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諸位不知幾人能活?

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諸位不知幾人能活?

眨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

至正十三年二月五日。

寒風乍起,風吹在人身上宛若刀割一般,令人極爲難受。

除了寒風,還時不時地有冷雨降落。

這種天氣,誰也喜不起來,更不願早早地起來,都喜歡躺在被窩裡,哪怕是啥也不幹,心裡也總是舒暢的。

當然,面對這種惡劣的天氣,靠種地爲生的百姓,還是頂着這種天氣所遭受的罪,前往自己種的地裡查看。

不看,總擔心來年收成不行,而收成好不好,可是決定人的生死大事。

是以,天初亮,六合城城內的百姓,便三三兩兩地往城外田地跑。

這田地裡種的東西,可都是百姓的命根。

程德是被一股透過窗戶縫隙而闖進屋裡的寒風給冷醒的,醒來後,他發現身旁的沈靈鈴依然在熟睡着。

此刻,程德已然沒有了一絲睡意。

因爲他的耳朵聽到了屋外的動靜——風呼呼地響着。

還能聽到雨水潺潺聲。

程德心中輕嘆一聲,這種鬼天氣已經持續七日了,可真是讓人發愁。

他愁的事情主要是百姓地裡種的東西,還有在六合城軍營訓練的泗州軍的士氣,以及泗州軍治下百姓有無凍死得到情況。

根據六合城絕聲衛傳遞給他的消息,已經有一部分百姓田裡種的糧食作物,是保不住了。估摸着來年也不會有什麼較好的收成。

這種情況的出現,跟最近反常的天氣有關。

這天氣的氣溫極低,也是令程德極爲束手無策的事情。

按照後世的計算,這溫度恐怕都零下十幾度了。

這,很不正常。

這種極端的天氣,對於百姓來說,是一種折磨。

其實,對於泗州軍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冰冷的鎧甲着身,手腳凍得皮膚皸裂,嚴重的影響到了泗州軍日常訓練作息,以及泗州軍的士氣。

雖然一千醫護兵都已經全部安排下去了,但是,人手依然顯得不足。

根據何偉遞上來的統計情況,將近十萬大軍,竟然有五萬士兵身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凍傷。

甚至於嚴重的,已經臥病不起了。

之前,何九四運送來的物資,其中用於保暖的東西,在這種殘酷的天下下,顯得極爲不足。

這種情況,其實不止是六合城泗州軍,根據各地泗州軍守將傳來的情報,都有發生。

爲此,程德特意將王履調到了六合城,交代他研製出一種可以解決皮膚皸裂的藥膏。王履接到程德交代的任務後,便廢寢忘食地投入其中,至今已經過去了三天。

除了這些,六合城各曹中的戶曹主簿將六合城百姓的一些情況彙報了上來。

六合城百姓人口五萬戶,因天大寒而凍死者達千人,身體皸裂不一者達一萬人。

單單是一個了六合城的情況,就已經足以窺見因天氣寒冷而造成影響的冰山一角了。

而這,便是程德心中頗爲憂慮的地方。

他根據六合城的情況,不禁想起了治下泗州城、濠州城、淮安城

爲此,程德嚴令各地戶曹統計各地當地百姓受寒情況,以及讓各地主事者發放保暖衣物、挨戶送薑湯熱湯給百姓去寒。

這些東西所耗費的錢財,全都掛在泗州軍戶部上。

而戶部本來較爲盈餘的錢財,正以驚人的速度耗損,這讓管理戶部的主簿方銘都感到心驚肉跳。

方銘爲此還寫了一封文書,讓人八百里送至程德處。

程德看了這封文書,大體可以概括爲五個字:戶部沒錢了。

程德更是看到了文書暗含的意思:快打錢。

因此,程德也是頭疼不已。

但他看到的是全局,所以他只能再苦一苦戶部了。

等熬過了這段日子,他再想辦法籌錢給戶部了。

想着這些,程德滿懷心事地推開了門。

一陣如刀的風颳在臉上,讓程德眉頭一皺。

關好門後,程德邁着步伐,朝着書房走去。

走至半路時,程德忽然想到他泗州軍治下都這樣,那麼,整個天下又該是怎樣的場景呢?

天下,在這個時候,其實更亂了。

這場酷寒,讓許多人沒了活路。

他們就只能鋌而走險,去搶、去偷、去殺人.

一切,只爲了活下去。

各地起義的反元軍隊越來越多。

當然,與之相對的是,擁元的起義軍也在漸漸地增多。

整個天下,除了泗州軍治下,已經難以尋到一片安寧之地。

可是,即便是泗州軍治下,暗中也有一股暗流在涌動。

似乎,有人在牽頭欲將泗州軍治下各地擁元的人給聯合起來。

只是,泗州軍治下的錦衣衛和絕聲衛無孔不入,泗州軍治下的風吹草動,全都在程德的掌控中。

程德對於這些人的動作沒有理會,他等着這些人的力量再大一些後,然後一舉消滅。

此事,他早已經暗中授意何三五與程瑩兩人前去處理此事。

當前泗州軍形勢如此嚴峻,其實,元軍一方,也沒有好到哪去。

這種酷寒的天氣,不僅是讓各地起義軍將士冷,也讓各地元軍冷。

尤其是集慶路的元軍,除了身體上的冷,其實,他們的心也在逐漸變冷,目光更是沒了什麼精氣神,只有一臉菜色。

因爲集慶路缺糧了。

現如今,集慶路元軍每日雖然食兩頓,但每一頓都是稀粥,不過每個人所分到的稀粥裡也沒有多少米粒。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兩天了。

“這樣下去,老子受不了了!”

