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

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人命不輕饒

馬秀英屋裡,此時熱鬧非常。

沐英和徐司馬,還有個與他們看上去同齡的小孩,正繞着飯桌玩鬧嬉戲。

馬秀英見到眼前這副場景,嘴角含笑,眼睛裡露出溫和的神色。

“沐英,還有馬兒, 你們有叫你們義父來我這兒嗎?”馬秀英忽然對沐英與徐司馬說道。

沐英停止了玩鬧,轉過頭去,望着馬秀英道:“義母,我和徐司馬已經和義父說過了。”

“是嗎?”馬秀英眉頭一皺,就在這時候,屋外響起了一陣腳步聲,馬秀英的眉頭又重新舒展了許多。

“沐英, 還有馬兒, 你們的義父到了, 去開門。”馬秀英朝着沐英和徐司馬喊道。

“好的,義母。”沐英應了一聲,急忙往前奔去,快速打開了門,映入在場衆人眼裡的正是此時趕來的程德。

屋外的程德,見到眼前場景,不禁一怔,目光望向馬秀英。

馬秀英笑着道:“德哥,你可終於來了。”

程德心中更加疑惑了,走到飯桌前,看着飯桌上八道鮮美的菜,問道:“秀英妹子,今天是什麼日子?爲何今天這菜如此豐富?”

馬秀英白了程德一眼, 笑道:“我找人問過張村的長輩,今天是德哥你的誕辰。”

程德目光愕然, 怔怔地看着馬秀英,思緒蹁躚。

“德哥,你這是怎麼了?”馬秀英眼裡涌現出一絲擔憂,用手在程德面前揮了揮,見到程德沒有反應,心中更加擔憂了。

程德回過神來後,連忙回道:“在這個世上,秀英妹子,是第一個記得我誕辰的人,我心中很是開心。一直以來,若是秀英妹子不提起,我都忘記自己的誕辰了。秀英妹子,你真好。”

馬秀英聞言,耳根發燙,紅着臉,嗔視了一眼程德:“德哥,孩子們都在這呢!注意言辭!”

“沒事,反正他們也不是外人。”程德笑着回道。

馬秀英白了程德一眼:“德哥,我讓沐英和馬兒將你叫來,就是想給你一個驚喜。沒想到, 德哥神色平靜得很, 似乎不太滿意。”

程德:“秀英妹子,你可別冤枉我。我哪裡不驚喜了,我這是看着孩子們在這兒,才保持這樣。如果孩子們不在這兒,我心中的激動肯定如你所想的那樣。對了,秀英妹子,可有我的禮物?”

馬秀英瞥了程德一眼:“這麼大了,還沒個正形。你的禮物,我早已經備好了。”

話音落,只見馬秀英從一個箱子裡拿出一件黑色的披風。

“德哥,這是我親自給你做的。”馬秀英拿着披風,來到程德面前,嘴角含笑道。

程德雙手接過,抓着馬秀英的手說道:“秀英妹子,我正想買一件披風呢?沒想到秀英妹子與我這麼心有靈犀,果然我們不愧是夫妻啊!”

馬秀英拍開了程德的手,急忙抽了出來:“少油嘴滑舌,快坐下來,我們準備吃飯吧!”

程德看到沐英、徐司馬,還有一個陌生的孩子,不禁眼睛瞪圓:“看什麼看?都給我坐好了!”

沐英、徐司馬微微撇嘴。

至於這陌生的孩子,神色顯得有些拘謹。

程德看着這陌生的孩子,向馬秀英投向了一絲疑惑的目光。

馬秀英似乎明白程德了心中的疑惑,出言介紹道:“這位叫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和朱元璋剛相認不久,只是朱元璋以前的記憶都丟了,記不起這李文忠了。我派人瞭解過,他的確是朱元璋的外甥。”

程德點點頭:“李文忠嘛?這名字取得不錯。”

他要是沒記錯的話,這李文忠可是歷史上很有名的。

當然,這有名不僅包括他本人,還有他的兒子李景隆。

馬秀英:“德哥,這孩子,是個苦命人。之前李文忠的母親,就是在之前泗洲城城北的一個村子感染瘟疫而死,瘟疫解決後,他的爹李貞便帶着他來泗洲城討生活。無意中,李貞撞見了朱元璋,而恰好我目睹了這些,派人瞭解後,我就收了李文忠爲義子了。德哥,我這麼做,沒有和你商量,你不會怪我吧?”

程德笑着回道:“沒事,此事我怎麼可能會怪你呢!”

說着,程德的目光看向李文忠。

“李文忠,還不快拜見你的義父。”馬秀英適時地提醒道。

李文忠連忙起身,朝着程德跪下,連續磕了三個響頭:“李文忠拜見義父。”

程德雙手將李文忠扶起,看着李文忠道:“如今,我又多了一個義子。不錯!”

