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人治與法治

王和與李明對視了一眼,兩人都搖頭苦笑。王和拍了拍宋濤的肩膀,沉聲道:“崇禎這個人怎麼說呢,我們做爲後來人很難做出客觀的評價。但是千百年來,歷代華夏封建王朝的君主,講求的帝王之術是中庸平衡,而崇禎恰恰卻沒有做到這一點。

其實明朝中央集權與管理體系已經十分完善,明朝中後期,內閣權力達到頂峰,與司禮監一同把持朝政,只要內閣大臣照章辦事即可保持國家的穩定。最典型的是張居正,他與內廷的馮保聯手,即便萬曆三十年沒有上朝,大明朝廷依然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

無論什麼樣的政權,都不會永遠平穩,只能是各方勢力博弈形成的一個短暫的平衡,而且不要讓矛盾集中爆發,這纔是所謂的政治。而崇禎身兼數職不分權,集權程度與歷任皇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等於將自己置於死地。比如現代一些大的公司,往往都是僱傭一批先進的經理人管理,而董事長只要抓好公司的發展方向就行,根本不用面面俱到。

殺魏忠賢本身沒錯,但是沒必要趕盡殺絕,至少要扶植一個閹宦把持內廷。其實財稅大權交給閹宦是最符合皇權利益的,沒有了閹宦,官僚失去監督,官僚自然會將利益最大化。而崇禎一朝的朝政其實就是東林黨爲代表的文官集團把持的,是崇禎自己打破了大明曆朝以來的制約平衡機制。

當然,這也和崇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帝王之術教育有關,他這個皇帝當的太突然。對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來說,驟然接下一個爛攤子,又沒有張居正那樣的名臣一心輔佐,面對明末黨爭、腐敗、邊患、流寇等多年積累的頑疾,我們還能苛求他什麼。”

宋濤聽了王和的話,不服氣的說道:“誰說當時沒有名臣,那誰……還有那誰……不都是名臣嗎?”

他一時間也想不起來明末有哪個名臣,但是一着急就說出了一番混話。把李明和王和逗得哈哈大笑。

李明拍了拍宋濤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兄弟,平時沒事多讀讀書,省得出去丟人。”

宋濤被他說得滿臉通紅,臉上都掛不住了,可李明卻根本不管已經快炸毛的宋濤,接着說道:“雖然崇禎勤政、節儉,但這些優點都不是成爲優秀帝王的必須條件。再加上他年輕,心智還並未成熟,而且能力平平,只能有心無力。

雖然他沒有加速明王朝的覆亡,但也沒有起到什麼正面作用。其實說到家,大明朝氣數已盡,縱然有天縱之才,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也只能讓大明苟延殘喘而已。但是大明經過兩百多年運轉,早已經是積弊難返,哪能是說變就變的,這也是千百年來華夏曆代王朝不變的宿命。”

王和也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我們就不要替朱家王朝感慨了,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吧。現在我一想到管理中原這個爛攤子,就倍感壓力,天天連覺都睡不踏實。”

宋濤皺着眉頭道:“老王,我們這些年培養的大批基層管理幹部,只要狠抓基層管理,以我們遠東目前的實力,還愁治理不好中原嗎?”

李明搖了搖頭,滿臉沉重的說道:“其實公司現在的管理機制,也是不得已爲之的權宜之計。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打破中原千百年來的封建政治結構,但是想要改變這一切,代價也非常大,畢竟治亂興衰交替,往往伴隨着社會秩序的極大混亂。

強化基層管理的目的,是爲了爭取廣大底層百姓的支持,最大程度的維持社會的穩定。可如此一來,卻依然逃不開人治社會的管理結構。人治社會與法治社會無優劣之分,只有根據時代不同,形勢所迫,來選擇具體的政策。

如今中原正是百業待興之時,人人希望太平,沒有懶惰貪婪之心,我們遠東實行人治政府,優點是辦事效率高,可以免除複雜的不必要的程序和種種干擾,集中所有的資源和力量,搞大規模的建設事業,有利於國家社會的高速發展。

而且人治社會也是一個高回報地政治體制,優勢在於它的靈活性,不受種種制約,領導階層擁有着絕對的權力,可以充分挖掘人地主觀能動性。尤其是我們的發展初期,在我們遠東公司的領導下,短時間內整個社會都會呈現出一股積極向上的新氣象。

