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一章 遊覽山河下

六百零一章 遊覽山河 下

商羊谷。

當年觀虛老道曾來此處,後來被商羊谷少主以大陣轉換,使得他困頓在此,只憑借他細察入微,堪稱庖丁解牛的眼力,方能逃出。

京城時,秦先羽和商羊谷少主結怨,將之斬殺,此後商羊谷主礙於林景堂之威,未有動作。直到龍虎山一事過後,商羊谷主聯手諸多龍虎真人,圍殺秦先羽,終被秦先羽所殺,宗門傳承至寶商羊寶鏡也都失落在外。

如今商羊谷一脈,由商羊谷主昔年最爲出色的弟子楊先書把持。

此人曾與秦先羽有過交談,頗有不俗,如今也已伏虎。

秦先羽俯視下方,與柳若音詳說當年舊事。

他透過商羊谷大陣,看到正在閉關的楊先書。

此人其實資質不錯,悟性也好,但似乎因爲商羊谷主一死,爲了振興商羊谷而倍受壓力。

因爲在他身上,有着急於求成的痕跡。

雖然伏虎,但楊先書此生恐怕已經無法降龍,因爲他在移爐換鼎的這一步,做得過於粗糙,降服體內白虎也甚爲勉強。他畢竟不是秦先羽,體內也無道劍護持,如今錯了一步,今後便錯了終生。

“走罷。”

秦先羽攜着柳若音,又自穿過雲層,在空中飛行,騰雲駕霧而行。

若無商羊谷主的仇怨,秦先羽或許會出手助他一把,然而如今,兩人雖談不上不死不休的大仇,但也當不成朋友了。就算秦先羽有心助他,以楊先書看似謙恭,實則傲氣的性子,也不願接下這般助力的。

白雲悠悠,清風習習,舊事如流水,一去不復返,踏錯不言悔。

商羊谷內,楊先書忽然心血來潮。止住修行。

良久,不知怎地,心中只有一些惆悵。

心也不靜了。

……

秦先羽意在遊覽,因而也無定路。四處而去,忽又折返了到淮水附近。

太青符宗便在此處。

昔年太青符宗蒲元子道長,乃六府十三真之一,龍虎巔峰級數,德高望重。

當初魔僧枯達焚燒三鎮。正是蒲元子道長將之驚走,並派遣門中弟子前去救治三鎮之人,實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長者。

只有接掌太青符宗的昌元才知,這位素來德高望重的老道,在晚年之時,曾鑄下大錯,晚節不保。因爲

一時心起惡念,前去伏殺後輩傑出人物羽化真君。

但最終因羽化真君過於厲害,而伏殺之人盡數覆滅,蒲元子就此不知所蹤。凶多吉少。

昌元本以爲太青符宗此次必然難逃災劫,再是不濟,至少恩師蒲元子也會身敗名裂,然而此事就如石沉大海,未有半絲傳言,連羽化真君本人亦都不曾提起。

昌元是個明白人,他心中明白,想來是羽化真君顧念功德善舉,不願讓師尊身敗名裂,故而不言此事。

這麼些年來。太青符宗上下,只有他一人知曉此事,但凡有人稱讚上任掌教蒲元子善心善舉,他總是覺得頗爲諷刺。極不自在。

對於那位在傳聞中死於應皇山的羽化真君,他有感激,也有少許怨恨。

但大體而言,還是感激,多過了怨恨。

時過多年,昌元還是罡煞圓滿。未能踏足龍虎之境,因爲他移爐換鼎時錯了位,如非門中諸位長老相助,早已死去,今已化作枯骨。

只是他也並無多少怨憤之意,不見昔年多少俊傑,人傑榜上多少傑出人物,也都還在罡煞級數蹉跎,還有許多在移爐換鼎這一步死去,不乏龍虎真人突破失敗,受得蒼龍白虎反噬而亡。

相較之下,他能保得性命,已是幸事。

太青符宗底蘊頗足,門中還有龍虎級數的長老,雖未有顯現於世人眼前,但畢竟還有這等人物坐鎮山門,因而不曾敗落。

但舊人逝,後人總要跟上腳步,否則還是逃不過敗落的下場。

同輩之間,還有兩位師弟有望成就龍虎,下一輩中,也有數名傑出弟子,懷有踏足龍虎的天資及悟性。

秦先羽俯視太青符宗,也與柳若音談及昔年之事,包括蒲元子伏殺於他的事情。

柳若音悠悠一嘆,對於那位晚年糊塗的老者,有許多惋惜,但也不免有些惱怒。

……

隨後,兩人來了佛宗。

這裡是隱空寺。

當年秦先羽在應皇山中,得遇一位受困於樹中的高僧,經他指點,才得以在應皇山行走,免去陣法威脅。

後來這位高僧坐化,業火焚身,只留舍利子在那樹中。

臨坐化前,他把數十年心血,改善過後的隱空寺鎮派佛經,告知了秦先羽,並請他轉交隱空寺。

秦先羽如今便是來履行諾言的。

隱空寺雖然素來不顯,但也是一方佛宗大派,對於這位數十年前的羽化真君,倒還是識得的。

因爲數十年前的修行之人,今日大多倒還健在。

“貧道昔年入應皇山,得遇枯榮神僧,受他所託,將他數十年改善的新佛經,送回隱空寺。”

