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東海海戰

然而龍王艦隊雖然艦船數量較少,艦炮可是不缺,鑄造大炮的機器可謂晝夜不停的生產各式艦炮補充到一艘艘如同下餃子般下水的艦船上,而且口徑統一,都是100mm口徑的短身管速射炮以及40mm口徑速射炮。

整合明朝水師後,四百石(100噸)福船共計有600餘艘,刨除那些老舊不堪使用的僅剩450艘,每艘配備艦炮艦炮12門,另有新式艦船50艘,排水約在400~600噸,安裝24~48門艦炮,總共合集有將近7000門艦炮,都是裝載100mm口徑短身管速射炮。

幾乎可以說,從瓊州大力開採出來的高品位鐵礦石絕大部分鋼鐵都用在這艦炮之上,即便使用新式機械以及奴隸開採礦石,一門艦炮的成本依然要去到將近500兩白銀,也就是350萬兩白銀,這還不算對配套的炮彈以及最重要的艦船,打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兩,可想而知這海軍的耗費有多恐怖,百年海軍可不是憑空說說而已。

要知道前明未滅時歲入也不過3000萬兩白銀,還要用到整個國家中去,要不是現在楚朝完整接手這遺產,更加抄家無數財大氣粗,還真供不上這龐大需求。

雖然這7000門艦炮與對面約12000門相比只有一半,但這威力壓根不可同日而語。

東海決戰時,龍王率先在東方採用成熟的風帆戰列線戰法以及小船突擊戰法,雙方艦隊相遇時,首先派出輕裝快船上前突入敵陣,左右各配備4門40mm口徑速射炮,以一分鐘三發的極速砰砰砰的快速連射,發射的3斤裝炮彈裡面填充的卻是足有半斤的苦味酸炸藥,彈丸雖小爆炸的威力卻是一點都不差,靠近的那些小船在雨點般炮擊中壓根挨不了幾炮便燃起熊熊烈火,即便是潑水也壓根撲滅這溫度極高的火焰,更多的是吸入太多一氧化氮中毒倒下,讓他們好好體驗一下後世甲午戰爭時北洋水師的感受,剩下見勢不妙的水手海盜只能跳入大海中隨浪飄蕩,燃燒的艦船卻擋住敵軍主力艦船的進攻路線。

而龍王的主力艦船則搶佔上風位排列成戰列線,用側弦對着亂作一團的雜牌艦隊在500米的距離上快速轟擊,精度極高的新式100mm口徑艦炮在這距離上依然有相當不錯的精準度。

因爲全艦口徑相同,所以只需要一次測量瞄準便可以調整全部艦炮瞄準角度,調整以及準備發射速度極快,可以達到一分鐘兩發,比起訓練極少的一羣烏合之衆長達2~3分鐘一炮的速度可是快了五六倍,彈丸分佈比較密集,讓他們好好體驗一下什麼叫炮彈如同潑水般密集。

而100mm口徑炮彈裝填足有1.5斤苦味酸,爆炸威力更猛,點燃的火焰更盛,即便是那些大型戰艦捱上一發也受不了,更何況這時代的艦隊哪裡有什麼火藥炮彈分開放置等隔離措施,引發的大火經常引起艦船殉爆,直接將一艘數百噸重得風帆戰艦炸得粉身碎骨,大火偶爾還會波及旁邊艦船。

等龍王艦隊圍着這支雜牌軍轟上幾輪,沒多久便大海變火海,滾滾毒煙直接籠罩整片海域以及中央密集的艦隊,宛若海上煉獄一般。

是役,史稱丁酉海戰,朝廷北海艦隊共計殲滅進犯大小海盜艦船近千,剿滅俘獲海盜五萬,僅有少部分逃脫,但已經不成氣候,進而肅清海域,從此再無海盜敢入侵帝國疆域,而己身傷亡僅有數千,此爲後事。

而豐臣秀吉則趁機在這段時間內增兵十四萬以及數百艦船入侵朝鮮,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兩軍爲先導在釜山登陸,分東西兩路齊頭並進,連佔慶尚、全羅、忠清三道。

此前的朝鮮處於李氏王朝時期,簡直就是前明的翻版,國內承平日久,武備鬆弛,而朝堂上又黨爭不斷,互相傾軋,政治和軍隊日趨腐敗,這正好給全國一統的倭國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侵略機會,早在五年前便已經被十五萬倭軍入侵過一次,但被前明朝廷派出的軍隊打敗,幫助朝鮮奪回大半失地後議和撤退。

然而當初願意內附作爲出兵援朝的條件卻概不再談,甚至朝鮮國王李昖僅僅上表答謝朝廷援救及助其復國,但是暗中對明倭議和卻排除朝鮮有所不滿,可謂十足的白眼狼。

現在新朝成立,卻遲遲沒有派人前來上表尊稱爲宗主國,反倒是被再次入寇的倭軍勢如破竹的打得城市接連失陷,進攻也遭到挫敗,這才連忙上表請求宗主國出手援助。

早幹嘛去了呢?

