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尋仙日(上)

康熙四十六年二月,今年的春天出奇的冷,前幾日還飄了一場雪,京城銀裝素裹,到是給這座古老的城池,平添了幾分肅然大氣。

芷雲倚在暖閣的美人榻上,端着一碗烏雞花膠湯,身前的炕桌上擺放了一個紫檀木的箱子,裡面整整齊齊地碼放滿了銀質的法杖。

她悠閒地一邊兒喝湯,一邊兒拿着一顆拇指大小的幽藍晶石,一根根給法杖做測試,把光澤黯淡的法杖挑出來,扔進地上的藤箱內,準備回爐再造。

不過片刻工夫,手裡的烏雞湯還冒着熱氣,活兒就做完了,芷雲笑眯眯地合上紫檀木的箱子,眉宇間流露出由衷的愉悅來——地上藤箱內,只有一根殘次品孤零零地躺着,絕大部分的法杖完全合格。很顯然,她手下那一批可愛的學徒們已經能派上用場了。

“福晉,今年有資格參加選拔的一共是一千一百二十六人,比去年可是多了不少……”

十月隨手合上手中的名單,皺眉道,“今年聖上允許漢人百姓也參加選拔,裡面肯定有家境貧困的,要是按照以往的學費和生活費的標準,恐怕……”

“若真有人資質好,又出不起學費,那就酌情減免,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差額全從貴族子弟頭上找補回來,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對了,我上個月出門兒,就碰上一個小夥子挺合心意,不過,看起來家世不怎麼樣,到可以照顧照顧……”芷雲擡了擡頭,漫不經心地應了一句,就揮揮手打發了已經彙報完的七月。

她這幾日總是懶懶的,老犯困,連實驗室都不願意去,處理起這些雜事,多少也有點兒懈怠,偏偏歐陽因爲公務去了揚州,這一年一度的學徒選拔,也只好搭一把手,幸虧現在一切已經進入正軌,身邊的幾個丫頭也早就能獨當一面,到用不着她太操心。

不過,康熙居然肯讓漢人也參加選拔,這到有些奇怪,芷雲挑了挑眉,眯眼一笑,大概是感受到各種魔法道具的奇妙之處,有些心急吧。這些年,除了‘順風耳’與‘傳遞陣’之外,芷雲可沒少將學徒們做出來的物美價廉又實用的小道具呈現給當今天子,嚐到了甜頭兒,估量到了價值,估計康熙再也捨不得放棄那些方便的魔法道具了。

嗯,現在這樣的局面,芷雲和歐陽都還算滿意。

說起來,康熙四十四年,芷雲和歐陽在康熙帝的支持下,第一次打出‘皇家常青藤法術學院’的名號時,滿京城的貴族子弟們都是心懷疑慮,恨不得躲得遠遠的,若是有哪一家兒的孩子被挑中了,大部分都是苦着臉上上下下打點跑門路,不願意送自家孩子去,還有人用家族裡不上進的庶出的子女代替,甚至是用下人頂替……各種各樣的花招層出不窮

不過也難怪,滿洲貴族們,誰捨得放自家的寶貝疙瘩去什麼莫名其妙冒出來的學院,更別說,這一去最少就是三年,年紀小的還好說,有那本身已經十七八的,等到三年後,恐怕是事業、婚姻,什麼都給耽誤了。

當時見了這般場面,芷雲是哭笑不得,索性也不管,由着他們蹦躂,反正她本身在乎的是人才,並不是家世出身,在乎出身的,只有康熙皇帝一個人而已。

結果,一開始被挑中的那六十名少男少女,一年之內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光是行爲舉止大爲不同,氣質上也全變得自信、優雅,和其他家族子弟一比,高下立現,並且還真真實實地學會了一些神奇的仙術。

畢竟,這些人都是簽了魔法契約的,忠誠方面絕對可以放心,以後全是芷雲和歐陽自己的班底,培養起來哪會不盡心盡力?

學習魔法之餘,歐陽還從半位面的圖書館裡挑選出一些不犯忌諱的,各種各樣的知識來,讓他們按照各自的興趣愛好學習。什麼記憶藥水,提神劑之類的魔藥,也是毫不吝惜,需要多少就提供多少,再加上各種專注法陣的應用,這些本來就資質不錯的少男少女們學習的速度着實不慢,一年工夫,估計能頂一般人學上十年八年。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加上被浮空城上密集的魔法元素滋養,那些人又是被從千百人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資質絕對不凡,如果還不能脫胎換骨,那芷雲和歐陽就應該趕緊找塊兒豆腐一頭撞死,省得丟人現眼。

一羣脫胎換骨的孩子們一亮相,那些本來以爲又是哪一個人弄了‘邪門歪道’來哄騙聖上,對此大爲不屑的所謂英明家主,簡直驚訝得眼珠子都快掉了下來了,再加上康熙對所有入選的人家大力提拔籠絡,對那些入選的少男少女更是異常關注恩寵。

於是——那些耍小聰明矇混過關換了人的家主,一個個是叫苦不迭,後悔莫及,卻也只好嘆着氣開始關心起本來不受重視的庶子庶女,好歹也是自家人,骨肉至親,雖然比不上嫡親的兒女尊貴,眼看着有出息了,到也能幫襯幫襯家裡。而那些遵守規則,沒有換人的,當然是揚眉吐氣,對自個兒的先見之明大爲得意。

如此一來,局面算是徹底打開,到了四十五年第二次選拔的日子,還沒等旨意下來,京城裡的滿洲貴族們就開始把家族子弟收拾得光鮮亮麗,翹首以盼。

那一次,芷雲一共選了百多人,不過,男女比例卻有了一些變化,男孩子有七十六人,女孩子只有三十四人,這也沒辦法,誰讓這一次合乎要求的人裡面,男孩子比女孩子多得多呢,看來,雖然滿洲姑奶奶的地位不低,但是,重男輕女依舊是社會主流。

選中的自然是張燈結綵,大擺筵席慶賀,沒選中的垂頭喪氣之餘,又把希望放在來年。

這可要比科舉划算得多,考科舉那得頭懸梁錐刺股,辛辛苦苦地拼命讀書,熬壞了身體,熬到滿頭白髮,也不一定能榜上有名,但這樣的選拔,可不管你肚子裡有多少經書,只要是年齡合適,身體健康,家世清白的,都能參加,出來之後,前途也是一派光明,心裡明白的人,哪會不知道該怎麼做?

