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風雲起,暗涌急!

“這是我們第一批運到的武器。”便見得土肥原賢二輕笑的對着陳有仁輕聲道:“陳部長應該知道我們要的是什麼,只要您在這份合約上簽字那麼我們黑龍會將保證您在與南京方面開戰的時候的軍火供應。”

說着,見得陳有仁似乎還是有些猶豫土肥原賢二加重聲音道:“而且,帝國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你們提供一筆貸款。當然,我們是必須有所抵押的……”

陳有仁聽得土肥原的話不禁默然,他當然知道日本人不會做這種慈善家!這些東西當然不是免費的,土肥原帶來的條件便是讓他陳有仁簽署一份承認日本在滿蒙有“特殊利益”的條約!

這份條約有些類似於二十一條,不過一些相對於嚴苛的條件做了一定的修改。至少在陳有仁看來也並非不能接受,畢竟現在雖然東北軍在滿洲相對更強。

可實際的滿鐵線路及一部分的商業權益都是掌控在日本人手裡的,是以哪怕是答應了日本人的條件陳有仁也認爲與現在的情況區別不大。

而且這些條件便是已經在數月前就已經和麪前的這位土肥原談好的了,不過是擔心黑龍會不給付軍火所以才暫時沒有簽訂協議。

現在既然軍火已經到了,那麼這份協議自然就可以簽署了。而這也是汪兆明他們之前討論決定的事情。便見得陳有仁笑着拿起鋼筆,肅然的在這份條約上緩緩的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土肥原見得陳有仁簽署下了這份協議,那眉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拿過合約看了看,而後將合約收好對着陳有仁笑着道:“那麼,陳部長您可以讓人和我們一起去提取那批軍火了。”

而陳有仁聽得土肥原的話深深的吸了口氣,微笑着撥通了一個電話。而後便將土肥原請出了自己的書房,沒一會兒便有着數十輛大車緩緩的開到了陳公館附近。

而土肥原則是帶着這支車隊緩緩的離開了廣府市區。

廣府外的鶴洞大橋白蜆殼碼頭北面,金色陽光下,一排十間黃色的倉庫熠熠生輝,磚牆古舊斑駁。這座倉庫叫“太古倉”,建於1927至1934年間,當時是英商太古輪船公司的碼頭倉庫。

而再往北還有一個碼頭——大阪倉。幾棵高大的古榕樹下是一座三層高的小樓,邊上一溜十數間倉庫,都是灰色。小樓土黃色的外牆,儼然陰森古堡。

整座建築似有日式建築的別緻,又有歐式建築的風情。從窗口往裡窺望,可以辨出此處裝潢的豪華精緻,各色的人羣鋪滿了每個角落——這是碼頭的辦公樓。

民國初期,廣州珠江兩岸逐步修築提案,陳濟棠對廣州的貢獻除了工業、城市建設,還有碼頭跟堤岸的建設,由於碼頭的建設也帶旺了海珠區和芳村區。據1934年出版的地圖記載,當時已經有太古倉、大阪倉等等的碼頭,形成了一個港口羣。

而大阪倉則是原是英商怡和公司在廣州的倉庫,由日商舊大阪株式會社所建。不過現在,這間倉庫已經被大阪株式會社直接購買了下來。

中間的大阪株式會社與怡和公司之間是如何協調操作的,外人不得而知。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間倉庫現在的管理者和所有者是日本的大阪株式會社。

車隊在土肥原的帶領下緩緩的駛入了這處倉庫,而早已經有倉庫的工作人員引領着他們一起進入了倉庫內。

一箱箱的軍火被搬出了倉庫,跟着陳有仁一起過來的一個軍官肅然的拆出了幾箱看了看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他走到了陳有仁身邊嘀嘀咕咕的說了些什麼,之後便見得陳有仁笑着和土肥原握了握手沉聲道:“合作愉快!”

土肥原眉眼帶笑,和陳有仁重重的握了一下手沉聲道:“合作愉快!”

