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張文峰早走了,黃立工還在車裡坐着,狠狠地砸了一下方向盤。刺耳的喇叭聲在空曠的江灘邊迴盪。

怎麼會變成這樣?黃立工從來沒想到自己也會掉到這麼俗套的狀況裡,爲了一個女人和兄弟鬧掰了。沒事的,兩個好兄弟在爭一個姑娘呢。他耳邊莫名其妙地響起這句話,想起大學畢業時,他和劉睿陽爭吵,張文峰這麼打發被驚動的大媽。

瞎開什麼玩笑!黃立工又砸了一下方向盤。喇叭聲中,他下意識看了下表,該動身了。他長呼一口氣,啓動了車輛,女人和兄弟都放一邊吧,得去會一會鄭衛東了。

鄭衛東是北奧減速機總經理,小矮個兒,目露精光,看着人時目光略低於水平線,好幾分鐘都不帶眨一下眼睛,想來應是長期和日本人打交道潛移默化而成。北奧減速機是中日合資,日方絕對控股,層層穿透幕後大股東,是日本帝工集團,全球減速機大王。他們在中國投產的型號,是十年前的技術,饒是如此,仍然把國產減速機擠壓得快喘不過氣來。

寒暄了幾句,黃立工冷不防地直奔主題,“鄭總,現有供貨價下調10%,我們就全面合作。”黃立工有時候很喜歡這樣的出其不意,他自我調侃,這是亮底牌式的談判,上來就出炸。從對方一瞬間的表情和反應裡,他能捕捉到更多真實的信息。

鄭衛東一閃而過的錯愕讓黃立工心裡多少有底了,這個價格至少是可談的。兩人來回了幾輪,黃立工扔出殺手鐗,“你知道從睿立的供應鏈出去的工業機器人有多大規模?”

“多少?”

“就說焊接機器人吧,從我們這裡出貨的國產品牌,能佔到70%以上!”

鄭衛東適度地表現出了不以爲然。70%?這是什麼概念?一騎絕塵。說是壟斷都不爲過。江湖傳聞的黃大炮果然名副其實。

“你去武山工業機器人產業區親眼看看就知道了。”

“我去過。”

“那你應該知道我說的不是虛的。”

鄭衛東不作聲。作爲業內的老行家,他實地看了一圈,大致能感覺到鯤鵬機器人的生產規模,加上開放戰略後前來代工合作的各類中小企業,說是70%或許是誇張了,但肯定不小。

“鄭總,你什麼時候去的,我怎麼都不知道?”

“就是前些天。”鄭衛東是悄悄過去的,跟隨其他談合作的客戶一道,逛遍了睿立科技各個板塊。他沒想着擾動黃立工,而睿立科技的員工也認不出他來。除了銷售部門,沒人會去關注一個沒見過的公司老總長得什麼模樣。

“你應該給我個電話,也好儘儘地主之誼。”

“你們太忙了,我也就是看看,所以就沒有叨擾你。”

黃立工忽地想起更以前,他也來過北奧。當時與老楊的合作磕磕絆絆,黃立工找上北奧減速機的門,銷售總監接待他,這時候的鯤鵬機器人量還不大,單價、供應量、分期賬期等都談不下來。黃立工想擒賊先擒王,提出要見鄭衛東,自然是被攔住,不能如願。沒想到,現如今是鄭衛東親自邀請上門談判。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既然都閒聊起來了,兩人心裡都瞭然,價格的談判就這樣了。鄭衛東有點肉疼,呲牙咧嘴的接受了黃立工的底牌。

黃立工提出了賬期:“能否將賬期從30天延長到90天,乾脆把對合作商的優惠政策用足?”鄭衛東馬上搖頭,“不行,北奧公司從來沒有這麼長的賬期。”

“東山機械不是90天嗎?”

鄭衛東聞言一愣,這傢伙不簡單,連北奧減速機與東山機械的合同細節都掌握,有備而來啊。

“它是做挖掘機的,不是工業機器人,用量不大。其實按我們的政策精神,是不會給它的。它只是個特例,有歷史原因。”鄭衛東不好明確說出來,北奧減速機的大股東也參股了東山機械,而且是戰略性的入股。

“那按政策精神,你能給我最長的賬期是多少?”

鄭衛東沉吟了一下,轉身拿起筆,在紙上寫了一些數字,推到黃立工面前。“做到這個,我可以給你申請60天。”

黃立工心中暗喜,以他們談定的價格,性價比相當優越,60天是很慷慨的待遇了。其實再短一些他也能接受。他拿起紙,上面寫着一個大數字,是未來三年的進貨總量,然後是分解到每個年度、每個季度的數字。他心裡琢磨了一番,鄭衛東要求的採購量比現有采購水平高出30%,但是,總要相信鯤鵬機器人以後還有爆發性增長的,不是嗎?他伸手扒拉來鄭衛東的筆,改了幾下,把紙推回去。

鄭衛東一看,進貨總量的大數字下打了一個勾,只是調整了某些季度的進貨量,把前期的曲線做平緩,後期的曲線做得更陡。他笑了笑。

黃立工伸出手,“鄭總,你要的量我們都承諾了,你也得給我們一個承諾吧。”

“哦?”鄭衛東謹慎而狐疑地看着他,心想這個人雖然外號叫大炮,談判桌上可真難纏。不過,和那些談判桌上輕鬆愉快,下了談判桌才難纏的對手相比,他寧願和黃立工這樣的人打交道。

黃立工咧嘴一笑,“很簡單的承諾啦,必須優先供應我們。”

鄭衛東鬆了一口氣,握手,說,“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