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封神演義

中國道教的來源,從傳統上來說一般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起於古代的神道,這一部分牽扯到了最爲古老時期,人類對自然氣候的敬畏而產生的一種膜拜行爲。

什麼風神、雷神、水神、火神,甚至以各種強大的野獸,未知的神秘事物等等,真要追述起來的話,基本上都可以歸類到這個方面,同時也被道教所吸納爲己用。

至於另一部分,則是源自《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真正的道家思想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而道教幾乎都奉老子爲教主。

但又有說,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應該是《太平經》,而此經完成於東漢時期,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則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誌。

可相對於道教複雜的理論、越然物外的追求以及更加龐大的神仙體系來說,佛教的教義就明顯更貼近於大衆,更以人爲本。比如,巧妙地利用了世人皆怕死的念頭來拉人氣。

別看這個經那個經的,其實說來說去,有很大一部分的意思都是指相同得。用俗話來說,就是這人啊,生來就是受苦得,生老病死是苦、愛恨別離也是苦。

不過沒關係,要想不苦的話,只需要信仰我佛,那麼這個苦終究有一天會離你而去。就是死了都不必害怕,反正我佛慈悲,死了之後還可以被超度到極樂世界去享福。

甚至於,只要你信得足夠堅定、足夠誠心,還有可能直接修成正果,成爲佛陀。就算不能成佛,也可以成個菩薩、羅漢,實在不行,也可以藉由六道輪迴轉生爲天人去享福等等。

有了六道輪迴的設定,就算你生前做惡多端也沒有關係。只要信仰我佛,哪怕下一世輪迴成畜生,可下下世、下下下世、下下下下世,都有機會重新迴歸我佛的懷抱。

總而言之,甭管你信佛還是不信佛,是個人都得在這六道之中不停輪迴。無形之中就給人來了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也讓人更覺得佛教果然很是慈悲爲懷,這種情況之下還不興盛那纔怪了。

與之相比,道家信仰明顯就複雜了很多。各種派系、體系、特別是追求超脫的仙道一脈,更是太過“脫離羣衆”。畢竟。在連飯都吃不飽的年月。誰還想着去修仙啊。

唯一可以走捷徑的。就是要廣大信衆們直接服食外丹,也就是之前驗證過的“神奇小藥刃”,服用了之後了之後你就能長命百歲啥的,可眼下這條路卻被李安然給掐斷了。

而且。佛教裡的那些和尚、僧侶,沒事兒的時候總喜歡藉着去民間雲遊的機會給自家的教派刷聲望。可道家呢,更多的則是隱居於山野之中,修自己的道,兩相這麼一比較,孰優孰劣自然是一目瞭然。

其實以李安然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神異之處,特別是當初爲了救災,在那些蝗災氾濫之地,施展出了憑空變出大量家禽的仙法。真要想挽回道門一脈的頹勢並不是件太難的事情。

只需要成爲大唐道門的形象代言人,舉辦幾次道家的大型活動,並在活動當場,展現出種種神異的手段。到時候,因爲丹藥而造成的問題。自然能夠迎刃而解。

可考慮到佛道之爭的風險,而且李安然也不願意打破眼下這種悠閒的生活環境,所以,在沉吟了良久之後,才說道:“袁道友,天機不可泄露,但我這裡有一本書你可觀之。”

“不知此是何書?”眼瞅着剛剛還在說到道門衰敗乃是天意,轉過臉卻讓自己看書,袁天罡愣了一下之後,卻是立馬就明白了,這本書肯定與剛剛所說之事有着很大的關聯。

“還請兩位道有稍等片刻,我去去就來。”心中已經有了萬全之策的李安然,並沒有急着揭開迷底,而是站起身行了一個道家的稽首禮,說道。

“真人請便。”越想越是覺得,對方之所以不說多半是怕泄露天機所帶來的劫難。而這本書應該能夠變相地解開道門衰敗乃是天意的真相,袁天罡按下心中的激動,回禮道。

就在李安然回到內院書房之中,打開自己的電腦調出一本小說用打印機將內容打出來,並且還抽空設計了一套很有道家韻味的封面和封底時,袁天罡師徒倆則是聊了起來。

“師傅,真人爲何會說道門衰落乃是天意?”因爲身份要低了一輩,剛剛一直沒敢出聲的李淳風,眼瞅着大廳之中再無旁人,哪裡還按得住心中的疑問,說道。

“某也不知。”因爲道教受此劫難而憔悴了許多的袁天罡,搖了搖頭說道:“既然真人這麼說,想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具體怎麼一回事,還是先看過那本書之後再說也不遲。”

