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

翌日一早。長、沙城外,戰鼓聲,喊殺聲,嘶鳴聲再度響起。

卻是在這天一早,楚軍便也就對着長、沙城再度發起了進攻。不過這一次,張世輝已然開始逐步投入自己的精銳部隊。

“殺賊!”城牆上,已然是渾身浴血的韋樑怒吼一聲,用盡全力的一擊,終於擊殺了眼前這名身着板甲的楚軍士卒。

“呀,噌!”奮力的將已經卷刃的鋼刀從這名楚軍士卒的屍體上拔下來,即便是常年打熬筋骨,韋樑此時也不禁感覺雙臂發麻無力。

“快,救治傷員,鞏固防禦,一定要,一定要擋住黑衣賊!”雖然感覺四肢這個時候痠痛的厲害,但見好不容易纔將楚軍掀起的一波攻勢擊退,韋樑便也不由強忍着身上的痠痛,在城牆上高吼着,指揮調度。

而至於在城牆之外,雖然今日的戰鬥已然過去了一個多時辰,楚軍先後掀起的兩次進攻都被擊退,但城外的楚軍卻依舊顯得是信心十足。

兵力上佔據了極大優勢的楚軍,在第二次進攻被擊退時,便就又有五千壓陣的兵馬開出,接替了方纔那攻城沒有成功的五千士兵,迅速的組織起攻城陣型,再度對着長沙城壓去。

而這第三次進攻,所出動的兵馬,則也是張世輝麾下最精銳的部隊了。

這支部隊,每一名士卒的身上都穿着楚軍自己製作的精良板甲,大軍行進時,簡直就像是一道不可阻擋的鋼鐵洪流。

而長、沙守軍一方,當他們眼睜睜的看着這道鋼鐵洪流,對着自己這些人碾壓過來時,即便是士卒中膽大者,都不禁有牙齒打顫手腳發軟的感覺。而膽小的,此時更是被駭的面無人色,甚至精神奔潰,扔到兵器想要逃離。

當然,被嚇得精神奔潰想要逃離的,畢竟只是極少數,而且這極少數人也都被後面的督戰隊直接處死。

不過即便是如此,城牆上絕大多數的士卒對於勝利,也並不在保有什麼希望了。

比如現在,就有不少站在城牆箭垛後方的悄悄的往後退了幾步,打着一旦開戰就尋找機會趁亂逃命的主意,

如果一來,此戰結果也就不言可知了。

……

“殺賊!”韋樑怒聲高吼着,帶着麾下爲數不多的親衛死忠再度衝入了戰場,想要挽救此時的頹勢。

但誰都知道,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楚軍的第三波攻勢發起不過短短的兩刻鐘時間,城外那如鋼鐵洪流一般碾壓過來的楚軍便就輕而易舉的登上了城牆。

然後,城牆上的局勢便也就徹底的時刻。短短不過一刻鐘時間,城牆就可謂徹底告破,數以千百計的楚軍士卒登上城牆,守軍的潰敗便也就開始了。

因而韋樑現在的舉動,不過也只是臨時前最後的瘋狂而已。

“殺!”他怒吼着將一把嶄新的鋼刀送入一名楚軍士卒的身體。看着眼前的那名楚軍士卒將要因失血過多而死去時,他的表情不由變得癲狂而猙獰。但,他顯然也有些低估了眼前這名即將被他殺死的士卒的瘋狂了。

“二韃子,給勞資當墊背吧!”這即將死去的楚軍士卒此時滿臉猙獰。此時只見他這般怒吼一聲,然後掏出腰間的短匕,也不由一下捅進了韋樑的腹部。

“呃!!!”腹部強烈的劇痛不禁讓韋樑慘叫出來。而後匕首在體內的旋轉,那種將腸子都完全切碎的感覺,更是不禁讓他痛苦的睜大了嘴巴和眼睛,甚至有種讓下巴脫臼眼睛瞪出的痛苦感覺。

“將軍!將軍!!”終於,他身旁那些個忠心耿耿的親衛們還是發現了這一幕。

於是他們紛紛驚呼着撲到了韋樑的身旁。而倒在地上的韋樑見此,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卻只是咳出了一口血,然後便失去了意識。

“宣慰副使大人死了,韋樑死了!!!”片刻,這樣的驚呼聲開始在戰場上傳播開來。而後,守軍一方的大潰敗便也就開始了。

……

“大王,捷報,捷報!長沙城被昭武大將軍攻克,元廷僞宣慰使、宣慰司同知、宣慰副使盡數被處死,天臨路諸多州縣包括益陽州的雷昂和湘陰州的何散祝也盡皆歸降!”

