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龐大的投資

“其實,說起來大家也都也知道,去年在美國愛迪生髮明的燈泡轟動了全世界,很不客氣的說,它的發明將爲千家萬戶帶來光明,使黑夜變成了白天,使工廠可以在晚上也能正常的開工,使學校能在晚上爲學生上課等等!從這些用途中都我們能夠看出,這項改變世界的發明,都需要一樣東西那就是電!但是目前使用的直流電,一直有一個讓人頭痛的毛病就是價格太高,不容易推廣和使用,但是我們即將發明的交流電確實一種廉價的新能源,伴隨着我們交流電發電機的研發成功!到時候,這兩樣東西的專利將爲我們帶來大量的財富!因爲它的前景實在是太廣闊了!”

從他的描述中衆人已經紛紛明白過來!

“那豈不是賺死了!一年幾百萬兩的銀子!”不甘寂寞的霍雨第一時間嚷嚷道,在他的心裡幾百萬兩白銀,已經是一筆無法想象的鉅款了!

“呵呵呵,幾百萬兩,少爺我可是準備着每年幾千萬兩的銀庫等着呢!現在世界上有差不多十六億人口,即使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用上電,按照每度電4美分的價格來算那一年也就是是一千多萬美元!如果在漲價,我的天啊,那會更多的!再加上我們還可以銷售發電機,還可以賣電動機……!”想想特斯拉那一系列發明,霍山的眼前不禁浮現出一片片黃金白銀,美元英鎊向自己飛過來!

看着少爺嘴角流出的一絲涎水,感覺有些丟面子的黃勝,連忙咳嗽了一聲。

回過神來,茫然的看了一眼面帶怒色的老師和周圍衆人臉上拼命壓抑着的笑容,霍山不由尷尬的摸了摸鼻子!他知道自己財迷的樣子已經被衆人看在了眼中!當下便伸手擦了擦嘴角,連忙問道:“徐先生,我們的無線電還有多久才能研發成功,並投入使用!”

“我們已經研發成功了,不過電波傳輸的距離不是很遠,想要透入實際應用可能還要再等幾年!”徐建寅有些遺憾的答道。

聽完他的話,雖然心中多少有些遺憾,但霍山還是理解的點了點頭!即使有他提供的技術作爲依據,但是想把它真正的變成實物並且具有應用價值,恐怕還是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

“另外,我們還計劃在五年的時間裡,爭取研製成功少爺說的彎水管鍋爐、2號裝甲鋼(也就是哈維鋼)、203mm速射艦炮、火控系統等艦船設備…!”看着興奮的徐建寅,霍山頭痛的搖了搖頭,他還是沒從自己之前軍艦總設計師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只要一提到任何與戰艦有關的話題或者技術,整個人總是會變得很興奮!

“徐先生,我知道了!說說你打算要多少撥款?”

“四千萬兩銀子!”徐建寅伸出自己的右手,豎起四根手指頭一臉嚴肅的說道。

“什麼?這麼多?”霍山一臉驚色的站了起來,直勾勾的看着坐在自己對面神色堅定的中年人,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

徐建寅搖了搖頭,苦笑道:“少爺,你弄來的龍穴裡那些傢伙,一個個都是吃錢的大戶,特別是那個特斯拉他的愛好實在是太廣泛了!”

看着他一臉爲難的樣子,霍山瞭然的點了點頭,這些人心裡有怨氣也是應該的!畢竟人家本來生活的好好的,現在被自己不明不白的綁到臺灣,雖然能夠得到充足的經費,並安心的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工作!但是,失去了自由的後果,換誰心裡也不會舒服。

“不就是花點錢麼?老子現在有的是錢!”想想那些跟在這些科學大牛後面,充當助手並學習技術的那上千名學生!霍山最後咬了咬牙,擡起頭緩緩說道:“這些錢可以給他們!”

“你答應了?”徐建寅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本來他還覺得太離譜,畢竟這些錢投進去,可不一定能出成果啊!

“嗯,答應了!”霍山苦笑道:“誰叫我們缺少高級的科學人才!沒有辦法啊!”想到中國薄弱的工業基礎,寥寥無幾的高級人才,不答應能行嗎?

雖然,霍家軍第一年的發展很順利,並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工業成就,併爲霍家軍崛起創造了條件!但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他接收了清政府幾十年洋務運動所培養出來的大部分產業工人的基礎上!以後再想有這種發展速度恐怕就真的很難了,畢竟工人培養需要時間!與之相比,能夠擁有豐富的學識,並能夠進行各項科學技術研究的各項人才,不僅數量更少,而且自己培養最起碼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見到成效!霍山實在是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所以龍穴計劃便他下令並秘密執行了!

爲了解決這個霍家軍發展的最大瓶頸,開始他也想過用高薪誘惑這些人來臺灣的,但是他們一聽說是到中國,不管出多高的工錢都不願意,哪怕是特斯拉這個民國時想來中國支持中國科技發明的人都不願意,沒有辦法,只好出此下策把他們綁了來。

徐建寅看着眼前神色有點暗淡的男孩,原本心中還存在着的那些怨氣,一下子全都不見了!霍山心中對發展中國科技和工業的熱情和執着,讓他這個人生已到中年的人,都有點自愧弗如。

想起已經到臺灣大學工科任教的三位長輩,徐建寅突然發現臺灣或許是中國所有區域內最適合他的,沒有清廷工廠裡的勾心鬥角,能夠專心的研發自己心愛的科學技術,並親手讓它在自己手中變成一個個工業成果,爲中國的工業和教育一點點的夯實基礎。

“這就是我要的生活!或許自己真的應該爲他多做些什麼了!!”徐建寅看着眼前剛剛七歲的少年暗暗想到。

“這樣我算了一下,郵電部撥款4000萬;鐵道部撥款3億;工商部撥款8000萬;環境保護部撥款1000萬,民政部撥款5000萬的移民資金;交通部撥款1億6500萬;水利部和農業部總共加起來撥款5000萬;科技部撥款4000萬;衛生部撥款1000萬;教育部撥款1億1300萬城;城建部撥款9000萬,再加上各政府部門的運作資金,政府工作人員的經費發放1000萬兩,加起來就是9億5300萬兩銀子!!!”