“唉……也只能如此了。”原本還想說些什麼,可李淳風在看到那兩臺依舊在噴吐着清涼氣流,讓整個大廳都變得如在春日的法器,涌到嘴邊的話最終也只是化爲一聲嘆息。

而此時的李安然,則坐在書房之中,看着打印機不斷地噴吐着新鮮出爐的書頁。考慮到這書的意義比較重大,還特意對書頁的背景進行了設計,每一頁都很有道家的韻味。

等最後一張打印完成之後,李安然先是確認了一下內容和頁數順序有無錯誤,然後纔將之前設計的封面與封底給“縫”了上去,很快,一本古色古香的線裝書就新鮮出爐了。

“嘿嘿……不知道這本書提前出現在這個時空,會不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拿着手中的書冊,看着封面上那行動流水的四個大字,李安然忍不住一陣竊笑道。

眼瞅着書也弄好了,實在是不想再被外面那兩人給打擾的李安然,也沒耽誤時間。直接拿了塊上好的綢布將書冊包好,然後拎在手裡就往前廳走去。

“袁道友、李道友,久候了。”拎着手中的綢布包出現在前廳裡的李安然,笑道。

“不久,不久。”在對方出現的那一剎那,眼神就跟抹了水泥似的直接沾在了那隻綢布小包上的袁天罡,起身回禮道。

“好叫道友明白,此書乃是我們上界流傳很廣的一本書。裡面的內容,與下界多少還有些關聯,具體的情況如此,實乃天機不可泄露,所以,我也不能多說什麼。”

“至於你們能不能從書中悟出道教衰落的真正原因,甚至能不能從書中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那就只能看機緣了。”拍了拍放在桌面上的綢布包,李安然說道。

雖說一次丹藥的事情確實給袁天罡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但依舊還是在第一時間就聽明白了話裡的玄機,當下正色說道:“真人能做至這一步,貧道已是感激不盡。”

“不管貧道能否從此書之中悟出機緣,此事都不會有半點泄漏。”說到這裡,袁天罡轉過身,滿臉肅然地說道:“淳風,此事止於你我之口,明白嗎?”

“徒兒明白。”雖然這心裡多少有些不同的意見,但此時的李淳風也知道事情的輕重,當下狠狠地點了點頭,應諾道。

“好,既然袁道友這麼說了,那我也就放心了。”說到這裡,李安然很鄭重地拿起手邊的那個小綢麪包,走上前,雙手捧着遞了過去,嘴上卻說道:“慢走不送。”

對於這種把客人直接往外趕的行爲,此時的袁天罡一點也沒放在心上。在慎重地接過綢布包手,直接往懷中一塞,行了一禮之後,直接就帶着自己的徒弟李淳風閃了人。

等二人回到來時的馬車上後,袁天罡在自己徒弟的嚴密看護之下取出綢布包打開,下一刻,一本古色古香的書籍就出現在了兩人的視線之中,而這本書的封面上則寫着四個大字:

《封神演義》……

第665章 那麼問題來了第166章 紫花苜蓿第552章 刀功(1)第81章 運氣來了第501章 煉寶(4)第554章 數錢(1)第609章 收徒楊廣第5章 土方子第413章 如何賺大錢第619章 念頭通達第508章 進山(1)第348章 入夥第311章 謀財害命?第288章 邪惡辦法第89章 測試鈔第685章 李家祠堂第34章 打賞第120章 “真情流露”第416章 錢莊的好處第364章 相見即是有緣第227章 自立門戶第571章 不一樣的李明達第607章 地下秘室第697章 小弟弟第522章 反應(1)第635章 有些擔心第54章 雷明頓霰彈槍第240章 封神演義第425章 智腦有問題?第570章 巨石陣第433章 鹹貨“興國”第371章 葬禮第735章 你可真行第383章 神威如獄、神恩似海第486章 方便之門(1)第134章 偶遇第552章 刀功(1)第107章 擴大地盤第615章 小純陽丹第289章 出關第592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195章 壞事與好事第182章 道兵?第96章 竊書不算偷第745章 聖母?奴性!第520章 妹紙與靈猴(1)第140章 瀛洲島第90章 設計第207章 收購第478章 仙門(1)第30章 蓮花荷葉杯第437章 “市儈”第27章 進城第617章 誠意第94章 崇拜第469章 日後再說第252章 坑人第652章 衝出地球第308章 東市西市第218章 未來的人才第679章 故地重遊第495章 迴歸(2)第150章 貴客第486章 方便之門(1)第170章 陽光小別墅第546章 竹間舍(3)第587章 宇文化及的末路第540章 創業(1)第747章 三管齊下第199章 疑惑第22章 搜索第434章 準備好了?第376章 船隊第493章 十年(4)第178章 杜如晦第246章 依依不捨第192章 已經到了第220章 文明發展的基礎第714章 傳藝第429章 嚴苛的軍規第654章 被虐上癮?第518章 葫蘆第601章 分道揚鑣第486章 方便之門(1)第707章 山寨濾芯第296章 念頭通達第173章 籌備上元節第578章 詭異變故第515章 來客(2)第556章 商品多元化(1)第142章 視察第334章 出發第193章 緣去則散第373章 會是什麼反應?第439章 巴依老爺?第595章 殺人的不是刀第23章 金銀鋪子第712章 分筋錯骨手第303章 不是“花瓶”第67章 謝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