秦先羽微微拱手,說道:“只是貧道有些事情,這才耽擱了許多年。”

隱空寺僧人也是一位修成法相的人,他看出秦先羽深不可測,自是不敢怪責,只是低聲說道:“施主能夠履行諾言,不遠萬里送回佛經,已是令貧僧感激不盡。只是未想,上代方丈竟是坐化應皇山中,未能成就金身,實是可嘆。”

與此同時,其餘修煉有成的僧人,也都感應到一位深不可測的人物,紛紛聚來。

秦先羽虛空凝物,把佛陀朗明歌凝結起來,供這僧人觀看。

又談起當初遭遇枯榮神僧的詳情,隨後便即告辭。

臨行前,看見這佛寺後輩,似乎不甚出色,但他心中明白,佛門以頓悟爲重,或許某一個弟子開悟,僅在日升月落之間。就是年輕一輩中少見的人傑俊才。

待得他二人離去,那位隱空寺方丈才說道:“諸位長老回去修行罷,這位仙家並無惡意。”

衆長老不禁驚愕。

“仙家?”

“嗯,這是一位從上界折返的仙家。”

……

隨後又來了靈空寺。

這是相正出身的佛宗。

秦先羽當初毀去了靈空寺的羅漢青燈。儘管在蠻荒相遇時,相正未曾提起,但秦先羽卻已記下。

一件堪稱佛寶的物事,在上界也十分難得,何況下界塵世?

他取了一根短棒。乃是他在蠻荒與人鬥法,殺了對方之後所得的物事,屬於仙寶。

他沉思片刻,又運用法力,烙印上了佛門經文咒印,根據當初秋月禪師那蓮臺的景象,刻畫佛陀金剛等物。

乍一看去,這根短棒便好似佛門的降魔杵。

“這是仙寶所化,比當初的羅漢青燈,等階還要更高一些。只是畢竟屬於仙寶額。而非佛寶,運使起來要稍弱一籌,不過,也比羅漢青燈厲害得多,畢竟也是一件貨真價實的仙家寶物。”

秦先羽笑着說道:“我身上並無佛門至寶,便用仙寶替代,作了些僞裝,想來他們也看不出我的手段。”

兩人將這假佛寶送入了靈空寺。

秦先羽只說是在應皇山中,失落了佛門青燈,反而得了一件佛門的降魔杵。也算替換。至於相正,已經修成金身,登至西天極樂淨土。

靈空寺之人,見他連仙家級數的佛寶都能送還。無不驚訝到了極致。

然而想起這位羽化真君當年的威風,想起他的修爲進境,以及此刻無法看透的氣息,心中已然明白,這是一位仙家,且是從上界折返的仙家。

連仙家級數的佛寶。都已不入對方眼中。

靈空寺高僧不禁嘆息了一聲。

至於相正升至西天極樂淨土一事,他也未有當真,只以爲仙君心善,安慰了一番。

秦先羽跟相正算得上有些交情,但跟靈空寺的一衆僧人,卻未有交集,於是也不久留,便即辭行。

“他竟然送來一件佛寶?”有其餘僧人頗爲思索,說道:“這是何等寶物,換在他道家來講,乃是仙寶級數,人間萬分稀罕之物,執得此寶,將能稱雄一方,但他居然送來本門?莫非……他得到的機緣,遠不止於此?”

靈空寺方丈看了他一眼,道了聲罪過。

“相受,且去後山面壁,何時靜了心,再去戒律閣領罰。”

……

大德聖朝三大絕地,應皇山排行在首,神秘莫測,縱是龍虎巔峰入內,也不見歸來,其後是天山雪腹,延綿數百里,常年覆蓋白雪,危險衆多,藏匿精怪之物,而最後是寒潭。

寒潭亦是絕地,內藏蛟龍。

寒潭之中有許多富足之物,比如魚蝦之流,俱有蛟龍血脈,極爲不凡,食之可強身健體,可延年益壽,且味道鮮美,乃是難得的食材。而鱗甲等物更可打造盔甲兵器等,堅比金鐵,而更爲柔韌。

