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

聽到說書人這話,張世華他想了想,自然也就明白了這說出人的意思。

所以在笑了笑,表示自己瞭解了之後,自覺時間尚早的他,便也不由帶着李五等人走向了那間茶樓。

進了茶樓,看到戲臺子上所唱的戲目,張世華此時倒也真的不知該說些什麼好了。

戲臺子上演的依舊是和張世華本人有關的‘抗韃神劇’。經過恰當的醜化和戲劇烘托,一下子便就將張世華和黑衣軍一衆將官的英雄氣概演繹的是淋漓盡致。

對此,還沒有那麼自戀的張世華在看了一段後,便也就準備離開。

不過讓張世華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戲目反倒極其符合李五這些傢伙的口味。以至於張世華吩咐離開的時候,這幾個傢伙竟然還顯得有些依依不捨。

而對於此,張世華苦笑了幾聲,倒也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但,對於這個現象。說實話,在心底裡,張世華倒的確也是樂見其成的。雖然說這樣的個人崇拜顯得極其封建可笑,但對於鞏固統治地位,卻也有着極大的幫助的。

看後世的金太陽帝國就知道了。國家都落後成那個鬼樣子了,金太陽帝國的老百姓卻依舊無比堅定的擁護着他們的領袖。所以這樣的個人崇拜,對於封建國家來說,倒也的確有着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對張世華這樣新建立的政權來講,搞個人崇拜,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可以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所以在滿心感慨的回家的路上,張世華也不由生出了讓這樣的戲班子跑到自己家中來唱大戲的想法。

畢竟男人嘛,都喜歡自己的老婆對自己無比的崇拜。張世華自然也不可能例外啊!

再說郭薇兒懷孕到現在也有近七個月了,挺着大肚子什麼也不能做不過,張世華這個做丈夫的也不能每天陪着她。

這樣的日子過久了,郭薇兒自然也會感到無聊。所以張世華便也準備多輕一些戲班子或說書人什麼的回府唱大戲,這樣一來至少也不會讓妻子和家人這麼無聊。

當然,雖然說張世華是一個文科狗。當像麻將這樣用於解悶的神器,張世華倒也是很早就拿出來了。

不過效果並不好,妻子郭薇兒和母親雪姨對於麻將這種玩物的興致並不高。

除了孃家人來串門或是他手下將官們的娘子來拜訪之外,郭薇兒便就很少玩這種東西了。

但他房中的兩位美妾對於麻將到時很感興趣,幾乎每天都玩。當然,估計這也和張世華這個博愛卻有極其吝嗇感情的男人有關。

畢竟在張世華將自己的心思和情感,分攤在他一手建立的黑衣軍、他的妻子、他的家人們身上之後。對於這兩個美妾,張世華能在她們身上付出的情感和心思,真的是很少很少。

沒辦法,慾望畢竟不是感情,在這一點上,真的是沒有辦法去強求什麼的。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張世華在軍隊中,也早就搞起了個人崇拜。但張世華可一點都沒有將‘抗韃神劇’搬到軍隊中的想法。

沒錯,張世華的確希望手下的軍人可以崇拜他這個元帥。但張世華卻並不想讓軍隊過分的崇拜自己,乃至於將自己當成一個‘神’。

因爲這樣實在是太極端了,而過於極端的軍隊,便就不能長久了。

畢竟張世華只是一個‘人’,不是神。士兵想要在戰場上取勝,那是需要靠血和汗的。張世華不可能用什麼‘奇門遁甲’來幫他們,因爲張世華根本就不會這種東西。

所以對於軍隊,張世華還是希望他能夠純粹一些。軍隊嘛,本來就應該是簡簡單單、乾乾淨淨的,想什麼神仙鬼怪這種垃圾作料。張世華可不想讓他們污染自己的軍隊。

心中想着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在李五等人的護衛下,張世華也終不由邁步返回了家。

“老爺”返回家,肚子邁步走到後院,在後院的丫鬟僕人們也不由紛紛對張世華見禮。

“恩,都免禮吧。我問你們,娘子現在在呢?”擺手讓這些人免禮後,張世華看着眼前一名丫鬟,也不由沉聲發問。

“回老爺的話,大娘子和兩位小娘子現在都在三堂之中。”丫鬟聽聞,如是回答道。

而聽到丫鬟的這般回答,張世華點了點頭,便也不由擺手讓其離開,自己則邁步繼續向前走去。

“老爺,您回來呢?”邁步走到三堂門前,恰巧也趕上了楊媚兒的貼身丫鬟翠竹兒拿着針線出門。遇到迎面走來的張世華,自也不由在第一時間屈身對張世華行了一禮。

張世華見此,微微一笑,“回來了,娘子們都在裡面是嗎?”

