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九章 勸學策(二)

“父皇明鑑,兒臣以爲八弟、十弟所言都有一定的道理,然,卻都稍有欠缺,據兒臣所知,自貞觀初年至今,我在各州累計興建州學一百八十三所,另有縣學三百七十二所,投入不可謂不大,亦有不少寒門士子進學其中,奈何到了開科取士上,真能中選者鮮矣,因何如是哉?原因有三,其一,科舉之制不甚完備,偏明經而輕進士,而世家子弟多攻明經,如此,入選者自是多世家子弟;其二,取士之道尚有缺陷,今之取士,大多以名氣取人,以致進京趕考者無不奔走權貴門下,投刺拜謁,以求聲名聞達,卻不求詩文之精進,世家子弟在此事上又有先天之優勢,非寒門學子所能比擬,故,入選者衆也自不足爲奇;其三,經書艱深晦澀,非教不可學也,無奈門閥世家資源豐厚,族中每多飽學者,傳承以繼,卻吝於佈道大衆,行知識壟斷之舉,阻礙朝廷取士之門路,此三條若不能從根子上解決,朝廷便是下再大的力氣,也難扭轉眼下這等門閥世家子弟橫亙朝堂之局面。”

李恪乃是有備而來,早將該說的話都已是演練過無數回了的,這會兒述說起來,自是毫無難度,一口氣便將偌大的文章說得個清晰透徹無比。

“唔……,恪兒既是能看到問題之根本所在,想必是有了應對之策了的,且就說來與朕聽聽好了。”

一聽李恪這麼番長篇大論,太宗的眼神當即便是一亮,不過麼,卻並未急着表態,而是沉吟了片刻,將李恪所述之言細細地咀嚼了一番之後,這才慎重其事地吩咐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話,兒臣心中倒是思得一策,只是說來話長,且容兒臣逐條說了去可好?”

科舉制度的健全乃至教育的普及乃是一篇大文章,縱使李恪早已將所有要點全都背得個滾瓜爛熟了去,也要他一口氣說完,也着實難以辦得到,爲防有所疏失,李恪這便謹慎地請示了一番。

“準了。”

但消真能解決得了門閥世家這麼個痼疾,太宗自是不吝多花些時間來聽取李恪之建議的,自不會有甚猶豫,揮手間便已是乾脆利落地準了其之所請。

“謝父皇隆恩,兒臣且就先說說如何打破門閥世家對知識之壟斷,此事可分兩步走,其一正是八弟、十弟所言之廣設州學、縣學,就我大唐如今之公學分佈而論,此處上雖須得多加着力,卻也算不得太難之事,按部就班行了去即可,至於其二,當在降低入學之難,父皇應是知曉的,經書子集艱澀之難首在句讀,若無師承,縱有經書釋義在手,也斷無入門之可能,更遑論精熟了的,無他,歧義太多耳,不僅如此,朝廷每下公文時,若爲文時不留心,讀者句讀不同,意義可謂是大相徑庭,極易在朝野間引發爭端,兒臣於州治任上,便曾遇過數次這般情形,雖最終皆重新擬文公告州中,然,造成的誤解之影響卻已是無可挽回了的,兒臣也屢爲之苦,卻始終難有解決之良策,幾成心病,數日前見犬子李仁默文,大受啓發之下,竟已是有了解句讀艱澀之良方矣!”

李恪這麼些年的地方歷練下來,當真不是白給的,口才極佳,一套一套的長篇大論不單說得條理清晰,還懂得賣關子、打伏筆等引人入套的把戲,耍得真可謂是爐火純青得很。

“哦?,莫非李仁那小傢伙竟能解得了這等千古之難題麼,朕倒是好奇得很,接着說。”

太宗的興致已是徹底被李恪挑了起來,這一見李恪在緊要處停了下來,可就有些不耐了,緊着便出言催促了一句道。

“父皇誤會了,仁兒一向頑劣,於功課上向來不甚用心,兒臣無奈,只能是屢加嚴管,惜乎收效始終不大,令兒臣實是煩惱不已,然,數日前,兒臣於考其課業之際,猛然間發現其功課竟然大進,尤其是往日裡總會出現錯處的句讀更是無一有差,兒臣詫異之下,便細究其根底,這才發現仁兒這小傢伙竟是在背經書時作了些手腳,於斷句處塗抹了些符號,兒臣取而觀之,大受啓發,細研多日,終有所得,現有本章一份,若能推而廣之,當再無句讀之難也,若陪以經書釋義,縱使不入學堂,亦能自習之,或可爲普及教化之用也,還請父皇聖裁。”