“秀英妹子,朱文正之前也被我收爲義子了,他什麼情況,怎麼一直不見他呢?”程德這時候忽然拍了下腦袋,轉頭看向馬秀英。

他似乎差點忘了自己還有另一個義子朱文正了。

馬秀英正色道:“我派人前去了解過,這朱文正的孃親患上了重病,一直臥病在牀,朱文正就陪伴在他孃親身邊。我也讓醫師前去診治過,診治了幾回後,目前朱文正孃親已經逐漸好轉,再有三五日,或可康復。到時候,我再派人將他接來將軍府,德哥,你看這樣可好?”

程德聞言,感嘆道:“這事情,還多虧了秀英妹子,要不然,我這個義父可當的不稱職。”

馬秀英臉上保持着平淡的笑意,並未多言。

程德看着李文忠,思索一會兒後,開口道:“這段時間,你先跟在我身邊,我教你讀書和學習兵法,還有戰場上殺敵的功夫。”

李文忠聽後,面露激動,朝着程德又連續磕了三個響頭:“李文忠拜謝義父!”

程德扶起李文忠道:“你明日就到書房找我,書房在哪裡,你問下沐英就知道了,讓他帶你去。”

李文忠點了點頭。

“好了,飯菜都快冷了,大家都開始動筷吃飯吧!”馬秀英趁機說道。

程德附和道:“聽秀英妹子的!”

吃完飯後,程德將沐英、徐司馬,還有李文忠打發到一邊後,屋裡便只剩下了程德和馬秀英。

程德看着馬秀英,忽然平靜地說道:“秀英妹子,你可有什麼事情要跟我說?”

馬秀英身體一僵,連忙搖頭:“德哥,我沒什麼事情要說的。”

程德深深地看了馬秀英一眼:“我們作爲夫妻,也已經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於秀英妹子,我不敢說全部瞭解,但我想關於秀英妹子方方面面也是瞭解得差不多了。你我同爲夫妻,而夫妻本爲一體,如果有什麼難事,說與我聽,不要一個人扛着。秀英妹子,你要記着,這世上最愛你的,除了我,可能就是你肚子裡的孩兒了。”

“所以,秀英妹子,你告訴我,到底是什麼事情?”

馬秀英眼裡閃過一絲遲疑,望着程德說道:“其實,這事情,我本來不想讓德哥分心的。哎,這件事,說來就話長了,我還是長話短說好了。濠州城郭家給我寄來幾封信箋。”

程德的目光停留在馬秀英身上,靜待下文。

馬秀英繼續道:“其中一封信,是讓我給德哥說道說道,替天敘哥謀一個前程。但我知道,此事絕不能開一道口,若是德哥答應了,那麼,今後德哥如何讓泗州軍上下信服呢?所以,此事,我已經寫信拒絕了。這信,也已經在前往濠州城的路上了吧!”

程德上前握住馬秀英的雙手:“秀英妹子這般通情達理,不愧是爲夫的左膀右臂。”

馬秀英白了程德一眼,想將雙手掙脫開,可是程德抓得太緊,一時間掙脫不開,索性雙手就任憑程德抓着不放了。

“這第二封信嘛.”

說到此處,馬秀英面露凝重。

“秀英妹子,這第二封信怎麼了?”程德見馬秀英神色不對,連忙問道。

馬秀英緊緊地望着程德,而此時馬秀英臉上隱隱有了怒氣。

“這第二封信,說的是天敘哥,在濠州城犯了事,已經被濠州城守將楊威給抓住了。”馬秀英嘆息道。

程德:“犯了什麼事?”

馬秀英:“天敘哥看上了一個姑娘,派人將姑娘擄至府中,姑娘的爹找上門要求個說法,結果天敘哥讓下人將這姑娘的爹打出門外時,一不小心將這姑娘的爹給打死了,鬧出了人命來。這事情在濠州城鬧得很大,暗中也有很多人推波助瀾,含沙射影,直指我有意包庇郭家,也連累德哥一起被罵了”

程德心中大怒,狠狠地拍了下桌子,桌上的碟子被震得哐當響:“豈有此理?這郭天敘簡直是爛泥扶不上牆!此事犯了殺人罪,郭家肯定是想讓秀英妹子來向我求情。我本非無情無義之人,如今這郭天敘鬧出了人命,而我前不久才頒佈《泗州律法》不久,他郭天敘就是在挑戰《泗州律法》的公正。”

“如果我這次饒了郭天敘,那麼《泗州律法》,百姓還會相信嗎?泗州軍上下恐怕會暗中罵我程德說一套做一套,到最後,這《泗州律法》也就沒有人當回事了。”

“秀英妹子,我其他事情都可以依你,唯獨郭天敘鬧出人命這件事,你想要向他求饒,我是絕不能答應你的。”

“還有,濠州那些暗中推波助瀾,竟然牽扯到秀英妹子頭上,這件事我絕不能就此罷休。他們暗中罵我也就算了,罵秀英妹子,這就是他們的不對了,我會讓張七九和楊仲開都派人去查查,究竟是誰參與了其中?”

馬秀英聽着程德這些話,沉默在那裡。

程德看到馬秀英臉上平靜的神色,心中開始有些擔憂。

莫非這郭家給秀英妹子施壓了?