當夜,此批軍火運送完之後土肥原悄然的離開了廣府乘坐上了北上的火車一路顛簸到了津門。

天津日租界的宮島路上,有着一座看似普通但卻佔地極大的一間園子。遠遠便可見這座園子內有着兩棟西式的小樓,周邊樹木鬱鬱蔥蔥。

這座園子,叫做“靜園”。它現在的居住者,是已遜位的末代清帝——溥儀。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1925年2月,在鄭孝胥和日本人的策劃下,經東交民巷日本使館,溥儀化裝成商人,由前門車站乘火車匆匆逃往天津。

溥儀來到天津入住張園“平遠樓”並住在54天前孫中山夫婦所在的臥室。

張彪派家人以君臣之禮接駕併購置接駕所需的諸多用品,並定製了英國惠羅公司的歐式傢俱,並在“平遠樓”上加蓋了一層,還在園內右側修建了木屋四間,作爲內閣閣丞、軍機章京、南書房行走的所在。

“平遠樓”第四層建好後,分別作爲溥儀的餐廳、琴房和彈子房。同年,溥儀在張園門外掛出‘清宮駐津辦事處‘的匾額,張彪去世後,溥儀遷出張園。

此後溥儀便一直住在了靜園內。靜園原名“幹園”,是安福系軍閥、民國時期參議院議員、駐日公使陸宗輿的住宅。1927年,溥儀遷居此處並改名爲“靜園”,意爲“靜觀待變、靜待時機”之意。

靜園佔地面積約爲3360平米,建築面積約1900平米,園內主要建築爲兩幢磚木結構的二層西式小樓,主樓爲西班牙式建築,設有79間房間。

一樓爲客廳、餐廳、儲藏室,二樓爲溥儀臥室和婉容臥室。西樓一樓爲辦公室,二樓爲祠堂、佛堂和文繡臥室。園內建有曲徑長廊、龍形噴泉及網球場。即使是放到後世也可謂奢華至極。

在西樓的辦公室內,一個帶着厚厚的園框眼鏡的青年男子長嘆一口氣對着身邊一個極其之壯碩的漢子輕聲道:“秀亭啊……你說朕是不是要隨熙洽叔的意思到滿洲走一趟呢?!”

站在這青年男子身後的漢子聞言默然,良久後才沉聲道:“啓稟皇上,草民不過一介武夫。國家大事不甚明瞭,皇上是做大事的人。這些,便由皇上自己做主意便好……”

這帶和眼鏡的青年男子,便是已經遜位的末代清帝——愛新覺羅.溥儀!而在他身邊的這個漢子,則是1927年經許蘭州、及清末翰林商衍瀛的介紹,成爲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老師兼護衛的八極名家——霍殿閣!

而溥儀聽得霍殿閣的話不禁苦笑,隨即便見得溥儀站起身來走到了窗邊看着那窗外冰雪漸消的早春之色輕聲道:“忠武公當年手握大軍,尚且無法助我。熙洽叔現在手上無兵,何以助我耶?!”

溥儀的話無異於對牛彈琴,霍殿閣要說起功夫把式來那是頭頭是道。但你要他說這些半文不白的話,那是打死也說不出來的。於是霍殿閣能做的不過是保持沉默。

“可朕就是不甘心哪……”便見得溥儀的眼眶漸漸發紅!像是對着霍殿閣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的道:“我大清兩百餘年的江山,難道就斷送在朕的手上了?!朕三歲登基,不過六歲便被那羣亂臣賊子逼迫遜位!朕不甘哪……”

便在此時,辦公室的門被人敲響。溥儀聽得門響,臉色微微一變!隨即輕聲道:“什麼事兒?!”

“皇上,關東軍要人求見。”聽得門外的聲音,溥儀便知道這是自己那位忠臣張彪十二子張挺張學毅,當年溥儀落魄津門之時張彪便以帝王駕臨之規格迎接溥儀入自己家中居住。

而他十二子張學毅則和溥儀年紀相仿,於是兩人便是那時候的玩伴。隨後,張學毅便開始了自己的“伴駕”生涯。擔任着溥儀的秘書侍衛參謀等職務。

說起來,張學毅的那位老爹張彪可謂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傳奇人物。

張彪,字虎臣,山西榆次人。早年曾隨張之洞多年,歷任湖北提督,陸軍副都統等職。著名的辛亥起義便是在他的麾下發生的,而當時起義的部隊幾乎都是他一手訓練出來的子弟兵。

而他自己本身也是個性格極爲複雜的人物,一方面受的是老式教育認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便應該保皇。一方面,他卻又看過孫國父的一些革命書籍,覺得似乎有些道理。