這一見太宗已然入了彀中,李恪心情自是大好,陳述起來麼,講故事的味道也就愈發濃了許多,笑談間抖手從寬大的衣袖裡取出了份本章,雙手捧着,高高地舉過了頭頂。

“竟有此事?好,那朕倒要看個究竟了,遞上來!”

聽李恪說得有趣,太宗的興致可就大起了,笑呵呵地一揚手,已是高聲下了令。

“諾!”

太宗既是有了吩咐,侍候在側的趙如海自是不敢稍有耽擱,緊着應了一聲之後,便即小跑着下了前墀,伸出雙手,接過了李恪高舉着的奏本,轉呈到了御前。

“嗯……,不錯,有些意思,趙如海,宣!”

太宗很是仔細地將那份本章看了幾遍,心下里甚是滿意,不過麼,倒是不曾就此下個決斷,而是將摺子往趙如海懷中一丟,興致高漲地道了聲宣。

“諾!”

這一見太宗高興,趙如海自不敢稍有怠慢,趕忙應了一聲,將摺子攤了開來,清了下嗓子,高聲宣道:“兒臣李恪有本啓奏父皇,兒臣歷任州治之際,深感教化之難、經書之艱深,心實憂之,數日前,偶得一良策,或可解得此厄……”

“衆愛卿既都已聽過了,那且就都說說好了,此策究竟可行否?”

太宗明顯是有心要照準標點符號的推廣了的,儘管不曾明確表態,可緊着追問衆人意見的姿態便足以說明了一切。

“陛下,微臣以爲此策可行,不單可用之於教化天下,更可令政令不致有誤讀之虞也,乃善政也,古有倉頡造字,今有吳王殿下設標點,善之善者也!”

李恪的摺子寫得極其詳盡,不單有各種符號的意義以及用法之說明,更有例句爲註釋,實用性自是不消說之事,只是一來事涉奪嫡之爭,二來麼,這等標點符號,以儒家思想來看,似乎有些*巧計之嫌疑,衆宰輔們自是都不願輕易在此事上表明態度,然則*卻是無此顧慮,第一個便站了出來,高聲狠誇了李恪一把,旗幟鮮明地亮出了絕對支持之態度。

“陳大人此言過矣,聖人語錄豈可輕改耶,如此妄爲,恐遭天下讀書人詬病連連,倘若鬧出事端來,怕是不好收拾罷?”

*這等高調的讚譽一出,旁的宰輔們倒是無所謂,可長孫無忌卻是看不過眼了,真要是讓李恪每奏一本都能得太宗之歡心,那奪嫡的戲碼也就差不多該宣告終了了的,而這,顯然不是長孫無忌所願見之局面,正因爲此,哪怕明知標點符號的推廣絕對是樁善政,可長孫無忌還是不得不強自冒出頭來高唱反調。

“長孫大人如此說法,實有食古不化之嫌也,杞人縱使如何憂天,那天也斷然不會塌將下來,所謂讀書人詬病,無外乎是那些自以爲壟斷了知識的門閥子弟在無病呻||吟罷了,何足道哉,須知螳臂當車者終歸要被歷史的車輪所碾壓!”

彼此間早就撕破了臉,*自不會在此際給長孫無忌留甚情面,毫不客氣地便將其貶損了一通。

“荒謬絕倫,陳大人這是在胡攪蠻纏,須知聖人之道乃不易之真理也,豈可隨意更易哉,如此胡爲,實是離經叛道!”

