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使節

曹鉤子成了北漢的攝政王,這件事筱雨是知道的。北漢既然派來了使節,那多半便是曹鉤子的意思。

扈三彎曾經說過,曹鉤子同他通過信,告訴他,如果筱雨有什麼難處,可以告知他,他會力所能及幫忙。

筱雨沒有將此事太過放在心上。

曹鉤子和她之間的確很有淵源,但畢竟現在也算是“各爲其主”,牽扯上兩個不同的政權,要是往來太過頻繁,終究不是一件好事。

再者,西嶺和大晉現在雖然也有矛盾,但大體上還是和平的,自然也用不着北漢橫插一槓子。

讓筱雨想不通的是,爲什麼在這樣的事情,北漢竟然突然想到要和西嶺往來呢?還派來了使節?

筱雨沉吟片刻,問道:“康康應該已經得知這個消息了,他怎麼說?”

“大公子的意思,好像是要斟酌一二,在朝上並沒有立刻做決定。”郭嬤嬤道:“老奴是聽人說了此事之後,方纔來告訴夫人的。”

筱雨頷首,凝神問道:“康康父親那邊呢?”

“將軍應該也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吧?”郭嬤嬤道:“雖然將軍和夫人都已經不怎麼管大公子在朝堂上的事情,但這些消息,還是有人會主動告訴將軍和夫人的。”

筱雨抿抿脣,對郭嬤嬤道:“去打聽一下,北漢最近有什麼動作。”

郭嬤嬤應聲而去。

中午時分,康康一般是不回來陪楚彧和筱雨用午膳的。今日也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他卻回來陪楚彧和筱雨用午膳了。

“爹爹,媽媽。”康康背挺得筆直,同楚彧和筱雨打了招呼後,便看向萎靡不振的騏兒驥兒,問道:“你們倆又闖禍了?”

對騏兒驥兒來說,康康這個大哥的威嚴甚至比楚彧和筱雨這對父母還要重。見到康康,兩個小子頓時更蔫了,小心翼翼地叫了一聲“大哥”,像綿羊一樣乖巧地坐了下來。

往日他們倆在飯桌上定然還要鬧騰一二的,有康康坐鎮,他們倆都不敢鬧騰了。

筱雨給康康盛了碗湯,囑咐他先喝點兒暖暖胃,笑問道:“平日裡你都不回來用膳,今兒個可是有事?”

康康點點頭,喝了半碗湯,道:“爹爹,媽媽,北漢使節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

楚彧點頭,筱雨問道:“康康可有決定了?”

康康搖頭說道:“我還沒有打定主意。”

他看向楚彧:“爹爹覺得呢?”

“畢竟來的是使節而不是軍隊,那顯然他們想要的是溝通合作,而不是戰爭,要是不放行,反倒顯得我們不大氣,對北漢不尊重。”楚彧道:“這樣的話,不是仇人,反而會成爲仇人。”

康康點點頭,又看向筱雨問道:“媽媽認爲呢?”

筱雨默了默,康康說道:“我記得,大晉的扈爺來的時候和媽媽提過,北漢的攝政王,媽媽也是認識的。”

筱雨心裡默嘆了一聲兒子的記性真好,點頭道:“沒錯,北漢攝政王和大晉的扈爺,曾經都是跟着你爹爹和媽媽前往海國的故友。”

“那……媽媽覺得他可信任嗎?”康康問道。

筱雨奇怪地道:“爲什麼這麼問?”

康康沉吟片刻,道:“據我所說,北漢現在的形勢並不差。大晉與北漢接壤,西嶺也有與北漢相鄰的地方,現在大晉自顧不暇,自然不會去挑起和北漢的紛爭,而北漢形勢大好……難免不會有想要來佔便宜的想法。”

筱雨擰了擰眉:“不好說。”她看向楚彧:“你覺得呢?”

