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六章 殘陽如血(一)

熱鬧的年節一過,朝堂秩序又恢復了往常的繁忙景氣,在少了內耗的情況下,運轉自是順遂無比,接連數月下來,朝局平穩而又有序,唯一值得一書的大事只有一樁,那便是去歲五月奉旨領軍征討龜茲的阿史那杜爾發來捷報,言稱已平滅龜茲國,擒其國王及首相等諸多顯貴,並於天山達阪隘口大敗西突厥大軍,南疆基本已定,請求設立龜茲都護府,以確保西域商路之安全。

龜茲只是個西域小國而已,因着篤信佛教的緣故,雖有兵近五萬,可戰鬥力卻是孱弱得有如豆腐渣一般,至於西突厥麼,號稱坐擁控弦戰士三十萬,可也就是土雞瓦狗般的烏合之衆罷了,以唐軍之強大,雖僅出兵三萬五千餘,擊破諸敵卻非難事,說是手到擒拿也不爲過,實際上,不止是滿朝文武,便是下詔出兵的太宗本人,對此戰都不怎麼看重,甚少過問西域之戰況究竟如何,直到阿史那杜爾的捷報傳回,朝中諸般人等方纔想起了西域還有着這麼場戰事的存在。

戰事儘管不受朝廷重視,可不管怎麼說,終歸是一場大捷,該嘉獎的自是須得嘉獎上一番,問題是此一戰中出了個岔子——大軍副帥郭孝恪戰死於龜茲城下,折損將士兩千餘,如此一來,該如何給這麼場戰事下個定論就不免起了些爭議。

郭孝恪,瓦崗軍出身,原是兵部尚書李勣舊部,武德元年,瓦崗軍潰敗之時,隨李勣投唐,受封宋州刺史、陽翟郡公,自貞觀十六年起,一直在西北邊陲任職,先後當過涼州都督、安西都護、西州刺史,屢立戰功,乃赫赫有名的邊關重將之一,屬功勳之臣,只是其人生性奢侈,僕妾器玩,都極盡鮮華,雖在軍中,牀帷器物也多用金玉裝飾,屢遭人詬病,在朝中風評一直不佳,此番爲副帥,奉命留守龜茲王城,縱兵大肆掠奪龜茲王宮中的財寶不說,更荒謬的是將王宮中的美貌侍女帶回營中侍寢,疏於防範,以致於被西突厥軍以及龜茲叛軍偷襲得手,自身以及長子郭待詔一同戰死當場不說,還連累了兩千大唐將士隨其血染疆場。

郭孝恪若是沒死,那一切都好辦了,一個玩忽職守的罪名扣下去,雖不致問斬,貶謫難逃,偏偏其戰死了,還死得極爲英勇,力戰而亡,如此一來,該如何給其蓋棺定論可就有些令人頭疼了,兵部那頭的主流意見是人死爲大,念其往昔之功,當以撫卹爲主,可禮部、太常寺兩衙門的官員們卻不認同這麼個說法,認爲此戰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折損,全是郭孝恪玩忽職守之結果,雖力戰而死,也須得嚴懲不貸,兩方面的意見不統一,官司自然就打到了身爲首輔大臣的*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弄得*一時間也不好輕易下個結論,李恪聞訊,也覺得頗有些棘手,沒旁的,郭孝恪一直就是李勣的親信部下,彼此間關係極爲的密切,打狗終須看主人不是麼?尤其是在這等政權即將交接的敏感時分,于軍中素來威望極高的李勣顯然不好輕易得罪了去。

“微臣叩見陛下。”

朝堂爭議既起,敘功之事自是不宜久拖,與李恪緊急商議了一番之後,最終還是認定此事須得緊着報到御前爲妥,畢竟李恪如今已沒了監國的名頭,僅僅只是以幫辦的名義在御書房裡幫着批摺子罷了,似此等軍中要務還是須得太宗做出定奪方可,當然了,出面奏事的人只能是*,而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李幫辦。

“免了罷。”

