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

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

三日後。

程德答應給朱元璋撥的一百人已經安排妥當,朱元璋當場表示對程德給的一百人很滿意。

之後,朱元璋便領着一百人前往何偉的軍營報到。

對於何偉,程德早有交代,那就是朱元璋現在統領的一百人,便是出自他的安排。

所以,當朱元璋領着一百人前往何偉軍營時,並沒有任何異常發生。

另一邊的泗州城將軍府辦公房處。

此時,這裡到處是進進出出的人,而李善長等各部主簿,便都集中在這裡辦公。

整個泗州治下的政令,都是從這裡發出。

然而,沒過多久,隨着程德的親兵來到這裡後,場中便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這種變化,關乎個人前途。

如果是之前,在場衆人心情都是較爲放鬆的。

可是到了現在,在場衆人的心裡卻都是心神凜然,對遠在六合城的程德,從心裡感到一種敬畏。

親兵將手中劉仁寫的文書遞給李善長,隨即親兵便開口道:“將軍有話要對李主簿和宋主簿說。”

隨着親兵話音剛落,在場頓時寂靜無聲。

尤其是李善長與宋瓚,都將目光看向說話的親兵。

親兵當着在場衆人的面開始說道:“將軍說,這份文書,李主簿和宋主簿要好好看一看。還有一句話讓小的捎給兩位大人——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李善長與宋瓚兩人聞言,立即面色一變。

他們都以爲這是將軍程德對他們表示不滿的言論,不怪他們這般想,在場其他人也都是這麼想的。

李善長穩住了心神後,連忙打開文書看,而禮部主簿宋瓚也悄無聲息地走到李善長旁邊,目光死死地盯着文書看。

當李善長與宋瓚看到這份文書署名是劉仁時,心中都有些怒氣,直到他們看到最後的批語時,紛紛愣在了當場。

李善長率先反應過來,目光看向親兵道:“尸位素餐之徒,竟是我泗州軍體制官員,滑天下之大稽!這是將軍對這份文書的批語,不知道將軍有何交代?”

親兵回道:“就此事,將軍等着李主簿與宋主簿兩人的回信。”

李善長當即鬆了一口氣,宋瓚則是開口問道:“這劉仁必須革職,我現在就給將軍回信。”

李善長聽了宋瓚的話,接話道:“除了將劉仁革職外,今後屬下必當以此爲鑑,泗州軍治下各地各曹遞上來的文書,必當仔細查看與篩選。一旦發現類似之文書,則寫該文書之人,定當革職查辦。”

親兵聽後,則是開口道:“兩位主簿,你們還是將其寫成書信。這樣,我才能趕回六合城向將軍交差。”

李善長與宋瓚互相對視了眼後,便各自當場動筆迅速寫了一封回信。

寫完後,李善長和宋瓚便將書信交到親兵手裡。

親兵接過書信後,便準備離去。

沒想到,就在這時候,馬秀英來了。

在場衆人見到馬秀英,紛紛向馬秀英行禮。

馬秀英回以一笑,目光則是看向了親兵:“你是從六合城來的?”

親兵恭敬地答道:“是的。”

馬秀英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正好,我這裡有幾封書信,還有,這裡還有一些我爲他做的幾件衣服,麻煩小兄弟一併送給德哥。”

親兵連忙道:“不敢,小的一定送到。”

親兵鄭重地從馬秀英手裡接過書信和一個包裹。

就在親兵準備告辭離開時,馬秀英卻是又遞過來一個包裹:“這是給小兄弟路上吃的十張烙餅,辛苦小兄弟了。”

親兵聞言,心中備受感動,萬般言語無法言說,最終只匯成一句話:“多謝夫人!”

