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分歧

在看到了朝鮮高宗給日本人的國書之後,王賓的心中簡直有一萬頭草泥馬飛奔而過,雖然知道現在的朝鮮高宗不過是一個日本人的傀儡而已,但是林權助突然拿出這麼一個高大上的的國書還是讓王賓有所不及的。

林權助的國書在拿出來之後,王賓儘管心中有所吐槽,但還是開口說道。

“公使閣下,我所需要的是證據,證明圖們一線的土地屬於朝鮮王國的證據,但是公使閣下所拿出來僅僅是一份國書,這個是遠遠無法證明圖們這一線的土地屬於朝鮮王國的。”

在王賓略微了停頓之又後對林權助說道。

“公使閣下,明代的時候圖們一帶的土地便是隸屬於奴爾幹都司、布爾哈圖等衛所,隨後一直到現在圖們都是我們的領土,並非是朝鮮王國的領土。”

在1644年4月份的時候,清政府便將興京、伊通以南,圖們江以北地區列爲禁山圍場自清朝開禁以來,圖們也在被封禁之列。

從清初至清末年間的二百多年裡,圖們境內成了人煙稀少的一片荒涼地帶,但依舊是屬於清國的領土。

在王賓列出了一系列的證據之後,林權助也是不慌不忙的說道。

“總督大人,這只是你的話,可是我知道從貴國的東漢時期開始,圖們作爲北沃沮地便是高句麗的土地,而高句麗也是朝鮮王國的前身,一直到貴國的五代時期,圖們都是朝鮮王國的土地,只不過後來才成爲了貴國的土地。”

林權助的這番話聽的王賓是蛋疼無比,說實話王賓壓根不知道圖們還有這麼一段歷史,這都是多久以前的歷史了,還被林權助這個老東西給翻了出來,是真是假自己都還不知道,怎麼能信?

“公使閣下你所說的話實在是太遠了,遠到誰都無法證實是否正確的地步了,不如這樣吧,我們不如都放開來說,貴方侵佔圖們一帶的土地是想爲了什麼?不要在和本官說什麼朝鮮王國的請求了,你我都心知肚明這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

王賓的話說的半真半假,搞的林權助現在也是心中沒什麼底氣,在林權助聽到藉口兩個字的時候差點以爲王賓已經知道了帝國的企圖,在心中着實是嚇了一跳。

不過後來林權助又醒悟了過來,這王賓要是真知道帝國的目的的話,還和自己談判什麼?估計早就把自己給囚禁起來了。

不得不說林權助今天已經是第二次被王賓所嚇到了,王賓的話總讓林權助感覺帝國的計劃是不是已經被王賓所察覺了,但是細細看去王賓的確並不知道帝國的計劃,於是林權助隨後並沒有回答王賓的話,而是旁擊側敲了一番才確定王賓的確不知道帝國的計劃。

王賓要是知道此刻林權助在想什麼的話,一定會備感有趣的,估摸必然是會時不時的讓林權助心驚膽跳一番,讓這個老傢伙的心臟承受能力再提高几個層次。

可惜王賓並不知道林權助此刻的心裡活動,所以對於林權助的幾句旁敲側擊只是隨便的回答的幾句之後便有些不耐煩的對林權助說道。

“公使閣下,對於本官的問題你還沒有回答!”

此刻林權助在確定了王賓不知道帝國的計劃之後,纔開口說道。

“總督閣下,帝國對於東三省的確是有一些利益訴求,如果總督大人能夠和帝國合作的話,那麼帝國日後一定會對總督大人有所回報的。”

外交家的話是最不可讓人相信的,今天這句話的意思王賓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什麼叫作睜着眼睛說瞎話了,看來自己以後在這方面還是要和林權助好好的學習一番,王賓在心中如是想道。

說實話如果不是王賓知道日本人這一次已經下定了出兵的主意之後的話,對於日本人的這些提議王賓還是有些動心的,但是即便是動心對於日本人提議王賓還是不會答應的。

現在自己和沙俄、美利堅的關係走的那麼近,所以對於日本人的提議王賓並不是太感冒,況且對於日本人的映像,王賓本來就不是太好,對於這樣的提議王賓只有拒絕了。

在王賓拒絕了林權助的提議之後,林權助並不意外,林權助早就知道了王賓這個人對於金錢有着莫大的**,而且王賓對帝國的感觀也不是太好,對於王賓這個人來說從他的手中憑空奪取利益是一件很不現實的事情。