想到這裡,程德眼中幽幽,泛着一絲寒光。

“德哥,這件事,該怎麼判就怎麼判吧!至於郭家那邊,我會去信和他們好好說道說道的。”馬秀英忽然打破了安靜的氛圍出言道。

程德雖然心中很是歡喜,但臉上沒有表露絲毫,而是對馬秀英送上了一連串的彩虹屁,什麼古往今來第一賢妻,什麼史上第一通情達理、深明大義女子.

最後,馬秀英親自結束了這一次有關郭天敘的話題。

“秀英妹子,這你將那三位接入府中,你想必承擔了不少壓力吧!辛苦秀英妹子了!”程德望着馬秀英一臉真誠地說道。

馬秀英搖了搖頭:“德哥地位越來越高,這些事情,有時候由不得我。不過,德哥,你回來泗洲城也有幾日了,接下來的日子,你應該多往燕姐,還有劉娥妹妹、沈靈鈴,以及郭慧妹妹那邊去探望一下了。這劉娥妹妹和沈妹妹,德哥可以與她們行那事,唯獨郭慧妹妹暫且還不行。如今郭慧妹妹還太小,等過兩年後,德哥便可以將郭慧妹妹給吃了。”

程德面露尷尬,在一旁不斷地點頭。

“秀英妹子,這些,我聽你的。”

聽到程德這般說,馬秀英緊緊地望着程德:“府裡有一個地方,是德哥派人重兵把守的。那間屋裡放的是什麼,搞得神神秘秘的。”

程德怔怔地看着馬秀英,下一瞬,他便想到了馬秀英所說的地方,便是放着他讓張七九派人守着的來自於三十二個傳教士的東西。

於是,程德回道:“這裡面,放的是泗州軍的未來。”

馬秀英瞥了程德一眼,也不說話,自顧自地收拾着飯桌上的碗碟。

“你還懷着身孕呢!這種事情,就讓府裡的下人做就好。”程德看着馬秀英說道。

馬秀英沒有迴應,而是繼續埋頭收拾着,並回了一句:“我哪有那麼金貴,懷胎要十月,還長着呢,我感覺自己沒問題。”

程德見此,便只好隨着馬秀英了。

不過,他決定私下裡叮囑一番府中的下人,讓他們看好馬秀英,重活就不要碰了。

“我之前教給你的太極拳,秀英妹子還有練嗎?”程德忽然問道。

馬秀英:“這幾日沒有。”

程德的神色驟然間變得極爲嚴肅:“秀英妹子,這件事,你可不要不當回事。這件事,可是關係到”

程德及時地止住了話頭,他不能將原先歷史上關於馬秀英病死的事情說出,這是他心中永遠的秘密。

“我會讓人監督秀英妹子練的,每日至少練習半時辰,絕不能間斷。”程德語氣中不容置疑。

馬秀英望着程德,心中疑惑不已:“德哥,你是不是有事情瞞着我?”

程德心中一跳,將目光轉移到門的方向:“沒有,你不要多心了。反正,你記住了,我這一切都是爲了你好就行。我不會害你就是了。我還想將來,能夠和秀英妹子一起白頭偕老呢!”

馬秀英:“我相信德哥不會害我的。雖然我不知道德哥瞞着我什麼事情,既然德哥不說,我也就不問了。反正,德哥也是爲我好。我從明天開始,我就堅持下去。”

程德點點頭,心中涌起一陣感動:“嗯。你每天待在屋裡也挺煩悶的,明天你隨我一道去見一見那三十二個傳教士,秀英妹子覺得怎麼樣?”

馬秀英眼睛一亮:“那德哥可不要忘了把燕姐姐帶上。”

程德點頭答應了下來。

“至於從現在到晚上,你陪着我一起想一想關於這次泗州科舉試點選拔涉及到的儒科策論,以及理科的一些東西。我可是知道秀英妹子讀了不少書的!”程德望着馬秀英的目光流露出溫和之色。

馬秀英點了點頭:“嗯。我左右也無事,那就和德哥一起想一想。”

“好!”

(本章完)

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20章 救治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248章 黃州大戰(一)第68章 朱元璋的消息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269章 欲造鄭和,尋得糧種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212章 分封百官第15章 鄧友德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70章 泗州瑣事第11章 起事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236章 分權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27章 仁義之道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7章 安排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246章 宿松治理,攻蘄對策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210章 康茂才陣前倒戈,拿下集慶路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27章 仁義之道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170章 科舉之儒科第一場第107章 劉伯溫獻計,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83章 聞悲聲不悲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76章 諫言十疏第7章 安排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228章 安慶之戰與《大明日報》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276章 父子相談,用心良苦第207章 虎山破陳兆先大軍,泗州軍奪下江寧第9章 紅巾軍來襲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5章 狐假虎威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3章 我有個願望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272章 宣政殿武將請戰,對付東北王人選第207章 虎山破陳兆先大軍,泗州軍奪下江寧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115章 法之大務在治,治必在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