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親征之議

第241章 親征之議

程德直接開口道:“朕欲親征黃州,想要在黃州與陳友諒鬥上一鬥,如果可以,能夠擊敗陳友諒,然後平定陳漢,那自然是最好的。不知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話音才落下,整個勤政殿陷入了寂靜中,死一般的寂靜。

程德見此,眉頭不禁下意識地一皺。

“怎麼,諸位愛卿莫非不同意?”程德語氣平淡,目光堅定無比。

李善長知道這時候必須得開口說話了,而且,作爲文臣之首,他必須要說些什麼纔是。

如果什麼都不說,那麼,陛下親征之事倘若傳到底下,也不知道會傳成什麼樣子。或許,他們會談論自己,自己有失大臣的職責。

可是,陛下看上去如此堅定,若是勸諫,必然會觸怒陛下。

李善長稍稍權衡了下利弊,便直接躬身開口道:“啓奏陛下,微臣以爲,此事需要從長計議。如今陛下貴爲一國之君,戰場如此兇險之地,以陛下今時今日之身份,已經不適合身陷此地。陛下之安危,關係到大明國江山社稷。而且,陛下此舉,還會讓大明國陷入動盪之中,實在不是明智之舉。還望陛下能夠從大局出發,從長計議,望陛下三思。”

李善長才說罷,勤政殿其餘文臣武將紛紛躬身行禮道:“望陛下三思!”

程德靜靜地看着眼前這一幕,沉默不語。

一時間,場中的氣氛顯得有些緊張了起來。

勤政殿中的文臣武將,一顆心,紛紛提到了嗓子眼裡,七上八下。

他們都在暗暗猜想陛下爲何突然又想要親征了呢?

莫非是有什麼奸臣迷惑了陛下?

可仔細回想一下,最近陛下,似乎都挺正常的。

那麼,陛下爲何堅持要親征呢?

而且,陛下九五之尊,難道他不明白戰場的可怕嗎?

萬一陛下要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那大明,還是那個生機勃勃的大明嗎?

對此,勤政殿的諸位臣子,心中都沒有底。

所以,他們都想着,一定要想方設法阻止陛下才行。

只是,他們註定是要失望的。

下一刻。

程德冷着一張臉開口道:“朕欲要親征黃州,已經三思過了。這件事,朕不是在與你們商量,而是通知一下你們。在朕不在南京城的日子裡,日常政務交由李善長、各部主官與內閣諸位大臣共同商量處理。”

“如果是碰到什麼緊急的事情而無法做出決斷的,先放一放,等朕凱旋而歸後再處理。如果事態緊急,那麼,就先斬後奏,先解決事情方爲重中之重。”

“戶部尚書方銘,待會兒退朝後,你不要走,待會兒朕會讓程儒請你到尚書房一敘。”

方銘聽到程德點了自己的名字,木然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無奈的苦笑。

“微臣.遵旨!”方銘低下頭,彷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在陛下銳利的目光直視下,方銘發現自己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堅定,他有些退縮了。

至於李善長等人卻依然是保持着沉默。

可程德已經不願再繼續耗下去了,本來就擔心馬秀英的他,直接擺擺手道:“三天後,朕會親自出徵。希望各位愛卿,都能夠同心協力,不要讓朕有後顧之憂。朕這次親征黃州,必定會取勝的,諸位愛卿就在南京城等着朕的好消息吧!”

說罷,程德便匆匆離去。

程儒見此,便想要跟上。 沒想到在這個時候,他被李善長等人給圍了上來,見此,程儒神情凝重。

與李善長等人打交道,程儒自是不敢大意。

在程儒看來,李善長等人心眼很多,一個不慎,自己就會掉入他們挖的坑中。

李善長湊到程儒面前後,臉上露出憂心忡忡的神色:“陛下此次要親征黃州,各位大人可謂是心憂如焚。如今大明國在陛下手裡,是愈發地強大了。只是,這戰場上,可是刀劍無眼,陛下親赴前線,讓我等更加憂懼不已。這大明國可是離不開陛下,因爲有陛下在,這大明國纔是大明國。不知程公公以爲如何呢?”

