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段祺瑞的誓言

田武發成爲標統的事情在九連城傳了開來之後,整個陣地裡面的士兵都是高興了幾天,以後去吹牛逼的時候,自己也有資本說自己以前和田武發打過仗的。

即便是田武發自己也沒有想到會一步登天,踏入了中層軍官的行列,但是這種高興對於前線的戰士以及田武發本人來說也只是暫時的。

因爲來自日本人的危機還沒有去除,自從田武發奪回陣地的那一天開始,段祺瑞就開始重視每一個陣地,並且准許將迫擊炮投入了戰鬥當中。

迫擊炮剛投入戰鬥就給立見尚文造成了不小的傷亡率,尤其是立見尚文的“防彈”戰術失敗之後,只能夠開始靠源源不斷的進攻以及通過火炮來進行消耗。

立見尚文的“防彈”戰術只是成功了一次而已,自從那一次立見尚文成功的利用“防彈衣”突破了段祺瑞的陣地之,段祺瑞對於立見尚文的防彈戰術也是開始上了心。

只要立見尚文將“防彈部隊”派出了戰場,段祺瑞這一方便採用用處火炮攻擊,近處手榴彈攻擊的方法使得立見尚文的“防彈部隊”毫無作爲。

只能夠淪爲戰場上面的消耗品,對此之後的幾次戰鬥當中立見尚文使用“防彈部隊”發起的攻擊沒有任何的成效,反而將一千餘件的防彈衣消耗的一乾二淨。

這些是在這些鐵甲被消耗乾淨之後,一連七天段祺瑞和立見尚文所進行的都是毫無意義的對峙,雙方也損失了不少的士兵。

打到現在,段祺瑞手上的士兵已經傷亡過半,手上能用之兵不過兩萬出頭,城中還有着將近一萬的傷兵。

陣地因爲戰損過大也不得不收縮了許多,只防守一些特別重要的陣地,立見尚文這邊也不是太好受,雖然有着三個師團的軍力,但是此前先是強佔渡口以及攻打虎山就損失了一個旅團的軍力。

現在攻打九連城已經相互對峙了超過一週的時間,因爲攻打九連城,立見尚文手下的三個師團,第十五師團已經被徹底打殘。

第八師團也是戰損過半,只有第十九因爲是後來的援軍,參與的戰鬥比較少,纔沒有太大的損失。

此刻的雙方的軍力對比是段祺瑞的兩萬可戰之兵,以及立見尚文的六萬可戰之兵,從局勢上來說立見尚文佔據着數量上面的優勢。

只要立見尚文捨得把自己手下的士兵源源不斷的朝着段祺瑞的陣地發起攻擊,即便是段祺瑞憑藉着手中的火炮和重機槍也不過是能夠在守上個兩三天的時間。

縱然對立見尚文的軍隊造成了重創,但是結局卻是以段祺瑞手下的這兩萬戰士和近萬的傷兵全體死亡爲代價。

這樣的作戰結果和段祺瑞以及王賓的作戰意圖是極不相同的,所以爲了保存有生力量,放棄九連城這個地方已經是必行之舉。

放棄九連城這個命令在王賓下達給段祺瑞之後,段祺瑞就知道已經不得不撤退了,在這裡再打下去已經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不過現在段祺瑞要做的就是在撤退的命令下達下去之後,如何做好這些士兵的思想工作。

這些士兵在爲了守住九連城防線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現在突然讓他們離開這個和日本人打了一段時間的陣地,會讓這些士兵認爲自己怕了日本人才會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爲此段祺瑞不得不先安慰這些士兵的心裡。

和段祺瑞所想的一樣,在撤退的命令下達之後軍營當中頓時便出現了一些士兵不理解的聲音,明明自己這一方和日本人打的勢均力敵,日本人的傷亡比自己這一邊還要大,爲什麼突然的就要撤離。

這些士兵完全不明白這到命令的意思,有部分的軍官也不明白爲什麼要撤退,更有部分軍官和士兵提出了要在九連城和日本血戰到底,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口號。

對此段祺瑞並沒有訓斥這些軍官和士兵,因爲他知道這種現象是正常,任誰和日本人打的最爲激烈的時候,上面突然傳來了撤退的命令都是會有些不理解的。

針對這樣的情況,段祺瑞晚上在陣地上面開始對這些士兵和軍官做起了思想工作。

“我知道撤退的命令傳下來肯定有些人不理解,在心中想道:爲什麼要撤退?