我們遠東的基層管理幹部大都是流民出身,普遍想法單純簡單,只爲求得太平安寧,吃飽穿暖。如果我們讓中原底層的貧苦百姓過上了好日子,也會得到他們的擁護,努力地進行生產發展。

等我們這一代人逐漸死去,社會也會逐漸穩定,人們地衣食住行有了長足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勢必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可是上層社會的榮華富貴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穩定,長期的人治社會必然導致統治階層地腐化。

所以一旦天下承平日久,人民的生活優裕,追求精神上的安樂,驕奢淫逸的享受時,就應該轉入法治國家體系,這樣可以限制官僚集團的無限權利,使人情不能驕縱,以杜絕腐化墮落行爲。可是從人治社會轉入法治社會談何容易,但是如果不轉變,我們這一代人必將死不瞑目。”

宋濤聽了李明的這一番話,臉色也不由得凝重了起來。他當然不傻,也知道這個道理,畢竟大家都是從現代社會過來的,深知其中的道理。

現代社會的中國,正值國家的發展階段,因爲發展速度太快,各種弊端也都自然而然的紛紛涌現,甚至金錢替代了理想,成了社會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

人們在追求利益的同時,道德與良心也在經受着前所未有的煎熬,慘淡地被有良知的人保留在心裡,腐敗最終有了生存的空間和發展的溫牀。人們做事情地一切目的也就爲了金錢。但是國家想要告訴發展,就必然要承受這些代價。(。)

第1377章 嚴打(一)第452章 阿姆斯特丹的會議第1483章 伊斯坦布爾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1386章 掌握地方政府第1350章 鱷魚第579章 總結第795章 日本(三十九)第1098章 波斯戰役之崩潰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1346章 南華州第262章 這下你滿意了吧第847章 河套根據地(一)第1569章 家庭農場試點方案第1213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一)第743章 山西(十一)第1119章 莫斯科(四)第1223章 中原戰役(六)第1020章 白災第1063章 一個也不留第1180章 四處出擊第1271章 北京,北京(四)第226章 大飛艇計劃(二)第1663章 坐坐大明皇帝的龍椅第892章 寧夏戰役(五)第617章 總算有殺鬼子的機會了第1303章 整編第572章 哪有那麼好的事情第841章 橫掃漠南第456章 算兄弟我求你了第780章 日本(二十四)第599章 優越感第1658章 年華逝去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1033章 私有化的探索第686章 去大明做山寨王第326章 遠東的用心昭然若揭第816章 從我做起,艱苦奮鬥第1290章 度日如年第360章 平遼計劃第778章 日本(二十二)第312章 總攻開始第852章 河套根據地(六)第789章 日本(三十三)第96章 炮擊第246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1229章 楚王府第722章 朝鮮戰役(四)第1128章 鉢滿盆滿第1416章 開發東歐的設想(二)第542章 又是一年春節到第1035章 御前帶刀護衛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209章 別把他們嚇跑了第589章 開往東方的法國艦隊第1590章 佔據全球資源第77章 蟲洞消失第778章 日本(二十二)第987章 我們自己的騎兵師第1380章 嚴打(四)第1546章 土地改革和稅務改革(二)第79章 怎麼是這個傢伙第1526章 留着他們第1620章 世上還有這樣的隊伍第1447章 打回石器時代第24章 規劃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1614章 此戰不留俘虜第1330章 你們準備處理多少人第522章 開發遼東(八)第936章 回到海參崴(二)第740章 山西(八)一百七十七章 租借濟州島第1193章 物資準備(一)第727章 朝鮮戰役(九)第1232章 坐不住的常委們第1520章 發起攻擊第924章 外東北土着的狂歡第1009章 遠東農業發展的探討(一)第89章 荷蘭商館第300章 聚兵濟州島第540章 是個好兵第1465章 給老子衝啊第1051章 葡萄牙特使第872章 奇襲阿格拉城第1281章 臉都不要了第1430章 里約熱內盧第970章 感謝諸君的勇武第649章 囤積物資和移民工作第1438章 中華共和國的版圖第662章 簡易公路網第1249章 你不怕賠死啊第730章 日本局勢第1575章 春節(二)第1468章 也是拼了第694章 安營紮寨第979章 草田輪作第1643章 武士集團軍的到來第571章 察哈爾的突襲第215章 庫頁島和東方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