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

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軍

深夜時分。

高郵城將軍府。

此時,將軍府外面各處都有泗州軍精兵把守着。

將軍府四周,全都是泗州軍士兵的人影。

至於戒備爲何如此森嚴,則是因爲將軍府裡面正在商議大事。

這次商議的大事,便是之前姚廣孝向程德提出來的關於攻打江都城一事。

參加此次商議的人有馮國用、湯和、耿再成、常遇春、羅茂、姚廣孝、劉伯溫、劉重五。

將軍府議事大廳外面,由李孝慈把守着,防止有人接近。

李孝慈接替了之前劉重五的職責, 一應有關要求,劉重五也已經與李孝慈交接完畢。

外面冷氣較重,四周還有冷風在呼嘯。

在議事大廳裡面,卻又是另一番場景。

衆人圍在一個大的火炭盆前,剛好圍成一個圈。

火炭盆上粗大的木頭,在熊熊燃燒着,火光照亮了整個大廳。

藉着火光,衆人的面貌全都映照了出來。

程德坐在北邊方向,他的左右兩邊分別是羅茂和姚廣孝。其餘人, 紛紛在羅茂或者姚廣孝後面。

藉着衆人取暖的功夫,程德也因此得到一段時間的醞釀。

醞釀着商量接下來有關攻打江都城之事。

江都城是古代六朝士氣東晉皇帝的都城,地處江蘇南部,歷史上曾多次遭到攻打。

時過境遷,這一次,卻要輪到他泗州軍攻打江都城了。

不爲別的,就爲了轉移一下缺糧的困境。

藉着這次攻打江都城,並拿下江都城,讓自己泗州軍上下都能得到足夠的糧食,從而不餓肚子。

這次目的,就是這麼簡單。

但簡單的背後,又往往蘊含着許多個不簡單。

由於衆人才來到議事大廳一會兒,等衆人面龐都幾乎被火光溫暖得通紅之時, 程德這才咳嗽了幾聲。

隨着程德的咳嗽,衆人便將目光紛紛移到程德身上。

“這一次,召集諸位來, 甚至有的人是八百里加急趕到這裡, 爲的是和大家商量一件大事。”

看到衆人的眼神緊緊地看向自己,程德頓了一下後,繼續開口道:“這所謂的大事,便是攻打江都城。”

到此,程德也算是爲此事商議大事,定下了調子。

程德話音剛落下,馮國用等人紛紛目光一亮。

程德將衆人期待戰鬥的神色看在眼裡,便繼續往下說:“這攻打江都城的目的,我也就不繞彎子了,爲的便是緩解我泗州軍缺糧的困境。而恰好又聽說江都城糧草較多,只要拿下了江都城,我泗州軍上下十五萬大軍的缺糧困境,將迎刃而解。”

除了羅茂、姚廣孝之外,其他人紛紛恍然大悟,若有所思。

馮國用知道,將軍把他從滁州城,調到高郵城,想必是要讓他領兵打仗了。

而且,他還是八百里加急趕來的, 只帶了一百親兵。

湯和與耿再成二人,則是暗暗期待着,希望在這次攻打江都城一事上,能夠嶄露頭角。

常遇春則是表現得格外興奮,心中隱隱期待着這次攻打江都的先鋒之人是他。

劉重五心中七上八下,顯得有些心緒不寧。

他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議事。

從他得到將軍的命令,讓他把手頭工作與李孝慈交接完後,他便知道今後將軍的護衛工作,恐怕與他無緣了。

原本他有些擔心是不是因爲之前將軍刺殺一事,所受到的牽連。

但將軍派人提前給他打個招呼,他知道了將軍對他則是另有任用。

雖然知道歸知道,但畢竟是頭一回經歷這樣的陣仗。

之前,他可是站在大門外守着的。

一時之間,角色轉換還沒有調整過來,是以顯得不適應,很拘謹,一雙大手也不知放在何處,最後只好規規矩矩地貼放在大腿中,人坐的筆直,目光緊張地看向程德。

“攻打江都一事上,我與羅參軍、姚祭酒他們商議過,準備水陸並進。岸面上攻打江都城主將,我有意讓馮國用擔任,領兵兩萬,明日辰時出發。”

馮國用聞言,當即站起來,躬身應道:“屬下遵令!”