“是,三位娘子現在都在裡屋。現在娘子們都在爲快要出生的小公子,準備繡些衣服鞋子呢。”

“好”張世華面帶笑意的點了點頭。至此,便也不在想其他那些個亂七八糟的事情了。之時邁步進堂,撩開簾子,便走進了裡屋。

裡屋中,張世華的嬌妻美妾自也是齊聚一堂。

所以,當她們看到張世華進來,楊媚兒和剛剛被張世華收進房中不算太久的桃紅兒,自也忙起身相迎,並嬌聲齊叫了一聲“老爺”。不過不同於她們,半躺在牀上的郭薇兒看到張世華進來後,卻是隨手拿起一件小衣服,對着張世華道:“相公,看,我們爲熙兒做的的衣服好看嗎?”

“呵呵,娘子們親手做的,自是極好的。”

是的張世華已經爲郭薇兒肚子裡的孩子起好名字了,如果是男孩,那麼就叫張熙;如果是女孩,便就叫張沁。

不過這個時代,畢竟是重男輕女。不但郭薇兒希望自己懷的是一個男孩,其實就連張世華也希望頭胎可以是個男孩子。

所以說起肚子裡的孩子時,郭薇兒便總喜歡稱熙兒而並非沁兒。

而對於此,張世華自然也不會和妻子爭辯什麼。雖然他本人也很喜歡女孩,但在這個時候,妻子開心纔是最重要的。

而果然,聽到張世華這樣稱讚的話,屋中的三位嬌妻美妾,也不由嫵媚一笑。

三位嬌妻美妾,雖然不能說都是傾國傾城的絕色天香,但如花年紀的她們,相貌身量自也是魅力非凡。所以三人齊齊發笑,即便是張世華,內心卻也不由一陣激盪。

以至於看着三位嬌妻美妾,小腹部位也不由感到有些發熱。

不過他張世華也不是什麼精蟲上腦之人,像白日宣淫這種事情,張世華還是不會做的。

所以此時的張世華也只是坐在牀邊和妻妾們一同聊天,一家四人倒也顯得其樂融融。

……

星移斗轉,時間悄然流逝,眨眼之間,時間也不由到了十二月。也就是這至正十二年的最後一個月。

在這一年,丞相脫脫向大元天子許諾的平賊之計並沒能實現。整個中原大地的局勢,依舊是一片糜爛。

雖然說脫脫成功的剿滅了許州的芝麻李,重新打通了南北的水路運輸,並因此得以加封王爵。

但放眼天下,亂局反而卻是愈演愈烈。中原西側,黑衣軍橫行,北達汴梁,南抵長江,諾大的疆土,數百萬民衆,盡歸黑衣軍所有。而除了黑衣賊,中原腹地的劉福通也終於漸漸的恢復了自己的元氣。

在攻陷了安豐和大半的廬州地區之後,劉福通的觸角也不由再度伸向了北方歸德府,一下子對上了鎮守歸德府,剛剛因爲平徐有功,再度被提拔爲樞密的答失八都魯。

不得不說,歷史真的是有巨大的慣性。在原本的歷史中,劉福通的最大對手就是答失八都魯。不成想即便有張世華的攪和,但繞了一圈之後,兩個人反而再度對上了。

不過因爲張世華的原因,這一次答失八都魯並沒能以襄荊之地爲根基,發展壯大起來。

所以面對劉福通,僅僅依靠歸德府一府之力,答失八都魯也不由的在初次交鋒之中落入了下風。

不過歸德府現在畢竟沒有了內憂,再加上答失八都魯本人用兵也比較老道。所以他們兩人之間的勝負,一時半刻卻還是分不出的。

但這也不算什麼,至少現在的劉福通,比徐壽輝比起來,要好的多的多。

今年七月,湖南元帥副使小云失海牙、總管兀顏思忠帶兵光復了寶慶路。這一戰,一下子斬斷了徐壽輝和東路大軍的聯繫不說,同時也使得,徐壽輝的大本營蘄州路,不得不直面元蒙朝廷的進攻。

雖然說徐壽輝現在乃是天下義軍之中最兵強馬壯的一支,但在元蒙朝廷的四面夾擊,以及同屬義軍的落井下石之下,經歷了近半年的戰爭。徐壽輝在杭州、常州、湖州等東路地區的主力人馬,也不由被元蒙朝廷盡數擊破。