“就曹錄本人而言,我覺得他是一個可信賴的人,光明磊落,敢作敢當,是條漢子。”楚彧道:“不過……若是沾染了權勢這一類東西,很多事情,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

楚彧看向康康:“你自己作決定。”

“爹爹之前分析的,不想非仇人卻變成仇人的事情發生,道理是很明朗的。”康康道:“但是反過來想想,我卻覺得不大對。”

“哪兒有問題?”筱雨問道。

康康道:“如果是要派遣使節來,在使節來前就派人告知,這纔是正該有的禮儀。可他們卻是人到了就要進入西嶺了方纔通知,要西嶺放行,未免有些隨意了。又或者,北漢本就是不講禮儀之邦?可如果是這樣,北漢攝政王總是在大晉待過的人,不應該不懂這些道理纔對。”

康康疑惑道:“所以我想不明白。”

楚彧和筱雨也若有所思。

“康康分析得沒錯。”筱雨對楚彧道:“北漢使節這樣的行爲,有點兒‘兵臨臣下’的意思,的確有些不尊重。如果是曹叔的意思,他應該不會不知道這最基本的禮儀。”

楚彧也覺得康康言之有理。

“康康,那你有應對之策了嗎?”楚彧問道。

康康點頭,道:“我初步的想法是,人還是要放進來的,不管北漢的人是怎麼個打算,西嶺總不能露了怯。但暗中的調查不能斷,我會讓人儘快查明北漢發生了何事。另外——”

康康頓了頓,道:“聽說這支使臣隊伍人數不少,如何約束他們,倒是一個難題。朝上有臣子提出在國都裡修一個行館,我覺得有些太擡舉他們了。”

筱雨好奇道:“人數不少?北漢使團有多少人?”

“少說也有五百人。”康康道。

筱雨皺緊了眉頭。

“我怎麼覺得……這種情況好像似曾相識?我好像在哪兒見過……”

筱雨看向楚彧:“你可有印象?”

楚彧想了想,搖頭道:“我不明白你是指什麼……”

筱雨抿了抿脣,忽然“啊”了一聲。

“對了!”她道:“當初西嶺使團去大晉,聽說也是聲勢浩大。可後來才知道,西嶺使團去大晉是另有目的……”

福壽膏一事,康康也是很清楚的。

他頓時皺了眉頭。

“北漢會有這樣的野心?”他自言自語道。

筱雨也不知道,她只是覺得這樣的場景和西嶺使團去大晉何其相似。

“不管怎麼樣,總是要提防一二的。”筱雨輕聲說道:“康康,一支五百人的隊伍,不容小覷。”

“我明白。”康康鄭重地點頭。--12875+d6su9h+10100405--

第61章 誤會大了第589章 雅竹第1039章 作用第46章 漸漸磨合第670章 血統第1015章 忌憚第1035章 皇族第1027章 深沉第467章 湊對第995章 妒忌第869章 拌嘴第662章 客至第789章 陰謀第633章 福壽第651章 君心第993章 太子第533章 中飽第978章 吉辰第996章 比較第33章 初霽失蹤第280章 禮來(上)第842章 倚老第582章 說定第868章 解決第489章 可能第191章 妥協第92章 丁公鑿井第945章 兄弟第311章 欺負第831章 新客第631章 侯府第455章 驟逝第450章 吵鬧第618章 祖宅第825章 安排第143章 那你娶吧第31章 人情之恩第919章 婚宴第129章 一家團圓第80章 反算計之第841章 寒來第939章 誅殺第72章 宋家孤本第982章 互補第897章 寵壞第427章 新藥第680章 摻和第648章 儆百第350章 兩箱絲綢第803章 好處第602章 姐妹第363章 熟人第576章 詰問第618章 祖宅第516章 夫妻第405章 窺心第97章 凍瘡土方第645章 溫馨第119章 藥膳鋪子第941章 意第166章 不知行情第13章 魚形玉佩第828章 建議第261章 朋友第984章 優秀第911章 探望第293章 表忠心第66章 該爭就爭第208章 孟浪之徒第86章 他們活該第128章 秦氏夫妻(下)第917章 檢討第876章 兵權第406章 安佛第641章 發作第7章 算計上門第230章 轉嫁(下)第372章 識破第1002章 別院第382章 受傷第242章 出身第456章 無息第948章 贊同第56章 上鎮慶生第158章 偷換主題第620章 威脅第1004章 十年第823章 定人第376章 舊聞第853章 完美第466章 逗趣第496章 議定第265章 農家第292章 回到家鄉第209章 王謙尋來第53章 查看傷情第28章 獵得雄鹿第822章 羣山第832章 母愛第718章 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