的確我也不想撤退,現在我們和日本人打的這麼激烈怎麼能撤退,但是如果不撤退我們所面臨的結局是什麼?”

段祺瑞的這一番話說出來之後,先是告訴下面這些士兵他也不想撤退,隨即又將不撤退的話自己這些人會有什麼結局這個問題放了下去。

這個問題放了下去之後,久久無言,然後段祺瑞才又繼續說道。

“不撤退的結局很簡單一種是全軍覆沒,一種是全殲日本人。”

“但是在我看來前者的可能性最大,而後者雖然有可能但是機率比較小,我知道說到這裡會有人說我段祺瑞怕了,對於這樣的想法我段祺瑞只有兩個字來回答,那就是:放屁!”

“我段某人要是怕了還會在這裡帶你們打日本人?要你們撤退是爲了大局着想,我不指望你們明白什麼叫作大局,在這裡我段祺瑞就和你們好好的說上幾句。”

“不撤退,我們會戰死在這裡,我們的家人會得到一個陣亡通知書,撤退我們則能夠凝聚更多的力量將日本人給擊敗,到時候你們也不需要戰死在這裡,說不定還能夠看到打贏日本人的時候。”

段祺瑞的這些可謂是說出了種種可能的結果,讓這些士兵知道撤退的需要在那裡。

“所以我需要你們撤退,同樣的在這裡我段祺瑞對天發誓今天我們雖然會撤離這裡,但是日後我段祺瑞會帶着大勝之威和你們重新來到這裡見證輝煌,但是此刻我需要你們執行命令全軍撤退。”

尤其是在說完全軍撤退這兩個字之後,段祺瑞瞬間就好像老了許多,說實話誰都不想撤退,段祺瑞也是如此,但是撤退卻可以獲得更大的勝利,因此段祺瑞還是選擇了撤退。

在命令正式的下達之後,再也沒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一個個開始在夜色當中默默的撤退,今天這些士兵雖然撤離了九連城,但是來日他們必將以勝利者的姿態重新返回這裡,不負在這裡立下的誓言。

這個誓言亦是段祺瑞對這些士兵所做出的承諾。(。)

第302章 政體第256章 立見尚文的困境第146章 經濟的發展第228章 又見火力試探第63章 清剿匪患第266章 簽訂協議第94章 鎮壓(二)第170章 剿匪(一)第238章 段祺瑞的誓言四十一章 無題第90章 駐軍新民府第292章 謀其國(二)第166章 陰謀(一)第兩百九十七章第137章 崔富貴入朝鮮第270章 強朝阻日第88章 夜談(四)三十五章 反手一擊一第67章 戰後總結第一百八十五章第56章 資敵賣國(一)第78章 三方會談(一)第108章 改變第15章 下馬威(一)三十二章 錦州學堂第89章 學堂第264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下)第139章 心服口服第105章 二零三高地(一)第95章 亂民結局第71章 願歲月靜好第209章 立見尚文第103章 旅順,旅順(一)第278章 王伍到來第215章 交接軍火第175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三)第100章 挑選(二)第232章 陰你一波(一)第85章 夜談(一)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43章 軍事會議第265章 消息傳來第233章 陰你一波(二)第179章 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二)第131章 合作(二)三十三章 拉攏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171章 剿匪(二)第298章 防務第178章 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一)第181章 黃雀與螳螂(二)第278章 王伍到來第279章 治療肺癆第兩百九十七章第171章 剿匪(二)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104章 旅順,旅順(二)第130章 合作(一)第116章 改革第256章 立見尚文的困境第284章 奉系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280章 視察新兵營第86章 夜談(二)第121章 學堂第229章 定計第152章 密談(二)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220章 虎山之戰第285章 天變了第258章 調停開始第55章 來自東瀛的拜訪第230章 九連城之戰(一)第59章 錦州造第309章 戰端啓第136章 入朝人選第124章 結束的戰爭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174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二)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第214章 撤退第二百零六章第310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70章 剿匪(一)第188章 決斷第14章 關外練兵大臣第79章 三方會談(二)第50章 招安(二)第153章 密談(三)第80章 交易達成第277章 肺癆?小事一樁!第79章 三方會談(二)第164章 天下大勢第122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一)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151章 密談(一)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47章 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