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合作(一)

在王賓將奏摺遞上去的第二天在朝堂上面的決議就已經通過電報回覆了王賓,對於王賓所提出來的改革方法總體上朝廷是同意的。

本來這個盛京將軍便是總管奉天地區的軍務和政務的,但是王賓卻並不是一個旗人所以這個旗漢並制的體系來說對與王賓的改革是有所阻力的,況且在增祺擔任盛京將軍的時候從來都沒有談過改革一事,即便是有限的幾次談起改革最後都是不了了之,眼看這各省的改革之風吹便了大江南北,而奉天這塊“龍興之地”卻是什麼動靜都沒有,又怎麼不會讓朝廷諸公有些焦急!

其他地方都在改革,就你這個奉天不緊不慢的,怎麼能對得起“龍興之地”這個地方,因此朝堂諸公尤其是旗人是特別希望奉天改革的,但是王賓的這個改革卻是觸碰到了改制這個問題所以不得不慎重考慮。

對於奉天的改制朝堂之上目前是分爲了兩派,一派是權貴同意改革但是對於改制卻是有些猶豫不決,於是和袁世凱這一邊的改革派產生了衝突,袁世凱直接說道:這之前改革不也是被反對的嗎?說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也,但是到最後呢?不還是出現了總理衙門,出現了種種地方改革,這奉天改制也是可行的。

最後還是在奕劻的支持之下才通過了這一次的奉天改制,即便是那些權貴也沒有再反對,畢竟這些權貴也是知道無論是改革還是改制已經成爲了定局,大多數的權貴都知道不改革的話大清強盛不起來,這“龍興之地”放在那裡又有什麼用,在大清倒了之後這“龍興之地”在其他人的眼裡看來什麼都不是。

況且在關外的旗民當中,並沒有什麼人比較出名或者是在關外當個一官半職的,所以這個改制是影響不了什麼的只是這個權貴們的臉上有些掛不住而已,但是既然改制已經通過了也就不好再唧唧歪歪什麼的。

於是王賓看着自己手上的電報便知道又是一樁自己的心事解決了,這個旗漢並制着實給自己出了一些難題,讓自己不知道該怎麼着手改變,索性將這個制度在奉天給取消算了,所幸朝廷並沒有拒絕自己的建議在第二天便給自己拍來了電報,示意自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在看完了電報之後,王賓便將電報隨手放在了辦公桌上,一個人朝着會客室走去,要知道在好幾天前王賓便一直在考慮奉天的商業問題,而今天王賓便是邀請了幾位客人來解決一下商業方面的問題。

六月處的奉天,天氣已然感覺到有些熱意了,在王賓來到了會客室之後就看到了正在喝茶的兩個老外,這兩個老外赫然便是謝菲爾德和弗拉季米爾。

自從上一次戰爭結束之後,王賓就沒怎麼在見過這兩個人了,不過這一次王賓需要這兩個人向他們後面的公使傳達一些信息。

“哦,王將軍請允許我對您的升遷表示一下誠摯的祝賀。”弗拉季米爾和謝菲爾德看見王賓過來之後,頓時對王賓說道。

這謝菲爾德還好一些,至於弗拉季米爾則是有些巴結的樣子了,謝菲爾德的成就是自己努力獲得的所以即便是對於王賓這樣的邊疆大臣雖然保持了一定的尊重,但是這個尊重卻並沒有達到弗拉季米爾的巴結的程度。

而弗拉季米爾的巴結也是有道理的,先前弗拉季米爾在俄國內部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但是這個地位僅限於戰爭的時候,因爲弗拉季米爾爲前線帶來了軍火,所以纔會變的有些地位,而這些地位的保障全部是來自王賓的軍火交易,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這一切便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因爲戰爭的結束從而導致了俄軍不再需要軍火,所以雖然弗拉季米爾還是有着一定的地位,但是這個地位已經開始變得不再穩固了所以弗拉季米爾再也沒有了戰爭時期的風光,畢竟現在的他在沙俄的上層看來不過是一個已經過氣的人物,而這樣的過氣的人物在沙俄的上層並不缺少,所以對於這個曾經給過他短暫的輝煌的王賓保持必要的巴結是十分的有必要性的。

“這一次本官讓二位前來,是爲了和兩國的公使商議一件事情,本官希望能夠和俄國以及美利堅合作!”

