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山西(十一)

這條進山的索道,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總體上運轉還算平穩。 (

?? )工業小組還對三段索道進行了改進,消除了一些隱患,並加固了支撐索道的木架基座,保證了索道運轉時的安全。

當然,這個進山索道也有着不少的缺點,運送貨物的載物平臺行動的速度比較慢,因爲地理環境複雜的原因,索道爲了適應地形,只能分三段建設,運送一次貨物必須要經過三次轉運,才能將貨物最後送達到根據地。而且雨天風天雪天等惡劣氣候的時候,索道也無法運轉。

即便這樣,有了這條進山索道,運送物資進入根據地的速度也大大的加快了。這條索道不光可以運送貨物,還可以運送人員,一次最多可以裝載二十餘人上山。在根據地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員送至山上。

帶動索道的蒸汽機組所需的燃料煤炭,都是從附近發現的一處煤礦運來的。山西這個地方就是不缺煤,呂梁山兩側就蘊藏着豐富的煤層。根據地工業小組的員工,很容易就在附近尋找到了一處煤層較淺的露天煤礦。

雖然這個露天煤礦的儲量,並不是很豐富,但根據地對煤炭的需求也僅僅是冬季供暖使用。根據地的蒸汽機並不多,也沒有什麼大的企業,所以這個小型的露天煤炭,已經足以滿足根據地近幾年的使用需求了。

這個小型的露天煤礦就在呂梁根據地的附近,這裡也建設了一條小型的索道,幾千名流民正在這裡日夜不停的忙碌,不斷將煤炭運送到根據地,滿足根據地的今冬的煤炭需求。

呂梁根據地經過幾個月的建設,如今已經初具規模。這期間,李明和周林呂永仁等人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好在根據地不缺勞工,民兵和流民都是最好的勞動力,爲了每天能吃飽飯,他們工作的積極性都非常高漲。

這些流民都經歷了災荒。極度飢餓的狀態,令他們至今心有餘悸。在這個大災的年月,找到個能管飯的地方真的不容易,大家生怕因爲偷懶被趕出根據地。

雖然根據地爲流民提供一日兩餐,但根據地的規矩也很多,條條框框加起來有幾十條。只要違反了就會受罰,嚴重的會被趕出根據地。這個時候一旦離開了這裡,結局只能是餓死。所以根據地的管理工作很好做。流民情緒也非常穩定,基本沒有偷懶和怠工的現象發生。

馬上就是冬天了,根據地今年兩萬多官兵和流民越冬的各項工作,必須要在冬天來臨之前全部準備完畢。首先就是根據地越冬住房的建設,好在着山西地區,有着大面積的黃土層,根據地的越冬房屋都可以採用窯洞做爲根據地越冬的房屋。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漢族勞動人民的象徵,也是中華民居史上一個古老的建築形式。被譽爲“東方一絕”。地處黃土高原東部的山西省,黃河流經大半個省境,沿岸的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樑峁縱橫。

深大一兩百米的黃土層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爲窯洞的建造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自古以來,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因地就勢,建造了許多別具風格的窯洞。

土窯曾經是黃土高原上最古老最簡陋最常見的居所。嚴冬季節,窯洞裡溫度最低也在10c左右。而且施工簡便造價低廉。窯洞的地下四周有厚實的土層,具有防火防風的功效。長期生活在窯洞裡的人情緒常處於平靜狀態,常見病的發病率很低,因此當地人總結出一句話:地氣養人。

李明帶領大家組織根據地的流民,在根據地挖了大批的窯洞。窯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背靠山,面朝開闊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十分適宜居住生活。根據地的窯洞,大都採用靠崖式窯洞,在山坡高度允許的情況下,佈置幾層臺梯式窯洞。類似樓房。

竈臺設置在窯洞的外面,窯洞內一側有鍋和竈臺,在炕的一頭都連着竈臺,由於竈火的煙道通過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公司運來了大批的棉簾子,可以遮擋在窯洞的大門裡面,足以在最寒冷的冬天遮擋風雪。

