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元不知道的是,他念念不忘的首長鬍亮,在他離開興平之後不到半年,也離開了一一五廠,調回了北京。
胡亮結婚後,夫妻雙方都不願意爲了對方放棄自己的工作,所以,二人一直是兩地分居。後來,這件事情被鐵哥們袁徵知道了,他就勸胡亮調回北京來。可是,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胡亮堅持自己的意見,即使自己回北京,也還想繼續做和航空工業相關的工作。這樣,就需要等待機會。
這天,袁徵得到消息,國家要新成立一個“三線建設辦公室”,於是他立刻寫信給胡亮,要他想辦法進入這個部門來。
袁徵的信很長。信中說道:
“現在中國的國際形勢很嚴峻。蘇聯修正主義單方面撕毀協議,同時勒令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一起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這讓我們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受到很大的損失。美帝國主義朝鮮戰場上失敗之後,派出太平洋艦隊進入臺灣海峽,對我們虎視眈眈。另外,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新的決議,授予了總統對北越實行全面戰爭的權力。我們處於敵人的包圍中。”
“國內形勢也不樂觀。******,加上極左思想造成的破壞,使我國經濟元氣大傷。現在,中央已經着手糾正錯誤,撥亂反正,相信國家經濟建設很快就會回到快速發展的軌道上來。”
“在這種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央領導提出了三線建設的最新指示。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一個統籌三線建設的機構。”
“胡亮,這對你來說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寫信先說國際形勢,然後是國內形勢,最後才能說到關於自己的事情。這樣的信,在當時是非常標準的格式。
胡亮搖搖頭。袁徵的信告訴了一個重要的消息,但是把一份信,寫成這種官樣文章,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不論公家事兒還是私人的事兒,都要先把國際國內的形勢說一遍。然後才能說到正經事兒上面。洋洋灑灑的這封信,關鍵的就是最後三個字:“好機會”。
就像很多事情一樣,我國的三線建設,最初也參考了前蘇聯的樣板。在二戰前開始,他們就將許多軍工廠遷移到烏拉爾山以東,二戰期間爲蘇軍部隊提供了充足的坦克火炮等軍事裝備,發揮了重大作用。
國家從1964年開始,將全國劃分爲“一線”,“二線”,和“三線”這片被稱做三線的區域,包括了四川、雲南、貴州;甘肅、青海、寧夏;陝西秦嶺以南的部分,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山區部分。
三線建設的目標,是在這片自然環境下偏遠同時戰略上安全的的區域,創造一個完整的工業系統。建設起一個龐大的自給自足的工業基地區域作爲戰略性的後方儲備,以應對中國被捲入戰爭的情況。
因此,三線工廠的位置都選擇了相當偏僻的地點。它們全部分佈在山區地帶的各個角落,並且遠離主要城區。這種分散佈局可以降低空襲帶來的破壞。
胡亮向部裡提出調回北京工作的申請,特別提出,自己回去想去三線辦,繼續爲祖國的航空工業做貢獻。
朝裡有人好做官,古往今來皆如此。胡亮的父親對兒子終於開竅了,願意回到北京來很高興,親自過問此事。胡亮的妻子也很高興,利用**公務人員的身份督促進展。於是申請很快得到批准。不到十天的時間,調動工作的文件就獲得批准。這樣的高效率,在跨省市調動工作的歷史上很罕見。
胡亮調回到了北京,如願以償進入三線建設統籌部門,負責政策研究。同時級別也提升了一級,由原來的處級,提到副司長級別。
胡亮閤家團聚,又得到升遷,免不了要感謝袁徵。
這天下班後,袁徵接到胡亮電話,到附近一家飯店喝酒。
袁徵很快就來到了。自從延安出來之後,二人一直是通信聯繫,這還是少多年來第一次見面,都格外激動。袁徵感慨的說:“從咱倆渡過黃河後分手,一轉眼,過去二十年了。”
胡亮說:“是啊。你現在都是總後的領導了。進步的可真快啊。”
袁徵笑笑說:“**,這是因爲你一直對這個沒興趣。你要是想進步,就憑你那麼聰明智慧,那還不是很容易的事兒嗎?”
