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

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

耿再成聽到淮王點自己的名,神情一愣。

他很想說,剛剛自己並未沉思許久,只是走了下神。

對上程德期待的目光,耿再成頓感頭皮發麻,急忙間,他便陡生急智,開口道:“啓稟淮王,末將以爲柿子挑軟的捏,誰弱,我們泗州軍就打誰!”

如今,泗州軍對雖然外稱大明軍,但大明文臣武將,都習慣稱泗州軍。

程德臉色忽地一滯。

“還有呢?”程德繼續追問道。

耿再成額頭冷汗直冒,心裡驟然間緊張了起來。

他剛剛想出來的話,已經是他的極限了。怎麼,淮王還要問他呢?

難道他說的話還不夠嗎?

於是,耿再成只好硬着頭皮說道:“至於誰弱,雖說看上去很明顯是那個餘闕,但如果將軍真擊敗了那餘闕,那麼,到時候,我們泗州軍必然與天完相鄰。天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名義上屬於天完的陳友諒。真到時候與陳友諒相鄰,恐怕,我們泗州軍即便對上了陳友諒,也不是那麼輕易取勝的。”

“所以,在末將看來,我們泗州軍當先攻打張士誠!至於,餘闕也好,還是陳友諒也好,就讓他們雙方互相消耗着,我們泗州軍暫且就在一旁瞧瞧就行。”

說罷,耿再成下意識地用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心中不由地一鬆。

“有理!”武將一列中何九四附和道。

“確實有理,沒想到耿將軍竟然還真能說出這樣一番見解出來,實在是讓我很詫異啊!”魏曉望向耿再成的視線裡多了一絲敬佩。

在泗州軍整個陣營當中,耿再成比他後加入的,都能做到跟他同樣的職位和品級,果然是有真本事的。

文臣一列中,衆人也都向耿再成投去詫異的視線。

在他們看來,這耿再成平日爲人看上去豪放不羈,沒想到竟然也是個有心計的人。

果真,不可小覷。

程德聽完耿再成的話後,陷入了沉默。

他接着掃了一圈文臣武將,發現在場衆人都似乎很贊成耿再成的意見。

只是,程德心裡卻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程德看來,這陳友諒對他的威脅,可是遠勝過張士誠的。

張士誠那裡,他可是安插了兩個間諜的,而且他們在那裡混的很開,都是位高權重之人,其中一個,最近因爲升職,還帶兵十萬,基本上張士誠那個大周所發生的事情,全都被程德所掌握着。

包括朝堂上的事情,還有大周軍隊中的事情.

所以,心中一計較,程德覺得對付張士誠,應該不會有多大困難。

攻打張士誠的大周之所以容易,是因爲大周的內部已經被攻破。

而與張士誠相比,這陳友諒就很不同。

雖說,目前已經有他安排潛伏進去了一個人,且已經獲得了陳友諒的信任,也深受陳友諒信任。

只是,信任也是分順序的。

很顯然,他派出去臥底的人——張九一,據他估計,當是第三序列列中。

程德對於陳友諒極爲上心,他仔細研究過,這陳友諒的兄弟以及結義兄弟張定邊,就信任角度來說,是在陳友諒心中排第一序列的。

而排第二序列的,便是一開始追隨陳友諒的軍師等人。

最後排在第三序列的,便是程德派出前往陳友諒老家沔陽投靠陳友諒的張九一等人。

目前,張九一在陳友諒麾下擔任一個將領,領兵人數一萬。

至於,其餘派去陳友諒臥底的其他人,根據最近傳遞回來的情報,他們都逐漸失去了消息。按程德的猜測,這些人很大可能就是死去了。

也有可能,是陳友諒發現了什麼,已經將那些人給暗中處理掉了。

總而言之,目前,他對於陳友諒那邊的掌控力度,並不怎麼大。

若是繼續放任陳友諒做大,那麼,將來雙方進行大決戰的時候,他還能打過陳友諒嗎?

