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章 老子跟新朝混了

爲了在新朝閣老的面前,更好的表現自己,早就疲憊不堪的蔣毅,一直硬挺着沒有睡。他現在心裡非常清楚,一定要多爲新朝做事,而且還要做得漂漂亮亮的。

如今新朝的閣老在遵義,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可是關乎他今後前途的大事。所以他不顧疲勞的一直在城內四處張羅。

首先他把十幾個曾經在軍中的部下,以及數十名城內的馬幫悉數找來,準備讓他們爲遠東軍做嚮導,並對他們千叮萬囑,一定要盡心盡力,還拿出不少的銀兩交於他們,還承諾事後會有重賞。

不但如此,蔣毅還挨家挨戶的去城內各個富戶家進行動員,讓他們出錢出糧,想爲即將到來的新朝大軍置辦糧草。

但是城內的那些大戶看土蠻已經退去,而入城的新朝軍隊也沒有禍害地方,所以對蔣毅都是盡力的敷衍,不想拿出太多東西。

蔣毅當然也不是白混的,整整一天他都領着城內的守軍,拼了老命的與這些富戶反覆的周旋,什麼威逼利誘、好言相勸等等方法,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甚至就連遵義縣的縣令和主簿等幾位老爺,都被他狠狠的敲了一筆,最後終於算是讓他湊出了不少的錢糧。而且蔣毅自己也拿出大批的銀兩和糧食,幾乎耗光了家財。

蔣毅用徵用來的這些銀錢在城內大肆採購米鹽、臘肉等糧食副食品,動員城內的大批男女青壯,架鍋燒火準備就緒,就等着新朝大軍一到,他們就能爲大軍提供熱乎的飯菜。

下午的時候,偵察營接到電報,山地師的主力部隊終於抵達了遵義縣。戰士們剛一進城,就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

只見遵義縣城內的老街兩邊架滿了大鐵鍋,幾乎佈滿了老街的兩側,無數百姓正在那裡忙碌,一陣陣誘人的米香在城內四下瀰漫。

一路奔行兩百餘公里的戰士們,早就精疲力竭,一個個都是又困又累。而且數天來他們基本沒吃什麼熱乎的飯菜,盡是吃着壓縮餅乾,肚子裡火燒火燎的分外難受。

遵義縣城內的老百姓,看到大軍進了城,連忙掀開鍋蓋,將裡面的竹筒拿出來,然後一個個劈開,露出裡面蒸熟的糯米飯。

蔣毅也算是花了不小的心思,他動員城內的百姓,在附近山上砍了大批的一年生的青竹,然後將糯米、臘肉和鹽等調味料灌入青竹,再用茶葉封口,然後放入大鐵鍋內蒸煮,使得米飯的味道清甜而純,帶着淡淡的竹香味,留嚼越覺得齒脣生津,甜香無比。

竹筒糯米飯不但味道好,而且加了鹽巴和臘肉,連菜帶飯一朝都解決了。據說新朝大軍人數足有兩萬餘,所以每人發一個劈開的竹筒飯,方便快捷,吃完了一扔了事。

爲了準備足夠的飯食,蔣毅動員大批的百姓忙碌了大半天的時間,幾乎將城內的糯米和臘肉消耗一空,遵義縣城周圍的一年生的青竹也已經絕跡,這纔算是把新朝大軍的飯食張羅好。

剛剛進城的戰士們,每人領到一個劈開的竹筒,然後紛紛坐在老街兩邊的長條椅子上,享用着香濃的糯米飯,一個個吃得極爲過癮。

不但如此,城內的老百姓還端着一個個裝着熱水的木盆,讓戰士們一邊吃飯一邊燙燙腳,儘量消除一些疲勞。

原本蔣毅準備爲李明和霍天野置辦一桌精美的酒席,後來得到段陽的點撥,才得知戰時遠東軍無論多大的軍官,都嚴禁私自開小竈,必須與戰士們吃一樣的飯菜。

蔣毅原本也不信,可當他看到李明和霍天野等高級軍將,都和戰士們坐在一起吃飯,還不斷的和戰士們聊天,這纔算是相信了。

可他無論怎樣也想不通,一個堂堂新朝閣老,居然和底層的粗鄙軍士們坐在街上一起吃飯,難道新朝連體面都不要了嗎,一點上下尊卑都不講嗎。

李明和幾個戰士擠在一個長條凳子上,捧着一個竹筒吃得正香,一擡頭就看到了旁邊的蔣毅,於是就衝他豎了下大拇指,笑着說道:“蔣大人,你們川黔這裡竹筒飯的味道,還真是香啊。”

正在懵逼狀態下的蔣毅,這纔算是緩過神,連忙幾步跑上來說道:“閣老大人,您過譽了。都是一些山裡土蠻的粗鄙法子,若不是怕耽誤了大軍的吃食,我也不會出此下策了。”