程儒聽後,面色一變。

程儒微眯着眼,目光如銳利的匕首一般刺向李善長:“大膽,李尚書慎言!陛下自有上天庇佑,作爲臣子,怎可非議陛下生死。也就是大家相識一場,若是外人在場,說不得還以爲李尚書是在詛咒陛下呢!李尚書的意思,咱也理解。不過,李尚書莫忘了,陛下始終是陛下,陛下才是大明國的主人。我們作爲陛下的臣子,自然是要和陛下站在同一條線上。如今陛下既然表了態,事情也沒有迴轉的餘地,當務之急,便是配合陛下親征一事,方爲上策。”

“李尚書還有其他幾位尚書,不知.你們同意咱所說的話?”

在場衆人紛紛沉默以對。

是啊,陛下已經做了決定,而且態度極爲堅決。雖然先前,他們阻止了陛下,但從現在來看,先前看上去是阻止了陛下,實則根本就沒有阻止成功,倘若他們一心堅持與陛下對着幹,只怕這朝堂之上也容不下他們,畢竟,觸怒了陛下,可不是一件尋常小事。

衆人心中彷彿明悟了一般,可明悟歸明悟,但他們心裡還是感到極爲不甘。

程儒見衆人如此神色,便搖了搖頭:“還望各位大人好自爲之,咱就不打擾各位大人了,告辭!”

見程儒要走,衆人便紛紛讓開了一條路,目送着程儒離去。

這時,李善長忽地看到李三七正要邁步離開大殿,便快步走到李三七面前說道:“李將軍,如今滿朝之中,若說誰最有希望勸諫陛下回頭,我想,沒有比李將軍更適合的人選了。不知李將軍可否在陛下面前勸諫一番?”

在李善長看來,李三七曾經是陛下的結義兄弟,交情匪淺,或許,陛下是否回頭的關鍵就在李三七身上。

然而,李善長要失望了。

李三七聽到李善長的話,則是斜視了李善長一眼,面露不悅道:“李尚書,剛剛程公公的話,莫非李尚書沒有聽進去嗎?如今陛下已經決定要親征黃州了,這事情是沒有任何迴轉的餘地,李尚書現在還是多想想如何順着陛下的心意,好好地打贏這場仗。否則,李尚書若是繼續這般,恐怕會被陛下所惡,到時候,朝廷還能容得下李尚書嗎?言盡於此,李尚書好自爲之,在下告辭!”

李三七健步如飛,迅速離開了勤政殿。

而其餘武將自然也是跟着李三七身後迅速離去。

很快地,整個勤政殿只剩下了文臣。

只不過,在場衆人卻是表情凝重。

“諸位大人.如今,該如何是好?”羅貫中忽然小心翼翼地出言道。

李善長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環視了在場衆人一眼,無奈地開口道:“諸位,勸諫陛下一事,就此作罷吧!陛下武能攻城略池,文能安邦定國,以陛下之才幹,我想,即便是陛下親征黃州,也一定會吉人自有天相!我等還是不要在此杞人憂天,希望諸位都各盡其職、穩定朝局。陛下三天後就要親征黃州,在這之前,我等還是準備好陛下親征事宜,讓陛下無後顧之憂,不知諸位以爲然否?”

衆人面面相覷,最後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在心中認同了李善長的說法。

隨後,李善長等人陸續離開了勤政殿,直至勤政殿空無一人。

走出皇宮後,李善長神色凝重,轉過身,深深地望了一眼皇宮的方向後,便頭也不回地離去。

同時,李善長心想:陛下此等唯我獨尊的性子,將來等陛下平定天下後,又有幾人敢死諫呢?

哎.

(本章完)

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17章 入世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8章 暗涌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6章 回村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第10章 升任百戶長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176章 吳儉夜見章溢吳家存,與沒有泗州軍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249章 黃州大戰(二)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23章 夜奪定遠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134章 李善長與呂不用交鋒敗,《泗州律法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246章 宿松治理,攻蘄對策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85章 大婚第252章 黃州大戰(五)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29章 鴻門宴借糧第20章 救治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5章 狐假虎威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17章 入世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77章 元廷詔令第237章 刑部欲增設三司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189章 爲陳霆解惑第65章 元使突至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71章 泗州律法,改革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