集慶路統帥福壽麪無表情地看着手底下的大將宣泄着不滿。

他知道,集慶路缺糧,不僅下面的士兵難過,他們也難過。

以前,至少每頓都能吃飽,現在,他們每頓只能吃五分飽。

相比較手底下的士兵,其實,他們已經好了太多。

“集慶路四周都是泗州軍,尤其是六合城和鎮江路這兩支軍隊,死死地盯着我們。之前,我已經試了各種辦法,派人去其他地方借糧。可是,我派出去的人都死了。你們以爲就你們自己受不了嗎?我也受不了!你們與其在這裡抱怨這個,不如好好想一想該如何退敵,纔是首要之務。”福壽冷冷地望着那些在抱怨的將領。

福壽的話,一下子讓衆人都沉默了。

“康茂才,我聽說你最近帶着手底下的人,都在打城內那些地主的秋風?”福壽陰沉着臉望着康茂才。

康茂才聞言,眉頭緊蹙,暗道:是誰將此事泄露了?還是說福壽在我身邊安插了他的人?

康茂才擡起頭對上了福壽的目光,從容地回道:“大人,我是在向他們借糧,並非什麼打秋風,等後面退敵後,我會想辦法還給他們的。”

“大人,我有一句話要說。一旦泗州軍攻了進來,他們這些地主有再多的糧食,也是白搭。到時候還不是便宜了那泗州軍,與其這樣,不如先讓我們的人填飽肚子。”

福壽拍了下面前的伏案,叱喝道:“放肆!你這樣做,不是在逼反那些地主資敵嗎?一旦集慶路支持我們的地主紛紛暗中聯絡程德,我們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再者,他們這些人都是支持爲我們大元朝的,還有很多貴族與大都那邊都有聯繫。”

“你這麼做,不僅僅是在掘大元的根基,還是在要我福壽的命!一旦他們中有人將此事上報朝廷,我輕則被剝奪官位,重則下獄。康茂才,你真是讓我太失望了!此次,暫且記你一次過,你管好你手底下的人,要是再聽說這種事情,我決不輕饒。至於他們那邊,我會去好好安撫他們的。”

康茂才聞言,面色不虞,目光極爲陰沉。

福壽沒看康茂才的神色,而是繼續道:“眼下困境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欲在三日後親領大軍與泗州軍決戰。到時候擊敗了泗州軍,糧食女人什麼都會有。可什麼都不做,就只能坐以待斃。你們都下去好好準備,把剩下的糧食全都用上,讓將士們在這三天內吃飽,好好提升一下士氣也不錯。這一次,我們只能勝,不能輸!”

“遵令!”在場衆人紛紛應道。

康茂才望着上首的福壽,眼裡閃過一絲失望。

大人,你可不是什麼知軍之人啊!

一想到這裡,康茂才感覺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無光。

他的心中開始有了一些動搖。

如果這一次福壽作戰不利,他該何去何從?

或許,投了那泗州軍,也算是一個好去處。

如果福壽願意聽他的意見,將集慶路的地主那些人擁有的糧食全都借過來留給自己的人用,這集慶路未必不能繼續支撐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或許可以尋找新的機會。

只是,事與願違。

康茂才輕嘆了口氣後,他對於大元在心中已經不抱什麼期望了。

他已經決定了,如果福壽戰敗,他就拿着福壽的人頭開門投降。

這樣,他便能在泗州軍那邊可以換取一份功勞,或許還能得到一個不錯的官職。

識時務者爲俊傑。

在大勢面前,無論做什麼,也難以改變什麼,還不如順勢而爲。

康茂才深深地望了一眼福壽,又瞥了一眼四周的將領,暗道:不知接下來的這一次大戰,在座的不知幾人能活?

(本章完)

第248章 黃州大戰(一)第47章 按計攻滁,直奔淮安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5章 狐假虎威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68章 朱元璋的消息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246章 宿松治理,攻蘄對策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85章 大婚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20章 救治第67章 刺殺餘波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162章 驚現三十二個傳教士第272章 宣政殿武將請戰,對付東北王人選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3章 我有個願望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1章 重生在元末第21章 攻克盱眙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83章 聞悲聲不悲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28章 安慶之戰與《大明日報》第224章 佈局北方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16章 回村第24章 賈魯圍定遠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19章 泗州軍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246章 宿松治理,攻蘄對策第1章 重生在元末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216章 內閣之用與馬車失控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222章 羅二虎之妻劉氏臨死前的請求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36章 分權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237章 刑部欲增設三司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