李明搖了搖手道:“這個就不錯,你看大夥吃得多香。就算我也好久沒有吃過這麼可口的米飯了。”

他說到這裡,看了蔣毅一眼,然後接着說道:“蔣大人,你有心了,我替戰士們謝謝你。”

聽了李明的話,蔣毅感覺自己的骨頭都輕了不少,連忙笑着道:“閣老大人,新朝大軍奔襲數百里,救我遵義一城數萬百姓,若是我們不做點什麼,還算是人了嗎。”

李明聽了笑了起來,然後搖了搖頭,沉聲說道:“你能如此想,我很欣慰啊。聽說你爲了給我們湊糧食,幾乎散盡了家財,還將城內的米糧和臘肉消耗一空,這樣不好。但是我們遠東軍有紀律,不動百姓一針一線,這個可不是說說而已。

你放心,遵義縣耗費的錢糧,我會如數補給你們,今天所有幫助做飯的百姓,我也會發放一些米糧,就當我們遠東軍僱傭他們了。還有你爲我們找的那些嚮導,我們也會發放餉銀,總不能讓人家白跑吧,皇帝還不差餓兵呢。”

蔣毅聽了李明的話,心裡瞬間激動了起來。雖然他如此做,其實更多的是出於自己的私心,但不知道爲什麼,他的眼睛卻瀰漫了一層霧氣。

他在明軍和官場廝混多年,甚至大明軍頭文官都是什麼樣子。不說別的,不要說大明的閣老了,就是一個參將守備,也未有像今天這樣的,和一幫底層軍士坐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吃飯聊天,遇到這樣的上官,就算他也會拼死效忠新朝。

昨天新朝軍隊我遵義縣城解了圍,但是進城以後,所有官兵不但不禍害百姓,不劫掠地方,還不入民房一步,官兵們都在城頭睡了一晚。

新朝有這樣的強軍,難怪會奪了大明的半壁河山。而且他知道,未來天下也必然是新朝的。這也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以後老子跟新朝混了。

第447章 鄉下的土包子第1565章 地獄種植園第787章 日本(三十一)第1088章 中亞、西亞第164章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639章 第二階段戰役第767章 日本(十一)第1348章 危險的南華州第171章 東江鎮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163章 腥風血雨第276章 打沉一艘是一艘第1147章 遇襲第688章 龐大的計劃第1104章 此生足矣第1410章 基輔會戰(三)第611章 日本的消息第837章 集結第421章 貴怕什麼啊第1397章 哥們替你報仇第285章 北方基地第662章 簡易公路網第548章 北上計劃開幕第376章 兵臨遼陽第615章 關門放狗第924章 外東北土着的狂歡第814章 李山河第172章 我們還是要人第1381章 嚴打(五)第829章 遠東最珍貴的財富第790章 日本(三十四)第883章 我們有糧食了第673章 如何安排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第554章 橫掃科爾沁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453章 英吉利海峽的迷霧第1409章 基輔會戰(二)第1068章 西伯利亞的土著第973章 重回河套第1327章 培養下一代第六百零九章第646章 新一年的計劃(二)第987章 我們自己的騎兵師第1295章 秀才遇到兵第1461章 鋼鐵怪獸第437章 暗流涌動第397章 國家體制第1100章 斬首第1239章 這幫刁民太過分了第1587章 背井離鄉第519章 開發遼東(五)第906章 遠東的醫療體系(下)第51章 什麼最值錢第697章 今天管夠了吃第960章 收穫頗豐第122章 滿載而歸第937章 回到海參崴(三)第768章 日本(十二)第1018章 鐵路計劃(三)第1096章 波斯戰役之對陣第993章 阻擊戰第351章 老宋,你兒子迷路了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711章 崇禎大旱(十二)第229章 情報部一千六百零七章 西南大亂第793章 日本(三十七)第257章 韃靼人太難纏了第1618章 那是什麼東西第825章 我們還能有幾個十年第96章 炮擊第1592章 五大湖地區第1251章 棚戶區第1121章 保衛莫斯科第831章 成熟的管理團隊第1066章 西伯利亞第992章 搭槍卡第1521章 韃靼人來了第1650章 解放江南的提議第867章 登船第933章 準備(四)第220章 東方鎮第1301章 都老實點兒第518章 開發遼東(四)第1396章 塔曼灣第853章 西北野戰軍第917章 春季會議(三)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322章 爲我們死去的兄弟報仇第1603章 遠東山地部隊第1454章 開幕第318章 鋼鐵聯合企業第388章 破城第763章 日本(七)第944章 劉漢成的煩惱第533章 遊牧中隊第1400章 前夜第1626章 貴陽第1009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