而這樣一來,徐壽輝本人的兵馬勢力,也等同於遭受了滅頂一般的打擊。

所以戰局發展到了這個時候,天下的明眼人也都能看得出,徐壽輝這一次的敗亡,也不過就是時間上的問題罷了。

不過以上的這些事情,全部加起來也卻也不必過另一件‘小事’。

呃……怎麼說呢。自鳳陽朱元璋、沔陽陳友諒之後,天底下的另一條潛龍,也終於開始展露自己的頭角鋒芒了。

……

在劉福通治下的信陽州羅山縣,作爲縣中典吏的李思齊,在縣衙結束了這一天的公務之後,也終不由邁步走出了縣衙。

“李大人,李大人……”

這李思齊雖然只是一名小小的典吏,連個從九品的小官都不是。但一開始咱們也就說過了,典吏一職,職位雖然卑微,但是權利卻很大。而且在加上李思齊本人不但生的魁梧高大,而且爲人處世也甚是一流。

所以衙門中的人見到李思齊他走出來,一路上的招呼,自然也是打個不停。

而李思齊對此,也從來都不端什麼架子。只要衙門中有人給他打招呼,他從來也都是微笑點頭示意。不過這一次,李思齊卻顯得有些心事重重,對衙門中那些巴結他稱他爲大人的人,也沒有理會,一路低着頭,便邁步走出了縣衙。

縣衙門口,他家中的下人早也爲他牽過來了馬匹。馬並不是什麼好馬,不過就是一匹瘦弱不堪的老馬,不過即便是如此,在這個時候,卻也是及其難得的代步工具了。

畢竟劉福通和張世華不一樣,他爲了對抗元蒙朝廷,大肆擴兵,這一年半一來,整個汝寧府的民生早已是凋敝不堪了。單看這羅山縣就知道,在兩年前這個地方本還是一座繁華的縣城。

但現在,明明都已經到了臘月,到了快過年的時節。可是縣衙門前的街道上,卻依舊是一個人影都沒有,到處都是冷冷清清的。尤其是前兩天下了一場大雪之後,道路邊上,已經凍僵了的屍首更是隨處可見。

“哎,當年多麼繁華的一座縣城,現如今何至於斯啊!”看看清清冷冷的街道和街道旁百姓的屍首。從小便生於斯、長於斯的李思齊,心頭也不由涌上一股由衷的悲涼。

而這種悲涼的情緒涌上來後,李思齊在想着方纔在縣衙中,鎮守在此城的紅巾軍千戶肖三還要繼續派兵下鄉徵糧的事情之後,眼睛中的悲涼,卻也不由被一抹堅毅所取代。

不能在這般下去了,在這樣搞下去,整個羅山就要全毀了。紅巾賊,一定要將他們都趕出去,羅山不能就這麼毀了。我李家,也更加不能就這樣自絕在我的手裡。

李思齊的心中,這般想着。

然後,他低下頭看着爲自己牽馬的僕人,也不由的開口吩咐道:“三郎,等天黑了,你給我去一趟城外的呂家莊,找一個叫李廷瑞的人,就說就說我這邊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明天晚上,就能開始行動了。你明白了嗎?”

“哎,老爺放心,小的明白,小的一定把話帶到。”家生子李三答應着,

而聽到他答應下來,擡頭看着昏暗的太空,卻也不由的長嘆了一口氣。

求一切,求一切,求一切。

第二百三十七章 驅虎吞狼各有算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一百零四章 夜襲2第一百四十五章 夢得神臂弩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二百二十章 戰勝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二十六章 鄧虎第四十二章 出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規 添女 敗將第三百三十九章 滿月宴及火炮改造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二百四十四章 捉對廝殺以鬥勇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二百七十八章 回攻鄧州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臺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異象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城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廝殺激戰2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進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兵營和鍛造廠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五百零九章 戰太平(七)第二百章 中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借兵甲第二百零二章 絕處求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憶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之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亂世求活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四百七十三章 水戰搏殺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五十九章 叛徒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襲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險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五百零六章 戰太平(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二十一章 徐城鎮第五十一章 亂世近風波將起 張家子年以及冠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攻之計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敗之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見劉福通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三百五十五章 巧合的黃雀第四百四十六章 日食 興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一百九十二章 援軍抵達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軍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三章 買糧第二百八十五章 嗜血悍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敗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