程德擺擺手道:“坐下談,不必如此。”

但馮國用只是聽一聽,卻沒真的在乎。

將軍可以不在乎,但他不會。

畢竟,如果在這方面不注意,被人傳出自己僭越,居功自傲之事,想必後面就舉步維艱了。

在馮國用看來,細節決定事情成敗,同樣也決定人生前途的成敗。

所以,他在這方面,非常謹慎。

“這兩日,我派人從寶應城、洪澤城等各地調來了一些糧食,我有意讓你此次帶十日干糧,爭取在十日內拿下江都城。”程德鄭重地對馮國用說道。

馮國用點了點頭。

看到馮國用聽了進去後,程德繼續道:“滁州之戰,還有之前累計的戰功,這次當着大夥的面上,就現在開始賞賜吧!馮國用即日起,擢升爲牙將。你可是我泗州軍上下第一牙將,希望你好好打更多的勝仗。有關你擢升爲牙將一事,我會派人聯繫泗洲城施耐庵,讓他在《泗州日報》上刊登你升爲牙將一事。”

馮國用恭敬地應道:“是,多謝將軍提拔!馮國用必定爲將軍拿下江都城。”

程德滿意地看了馮國用一眼,點了下頭,之後便將目光望向湯和、耿再成、常遇春三人身上。

湯和、耿再成、常遇春心中強烈地期待着程德點他們的名。

看到湯和三人那目光中的希冀時,程德嘴角露出一絲笑紋,開口道:“湯和、耿再成,你們二人各領一支水軍,從水路上出發,攻打江都城。”

湯和、耿再成面色一喜,紛紛起身低頭恭敬地回道:“遵令。”

“你們二人,各自水軍只有兩千人。正好李三七派人送來的一千多名水賊也送來了,你們待會兒去挑一挑,也在明日辰時出發。”程德叮囑湯和、耿再成道。

“是。”湯和、耿再成臉上喜出望外。

一旁的常遇春,心中卻是着急了。

將軍說了湯和、耿再成,就是沒點他的名。

他心中有些擔心,將軍這一次,不會是又沒考慮他吧?

然而,就在這時。

程德的聲音響起了。

“常遇春,這一次,你隨湯和、耿再成兩人一起從水路上出發,職位還是先鋒之職。”

程德的話,讓常遇春心花怒放。

他覺得,只要有仗打就行。

管他是水陸,還是陸路呢。

於是,常遇春連忙躬身道:“多謝將軍,常遇春遵令!”

程德見此,又將目光望向湯和、耿再成,說道:“你們二人,這一次從水路出發進攻江都城,以湯和爲主,耿再成爲副。”

湯和、耿再成急忙應道:“是。”

隨後,程德又把目光落在了劉重五身上,緩緩道:“這一次,爲了攻打江都城,也要防張士誠。鹽城有李三七牽制,興化城有何三五牽制,唯獨泰州城少一將領前去牽制,我有意讓你爲將,領兵一萬前去牽制,你可願意?”

劉重五面露遲疑,“將軍,我從未領過兵,這”

程德望了劉重五一眼,開口道:“我知道你的顧慮,這樣好了,我讓劉軍師隨你一道前去,你看如何?”