可要打陳友諒,就得先打餘闕。

只是,餘闕此人,程德雖然瞭解不多,但他以前的記憶中似乎聽過此人。

以程德看來,能夠在歷史上留名的人,總歸是有一些本事的。

於是,程德派出了絕聲衛和錦衣衛前去安慶路打探蒐集餘闕的情報。

只是,讓程德失望的是,根據情報所言,這餘闕是一個文臣。

下面打探並整理出來有關此人的情報如下:

餘闕,字廷心,一字天心,生於廬州。先世爲唐兀人,世居河西武威(。其父沙喇藏卜爲官廬州,餘闕遂稱合肥人。生於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正月十一日,行四,少年喪父,家甚貧,十三歲方開始讀書。

元惠宗元統元年(1333年),餘闕以河南行省鄉試第二名之身份,中該科右榜會試第二名,殿試亦中第二名,賜進士及第。

至正十二年,紅巾軍起,天下震動,元朝那邊,讓餘闕擔任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帥府僉事,分兵鎮守安慶。

這個情報,讓程德反覆觀看多次,他總覺得這個餘闕身上想必有什麼他不知道的情況。

譬如,此人很可能是個知兵之人。

當然,也有可能是個只會紙上談兵之人。

但此人能在歷史上留名,恐怕不是個只會紙上談兵之人。

真有那一刻,程德很想先拿大周張士誠開刀。

但程德一想到張士誠每每在攻打元軍奪下地盤後,都會對當地士紳階級進行一番清理,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程德想的是,張士誠的地盤,就先讓他張士誠清理掉那些心向元朝的士紳階級,這樣也免了他攻打下來張士誠的地盤後費一番手腳。

之所以有這種想法,他的最大底氣,便是潛伏在張士誠身邊的兩個臥底。

這兩個臥底,一個在大周朝廷上身居高位,一個在軍隊中帶兵十萬,可以說,只要他程德下令泗州軍攻打大周,那麼,基本上穩勝不敗。

一個陣前反戈,一個朝廷上誘導張士誠走上滅亡之途。

嘖嘖,張士誠,你的大周永遠不可能勝過我大明的。

那麼,眼下,就是要拿陳友諒開刀了。

只是,要打陳友諒,目前他的手還夠不着,得先拿下餘闕鎮守的安慶路才行。

而要拿下安慶路,還得先拿下廬州路的巢縣與無爲州才行。

他記得沒錯的話,含山城是由郭興駐守的。

而含山城離巢縣和無爲州很近。

現如今馮國用還在攻打廬州路合肥的徹裡不花,若他令郭興領軍打巢縣與無爲州,一來可以拖住徹裡不花一部分軍隊,順便給馮國用減少一些壓力,二來還可以收服巢湖的一支水匪,從而增強一下大明水軍。

只是,若只用郭興,程德尚覺得有些不妥。

而且,他的根本目的不是巢縣,也不是無爲州,而是餘闕鎮守的安慶路。

再次回想起有關餘闕的情報後,程德思來想去,決定將耿再成、常遇春都派去。

於是,程德回過神來後,掃了在場文臣武將一眼,最後將目光放在了耿再成身上:“耿再成,明日卯時,你點兵五萬,前往含山城。含山城守軍郭興以及含山城人馬,皆聽從你調遣。此外,人在真州的常遇春,我會派人八百里加急讓他於明日卯時前趕到南京城的。這次,你把常遇春帶上。”

“對了,還有,你將陳霆,以及朱元璋都帶上。”

在場文臣武將紛紛目露疑惑。

耿再成直接愣住了,剛剛他不是向淮王說要攻打張士誠的嗎?

怎麼,現在淮王讓他去含山城那邊了,還有,叫他去那裡幹什麼呢?