二人聊了起來。胡亮知道了袁徵這些年的過往,袁徵也知道了胡亮的情況。
胡亮說:“老袁,謝謝你啊。要不是你給我透露消息,我還不能這麼快的回來呢。”
袁徵擺擺手說:“這不算事兒。咱們什麼關係?鐵哥們加發小,幫點小忙還不是應該的嗎。”
聊了一會兒,胡亮忽然對袁徵說:“對了老袁,你猜我在興平的一一五廠碰見誰了?”
袁徵不明白,就問“你碰見誰了?”
胡亮說:“我的救命恩人,你的老部下,謝晉元。”
“哦?這麼巧?那個謝晉元,我記得他。當初不是將他轉業留在湖南株洲兵工廠了嗎?怎麼會跑到陝西去?”
胡亮也感慨的說:“不錯,就是這麼巧。”
“他現在怎麼樣?還是當初那個小夥子嗎?”袁徵對謝晉元是有一些印象的。不僅僅是因爲胡亮介紹謝晉元到自己的兵工營,更因爲謝晉元代表兵工營參加渡江作戰。
“這麼多年過去,這個小夥子已經大變樣了。結了婚,有了三個孩子。在廠裡技術很好,屬於拔尖的。”胡亮說道。
袁徵聽的也很滿意。畢竟曾經是從自己的兵工營裡出去的。多少有點香火之情。
“不過,這個謝晉元脾氣很壞。曾經當着外人的面掀翻了廠長的桌子。”胡亮說道。
“哦?怎麼脾氣變得這麼暴躁?在兵工營的時候可是很乖的啊。”袁徵也覺得吃驚。“後來呢?”
“後來?後來被罰去燒了二年鍋爐。然後,我看他已經在廠裡留下壞印象了,就讓他參加安裝隊,去保定建設新工廠去了。”胡亮苦笑說。
“保定?是不是新建的螺旋槳工廠?”袁徵問道。
“就是那個廠。”胡亮點點頭。
“有機會去看看這個小傢伙。”袁徵說。
兩個人聊起各自的家庭情況和工作單位的情況。酒逢知己千杯少,二人一直聊到飯館打烊,服務員過來收拾桌子並催促他們,二人才分手回去。
工廠的建設就緒,黨支部也開始恢復正常的組織生活。在廠辦公室,七八個黨員圍坐在一張桌子前。這是第一次工廠黨委會議。書記是廠長陳鐸兼任,他主持會議。
他說:“經過五年時間,我們惠陽機械廠終於建設成了。我們這次開會,是第一次黨委擴大會議。下面有幾個重要問題要討論。
第一個,是開展優秀黨員和先進工作者評選活動。我們廠的建成,和我們廠全體黨員幹部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第二個,是如何繼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使我們廠儘快的轉入正式生產。我們要繼續發揚黨的關心羣衆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工作作風。”
“第三個,在這次建廠過程中,涌現出來很多優秀的工人和技術員。我們應該對這次建設工作認真總結,從中吸收一些先進分子加入黨組織。大家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大家立刻議論起來。
鄭紅旗說:“我覺得,王海東這個人不錯。在運輸機器設備的工作中表現很出色。他和地方上關係很好,在廠裡運輸力量不足的情況下,組織了驢車運輸,保證了重要設備的到位。我提議推薦他爲先進工作者。”
一個人接着說:“趙廣東這個人表現的也很好。前段時間他一直負責物資調度,做事情井井有條,保證了各項工作的物資供給。我提議推薦他爲先進工作者。”
又一個人說:“我認爲田發這個人符和入黨條件。”
陳鐸點點頭:“你們提出的人員,確實都不錯。可以作爲先進工作者,列入黨員培養對象。不過,你們不能只關心自己的部下,除了你們自己的人之外,誰知道還有什麼人符合條件?”
一個叫周遠達的人說:“我覺得安裝隊的那個謝晉元不錯。他負責廠裡的電氣安裝工作。廠裡有一多半的電氣設備他都是親自驗收過。聽說,他對工作很嚴格,完成的任務質量非常好,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另一個人也附和說:“嗯。那個謝晉元工作起來很拼。有一次颳大風,我看見幾個年輕人都不敢爬電線杆子,是他自己一個人在上面架線。”
鄭紅旗聞言立刻提出反對。他說:“謝晉元這個人是不錯,按照他的工作態度和成績,也符合先進工作者和黨員發展條件。但是,他是安裝隊的人,不是我們廠裡的職工。我們要發展的黨員,應該從我們廠的職工中選拔。”
第一百章 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