王賓對着二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謝菲爾德和弗拉季米爾在聽了王賓的話之後,兩人的反應也是各有不同。

對於王賓所提出了合作,謝菲爾德習慣性的認爲王賓或許又想以什麼技術來換取美利堅的支持,而弗拉季米爾則是在想這個合作或許將會是自己有一次的崛起,只要把握住了這一次的機會或許自己能夠重新返回社會的上流!所以二人對於王賓口中的合作都表現出了一定的興趣,尤其是弗拉季米爾。

看着兩人目光中的興趣,王賓並沒有再遮遮掩掩,而是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這一次本官想和兩國對於奉天進行一次深度的商業合作!”

深度的商業合作,這個詞語剛從王賓的口中說了出來,謝菲爾德和弗拉季米爾就看出了其中的利益所在,這簡直就是在開放出屬於遠東的一些利益,而且是明目張膽的開放。

特別是美利堅,一直都在謀求其在遠東的利益,所以美利堅一直在提倡門戶開放,各國均等的政策,也正是因爲美利堅的政策所以目前爲止美利堅對於清廷的外交關係還是不錯的,盟友算不上,但是好感還是有一些的。

對於王賓說要在商業上面建立合作,就連謝菲爾德這個普通的外交人員都心有激動,更不要說後面的公使了,這對於一直在謀求遠東的利益訴求的美利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而王賓的這個提議對於沙俄來說更是一次機會,在這次的戰爭結束之後日俄之間的談判俄方必然是要將部分的利益割讓給日方。

所以對於從王賓口中的這個商業合作當中挽回一些損失,俄方必然是會支持的,對於俄方來說這是一次機會,但是對於弗拉季米爾來說,這一次的商業合作更是一次讓他重新返回上流社會的機遇。

第136章 入朝人選第119章 資本家的聯合第50章 招安(二)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282章 慈禧病重?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123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二)第167章 陰謀(二)第200章 大烏龍第100章 挑選(二)第11章 袁一翔剿匪記第313章 解圍(下)第276章 肺癆第119章 資本家的聯合第149章 倒黴的岑春煊第19章 錦州的洋行第157章 慈禧的後手第218章 試探(二)第264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下)第67章 戰後總結第286章 雙雙離世第73章 不打你能忍?第157章 慈禧的後手第8章 平步青雲路伊始第191章 應對第258章 調停開始第157章 慈禧的後手第163章 土地的改革與利用第99章 挑選(一)第62章 那個計劃(二)第93章 鎮壓(一)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二)第一百八十五章第76章 戰後反應第82章 出乎意料的客人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146章 經濟的發展第245章 對策(續)第69章 軍事會議(二)第316章 九里關的陷落(一)第120章 講武堂第298章 防務第171章 剿匪(二)第138章 挑釁第146章 經濟的發展第7章 進擊的馬自楷第87章 夜談(三)第263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上)第310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36章 要擴軍的王賓第262章 毫不鬆口第82章 出乎意料的客人第307章 義陽三關第253章 安平渡口的陷落第167章 陰謀(二)第239章 帷幕第299章 防務(續)第一百八十五章第187章 小動作(續)第229章 定計第101章 最後的比試(一)第107章 再一次的交易第92章 民變第97章 141的建立(一)第183章 時代的更替二十五章第62章 那個計劃(二)第102章 最後的比試(二)第4章 軍演前的準備第127章 幕僚(一)三十一章 戰爭的進程第236章 要擴軍的王賓第102章 最後的比試(二)第139章 心服口服第275章 擴大生產第208章 視察前線四十一章 無題第兩百九十七章第123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二)第58章 迫擊炮的出現二十六章 錦州日常第三白零三章 全面發展第44章 會後第173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一)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158章 分崩離析的北洋第320章 拿下東平州第115章 旅順陷落第158章 分崩離析的北洋第12章 錦州新軍(一)第157章 慈禧的後手第313章 解圍(下)第273章 那年那人(下)第116章 改革第277章 肺癆?小事一樁!第307章 義陽三關第128章 幕僚(二)二十三章 空間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