劉重五望了望一眼劉伯溫。

他知道眼前這劉伯溫雖然不是很得將軍信任,但此人還是很有才幹的。

想了想,劉重五還是點了點頭。

程德叮囑劉重五道:“牽制泰州城,不一定要強攻,如何牽制,你自己到時候多思考思考。若是碰到爲難之處,也可以向劉軍師問計。”

劉重五重重地點了點頭。

“你明日巳時出發。”程德望着劉重五補充道。

“是。”劉重五應了一聲。

劉伯溫也在一旁點了點頭。

他心中想的是,將軍派他跟着去的意圖是什麼?

是爲了檢驗他的能力?

還是說是單純地爲了輔助劉重五拖住泰州城呢?

程德環顧在場衆人一眼後,便開口道:“羅參軍和姚祭酒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好好休息,明天出發。”

“是。”衆人躬身應道。

隨後,整個議事大廳,便只剩下了羅茂和姚廣孝,以及程德三人。

程德將目光落在了羅茂身上:“之前讓你準備的船隻一事,應該準備得差不多了吧?”

羅茂點了點頭:“屬下在高郵城城內以管三頓飯爲條件,迅速召集了幾千船匠,經過兩天的連夜趕工,倒是製作出來一些船隻,完全夠用了。不過,想要打造那種船艦的話,恐怕還需要不少時日。”

程德聽後,目光一閃,“這些船匠,全都留下來,給我們泗州軍做事。除了管三頓飯,每個月再發一些錢以及一些糧食。這些船匠,大多數人都是要養家餬口的,光管三頓飯,很難讓他們真心實意留下來。”

羅茂一怔,“將軍,這樣會不會對他們太好了些?”

程德卻是失笑道:“好嗎?或許吧!這些船匠,將來會有大用。另外,在這些船匠中,你仔細篩選下,像那些經驗豐富,或者動手能力極強,或者腦子靈活的,你都把他們全都留下來。至於怎麼留下他們,你去想辦法解決。”

“將軍,您這是——”羅茂疑惑地看向程德。

程德回道:“這些船匠,像經驗豐富的,等過段日子,我會讓他們去泗洲城科學院幫忙帶出一批新的船匠。同時,爲了鼓勵他們在原有造船技術上,進行改進完善,可以設置較高的獎勵。這些你下去好好思索一下,該如何弄。弄好後,再呈上來給我看一看。”

羅茂聞言,點了點頭。

“還有一事,在高郵城城內,進行新的招兵,這次招的主要是水兵。兵額五千人。招兵一事,由姚祭酒負責。關於訓練水兵的人員,可以從淮安城那邊調來數十個具有豐富水戰經驗的百戶長過來。”

姚廣孝聽了程德這番話,連忙回道:“將軍,您招水兵是爲了——”

程德看了一眼姚廣孝,這次平靜地說道:“等我泗州軍拿下江都城,再從元軍手裡重新奪回安東州後,便是我們進攻集慶路金陵城的時候。目前招水兵,也是爲了進攻集慶路金陵城提前做些準備而已。”

姚廣孝目光頓時大亮,迸發出燦爛的神采,笑着道:“將軍請放心,屬下一定幫將軍招滿兵的。不過,屬下建議,將軍當將水兵招滿一萬較好,既然將軍想要拿下集慶路金陵城,那麼到時候鎮江路那邊的元軍,恐怕也不得不防。很可能,到時候將軍攻打金陵城的時候,同時還要面對鎮江路的元軍。所以,屬下覺得這五千數目並不夠。”

程德一怔,他沉吟思索了片刻。

他本來考慮糧食,還有錢等問題,覺得只招五千便足夠了。

但現在姚廣孝說的也不無道理。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糧食和錢的問題,必須要儘早解決了。

爲了早日拿下金陵城,他必須短時間內籌集到許多錢糧才行。

想了想,程德咬了咬牙,決定還是同意了。

現在少糧缺錢,他覺得現在勒一勒褲腰帶,應該還能挺過去。

只要拿下了江都城,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

這些問題也將會迎刃而解。

於是,程德望着姚廣孝道:“行,就招一萬。”

姚廣孝迴應道:“是。”

就在這時,羅茂忽然道:“將軍,高郵城城內,有很多富商,這些富商裡面,只有極少數賺的錢是乾淨的,大部分手裡頭賺的錢財,都是帶血的。而且,這些富商每個人都囤積了不少糧食。屬下以爲,將軍可以從這些人入手,也可以緩解一下我泗州軍錢糧問題。”

程德聽了後,心中爲之一動,不禁問道:“可是,該如何入手呢?”