於是林權助在王賓拒絕了自己的提議之後說道。

“總督大人,依我看在今天我們之間是不會達成共同之處了,在圖們這一帶的土地問題上面我們兩方的看法都不盡相同,所以今天的談判只能夠到這裡結束了,不過總督大人我還是建議您好好考慮一下我之前的建議,這個建議對我們兩國雙方都是有着極大的好處的。”

林權助在說完之後便向王賓表達了明天在談的意向,對於林權助的話王賓並沒有做出什麼反應,而是將林權助送到了府邸門口之後告訴林權助,翌日希望在這裡能夠再一次和林權助進行談判。

這一次的談判雙方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況且王賓也知道是不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的,兩方都是爲了拖延時間而已,怎麼可能會有進展,即便是突然有這種可能性雙方都會下意識的掠過這種可能性。

此刻在外界對於這一次日本人的動作也是有着許多的看法,反應最爲激烈的就要屬於一些清國的知識分子和一些有識之士了。

原本這些有識之士對於日本人的看法還是不錯的,畢竟此前日本爲了“維護清國的利益”和俄國人打了一仗,因此許多人認爲日本這個國家是值得相信的,但是轉眼之間日本人又侵佔了清國的土地,一時之間國內對於日本人的映像頓時下降了好幾個層次。

即便是和日本人關係向來極好的革命黨,也開始若有若無的遠離日本人的拉攏。

在西方人的眼裡看來,這一次日本人行動極有可能是一次戰爭的前奏,但是並沒有人表示阻止,要知道看戲向來是西方人的拿手好戲。(。)

第1章 新的自己第290章 王英楷告密?第61章 那個計劃(一)第278章 王伍到來第295章 所謂共和與憲政第84章 袁世凱的視察第20章 交易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一)第154章 密談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48章 軍閥生活第150章 明升暗降三十六章 反手一擊二第260章 南滿我收回了第63章 清剿匪患第173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一)第156章 亂局初顯第59章 錦州造第272章 那年那人(上)第251章 突襲得手第113章 盛京將軍第151章 密談(一)第158章 分崩離析的北洋第85章 夜談(一)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六十四章 新兵們的進攻第3章 前去赴宴第138章 挑釁第208章 視察前線第244章 對策第140章 訓練事宜第245章 對策(續)第258章 調停開始第135章 來自朝鮮的請求(二)第53章 新式火炮(一)第251章 突襲得手第93章 鎮壓(一)第277章 肺癆?小事一樁!第143章 打他一票(一)第273章 那年那人(下)第321章 長驅直入第118章 對馬海戰(二)第252章 陰謀第151章 密談(一)第261章 忍讓中的日本人第217章 試探(一)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二)第270章 強朝阻日第120章 講武堂第111章 機遇第235章 失算的立見尚文第218章 試探(二)第280章 視察新兵營第145章 結束第131章 合作(二)第56章 資敵賣國(一)第190章 泄密第148章 稅收第308章 王賓的打算第114章 要錢第181章 黃雀與螳螂(二)第281章 婚事第兩百九十七章第140章 訓練事宜第282章 慈禧病重?第187章 小動作(續)第14章 關外練兵大臣第193章 複製軍火第144章 打他一票(二)第121章 學堂第241章 王賓的反擊第256章 立見尚文的困境第45章 歷史的拐點(一)第254章 圖謀九連城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257章 日本政府的決定第104章 旅順,旅順(二)第90章 駐軍新民府三十六章 反手一擊二三十五章 反手一擊一第139章 心服口服第84章 袁世凱的視察第247章 王賓的對策第309章 戰端啓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126章 駐軍奉天(二)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第289章 謀劃二十二章 王青天很忙第196章 拖延時間第253章 安平渡口的陷落第261章 忍讓中的日本人第138章 挑釁三十六章 反手一擊二第306章 異動第102章 最後的比試(二)第142章 三月匆匆第103章 旅順,旅順(一)第194章 複製軍火(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