滿漢之爭在大清朝一直存在,如今這件大事中,只有滿人得了好處,漢人怎麼可能甘心?四十五年一年,朝廷上下,滿漢雙方,在康熙面前打了一整年的官司,再加上歐陽直接跟康熙說,滿洲八旗子弟里根骨好的都挑選得差不多了,要想增加人選,恐怕要擴大選拔範圍才行……

於是,今年的選拔,滿漢蒙八旗,包衣和漢人中家世清白的,全可參加,當然,還是滿洲八旗優先。不過,想必康熙對那些入選的漢人也會給擡旗,或者用其它的法子籠絡住。

芷雲喝完湯,伸了個懶腰,隨手擁住透着青草香氣的棉被,歪在榻上睡去。

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尋仙日。

雖然是春寒料峭,可京城裡的氣氛卻極爲火熱,不光是滿洲勳貴家的適齡男女滿心期待緊張,連平民老百姓家裡的孩子們,都指望着這個難得的一步登天的機會。

女孩子們拿出自己最好的衣衫,天沒亮就打扮了起來,男孩子們也乖乖地由着父母把自個兒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這一天,不知道多少心懷夢想的少男少女們滿心期待,又忐忑不安着。

京城,大槐樹衚衕,這裡住的大多都是來京城討生活的窮苦人,最裡面的一戶人家姓何,是一年前從山東來京裡投親的,不過,在路上的時候,何家老兩口就不幸病逝,只留下何青,何紅兄妹兩個。

兩兄妹驟然失去雙親,自然是悲痛欲絕,可是,也只能勉強振作,從不多的積蓄裡拿出一大部分安葬了爹孃,哥哥帶着妹子,辛辛苦苦來到京城,卻發現親戚早就搬了家……

幸好,何清雖然小,可也有十五歲,算成年了,又長得清清秀秀,還識得幾個字,在京裡一個小飯館中找了個差事,妹妹何紅也乖巧聽話,平日裡能繡一些荷包拿出去販賣,兩兄妹相依爲命,日子雖然清苦,到也不是過不下去。

再加上街坊鄰居大多是老實厚道的人,看他們兄妹兩個年紀小小就沒了爹孃,自然心生憐憫,對他們多有照顧,這一年多來,兩個人到是在京城站住腳了。

清晨,天剛矇矇亮,何紅就早早從牀上爬了起來,輕手輕腳地踱到廚房裡生了火,又把家裡僅有的,吊在屋檐下保存着的半斤豬肉摘下。

看着油汪汪的肥肉,何紅吞了口口水,終於還是咬咬牙,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案板上。

何青隱約聽見點兒動靜,睜開了眼,剛一清醒,就本能地伸手摸向枕頭底下,直到他真真切切地摸到了一張精美的繪了青藤紋路的紙箋,才鬆了口氣,先是在破舊的棉被上擦了擦手,把紙箋拿出來,擱在眼前,聚精會神地看了半天,臉上隱約浮現出一抹夾雜了欣喜的惶恐……。

第二十章 休養第一百零七章第二十三章 枯槁第九十七章 入夏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六十二章 居家第七十二章 ‘鋪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產女第十八章 木蘭秋獮(中)第二十九章 閒逸第三十七章 女書寓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二章 尋仙日(下)第一百五十五章第四十三章 封爵第十八章 木蘭秋獮(上)第十章 德妃第二十七章 走水(下)第四十八章 後事第四十二章 欲託孤第三十章 波動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十四章 育兒第五十七章 請安第一百五十七章 養胎第四十八章 選秀前夕第三十一章 龍鳳第一百二十六章 宮宴第五十一章 指婚第六十四章 子嗣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寶音第一百六十七章 終章(1)第五十五章 入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隱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孕育第六章 備考第一百零五章第十二章 揭帖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九十章 苦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喜事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十八章 木蘭秋獮(中)第六十四章 子嗣第六十章 擠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七十六章 駕幸浮空城第三十二章 孩子第二十九章 養病第二十六章 走水(上)第三十二章 閒散第五十九章 軍伍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外第三十五章 相遇(中)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三十章 波動第二章 回‘家’第五十九章 孃家第三十五章 風寒第三十三章 威勢第二十六章 走水(上)第三章 家務第一百一十九章 喜事第二十章 休養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終章(1)第五十四章 登門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五十八章 書籍第一百一十九章 喜事第二十九章 閒逸第四十七章 議親?第十六章 年節第一百四十九章 混亂第十一章 誤時第十七章 良辰第八十八章 陽春第三十五章 風寒第一百章 鍾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終章(1)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三十八章 畫像第五十九章 軍伍第三十九章 父愛第一百五十三章 因果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五十八章 歸寧第十八章 木蘭秋獮(中)第四十章 安置第二十九章 閒逸第四十四章 默契第四十一章 三年第五十三章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