甚至他還是張之洞“洋務運動”的得力干將,辦工業、興教育、練新軍屢建功績。如果他僅僅是個無能的保皇派,那麼也不會讓黎元洪數次試圖請他出山就任職位。

不過這老頭子都拒絕了,只是在津門給自己建了一所莊園叫“張園”做起來寓公來。而張園的第一次聞名,則是在1924年。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傾向革命,電邀孫國父北上,共商國計。12月4號,孫國父偕夫人宋國母及衆隨從乘日本輪船抵達天津,受到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在段祺瑞等人的安排下,孫國父與國母乘專車來到了當時津門設施先進而齊全的張園下榻。

一時間,汪兆明、孫科、張作霖、馬千里、黎元洪等衆多當時的風雲人物前來張園拜訪孫國父,使張園成爲民國政治的“熱點”……其後1925年2月溥儀全家連同宮女、太監、遺老遺少悽惶出逃來到天津,張園又成爲溥儀的“行宮”。

溥儀所選擇的住房(平遠樓東側房間)及新牀的擺放位置,竟然與此前孫中山的居室和牀位不差分毫!

一個是民國的國父,一個是亡命的皇帝,不同命運、不同道路、水火不容的兩個歷史人物,在張園竟然選擇了同一棲身之處,這一戲劇性的巧合述說着張園的傳奇,和張彪這位帝國最後的高級武官的傳奇與複雜。

或許是出於對那位至死都忠於自己的武官的懷念與信任,是以溥儀一直把張學毅作爲自己最爲信任的人之一!聽得是他,溥儀對着身邊的霍殿閣點了點頭。

便見得霍殿閣將辦公室的門打開來,而後張學毅匆匆走入對着溥儀便沉聲道:“皇上,關東軍的土肥原先生求見,說是帶來了熙洽先生的親筆信……”

溥儀聽得張學毅的話目中精光一閃,隨即笑着道:“那麼,學毅!便將土肥原先生請過來吧!我便在這辦公室裡等着他……”

張學毅聽得溥儀的話應了一聲,而後便出去將等候在客廳略顯的有些疲憊的土肥原帶進了辦公室內,並細心的將辦公室的門帶上親自守候在了門外不讓人打攪。

溥儀見得張學毅悄然出去,便知道他會在門外爲自己等人守護。當心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對着面前這有些微胖的土肥原賢二輕聲道。

“卻不知土肥原先生這次前來有何指教?!”便見得溥儀輕笑的看着土肥原輕聲道:“學毅說你有熙洽叔給我信,那麼還請您交給我。”

不得不說,溥儀是個行事極爲謹慎的人。在摸不清底細的外人面前,他不會自稱爲“朕”。而只有在那些熟悉的人,比如張學毅、比如霍殿閣等人的面前,他纔會自稱爲“朕”。

而土肥原似乎也知道了溥儀的這個性格,便見得他輕笑着道:“皇上,臣下不是外人。早年間還和肅親王一起曾爲皇上做過一些事情呢……”

溥儀聞言一愣,隨即想到了自家那死鬼叔叔、兩次發起“滿蒙復辟”但卻被張作霖揍的屁滾尿流最終病死在旅順的叔叔——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

一時間溥儀的臉色稍緩了一些,對着土肥原笑着道:“原來是我大清的友人呢!朕眼拙了……”

“不敢!不敢!”便見得土肥原謙虛的低着頭對着溥儀輕聲而恭敬的道:“臣下不過是和肅親王爲皇上做了些份內之事,何敢居功耶?!可惜我與肅親王努力終究是沒有成功呢……”

聽得土肥原的話,溥儀的臉上閃過一絲黯然。肅親王麼,也是個死不悔改的復辟派。眼瞅着自己是沒機會了,還把女兒送給了日本浪人川島速浪撫養。

期望能夠在女兒那代成就復辟大業,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這位肅親王的女兒倒是成就了一番大事。至少滿洲國是成立了,可惜這個時空裡她倒黴的遇上了軍子。

於是還沒來得及成就大事,就被軍子麾下那幫子活土匪們一刀剁去了腦袋。悽然慘死在了異國他鄉,身首異處。

“土肥原先生,卻不知道你是善耆叔叔的摯友。卻是怠慢了……”便見得溥儀笑着對土肥原輕聲道:“還請上座!”

