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簽訂協議

王賓和各國公使所約定的是三天之後,於奉天見證這一次的調停,而在這三天裡面熊希齡則是有的忙了。

先是擴軍所需的軍費,全部都攤到了財政總廳的頭上,不過還好有從英國人那裡敲過來的十萬英鎊,財政廳再出個一百萬兩的白銀,總算是先把這要擴建出來的三鎮軍費給弄好了。

新建的三鎮陸軍,全部被王賓命名爲奉天常備軍第三、四、五鎮,隨着新兵的數量不斷增加,熊希齡一直都要和顧晨就軍費的開支進行討論。

半個月的時間下來,這三鎮陸軍的種種事宜總算是勉強完成,剩下的只是需要定期的從財政廳撥付一定數量的銀兩即可。

看着這新增的六萬陸軍,熊希齡的心底也是有些欣慰,畢竟也是有着自己的一番功勞。

就在熊希齡忙完這些之後,這個書寫協議的內容又落到了熊希齡的身上,這個協議既不能寫的太過分,也不能寫的有失水準。

可謂是給熊希齡出了一道難題,不過還好在熊希齡看來雖然這個協議比較難掌握一個度,但是熊希齡自己還是願意寫的,就衝這一次的協議不是喪權辱國的協議,熊希齡就得寫出來。

指不定就因爲這一份協議,他熊希齡就能夠在這青史之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因此協議雖然有些難寫,但是熊希齡還是給寫了出來。

在熊希齡看來,自己怎麼說也是一個高端的人才,學富五車還是有的,這麼一琢磨一個書面協議也就寫好了。

熊希齡在將協議寫好之後,立馬就送到了王賓的府上。

“大人,您之前讓屬下所寫的協議,屬下現在已經寫好了,您看看有怎麼不好的地方,屬下再去改一改。”

一邊說着,熊希齡一邊將自己所寫出來的協議放到了王賓的面前。

王賓聽熊希齡將協議寫好了之後,便從熊希齡的手上接了過來慢慢的看着,一看到這個協議,王賓只是大致的瞄了幾眼,就感到這些協議寫的還是不錯的。

協議上面先是說中日兩國原本關係還是不錯云云這一類的話,然後說這一次兩國之間發生了些許矛盾,兩國在商議之後,日方決定將南滿交給中方,並且認爲朝鮮的獨立大家都該慶賀一下什麼的。

所以中日兩方決定在今天簽訂下這個協議,以彰顯兩國的友誼長存。

王賓在看完之後想道這個熊希齡寫的還挺不錯的,當即便說道:“不錯,希齡你這個協議寫的不錯,明天等各國公使前來見證調停的時候,就用你所寫的這個協議。”

熊希齡兩天的心血結果被王賓所承認,整個人自然是高興的,當即便將這分協議留了下來,離開了王賓的府邸。

一個晚上的時間自然是過的很快,第二天的中午各國公使便紛紛到達了奉天準備見證這一次的協議簽訂。

不過日本方面這一次所來的公使可就不是林權助了,而是一個新的駐清公使,這個人名叫阿部守太郎,至於底細王賓尚且還不知道。

不過林權助倒也是個可憐人,此前信誓旦旦的告訴國內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敗王賓,沒想到最後的結局卻是反過來的。

作爲誤導了日本政府的代價,以及日本人政府的確是需要一個人來承擔責任,因此林權助便被推了出來,並且從此以後政治對於林權助來說只是一個過去。

諸國公使在到達奉天之後,大量的記者也是來到了奉天前來報道這一次的盛況,不過早上和中午這些記者都沒有機會進行報道。

王賓忙着招待這些公使,那裡有時間來理睬這些記者,直到王賓招待完了這些公使之後,這些記者才被通知下午將會有一場發佈會,見證這一次的協議的簽訂。

下午在王賓臨時開闢出的一個會場裡面,各國公使早早的便到達了會場裡面,會場的上面坐着各國的公使,下面則是來自世界各國以及國內的一些知名報社。

會場內外除此之外還能夠看到不斷巡邏的警衛和警察,安保的工作可以算是十分的嚴謹,每個進入會場的人都要進行徹底的搜身,防止出現刺殺事件。

女記者的話則是有專門的女性進行搜身,這些記者雖然對搜身有些反感,但也知道這是必要的安保措施。

等到人員陸陸續續的進入會場之後,會場的大門便關了起來,會場四周的警衛也開始站好自己所處的位置。

一開始,作爲東道主的王賓便出來寒暄了幾句,無非就是希望以後中日兩國能夠和平相處之類的話題。

說完這些話之後,王賓則是十分利落的拿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兩份協議,一份中文一份日文,做足了姿態。