長沙大捷,當報捷的兵丁帶着捷報佈告馬不停蹄的來到江陵城時,這捷報便也不由在第一時間被送到了張世華的手上。

“哈哈哈,好,很好!”聽到下屬興奮的捧着捷報喊出這話,即便這樣的結果不出張世華所料,但張世華還是不禁打心底裡感到開心。

“現在,立即召集國中文武,本王要與他們共商此事!”看着手中的捷報,張世華笑着,不由這般吩咐道。

而聽到張世華的這聲吩咐,來人趕忙答應了一聲後,自也不由快步退了下去。

“長沙大捷,臣爲大王賀,爲大楚賀。可以預想,此戰之後,整個湖廣,除嶺南之地外,餘下地方必定是傳檄可定。”片刻後,在楚王殿中,站在文官之首位置的呂思誠,此時也不由笑着對張世華這般恭賀道。

而此時有了他的帶頭,殿中文武官員的恭賀之聲自然也是絡繹不絕,各種馬屁自然也是紛至沓來。

當然,對於此,張世華在哈哈一笑之後,便也就適當的擺手打斷了手下這些文武大臣們的恭賀之聲。

然後便不由開口道:“長沙一戰,端的是打出了我大楚的威風,爲我大楚立下了大功。因而呂公、子玉,大軍賞賜之事,你們也要立即拿出一個章程來。

此番定要重賞世輝還有白卿他們。你們明白嗎?”

“是,臣等遵命!臣等後日,定爲大王拿出一個合適的章程來。”聽到張世華這樣的吩咐,那邊呂思誠趙子玉自然也是趕忙應下。

而後,張世華他們便就也不由就此商議起了大捷之後,便就亟待處理的其他事務。

如在這一戰之後,被楚軍展現出的強大戰鬥力徹底嚇怕的雷昂和何散祝兩人。這兩人因爲在交戰時坐觀,投降的並不及時,所以雷昂和何散祝兩人,在張世華和呂思誠、趙子玉、李重三等臣子們商議之後。

僅僅是將這兩人任命爲了下路萬戶,並將他們從益陽和湘陰兩地調離,只准他們帶親衛三百人上任。

對於此,兩人心中自然也是有不滿情緒在的。不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這種不瞞顯然沒有任何作用。因而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曾經聽命於他們的軍隊被楚軍收編。

然後自己也只能帶着三百親信,跑到寶慶路和衡州路兩個下路任職。

而在之後,立下了大功的張世輝自然也是被升官了。從原本正三品的上路萬戶、昭武大將軍,升職爲了從二品湖南道都元帥府大元帥、奉國上將軍。

說白了,其實也就類似於元廷的宣慰使。不過張世輝掛的乃是武職,沒有了插手政務的資格。

但即便是這樣,在升職之後,作爲掌管整個湖、南道軍務的張世輝,也無疑成爲了大楚之中可以和掌管武昌路、嶽州路、漢陽府三地軍務的樞密使趙威並列的大將。

除他之外,這一次作爲副將的白希自然也同樣得到了提拔,由中路萬戶搖身一變成爲了上路萬戶。甚至就連葉子銘這個投降的比較早的傢伙,也如願以償的被正式冊封爲了下路萬戶。

而至於湖、南道這邊的政務。張世華將宣慰司同知這一職務改爲了正三品的職務後,便也就將襄陽知府周良卿也就是改了名字的週四九,提拔爲了湖、南道宣慰司同知,命其掌管湖、南道政務。