當年妖蛟化龍,破碎虛空,而秦先羽則收盡了寒潭之物,將寒潭之水盡數取走,只留一個空山腹。

從上方看,寒潭只有方圓三十丈,對常人而言已是寬廣,然而其下方,則是掏空了整個山腹。

寒潭口之下,有方圓三四百丈,直通地底深處,幽深不盡,空寂詭秘,見之而心慌。

自秦先羽收走寒潭之後,又有許多人臨至寒潭,取走了附近一些特有的珍稀之物。

至於寒潭,則漸漸恢復水位,大約過了三年,才重新滿溢,地下水流填滿了整個山腹,從上方看,還是一個方圓三十丈的寒潭。

只是再也沒有寒潭那些堪稱寶物的魚蝦龜甲之類了。

隨後又過十年,寒潭再現蛟龍,興風作浪,外人不能臨近。

又是一頭寒潭蛟龍。

原本已經可以任人來去自如的寒潭,自此又成絕地,只是沒有了那些堪稱寶物的魚蝦之類,也不如何吸引人了。

秦先羽帶着柳若音來到寒潭時,便發現了那頭蛟龍。

這頭蛟龍還算有些淵源。

當年淮水邊上,秦先羽曾見蛇化蛟,並以此而成就龍虎真人,未伏虎卻先降龍。

後來這惡蛟想要吞食秦先羽以及那個樵夫,卻礙於秦先羽已經降龍,故而作罷,轉而經淮水而走。

卻未想,它居然來到了這寒潭之中,也不知是順着水流來,還是從陸上空中而來。

妖物不能顯現於世,想來是前者居多。

秦先羽沉吟片刻,意欲將它降服,收入玉牌之中,也算給野龍添個伴。儘管那野龍眼高於頂,多半是看不上這蛟龍的。

但正要動手時,卻忽然停住,搖了搖頭,消了想法,自此作罷。

柳若音見狀,不禁問道:“你這是爲何?除此一方惡害,不正是好事?”

秦先羽微微笑道:“人須得有敬畏之心,修道之人也要有不敢踏足的禁地,唯有如此,纔不會盲目自大。將這蛟龍留下,寒潭又是一處令人不敢踏足的地方,心懷敬畏,也未必是壞事。”

“不過,這寒潭地域古怪,上面方圓三十丈,下方更是深邃,空曠幽深廣闊,令人心悸。”

“你若想見,我能把寒潭之水盡數抽到空中,把那蛟龍禁住,然後再重新放回去。”(未完待續。)

PS:??今天去美食街,看着空空蕩蕩的街道,非常無言……爲免被兩小屁孩鄙視,特地繞了一陣遠路,請這倆小屁孩吃別的……

掐指算來,也是宅在家裡很多天沒出門了,吹吹空氣,感覺還好。

百九十九章 點醒百五十四章 蠱蟲五百一十三章 兩日二百五十五章 虯龍五百一十二章 仙宗一角第90章 飛劍!五百四十四章 東海散仙二百五十二章 張天師二百章 箭殺第61章 一劍恰如雪中嘯三百零二章 商羊寶鏡無形劍氣七百八十一章 點化百七十一章 莫要辜負這一場傳承造化七百八十九章 再相見隻手降龍二百六十七章 盧家喜宴下第53章 熬煉玉丹七百一十六章 善事及善人第400章 心亂六百一十三章 大道之樹七百八十三章 長生之道何惜哉第700章 這方有神,那方有鬼第2章 毒殺二百六十三章 旁門蠱道一紙婚約百三十二章 請神尊壽終正寢百五十二章 道劍中百五十五章 雪蠶蠱四百九十一章 身作八景宮中客七百八十一章 點化三百二十一章 思念與不安挖坑及種樹七百二十八章 半步真仙三百九十一章 中州燕地四百二十四章 傳承與規矩規矩與禮儀七百二十二章 棄子與依仗第33章 鎮鬼大印三百六十二章 風寒三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4章 壽誕將近五百九十章 當年高山不可攀四百九十二章 貧道言分二百二十七章 心障三百三十章 問道老人曾上山四百二十章 行走兩界第70章 庭院中的少年第48章 竊聽二百六十六章 盧家喜宴上四百七十一章 道德仙宗虛極六百九十九章 亂象百五十四章 蠱蟲三百二十一章 思念與不安挖坑及種樹四百八十三章 見道德仙宗一三百五十六章 醒來新天地百二十七章 斷指六百七十八章 遍尋蠻荒第21章 名醫二百八十六章 丹神山五百二十二章 受困五百二十七章 鬥不朽弱弱求個打賞四百六十三章 庖丁解牛二百七十三章 秘劍大成與小成六百零六章 昔日道人擲虎第86章 紅陽石六百六十章 梟獠四百零二章 三招中秋快樂三百五十九章 法劍六百一十章 應皇深處有聖龍第20章 陸慶五百九十九章 遊覽山河二百七十九章 令牌第106章 從黑風山歸來的少年第41章 發難二百五十二章 張天師二百八十三章 天災第86章 紅陽石百四十六章 洗髓花百九十章 先天之門五百九十六章三百六十九章 塵世之仙二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上觀龍虎百一十二章 碎骨二百十四章 道人擲虎五百四十章 兇榜第三宋野三百四十六燈火三更補回七百七十五章四百三十九章 新生上四百五十九章 洞虛劍光三百零三章 受縛第41章 發難第10章 劍術百七十八章 京城大會五百三十三章 部落五百二十八章 行走蠻荒大地六百九十九章 亂象六百六十四章 每一人都應有不該殺的理由五百一十三章 兩日五百四十一章 殺氣沖霄陰雲滿天二百七十二章 一劍生萬法五百四十八章 兇榜第三的殺孽第55章 驚變七百零七章 破滅六百四十七章 兩頭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