這等國事自然是要讓內閣給出個章程來,結合楚其琛的意思,商討的結果是援助還是要援助,但可以藉機延遲,讓朝鮮軍民多消耗一點倭軍的有生力量,隨後再出兵與倭軍來回拉鋸,最好拖個兩三年,同時削弱朝鮮以及倭國國力,等時機成熟再一舉將其趕回東瀛,同時徹底剷除李氏的勢力,使朝鮮成爲明朝的一個行省,進而作爲進攻東瀛的跳板,一舉剿滅東亞剩餘勢力。

又一次出逃的朝鮮國王李昖以及一衆大臣在京城等得頭髮都白了,還沒得到楚帝國的出兵答覆,他們可是將所有尚書高官都拜訪過一遍了,但都被拒絕接見,只是呆在鴻臚寺(外交部)的驛站中苦苦煎熬。

足足拖了兩三個月,朝鮮已經被再次全佔全國八道,比起上次更是一點地盤都沒有留下,已經相當於滅國,更因爲各地軍民的自發反叛被屠了將近二十萬人,倭軍摩拳擦掌的準備越過大江繼續進攻遼東,楚帝才正式宣佈發兵出征朝鮮,依然完全沒有理會這羣落難君臣。

這時候他們要是還不知道楚帝意圖跟東瀛一樣,想要將朝鮮吞併的想法纔是怪事,但也無可奈何了,然而沒過幾天便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從此再也沒有出現在人世間,但也沒有哪個會來過問這事情,就直接不了了之了。

沒等倭軍跨過邊境,十萬邊軍便直接跨過大江攻入朝鮮,當場轟殺第二軍指揮官小西行長,一直勢如破竹,將戰線推進到平壤才停止下來,就地徵集朝鮮軍民進行拉鋸抵抗,後面便已經沒有繼續進軍。

(PS:請各位多多支持正版閱讀,到起點上進行訂閱,謝謝各位支持~)

炎黃元年九月,西夏滅國,正式併入楚朝,並被拆分成數個行省,絕大部分青壯不是被殺,就是被徵發成爲先鋒敢死隊,與蒙古降兵俘虜一同進攻吐蕃藏區以及更北方的韃靼、瓦刺等遊牧民族部落。炎黃元年十月,羅煞率兵攻陷吐蕃首府邏些,斬殺新任國師利空法王等一衆大輪寺高手,搗毀寺院無數,繳獲密宗功法難以計數,正式將吐蕃藏區併入版圖。同年十一月,牛頭阿傍一舉攻陷奪取安南諸國,徵辟大量平民修築通往中原的馳道,以加強控制,其中絕大部分人都因爲高強度勞作而逐漸死去,然而不過數年,這些行省便以源源不斷移民過來漢民爲主要人口,正式將這一年三熟的重要產糧區併入版圖。

第一百一十三章 責任第六百八十七章 詛咒源頭第六百八十章 擊殺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二發第六百五十一章 女術士第二十二章 燒製第三百二十三章 血刀第七百六十章 精靈法師的信息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教堂第二百三十八章 九陽第九百八十一章 白苗少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隱形巨蟒第一百二十六章 祭壇第八十章 奸狡第二百三十九章 花族部落第三百零七章 半年之後第一百三十四章 購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殺戮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遇阿奴第八百九十六章 前往L4第六百零六章 征服第三百零九章 酆都現狀第四百二十章 比叡山第九百零八章 依靠第三百五十章 高手對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迴歸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流星火雨(上古卷軸篇,求訂閱!)第九百章 改造第七百四十章 奇特希姆第六百八十六章 女鬼魂第六百八十章 擊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新裝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仁王世界(新世界,求訂閱以及票票)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市場反應第八百五十八章 進入奧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復活儀式第一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四百七十一章 電烤巨蟒第九百三十七章 到手第八百二十六章 尤利烏斯-7遺蹟第七百零九章 刺客入侵第九百四十七章 刁蠻小姐第二百七十七章 遇忍者第三十七章 燒製瓦片木炭(爲慶祝本書獲得第一個舵主加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化終結第六百二十三章 萬界引擎?第三百八十八章 阿福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引軍入甕計劃第八百四十七章 救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載具終結者登場第四百九十四章 111避難所第二百二十四章 收復百草第六百九十章 詛咒解除第九十三章 春天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探索炙燃墓第三十八章 完工(3/3)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醫仙入隊第七百八十三章 穿梭時空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昌遺蹟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暗殺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遇老冰棍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末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利誘第二百二十三章 挑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伊勢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酆都改革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果園的獅鷲獸第一百五十三章 神之音第七百四十九章 魔法干擾第二百四十章 逍遙谷往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化功第三百四十章 正道集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八百八十二章 穆的新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宰府第三百七十九章 阿勝第六百七十九章 鹿角惡魔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帷幕拉開第一百七十章 阿特拉斯地圖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戰爭完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跳遷新體驗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裂谷城第九十三章 春天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溼婆經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狼心再現第三百九十章 立花宗茂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過渡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漆黑礦洞第一百八十三章 古墓迴歸第六百八十九章 生死之戀第五十四章 第二個古鐘第三百一十六章 同修劍陣第三百二十四章 敗完顏第二百四十三章 返回第三十九章 火光(1/3)第九百六十七章 小石頭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龍第八百三十一章 慘遭屠戮第一百二十七章 遠古暗影編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