拿出協議之後上面的各國公使和下面的記者們便知道,馬上就要簽訂協議了,王賓將協議拿出來之後,日本的新任公使阿部守太郎便也從座位上面站立起來。

來到了會場前面的桌子面前,先是看了看協議上面的內容,發現和國內所同意的內容沒有出現任何的差錯之後,便拿出了自己隨身所攜帶的鋼筆代表日本政府簽下了字。

於此同時,王賓也是在另一份協議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隨後雙方又交換了各自手中的協議再一次的進行簽字。

在簽訂協議的同時,下面的鎂光燈則是在不斷的閃爍,見證了這一刻王賓和日本公使簽訂協議的這一刻。

要說簽訂這份協議最爲高興的就是國人,這一次的協議的簽訂是自庚子事變以來國人所聽到了最好的消息了。

南滿被重新拿了回來,朝鮮亦是脫離了日本人的控制,許多人都意識到這一次協議簽訂的消息傳開來之後,舉國當中將沒有任何人的聲望能夠和王賓所比肩,即便是深宮當中的慈禧也不能。

協議一簽訂完,日本公使阿部守太郎便直徑離開了會場,隨後各國公使也是離開了會場,畢竟已經見證完了協議的簽訂,留在會場裡面也沒有他們的事情。

隨後協議簽訂的消息頓時開始傳播了開來。(。)

第315章 東平州的危局第128章 幕僚(二)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135章 來自朝鮮的請求(二)第208章 視察前線第117章 對馬海戰(一)第125章 駐軍奉天(一)第11章 袁一翔剿匪記二十八章 火炮與紗廠第122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一)第291章 謀其國(一)第128章 幕僚(二)第9章 駐防錦州第151章 密談(一)第202章 分歧第310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04章 南清的謀算(上)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80章 交易達成第318章 投降主義第三白零三章 全面發展第217章 試探(一)第131章 合作(二)第156章 亂局初顯第165章 反心第239章 帷幕第257章 日本政府的決定第196章 拖延時間第186章 小動作三十八章 到達新民第254章 圖謀九連城第214章 撤退第264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下)三十三章 拉攏第264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下)第209章 立見尚文第317章 九里關的陷落(二)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142章 三月匆匆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兩百九十七章第213章 撤退第17章 訓話第48章 軍閥生活第178章 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一)第287章 亂第167章 陰謀(二)第158章 分崩離析的北洋第153章 密談(三)第48章 軍閥生活第228章 又見火力試探第43章 軍事會議第182章 黃雀與螳螂(三)第49章 招安(一)第228章 又見火力試探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一)第304章 南清的謀算(上)第252章 陰謀第218章 試探(二)第126章 駐軍奉天(二)第兩百九十七章第19章 錦州的洋行第9章 駐防錦州第2章 叔侄第198章 軍事會議(二)第56章 資敵賣國(一)第288章 亂(續)第62章 那個計劃(二)第222章 算計第110章 絞肉機第14章 關外練兵大臣第212章 安平渡口攻防戰(三)第148章 稅收第19章 錦州的洋行第145章 結束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119章 資本家的聯合第53章 新式火炮(一)第168章 陰謀(三)二十九章 募股建廠一第71章 願歲月靜好第254章 圖謀九連城四十一章 無題第162章 選官第152章 密談(二)第152章 密談(二)四十章 徵兵第209章 立見尚文第248章 查探結果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217章 試探(一)第100章 挑選(二)第85章 夜談(一)第294章 揮軍直隸第94章 鎮壓(二)第217章 試探(一)三十章 募股建廠二第97章 141的建立(一)第84章 袁世凱的視察第127章 幕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