每個窯洞裡都是三層木架式的通鋪,每個窯洞能安置四五十人,條件比較艱苦。但爲了安置更多的流民,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公司建委基建處臨時派來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移民員工,他們在流民中挑選了一批有過建房經驗的流民,集中培訓了一段時間以後,就帶着他們進行了緊張的施工建設,在工作中邊學習邊積累經驗。

窯洞中所需的木料,都是就地取材,這個時代的呂梁山區,林業資源非常的豐富,各種喬木梓木灌木和各種有性無性宿根木本草類蕨類繁殖的最佳生存環境和土壤選擇區,幾乎囊括了華北地區所有的植物品種。

根據地附近的山林裡,百年以上,甚至數百年的樹木比比皆是。根據地專門成立了林場,林場的砍伐組和木工組每天都在附近的山林裡伐木,並將砍伐的原木,在林場的木材加工廠進行加工。

爲了滿足根據地的木材需要,公司支援了一批木工機械,並在木材加工廠安裝了一組蒸汽動力機組和一套蒸汽發電機組,爲林場提供必要的動力和電力資源。

周林帶領着流民在附近山地大肆開荒,平整出了部分的土地,來年可以在在這些坡地種植玉米馬鈴薯和紅薯。周林特意在農林部抽調了一批經驗豐富的移民員工,教流民種植這三種高產農作物的知識。

他還從公司帶來了大批的糧食蔬菜種子,爭取明年春天在根據地開發農業資源,爭取在不遠的將來,做到根據地糧食自給自足。另外,以後他還將在根據地開展生態農業計劃,建立菌類培植中心養雞場養豬場和畜牧場。(。)

第225章 大飛艇計劃第479章 進攻開始第159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1046章 西南野戰軍第202章 尚豐第478章 出了事情我負責第1263章 你們工作做得非常好第113章 應急預案第219章 出油了第439章 烏鴉嘴第1190章 歡迎領導視察第427章 想玩的話就跟着我第1414章 新的海外勞工運輸線第990章 土謝圖汗部第834章 緊急動員第742章 山西(十)第1373章 前奏第924章 外東北土着的狂歡第46章 破莊第902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第1032章 1642年的春節(二)第797章 日本(四十一)第320章 交易市場第699章 瘋狂的李三娃第1012章 農業發展規劃第252章 把他們扔出去第1097章 波斯戰役之鐵騎第1015章 蒸汽卡車第551章 開始進攻第1186章 心動第1347章 考覈第1512章 都是人才啊第1129章 哈薩克戰役第694章 安營紮寨第467章 行使特別權力第1277章 從龍之臣第434章 艦隊出發前的最後準備第2章 蟲洞第1524章 快讓他們回來第216章 別送了,你們繼續第11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297章 欲哭無淚第1123章 我只要莫斯科第853章 西北野戰軍第88章 詐降第607章 牢騷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第1186章 心動第377章 我們愛聽第603章 洛可可風格第412章 也不怕傷着腎第613章 德川幕府第1122章 我看毛子不爽很久了第821章 一切從簡第998章 向西、向西第1634章 殺得完嗎第372章 宣示遠東強權第912章 巡視草原(三)第1644章 太嚇人了第141章 勞工冬訓(上)第727章 朝鮮戰役(九)第145章 馬尼拉大帆船第1300章 遷徙(二)第1649章 建國前的宣傳工作第1568章 糾結的李老根第99章 日本工匠第675章 先遣小組第208章 登陸種子島第1251章 棚戶區第120章 凝固**第830章 遠東最強大的團體第797章 日本(四十一)第1138章 河套會議第513章 新一輪擴軍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第1397章 哥們替你報仇第1081章 西伯利亞兵團第298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700章 齊裝滿員第864章 大戰前夕(二)第438章 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第1046章 西南野戰軍第4章 明朝第303章 這哪是打仗啊第1250章 碼頭的苦哈哈第1558章 今天託我兒的福第446章 消費的世紀第58章 我不是廢物第1209章 特戰旅第28章 初臨第782章 日本(二十六)第1199章 小環的心思第206章 遠東聯合艦隊第26章 通用物資第946章 劉漢成的煩惱(三)第619章 行動開始第812章 呂梁山根據地的農業規劃第93章 登陸第318章 鋼鐵聯合企業第945章 劉漢成的煩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