於是,耿再成望向程德問道:“淮王,不知淮王讓末將前往含山城是——”

程德發現在耿再成提出這個問題後,在場衆人都將目光投到自己身上。

程德似乎發現了衆人眼裡的疑惑,便開口道:“剛剛我們討論究竟先打誰的問題。本王經過慎重思考,決定先打安慶路,再打天完的陳友諒,在本王眼中,這陳友諒比張士誠的威脅大多了。若是再給陳友諒一段時日,恐怕,到時候我們面對陳友諒,就非常麻煩了。這,很不利我們大明軍一統南方的目的。”

“而且,本王爲什麼堅持不先打張士誠而非要打棘手的陳友諒,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張士誠那邊,有本王的一些佈置。這些佈置,無論張士誠的大周如何鬧騰,本王都自信我們大明能夠輕易擊敗大周。至於本王在張士誠那邊做了什麼佈置,這是絕密之事,本王就不透露了。”

“諸位都想一想,如果我們先擊敗了陳友諒,再接着一舉擊敗張士誠,你們說,到時候整個天下的民心會向着誰?這個天下,已經亂了許久,百姓都希望過上太平日子。我們要是一統南方,本王有理由相信,到時候整個北方人心思變,心向我們大明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最終,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必將實現!”

在場衆人都聽得眼前一亮,紛紛打心底佩服程德的高瞻遠矚。

於是,衆人紛紛開口道:“淮王英明!”

程德笑着對耿再成說道:“話說回來,我此次讓你領兵前往含山城,便是要你攻打餘闕鎮守的安慶路。在打安慶路之前,先將巢縣和無爲州拿下。等巢縣和無爲州拿下後,你便率兵朝安慶路攻打。不過,此戰你不可大意。安慶路的守將餘闕,是一個知兵之人,所以用兵之時,切不可輕敵。”

耿再成立即回道:“遵令!還請淮王放心,末將一定拿下安慶路!”

程德點點頭道:“嗯,此戰,我在南京城等着你耿再成傳回的捷報。”

耿再成連忙回道:“是!”

“還有,如果你對安慶路作戰失利的話,那麼,到時候,你可以先聯合馮國用,你們兩人聯手擊敗徹裡不花,順勢拿下廬州路。只不過,到時候,攻打安慶路的主將,就不再是你,而是馮國用了。到時候,你將擔任馮國用的副將,你們兩人合兵一處。我說這番話,並不是長元軍的威風,而是本王一向用兵的原則——未慮勝,先慮敗!”程德補充道。

耿再成聞言,便點頭道:“末將知曉,如果末將真作戰失利,那麼,末將一定遵從淮王之令,爲馮都督的副將。”

程德滿意地看了耿再成一眼:“很好,你先下去準備戰事吧!此次大戰所需一應物資,我會派人於今日先行運往含山城的。”

耿再成答道:“末將告退!”

耿再成離去後,程德的目光掃了衆人一眼,便開口道:“如今戰略已定,本王希望諸位各司其職、齊心協力,若是有誰在此期間玩忽職守和作奸犯科,本王定斬不饒。”

在場衆人紛紛心神一凜,都低着頭,根本不敢直視程德的目光。

他們只感到淮王程德身上的威勢愈發地重了,讓他們感到一陣難以承受的壓迫感。

當衆人再次擡頭時,卻發現淮王程德的身影早已不在。

不過,他們回想着這一次定下的戰略:先戰餘闕,再戰天完陳友諒,後戰張士誠。

他們一想想就無比激動。

大明,或許將是走到最後的那股起義軍。

他們的淮王,將來有很大希望可以登臨九五之尊。

而他們這些追隨淮王的,將來他們身上的權力也將進一步擴大。

甚至管理整個天下!

那又該是何等景象?

真令人嚮往!

(本章完)

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71章 宋濂弟子張定生,未來大科學家倪瓚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159章 《大週日報》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14章 肅正風氣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192章 徐達獻計攻和州第16章 回村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216章 內閣之用與馬車失控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183章 劍指金陵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47章 按計攻滁,直奔淮安第269章 欲造鄭和,尋得糧種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207章 虎山破陳兆先大軍,泗州軍奪下江寧第269章 欲造鄭和,尋得糧種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38章 佃農艱苦,田主黑心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158章 脫脫的退意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136章 章溢談泗州港口提聯姻,何七一效仿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10章 升任百戶長第1章 重生在元末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21章 攻克盱眙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24章 佈局北方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4章 泗州城東門守軍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42章 臨別敲打,往橫澗山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1章 泗州律法,改革官制第15章 鄧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