馬秀英笑着回道:“這僅僅是我的一點心意,小兄弟路上小心。”

親兵點了點頭,向馬秀英和在場各部主簿行了一禮後,便迅速離開了辦公房。

馬秀英看到親兵離去後,隨後也便提出了告辭。

李善長在馬秀英走後,便環視衆人一眼,說道:“諸位,今後各部所領各地各曹遞上來的文書,一定要先查看一遍,一旦發現文書都是言之無物或者拍馬屁或者問候類的,全都將這文書署名之人記下來,之後我會將這些人全部革職,然後會將此事處理結果彙報送往將軍那裡。勿謂言之不預!將軍遠在六合城,卻對此事格外關注,這說明將軍不喜歡空談之人,而更喜歡實幹之人。空談誤民,實幹興政。望大家謹記在心!”

在場衆人紛紛點了點頭。

這件事,給衆人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

針對此事,宣傳部主簿施耐庵還特地爲此編了個話本,將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泗州日報》上,旨在警醒泗州軍治下各地官員。

戰爭勝負不由衆寡,成敗在於須臾。

凡戰,以力久,以氣勝。

眨眼間,三個月便已經過去,時間已經來到了至正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這三個月裡,大周張士誠一邊忙於休養生息,一邊竭盡心力攻打江浙行省。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也不是半點收穫沒有。

大周軍隊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向江浙行省地盤推進,最終也只是拿下了江陰州。

至於近點的常州路,較遠點的無錫州、常熟州,則是一個也難以攻下。

大周所面臨的困境,便是常州路、無錫州、常熟州三地元軍守望相助。

大周軍隊若是打了常州路,無錫州和常熟州的元軍就會出兵解圍。

大周軍隊若是打了無錫州或者常熟州,其他兩地元軍同樣也會出兵支援解圍。

而這,便讓大周兵鋒止步於江陰州。

泗州軍在這三個月裡,與元軍交戰的戰況如下:

馮國用拿下了樑縣,爾後,想要繼續進攻廬州路其他地方時,卻遭到了元軍的猛烈抵抗,使得大軍停滯不前,李三七攻下了歷陽,卻怎麼用計都難以拿下當塗城。

至於六合城程德所領十萬大軍,對於集慶路,在此期間,耿再成與何偉前後總共發動了數十次戰鬥,因遭到元軍猛烈抵抗,最終以失敗告終。

至於元朝與劉福通所統領的紅巾軍勢力,在此期間,頻頻爆發了大戰,互有勝負,雙方傷亡都較爲慘重。

天完大元帥兼平章政事陳友諒在這三個月裡,卻是親自領着二十萬大軍,連連攻克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陳友諒手中的兵馬因此又新增五萬兵。

天完政權,陳友諒所統領的兵力達至三十五萬。

而陳友諒隨着一場場大戰的勝利,名傳天下。

名聲越大,陳友諒心中那顆不安分的心,愈發不安分了。

在他看來,時至今日,整個天完有誰有他的兵馬多呢?

現如今,名義上徐壽輝是天完皇帝,實際上,陳友諒早已不聽徐壽輝之令。

而陳友諒的一羣屬下各個都有勸進之心,紛紛向陳友諒諫言徐壽輝德不配位,理當退位。

陳友諒認真思考了屬下的諫言,他最終下定決心,決定親手埋掉天完政權這個聽上去不吉利的政權,他決定要開創一個新的政權——漢!

(本章完)

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45章 周七三叛變,圖赤魯憤怒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41章 洪澤之殤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269章 欲造鄭和,尋得糧種第123章 姚廣孝用雞鳴狗盜之徒,行離間計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17章 入世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228章 安慶之戰與《大明日報》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4章 泗州城東門守軍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第91章 孔家子弟來相投,誓摘孔聖公名頭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第5章 狐假虎威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265章 衍聖公人選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272章 宣政殿武將請戰,對付東北王人選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268章 高俸養廉,徹查泗州第7章 安排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253章 黃州大戰(六)第77章 元廷詔令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5章 狐假虎威第192章 徐達獻計攻和州第19章 泗州軍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96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二)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252章 黃州大戰(五)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91章 孔家子弟來相投,誓摘孔聖公名頭第151章 設局誘崔瑩入城,程德深夜準備收服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10章 升任百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