儘管已從李淳風處得知了自己的殯天時日,可太宗卻並未因此放棄最後的努力,不單不曾停用金丹,在用量上反倒是更加大了幾分,至於效果麼,倒不是沒有,至少在服用金丹後一兩個時辰裡,精氣神還是不錯的,只是過後麼,那就真的是徹底萎靡了,以致於太宗不得不日復一日地加大着用量,完全就是在飲鴆止渴,具體到眼下,於*進來前,太宗纔剛又服下了枚金丹不久,氣血正自翻涌着,面色自也就顯得格外的潮紅,乍然看上去,似乎精神抖擻的樣子,叫免的聲音也自頗爲的洪亮,只是兩暗淡的眼圈卻是明顯在宣示着太宗的龍體已然處在了崩潰的邊緣。

“謝陛下隆恩,微臣此來,是有一事要奏,滅龜茲國一戰中,郭孝恪力戰而亡,雖勇烈,然,其在軍務調度上卻有疏失之過,且,擅自劫掠龜茲王宮,擅取財貨及侍女自用,亦與軍規有違,朝中諸般臣工在敘功上爭議頗多,有言恤者,有言謫者,相持不下,微臣不敢擅專,特來請陛下明訓則個。”

*恭謹地謝了恩之後,也自無甚虛言,開宗明義地便將前來求見的事宜道了出來。

“子明怎麼看此事?”

太宗如今雖是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追求長生之上,可耳目並不閉塞,自不會不清楚朝中對敘功一事的爭議,心下里也早有了定奪,但卻並未就此說破,而是不動聲色地將問題又丟給了*。

“回陛下的話,微臣以爲功過須得兩分,郭孝恪調度不力,守禦輕忽,擅取財貨等,皆是大過,按律當得嚴懲,然,力戰而亡之勇烈也須得有所表彰,是故,竊以爲應先免其爵,再追贈其功,厚葬,如此,或可平爭端焉,此微臣之淺見耳,還請陛下聖裁。”

於*來說,這等裁斷的事兒不過只是小事而已,他心中自不會缺瞭解決的手段,之所以不居中調停,只不過是因此事涉及到了李勣,*不願輕易表態罷了,這會兒太宗既是有問,順勢仲裁上一番也自無甚不可之說。

“嗯……,子明所言甚合朕意,此事就這麼定了也好,至於追贈一事,卿且與恪兒商量着辦了去便是了。”

*所言正是太宗心中之所想,他自是不會有甚異議,緊着便表明了態度。

“陛下聖明,微臣告退。”

見得太宗已然有所指示,*也自不敢輕忽了去,恭謹地稱頌了一句,便要就此告退而去。

“不急,朕好幾天沒去外頭走走了,難得今日有興,子明就陪朕逛逛好了。”

自開春以來,*隔三差五地也總會來寢宮向太宗請示重要公務,大多時候都是公務談完便走,太宗也知*肩頭上擔子重,一向不會特意挽留,可今日卻是怪了,居然提出要*陪他去散步,當即便令*不由自主地便是一愣。

“諾,微臣遵旨。”

儘管對太宗這麼個提議頗爲的詫異,然則太宗的金口既開,卻是斷然不能拒絕的,對此,*縱使滿心疑惑,也自不敢有違,只能是緊着躬身應了諾。

“朕不用人扶,都退下罷。”

太宗精神雖看似不錯,可身體到底還是虛着的,這一起身,立馬便有數名小宦官緊着搶上前去,齊齊伸手扶持,然則太宗顯然沒打算讓人服侍,但見其一擺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令。

“陛下,請容微臣放肆一回了。”

太宗有令,衆宦官自是不敢有違,問題是太宗人雖站了起來,可身子卻是一直在輕搖着,明顯站立不穩,弄得一衆小宦官們上前也不是,退下也不是,好在*出頭解了圍,但聽其告罪了一聲,人已是幾步邁到了太宗身邊,伸手扶住了太宗的胳膊,略一用柔勁,便已穩住了太宗搖搖欲墜的身子。

“嗯,走罷。”

太宗並未拒絕*的攙扶,只是眉頭卻是不自覺地皺了皺,顯然對自己的孱弱身體大爲的失望,可也沒多言,僅僅只是拍了拍*扶持的手,語調淡然地便吩咐道。

“諾!”