聽着這麼龐大的數字,衆人不由紛紛到吸了一口涼氣,接近十億兩白銀,每年接近二億的投入,要知道這個時代美國在一年的在自己國家的投入也僅比這個稍高而已!

看着他們滿臉吃驚的樣子,霍山不禁有些感嘆的搖搖頭!要不是軍隊抄了那些地主老財們的所有家底,再加上南洋各島做戰的軍隊把那些酋長們世代積累的黃金白銀都交到了臺灣,第一個五年計劃這麼龐大的資金投入那是想都不敢想。

“衆位不要着急,我們還有軍隊的投入沒算呢!”

聽到他的話,衆人這才反應過來,看着坐在一旁的霍龍、霍獅、霍虎和霍風,還有總政治部的霍榮光,總後勤部的王正清,總裝備部的李雲峰!軍隊的七大巨頭可是還沒開口呢!他們也是吃錢的大戶啊!

看着衆人的眼神,霍龍不由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說實話被這麼多人盯着確實不怎麼好受,但是該爲軍隊爭取的撥款他一分也不會少,要不然下面那羣兔崽子可就要造反啦!

“少爺,按照先前制定的陸軍建軍方針,在之後的五年裡我們將建設完成三十二個師十二個獨立團,三支特種部隊的正規陸軍!以及四十四個只裝備步槍和手榴彈的二線警衛團,其中正規軍66萬人,後備軍21萬人!總共87萬部隊!裝備80式步槍72萬支,手槍5萬支,7.62mm輕機槍1800挺,12.7mm重機槍400挺,60mm口徑以上的中小型火炮1000門,100mm以上口徑的重炮200門!”

“等等,霍龍先不說我們的後勤能不能辦到,單說我們軍工廠的產量能夠保證在85年之前給你生產這麼多武器裝備嗎?”霍山聽着一個個龐大的數字,也有些心驚肉跳,中國還沒做好打世界大戰的準備!如果真要按這個水平裝備,後勤能夠跟的上的話,那可真的是橫掃亞洲了!

事實上是由於大型水壓機、大噸位氣錘、大型切割機和精密加工機牀等重型裝備的缺乏,重型火炮的產量一直上不去,到現在爲止十二個師的部隊也只是裝備了兩個中央警衛師,福建的第一師和婆羅洲霍建光的第五師,後來生產的重炮全都變成了岸防炮!

第557章 拋、拋、拋!第206章 軍火交易第48章 五年工業計劃第521章 戰後清點第180章 處罰第293章 第一場勝利!第500章 國號 國旗 國歌第50章 銀行和貨幣第418章 前線第135章 許壽山第278章 百兵工廠的遠景規劃第217章 石泉鎮慘案第191章 軍隊不需要仁慈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474章 炮艇上的傾訴第35章 成立公司第343章 農業發展第80章 留美幼童第215章 五大銀行第348章 交流電第232章 一觸即發第105章 內部的頑疾第448章 豐厚的收穫第399章 強大的艦炮火力第387章 大屠殺第288章 匹茲堡第421章 撤退第60章 蔗糖廠第156章 絕不後悔第255章 移民問題第527章 富豪排行榜第249章 杜邦家族第134章 準備中的改革第467章 蟄伏的痛苦第374章 硝煙漸起第265章 貨幣本位第5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二百一十九 掌排華法案通過第434章 找上門來第327章 何家第275章 討價還價第488章 中美和談第16章 出兵第476章 要塞和裁軍第110章 對土地的無限貪慾第293章 第一場勝利!第90章 泗水登陸第396章 巴雅號鐵甲艦第230章 吞併大島第356章 三三戰術第500章 國號 國旗 國歌第230章 吞併大島第463章 海倫懷孕第442章 家族密議第136章 神秘的聯絡方式第450章 刺殺總統第485章 生存的智慧第385章 伊利戰役(五)第123章 飛艇運輸第22章 科學家第15章 整軍第520章 人事任命與婚姻制度第39章 初戰荷蘭第475章 臨江要塞羣第152章 炮聲停了!第15章 整軍第136章 神秘的聯絡方式第403章 殺戮是戰爭的催化劑第490章 北洋水師第537章 最後的結局(上)第385章 伊利戰役(五)第122章 龍牙第246章 歐陽明第360章 孟菲斯之戰(二)第337章 戰略的變更第115章 罐頭第477章 美洲黑人問題第403章 殺戮是戰爭的催化劑第460章 家主令牌第365章 數據計算中心第516章 毛里塔尼亞殖民地第234章 金門海峽第125章 六千萬英鎊第506章 戰艦下水第274章 英法的態度第37章 回到臺灣第61章 貨幣和銀元第261章 再次增兵!第254章 人才搶劫第173章 斬草除根第415章 解決事物問題第364章 手扶拖拉機第336章 北方戰局第171章 馬都拉人第312章 霍家的產業佈局第305章 開省建市第173章 斬草除根第380章 遠海上的艦隊第46章 八年義務教育第408章 甲板上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