羅茂沉默了,陷入了沉思中。

忽然。

姚廣孝出聲道:“將軍,我倒是想到一個辦法,或可對付這些富商。”

程德目光一亮,但是他還是有自己的堅持,沒有立即回覆姚廣孝,而是望着羅茂說道:“那些手中賺的錢帶血的富商,他們的名字都記下來了嗎?”

羅茂點了點頭,“屬下都記錄下來了,而且,已經遞交給將軍了。現在,應該在將軍書房伏案上呢!”

程德聞言,點了點頭,“那就好,我希望這一次,主要是針對這些人。其他的人,就不要被波及到其中了。畢竟,那些靠正當手段經商的人,他們所賺到的錢,都是靠幾代積累的。我也不想因爲錢,而要讓這些無辜的人被牽連其中。”

羅茂與姚廣孝紛紛點頭讚許。

接着,程德把目光落在姚廣孝身上,詢問姚廣孝:“你剛剛說想到的一個辦法是什麼?”

姚廣孝笑着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想要讓這些富商心甘情願掏腰包,那麼,我們泗州軍就有很多名頭了。”

“譬如,收取一定的稅,稅的名義,可以以一些他們能接受的名義而去施爲。當然,稅的種類,倒是可以多設置幾種,而且,這些稅針對的都是這些富商。一年下來,光是這稅收,恐怕也有不少了。”

程德聽後,笑着道:“眼下高郵城既然歸我們泗州軍管轄,那麼,從今往後,這高郵城的規矩,便由我們泗州軍來立。誰要是不遵從這個規矩,那麼,就別怪我們泗州軍對他們不客氣了。這件事,就交由你去辦了。”

姚廣孝點點頭:“請將軍放心,我一定會辦好此事的。”

程德看到姚廣孝面露遲疑,不禁追問道:“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姚廣孝說道:“章主簿負責開港招商一事,依屬下之見,或可在高郵城進行開港招商,如此一來,我泗州軍便可在短時間內積累一筆巨大的進項。而且,這種做法,那些富商都願意接受。”

程德思索了一陣,點點頭:“這件事,我會寫信和章溢說明的。具體怎麼辦,到時候,讓章溢拿出一個法子,也可以讓他派人過來負責高郵城開港招商一事。”

姚廣孝與羅茂聽後,都點了點頭。

他們都贊成將軍所說的話。

這種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比他們去做更好。

(本章完)

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165章 泗州城科舉試點選拔第173章 羅茂定略鎮江路,龔伯遂談元朝朝堂第238章 張士誠的背刺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16章 回村上架感言第95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一)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41章 洪澤之殤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14章 肅正風氣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159章 《大週日報》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234章 餘闕死,安慶下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109章 《泗州日報》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263章 羅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殺心起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121章 李善長調任吏部主簿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86章 喜報連連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284章 一統天下,神武元年第5章 狐假虎威第150章 江山路,喧鼙鼓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79章 劉家認親第5章 狐假虎威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34章 李善長與呂不用交鋒敗,《泗州律法第123章 姚廣孝用雞鳴狗盜之徒,行離間計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67章 刺殺餘波第181章 君子約定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176章 吳儉夜見章溢吳家存,與沒有泗州軍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123章 姚廣孝用雞鳴狗盜之徒,行離間計第41章 洪澤之殤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236章 分權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11章 起事第15章 鄧友德第207章 虎山破陳兆先大軍,泗州軍奪下江寧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36章 分權第5章 狐假虎威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