被*如此尖刻地批駁了一番,長孫無忌登時便失了常態,臉紅脖子粗地便怒叱了起來,只是其本就不佔理,調門倒是挺高,可說來說去,還是所謂聖人語錄不可更易之類的廢話,根本沒半點的說服力可言。

“長孫大人這等言語怕是真有違聖人教化之道罷?聖人有云曰:有教而無類,何也,教化天下耳,但凡有利於此者,與聖人之道便是相符無疑,今,此標點符號若能推而廣之,大利社稷,大利天下,何謂離經叛道耶?某不明,還請長孫大人賜教則個。”

痛打落水狗向來都是件令人爽心無比之事,而今,長孫無忌既是自願當那條落水的狗,*打將起來,自然是爽利得很,根本不給其喘息的機會,劈頭蓋臉地便又是一連串的重磅指責砸將過去,當即便令本就不以辯才著稱的長孫無忌面色鐵青地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夠了,朕還在此呢,爾等如此抗辯不休,莫非忘了君前不得失禮的規矩麼,嗯?”

太宗一向是個很念舊之人,儘管近來對長孫無忌已是有了些不滿,可畢竟多年的交情擺在那兒,實是不願見其被*打壓成一小人,這便緊着從旁打岔了一句,拉偏架之意味着實濃得可以……

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六十一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一章 送上門來的靶子(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章 趁火打劫(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二章 計舊心真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二章 自請處分(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三十七章 連根拔起(五)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六十五章 浮華之鼎盛(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四章 御前爭鋒(四)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章 仔細求證(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年之約(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五章 連捎帶打(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八十九章 皇城夜宴(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三十四章 女兒的小心思(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零二章 不甘當配角的蘇定方(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六十七章 觀風江南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五十三章 萬民相送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三十章 於途(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七章 不作不死(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四十章 大唐科學院的誕生(四)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五十一章 鼓對鼓來鑼對鑼(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三十四章 御前爭鋒(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二章 自作孽不可活(四)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二章 紛來沓至(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八十九章 皇城夜宴(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里大追擊(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章 血戰諾真水(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七章 殘陽如血(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二十六章 穩爲上(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三章 緊鑼密鼓(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八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六十二章 跟子明好生學學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九十四章 惟我名揚(三)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六章 殘陽如血(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一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二十九章 平地起風雲(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四十一章 穢事一籮筐(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三十九章 風雲突變(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一章 血戰諾真水(四)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科學院的誕生(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二章 威嚴的二孃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五十章 血的洗禮(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五十七章 虛則實之(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四十五章 來去如風(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一十章 心照不宣(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零九章 你挖坑我埋人(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五十七章 三百里奔襲(一)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五十章 瘋狂與更瘋狂(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一十七章 投名狀(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四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碰面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二十章 血戰諾真水(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六十九章 凱旋之煩惱(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四十三章 迅雷之猛(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二十五章 堂堂之陣(五)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三十四章 女兒的小心思(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致反對(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五章 帝心莫測(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三十章 勸學策(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七章 履新之初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三十六章 臣得避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五章 榮辱不驚(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好的苗頭(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好的苗頭(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三十章 勸學策(三)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五十一章 瘋狂與更瘋狂(五)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八十五章 有禮有節(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章 風雨欲來煙滿樓(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三十四章 息事寧人(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零八章 你挖坑我埋人(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零六章 他鄉遇故知(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七十三章 李泰的大手筆(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爭再起(四)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九章 勸學策(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年之約(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零七章 水落石不出(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五十七章 中書令之爭(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二百九十六章 驚變連連(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三章 升官晉爵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六十一章 秋狩遇險(四)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六百二十二章 將軍神勇(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五十六章 中書令之爭(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二十三章 兒子的婚事(一)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五十七章 虛則實之(三)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六十四章 歷史的小拐點(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四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三百二十三章 謀高一籌(二)第三部風雲變幻_第四百一十八章 投名狀(四)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零一章 風雨欲來煙滿樓(四)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章 送上門來的靶子(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章 風雨欲來煙滿樓(三)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心莫測(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禮有節(五)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雨欲來煙滿樓(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四十七章 瘋狂與更瘋狂(一)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四百九十七章 殘陽如血(二)第一部龍潛於淵_第一百一十章 送上門來的靶子(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二百五十九章 先下手爲強(一)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九十八章 公私兩便(二)第二部登堂入室_第一百八十一章 謙讓的美德(二)第四部 平淡爲真_第五百三十一章 狠狠敲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