*恭謹地應了一聲,小心翼翼地扶持着太宗,緩步便出了寢宮,一路向御花園方向漫步了去。

“子明啊,可還記得卿第一次見朕之情形麼?”

太宗一直保持着沉默,直到出了承慶殿之後,這才突然發問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話,微臣記得,那應是貞觀七年十一月初四,是時,微臣不過微末小將而已,爲求僥進,不惜擅闖演武場,大鬧了一回,本是死罪,幸虧陛下聖明,不單不曾降罪微臣,反倒升了微臣的官,此等隆恩厚愛,微臣自當三生銘記,豈敢或忘焉。”

*記憶力素來過人,哪怕這都已是十數年前的事了,他也能清晰地回想起來,就連時日也都記得個一清二楚。

“是啊,十五年半過去了,卿如今已是百官之首,爲我大唐江山社稷立下了不世之功勳,朕可是一直都看在眼中的,我大唐能有今日之富強,卿居功至偉啊,朕是須得好生謝謝卿的。”

聽得*說起了當年的往事,太宗心中明顯頗多的感觸,但見其伸手拍了拍*的手臂,感慨萬千地給了*一個極高的評價。

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五章 浮華背後的隱患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州平原之戰(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四十六章 舊事重提(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三十三章 息事寧人(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六十七章 殺人不見血(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法淡然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十三章 再赴公堂(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六十三章 千里大追擊(五)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十九章 初次交鋒(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八十章 生猛的過堂(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五章 惟我名揚(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九十六章 力挽狂瀾(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六十三章 何須急戰(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二十五章 穩爲上(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六十三章 招生風波(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章 小心試探(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四十三章 海內存知己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五十章 君有賜不敢辭(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威並施(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六十章 秋狩遇險(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爭再起(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零九章 你挖坑我埋人(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七十二章 自污污人(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零二章 血染下馬陵(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一十九章 釜底抽薪(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五十章 借題發揮(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筆糊塗賬(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九十八章 力挽狂瀾(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四十五章 新官上任不放火(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勢難擋(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章 謙讓的美德(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二十章 釜底抽薪(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三十二章 沆瀣一氣(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三章 紛來沓至(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七十六章 拽出蘿蔔帶出泥(六)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爭再起(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四十二章 連環截殺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五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章 四兩撥千斤(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四章 攪動風雲的後手(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八章 胳膊豈能向外拐(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八十四章 殺局(四)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四十一章 大唐科學院的誕生(五)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七十六章 飛來橫禍(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九章 全新的開始(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九章 乾坤大挪移(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四十六章 來去如風(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九章 勸學策(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五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一十五章 衆口難調(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三十六章 富貴當自取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零九章 一花謝了一花開(四)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一十章 緩兵之計(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十四章 偵騎營(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大追擊(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三章 防微杜漸(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六十章 陰差陽錯(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八十章 生猛的過堂(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四十六章 二將互訐(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五)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六十三章 千里大追擊(五)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一十二章 力排衆議(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章 威嚴的二孃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九十章 一筆糊塗賬(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一十一章 心照不宣(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零八章 麻煩大了(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三章 紛來沓至(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六十二章 秋狩遇險(五)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七十五章 寬仁有度(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章 送上門來的靶子(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宗訓子(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八章 仔細求證(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州平原之戰(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七十章 煬帝陵前是非多(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二十四章 堂堂之陣(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一十一章 四兩撥千斤(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十章 先收點利息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四章 嘴邊的肥肉,吃!(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六章 只晉半階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五十八章 中書令之爭(四)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一章 陰謀進行時(四)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六章 殘陽如血(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五十五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六十章 乾坤大挪移(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五十六章 虛則實之(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之夜(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纏的家務事(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七十二章 諡號之爭(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四章 緊鑼密鼓(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科學院的誕生(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所得(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章 有禮有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