土肥原見得溥儀已經放下了戒心,這才笑着坐上了椅子。先前來聯繫溥儀的不過是日本津門駐軍的一些情報人員,這些傢伙們生就傲氣!估計沒說什麼好話這才導致了溥儀的戒心。

這羣白癡!土肥原心裡暗罵道,難道不知道收斂一些嗎?!

“皇上,這是熙洽先生囑託我轉交給您的親筆信。請您御覽……”土肥原一開始並沒有說起那些話題,而是將懷裡的一封信件遞給了溥儀。

事實上溥儀早就收到了另外一封熙洽秘密發來的密信,在那封密信上熙洽毫不掩飾的對着溥儀言道,便請“皇上”回到“祖宗發祥地,復辟大清,救民於水火”,在“友邦”(日本)支持下,先據有滿洲,再圖關內。

復我大清之江山,現我滿洲內有忠勇之士外有友邦奧援!可不懼亂黨之伐,中原已亂。臣已得消息張賊不日將重兵入關,其時便是我大清復辟之時機也!

此機會千載難逢,若錯失之則悔痛晚矣!友邦雖有佔我之心,然其畢竟顧及輿論唯有請我方可維持之。此便是我大清發展之時機,一旦成熟便可入關剿滅亂黨!

即便不濟,割據一方亦可自成一國。此情,望皇上三思之!臣熙洽,滿洲泣血頓首!

雖然熙洽言之鑿鑿,可溥儀卻不是聽之信之的人。便見得溥儀看完了這封和之前熙洽送來的那封大同小異的信後,對着土肥原便輕聲道。

“卻不知土肥原先生對滿洲將來是如何打算?!”土肥原聽得溥儀的話心中不禁冷笑!果然還是來了,這位末代清帝知道有機會重新掌權說不動心那絕對是假話!

但他還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想要獲得實際權力麼!土肥原心中冷笑,你們這羣人什麼都沒有,想着依靠帝國成就霸業卻又不肯放出權利。這樣的人還能成就什麼大事?!

不過土肥原是不會將這些心中所想露出一點兒來的,而且依然臉色恭敬的對着溥儀輕聲道:“皇上放心,只要國家成立那麼您自然繼續稱帝。我大日本帝國要的,不過是築路、一部分關稅及移民的權利罷了。最多的,我們會開一些商權……”

說着,土肥原拿出一份廣州的陳有仁簽署過的那份一模一樣的協議交給了溥儀輕聲道:“這份是我們擬定的協議,還請皇上過目……”

溥儀見得協議便是一愣,隨即拿過來仔細的看了起來。好一會兒後,看完了協議的溥儀才擡起頭來對着土肥原輕聲道:“如果僅僅是如此的話,那麼也不是不能答應的……”

土肥原聽得溥儀的話心中暗笑,還在給我裝矜持?!你或許早已經迫不及待了吧?!見得溥儀還想討價還價,土肥原直接道。

“好叫皇上知道,這份協議的另一個版本已經送往了廣州國府。一旦臣下這裡沒有消息,那麼我大日本帝國的使者將會考慮和廣州方面簽訂這個協議……”

溥儀聽得土肥原的話不禁一愣!雖然心知這很可能僅僅是一種威脅,但作爲弱勢的一方溥儀卻不得不妥協。便見得溥儀聽得土肥原的話後沉默了良久,這才緩緩的拿起了毛筆在這份協議上籤署了自己的名字。

見得溥儀終於簽字了,土肥原不禁暗笑!走到了最後一步,你還不是得乖乖簽字?!一個遜位的廢帝,有什麼資格和我談判?!

當然,土肥原從來不會因爲自己隱瞞了廣府方面已經簽訂了協議的事實而歉疚。甚至在土肥原看來,自己根本就沒有說謊。

原因很簡單,土肥原認爲自己已經將部分的事實告訴了溥儀。比如他告訴了溥儀這份協議友人已經帶往了廣州,只不過沒有告訴溥儀這份協議是自己帶去的並廣府方面已經簽署了的事實罷了。

這並不是欺騙,我只不過沒有說出全部的事實。土肥原心中輕笑着想到,不過……即使是我說了你們卻又能夠拒絕嗎?!

當夜,土肥原從靜園中悄然走出。而後搭乘了一艘客輪離開了津門,想着關東軍的駐地旅順趕去。他要將這裡的事情全部親口告訴石原莞爾,以配合整個計劃的進行!

