大魏目前更需要的是治國之才,而你,朕經過一番觀察,朕以爲你有此才幹。”

李成桂聽到何三五的話,只得點頭。

雖然他心中是想着領兵的,但他不敢違背何三五的旨意。

他至今還記得,高麗的王室除了女人,男人包括小孩、嬰兒,可是全都被眼前之人給處死了。

那一幕,李成桂永遠也無法忘記。

“朕有些乏了,你下去吧!”

聽到何三五這話,李成桂忙道:“微臣告退!”

李成桂離去後,何三五嘆了口氣,“唉大魏人才還是太少!朕這個皇帝當得真他孃的累!”

“要是能從其他地方挖一些就好了!”

說到此處,何三五目光驟然一亮。

既然大魏沒有,那就可以從其他地方挖人!

從北元,從大明,都可以挖人!

想到這裡,何三五立即召見了繡衣衛指揮使劉聞。

繡衣衛,是何三五仿照大明錦衣衛設立的。

除了繡衣衛,何三五還設立了勇魂衛,暗影衛。

勇魂衛負責保衛何三五安全,暗影衛負責刺殺一事。

待劉聞來到後,何三五叮囑劉聞想方設法,從大明、北元多挖一些人才,在此事上,他將會不遺餘力地支持。

劉聞接了何三五旨意,便離去了。

何三五揉了揉眉心。

大明有《大明日報》,朕的大魏也必須有《大魏日報》。

只是,這《大魏日報》交由誰負責呢?

唉.

人才太少啊!

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268章 高俸養廉,徹查泗州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222章 羅二虎之妻劉氏臨死前的請求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29章 鴻門宴借糧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13章 雄心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4章 賈魯圍定遠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41章 洪澤之殤第233章 《大明醫典》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126章 爲緩泗州軍缺糧之困,姚廣孝獻計攻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7章 仁義之道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1章 起事第249章 黃州大戰(二)第252章 黃州大戰(五)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183章 劍指金陵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8章 暗涌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62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269章 欲造鄭和,尋得糧種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75章 程德欲應沈家人間醉之約,泗州城商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34章 李善長與呂不用交鋒敗,《泗州律法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123章 姚廣孝用雞鳴狗盜之徒,行離間計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86章 喜報連連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79章 劉家認親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