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

第191章 徹裡不也欲重掌軍權

薛齊開口道:“將軍,堅守樑縣,拒不出城應戰,方爲上策。”

莫文也接話道:“泗州軍十萬大軍正陳兵在樑縣外,單憑樑縣大元六萬人,出城作戰不利於將軍。當然,只守不出城作戰還不夠,將軍也應該加固加高梁縣的城牆。”

李繼志見徹裡不花將視線落在自己身上,也適時地開口道:“將軍應當回到合肥那邊坐鎮,樑縣這裡交由將軍所信任的大將統領就夠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話對於將軍同樣適用。廬州路只要將軍在,那麼,廬州路纔在。而這裡是樑縣,與泗州軍相距如此之近,萬一將軍發生了什麼意外,恐怕到時候廬州路必將分崩離析,而將軍一直苦心經營的廬州路,因爲幾位小將軍還未成長起來,到時候很可能落到他人手中,將軍不得不防啊!”

李繼志的話,打動了徹裡不花,尤其是提及到最後面的那句話,他的幾個兒子都還未成長起來,萬一他真出事了,恐怕憑藉他幾個兒子的本事,到時候也守不住。

思索到這裡,徹裡不花算是接受了李繼志所說,看着李繼志的目光充滿了幾分溫和:“可是,我如果返回合肥坐鎮,這樑縣該交由誰來鎮守呢?”

薛齊、莫文、李繼志都沉默在那裡,沒有答話。

一旁的徹裡不也則是目光一亮,主動上前對徹裡不花說道:“族兄,這樑縣交給我來鎮守吧!族弟保證這樑縣絕不會落在泗州軍手中。”

徹裡不花聽到徹裡不也的請求,臉上有些遲疑,他想起來當初徹裡不也曾經的‘輝煌’戰績,作爲主將,卻私自逃命,拋棄了手下,這讓徹裡不也的名聲一直臭不可聞,但他又想急於證明自己。

按理來說,作爲族兄的徹裡不花確實應該提攜一下自己的族弟徹裡不也,這本無可厚非。

只是,一想到族弟徹裡不也那戰績,而樑縣的位置這麼重要,徹裡不花就不太願意將此地交給他來鎮守了。

看到薛齊、莫文、李繼志三人都沉默着,恐怕他們不開這個口,或許是因爲這族弟在場的緣故吧!

若是他們開口推薦人,恐怕會得罪了自己的族弟,對於自己族弟的性子,徹裡不花有所瞭解,睚眥必報與心胸狹窄,是他族弟的性格。

要不是爲了安其他族人的心,他早就將徹裡不也給替換其他人了。

在他軍中,還有其他族人擔任着重要的職位,在做某些決定時,他不得不考慮到這方面的因素。

可是,這一次,樑縣可關係到廬州路的存亡,徹裡不花便對徹裡不也開口道:“樑縣這一次,就交給徹裡忽吧!”

“徹裡忽?”徹裡不也的臉色有些難看。

對於徹裡忽,他並不太想和他接觸,而且他心裡對於此人有着一種畏懼感。

看到徹裡不也沉默,徹裡不花便繼續道:“我相信樑縣有徹裡忽鎮守,這十萬泗州軍肯定攻不進來。徹裡忽無論是勇猛,還是用兵,都表現不錯。”

聽到徹裡不花這麼說,徹裡不也也只好鬱郁地接受了徹裡不花的決定。

薛齊、莫文、李繼志則是心中鬆了口氣,他們剛剛很擔心徹裡不花會將樑縣鎮守的任務交給徹裡不也。

“這一次,我之所以只帶了五萬人來到樑縣,留下十萬人在合肥,以及派了五萬人前往霍山城重兵把守,還是爲了防一防黃州路的陳友諒。”徹裡不花忽然開口道。

薛齊聞言,便開口道:“將軍,黃州路與廬州路之間不是有大別山阻隔嗎?想必這黃州陳友諒應當不會翻越大別山來攻打我們廬州路吧?”

徹裡不花嘆道:“這陳友諒,不能以尋常之理度之。對於此人,我只能說很邪性。此人,先前又有誰聽過他的名字呢?可是,現在他的名字,不僅在天完那邊是數一數數二的,即便是在我們廬州路,也是鼎鼎有名。此人如今可是至少手握三十萬大軍啊!而且,我徹裡不花揚名的時候,這陳友諒籍籍無名!”

莫文接話道:“將軍,這天完朝廷,依屬下來看,恐怕不會被這陳友諒放在眼中。就目前天完朝廷所掌控的地盤來看,大部分都被陳友諒掌控着,根據這陳友諒的行事來看,恐怕絕不會甘心臣服於這徐壽輝的。所以,屬下以爲,對於陳友諒,我們無需過於擔心。目下,還是以擊退泗州軍爲主纔是關鍵。”

李繼志也在這時候開口道:“天完那邊,陳友諒與徐壽輝必然會有一番內鬥,恐怕他們也沒有多餘精力放在我們這邊。再說,這大別山可不是那麼好翻越的,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對於陳友諒現如今的處境來說,想必也是不會這麼做的。所以,將軍應當放寬心。”

“你們都這麼說,想必這陳友諒是不會打我們廬州路的主意的。也罷,我立即派人將徹裡忽從合肥調來,等徹裡忽人一到,我就立即返回合肥。”徹裡不花當即做下最後的決定。

薛齊、莫文、李繼志聽到徹裡不花這決定,都沒有反對。

徹裡不也目送着徹裡不花帶着薛齊三人離開後,看着空蕩蕩的屋子,只覺得心中並不痛快。

論關係,他應該是與族兄最親的那個,爲何族兄不將鎮守樑縣的任務交給他,反而交給了他的死對頭徹裡忽呢?

他承認,在打仗這塊,他比不上徹裡忽。

不過,將來族兄的大好基業,是被他的兩個侄兒中一個繼承的。

看族兄對徹裡忽的重視,有徹裡忽在,他徹裡不也恐怕是沒機會翻身了,或許希望就在他的兩個侄兒身上了。

也許,他重新掌軍權的機會,就要落在兩個侄兒身上了。

他若記得沒錯的話,大侄兒和二侄兒可都是喜歡絕色美女的,他何不在此事上多下些功夫呢?

在廬州路,有他族兄的關係在那,誰不敢給他面子?

他記得沒錯的話,薛齊、莫文、李繼志三人的妾室就長得很不錯,要不想想辦法,將她們送到兩個侄兒手裡呢?

不過,這三人很受族兄看重,若是依靠一般的辦法,根本無法做到。

可若是動用一些手段的話,或許便可以做到。

想着這點,徹裡不也的眼睛愈來愈亮。

(本章完)

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77章 元廷詔令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228章 安慶之戰與《大明日報》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70章 泗州瑣事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248章 黃州大戰(一)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272章 宣政殿武將請戰,對付東北王人選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252章 黃州大戰(五)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255章 黃州大戰(八)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15章 鄧友德第62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第20章 救治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237章 刑部欲增設三司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20章 救治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67章 刺殺餘波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3章 我有個願望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個揚名天下的機會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189章 爲陳霆解惑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237章 刑部欲增設三司第65章 元使突至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65章 元使突至第246章 宿松治理,攻蘄對策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222章 羅二虎之妻劉氏臨死前的請求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76章 諫言十疏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220章 暗謀十萬紅巾軍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68章 朱元璋的消息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268章 高俸養廉,徹查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