此時身在外蒙的軍子並不知道關東軍這龐大的計劃正在進行,如同後世一般的他們想要直接鯨吞整個東北!此時的軍子不過是在繼續訓練着自己的部隊,特別是騎兵部、新組建的坦克部隊及炮兵部隊的協同作戰!

至於政務方面幾乎全部是由顏正清這長袖善舞的老傢伙在折騰着,軍子完全的放權幾乎處於不管的狀態。因爲他深知自己並不精通政務,與其去添亂倒是不如專精自己擅長的東西。

而此時原本旅居青海的九世班禪曲吉尼瑪也應軍子的邀請從青海趕回了外蒙,開始配合顏正清一起處理政務。不過這位曲吉尼瑪倒是頗有眼色,一些人事安排都是和顏正清事前通氣才宣佈的。

而顏正清這老傢伙也是個官場老油子,自然知道投桃報李。好幾個重要的職位也都落入了曲吉尼瑪的親信的手裡。

不過直到現在軍子也沒有見到這位傳奇的九世班禪,要知道他從奉天回來之後整天便是蹲在各個基層連隊裡督促麾下的將士們死練。

不時的還得活躍一下氣氛、解決一下矛盾什麼的,忙的不可開交自然是沒有時間去和那位曲吉尼瑪見面兒了。

第426章 神器大成和海軍的恥辱第901章 攻堅血戰第42章 安國軍的家當(上)第826章 許昌血戰(上)第949章 驚天變(上)第443章 烏鴉出動!第225章 伏殺!第567章 灘頭之戰第352章 莫斯科的決定第425章 游擊隊三神器大集合第911章 殲滅第753章 滿城皆血色第1182章 瘋狂的想法第765章 看你亂紛紛第66章 十六歲的營長第358章 絕望變!第363章 開戰鴨綠江第1303章 你們的立國,我要的一切第36章 心中有底第1188章 最後的首相第85章 顏正清身上的迷霧第947章 沉沒的德文郡號第683章 粵府淪陷(下)第647章 殺與截第1131章 關島戰役(上)第865章 暴風欲來第326章 兩處爭論第486章 無死審判第1228章 暗戰第1160章 日本登陸戰(下)第108章 討火仲宮鎮第1216章 大逃殺(下)第214章 皮埃爾·塞謬爾·杜邦第944章 新局(上)第7章 淒涼的鬍子們第310章 覆滅第865章 暴風欲來第1237章 羅馬之亂(下)第1170章 躊躇中的受降第267章 烽煙起!第451章 狩獵第638章 歸宿第1086章 最後的建議書第469章 德意志的決心第500章 胡蘿蔔與大棒第411章 賑災第325章 進駐第111章 齊魯暗涌急!第508章 及冠賜字第639章 閩江不平第1042章 噩夢(中)第914章 拯救大兵(中)第977章 來賀第1194章 邪惡的條約(中)第427章 軍紀的意義第1112章 龍鷹環倭第1166章 大決戰(3)第919章 大破襲(1)第613章 翱翔在歐亞大陸的德意志雄鷹第734章 引怒第73章 女人會生娃便行第1157章 大本營的決定第379章 決戰鴨綠江(中)第1094章 血和雪的莫斯科(一)第90章 工兵鏟第1193章 邪惡的條約(上)第846章 晉豫風雲(上)第358章 絕望變!第1171章 聯合政府的想法第293章 高炮的威力!第909章 攻佔二線(中)第7章 淒涼的鬍子們第369章 各國介入第586章 崩潰第131章 蘇宗轍的決定第888章 那些“日本人”第563章 新的態勢第998章 八方支援第1076章 炮爺的算計第1221章 血腥殺戮場(中)第17章 樑不良的暴虐(上)第1300章 落入狼羣的羊第977章 來賀第822章 互相計算第807章 飄萍之雨第707章 滬上處處埋忠骨第1307章 希臘戰役(上)第405章 家宴第1096章 血和雪的莫斯科(三)第1058章 趕不上趟第641章 閩江變第120章 濟南亂戰(五)第559章 危機的辦法第4章 恢復性訓練第310章 覆滅第745章 戰鷹的肆虐和海軍的處女秀(上)第238章 他山風雲來第578章 盧興榮的決心第781章 武昌之戰(二)第1173章 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