當然,除此之外,這邊也依舊有着一大堆的事務需要處理;依舊需要一大堆的官職需要任命。

如地方上原來的很多元廷地方官,在見到楚軍攻克天臨路之後,這些天來便就紛紛的向大楚遞降表;有的地方官則是見元廷在湖廣已然迴天無力之後,紛紛掛印下野。

因而湖、南道九路三州雖然已經沒有了什麼軍事上的抵抗存在,但這九路三州幾十城的政務民生等事情,卻也依舊是一團亂麻。

讓呂思誠、趙子玉和剛剛擔任了閹割版的正三品大司農一職的李重三等人頭疼不已。

畢竟地盤是打下來了不假,可能獨當一面的治政型人才,大楚現在是奇缺。

雖說現在幾乎每天都有讀書人願意出仕,爲張世華效勞。可這些人之中,差不多十個有九個,都是那種志比天高一上來就想要擔任要職的自我主義者。

甚至有些狂生還堵在王府大門口,直接給張世華這個楚國大王遞自薦信。

信中更是牛逼哄哄的將自己自比與漢初蕭何、漢末諸葛亮,說一些‘要是張世華按他的想法來,三五年就能一統天下’的鬼話。

對於這樣的一羣傢伙,張世華自然也是噁心的要死。

所以這一次在湖、南道方面,因爲政務人手不足的原因,楚軍還是不由祭出了最好用的老辦法。

那就是‘只要元廷地方官願意投降大楚,那麼只需要平級調動一下,你就可以繼續做你的官’。

這樣的方法,雖說導致大楚治下地方官有些魚龍混雜、魚目混珠。但至少這樣不會因過於缺少施政官員,而導致地方混亂,政令不通。

就這樣,也就在張世華全心全意的治理地方、穩定民生,同時還在武陵那邊操練新軍的時候,一件元末歷史上的事件,在受張世華這個蝴蝶的影響,拖了近半年的事件之後,終於還是爆發了。

而這件事,便也就是劉福通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在安豐亳州稱帝建極了。

是的,過了這麼久,劉福通爲了拉攏掌握中原地區的義軍,實現他的報復。終於也不由開始着手實現當年他在起義時便就喊出的政治口號,即‘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了。

反正在從民間迎回韓山童之子韓林兒,這個北方白蓮教“名義上”真正的領導者之後。

劉福通便就將韓林兒尊爲了小明王,然後打着復國的口號,建立政權,國號大宋,年號龍鳳。

所以這一年,倒也可以稱之爲大宋龍飛元年。

而這麼一來,這中華大地上倒也不由出現了三個皇帝。即大元天子、大宋天子、天完天子。

而後,劉福通和羅文素兩人便也同爲大宋平章,杜遵道和盛文鬱則是大宋的右左丞相,劉福通的老弟劉六則是大宋的樞密院事。而後,劉福通便就打着大宋天子的名義,向中原地區和中原四周地區所有打着紅巾軍旗號或曾是紅巾軍一份子的諸多義軍,頒發了任命詔書。

甚至這樣的詔書,還有張世華這個自立楚王,在拿下襄荊之地後早就不鳥他的紅巾義軍一份子的。

但還別說,對於這樣的任命詔書,各路義軍倒也真的買了賬。

畢竟元末大起義最初的領導者,的確也是劉福通他們。而後來那些起義反元的如徐州義軍、山【】東義軍等,在當初也的確都是打着白蓮教和紅巾軍的旗號造的反。

而且劉福通也很聰明,他並沒有在任命詔書上急吼吼的搞拳腳。如一支義軍明明在淮東,卻偏偏給人家一個淮西的封號。反倒是在詔書上承認了這些義軍首領們自封的官職和王爵。

就如對待張世華那樣,劉福通還真的承認了張世華自稱的楚王之位,並且還特意送了一套附和王爵祭祀用的禮器給張世華。並明確表示作爲楚王的張世華享有開府之權,即可自行任命楚國官職,無需請示中樞。

這麼一來,甚至就連張世華都欣然接受了這樣的詔書。並表示自己願意效忠大宋,效忠龍鳳帝韓林兒。

呃……雖說自家皇帝長什麼模樣張世華都不知道。但管他的呢,既然有人願意代替自己當一個出頭鳥,張世華自然是歡喜的。至於那位龍飛帝如何?相信我,那不重要。

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異象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悍不畏死的搏殺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練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五百零二章 援軍第十七章 賊蹤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元代汝寧府的資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斬的內容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理(新書上架,求月票)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營嘯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石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遊說第四百五十六章 走水營嘯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楚王殿接見陳友諒 衆使者震撼軍械監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然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臨許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五十五章 大張村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發兵入西平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四百零五章 奪城之戰(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合理”的處罰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八十八章 意外風波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三百三十一章 沿河追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場風波終落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四百二十六章 鬧劇 變計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第四百零八章 湖廣之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八十五章 去潁州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閱兵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歸順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二百一十二章 屠城第二百一十章 善戰伏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五百零六章 戰太平(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結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一百八十九章 招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用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計元朝官職表第五百章 報捷 出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四百零七章 聯合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第六章 招兵2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五十三章 絕望中的瘋狂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營和鍛造廠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