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火符

秦先羽對於火符已然掌握得極爲熟悉。

距離上京,還有半月。

秦先羽決意在明日開始,熬煉玉丹。

但是玉丹事關重大,因此他要嘗試這火符究竟有些何等特異,以免到時生出變故。

這些日子以來,他畫過火符的次數難以計數,但還是初次運用。

這一回,他使用的,正是凝兒送來的符筆與硃砂。

這兩樣物事來自於青城山,大德聖朝的道門祖山。

凝兒送來的青城山物事當中,其中拂塵對他無用,而香囊能夠靜心凝神,可他真氣在身,精神氣爽,也不需要。倒是福伯年紀稍大了些,秦先羽當夜便交給了福伯。

香囊中的香料,是用青城山上的一種樹木,七種奇花研磨成粉,有凝神靜氣之效,大有名氣。而那七種奇花之中,有六種乃是醫術藥材所記。

“火符,火符。”

秦先羽輕輕合上觀虛老道的筆記。

那是老道士對於修煉,以及符道的看法,以他百年來的底蘊,別有一番見解。

觀虛老道上百年修行,尋求仙道,卻不得其門而入,反而日夜苦思,把功法,術法,符法逐一解析。就算是超出真氣外放的仙道人物≧▼,..,多半也沒有他看得深遠,看得清晰。

筆記上認爲,天地之間,有着無窮氣息,溼潤之氣蘊含五行之水,炎熱之氣蘊含五行之火,煙塵之間有五行之土,林間清香泛有五行之木,山石之間藏有五行金氣。

道書有記,陰陽化五行,五行而生萬物。

而符道,便是根據特定的軌跡,尋到一個契合的軌跡,將天地五行之氣,拘禁於其中。

比如在地上刻劃溝槽,引入水流,就是一種軌跡。

把金鐵製成水壺,茶杯,這種形狀便是一種軌跡。將水倒入其中,就會隨着承載的金鐵形狀而變化。

倒入一個圓盤之中,水是圓的。

倒入一個盒子之中,水是方的。

這種形狀,就是一種最爲淺薄的軌跡。

而符術則更玄妙許多,乃是根據軌跡,把天地五行之氣容納與其中,拘禁在其中。

“不僅是水,萬物皆是如此,隨外在環境而變化。”

“傳聞有人拐賣孩童,自幼置入陶罐之中,養大之後,身子定型,就算打破陶罐,那孩童身子也與常人不同。”秦先羽暗自想道:“銅鐵放在一處,過上一段時日,其表面就會相融,在那相融的一處,銅鐵融合,不分彼此。”

“這便是觀虛師父所認爲的道理?”

天地間萬物瞬息而變。

火石相撞,可生出火星。

但或許在某一種特定的環境之下,某人揮動一下樹枝,便能產生相似的效果,從而生出火焰。

就如同水裡的火焰會滅去,而火中的水會被燒開。

荒原中的吶喊悠長而響亮,雪山中的吶喊,則會引來雪崩,天崩地裂。

諸如此類,就是一個特定的環境。

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軌跡,生出不同的異變。當這些漸漸摸索出來的軌跡,按功效不同而分類後,這一類軌跡,便被稱爲符,最終演化爲符法。

“符法之道,玄之又玄。”秦先羽自語道:“道觀裡的道士,懂得如何畫符,也曉得不同的符紙,下筆也是不同的。但在習練符文時,想必也是記着哪一種符文的下筆走向,是屬安神符紙,還是驅邪符紙之類的,如此記下,卻也不知爲何會有這般變化。”

“在精通符道的道士眼中,想必這些也是玄之又玄,高深莫測,而難以揣摩的。”

秦先羽暗自笑道:“想必也就只有觀虛師父纔會如此,他修行遇到瓶頸,才琢磨這些事情,究其本質,從根本之上來揣摩。”

無數種符,就有無數種下筆走向,浩瀚至深,想必在習練符法的人物眼裡,有那些揣摩根本的閒工夫,不如多記一些符文。

“下筆畫符,是不能出錯的,若有一點兒差錯,就徹底廢棄。”秦先羽心道:“若是以觀虛師父的看法,符文下筆走向,就是拘禁五行之氣的玄妙軌跡。而畫符差了一絲半毫,便是與那一種拘禁五行之氣的玄妙軌跡不夠吻合,因而無效。只有與天地間的玄妙軌跡吻合,才得算是一道真符。”

好在他練習多日,下手已經是極爲穩當,加上玉丹靈水改善之後的目力,勝於鷹隼不知幾許。

以他的眼力,只要凝神靜氣,就連弩箭都變得緩慢而清晰。如此認真看着符文,自然是分毫不差。自練劍以來,手臂極穩,下筆自也是不出分毫差錯。

符筆是青城山的奇木爲杆,靈狐作毫,硃砂更是秘製而成,極爲上佳。

秦先羽深吸口氣。

執筆,畫符。

不覺間,已然運起真氣。

期間沒有什麼異象。

他用符筆在地上畫了一道火符,又在鐵鍋底下畫了一道火符。

看着只是畫了一些符文,沒有熱氣蒸騰,更沒有什麼火焰升騰的玄妙異象。

平平淡淡,就跟常人寫字一樣。

見如此平靜,沒有什麼異象,秦先羽心有揣揣,也不知是否能成。

他呼出一口氣,在地上的火符那裡架起了一堆乾柴枯草,燃起火焰。火堆上架起鐵鍋,放了半鍋水。

“似乎……沒什麼用處?”

秦先羽微微覺得失望,他原以爲表面上沒有異象也就罷了,內中火符吻合了天地間的玄妙軌跡,應當會讓火焰變得更爲熾熱。

但是房中熱氣並未上漲,而鍋裡的水也並未如同預料時那般迅速煮沸燒開,過了許久才泛起白煙,跟平時燒水沒有不同。

火符,似乎並無用處?

秦先羽嘆息了一聲。

原本以爲會有熱氣炎炎,籠罩整個房間。

或是有大火磅礴?

再不濟,那鍋水架在火符上面,也應該迅速沸騰罷?

這個小道士滿懷失望,驀然升起一股煩躁之意。

他踢倒了鐵鍋,將火焰撲滅,隨後轉身離去。

忽地,秦先羽眉頭微皺,慢慢轉過身來。

火堆之上有白煙嫋嫋,一朵兒火苗搖曳而起。

秦先羽只道是先前沒有撲滅火焰,便再度將之撲滅。

片刻,又有白煙升起,火苗兒不滅。

秦先羽心中一跳,他仔細看着這朵兒火苗,只見再過片刻,那火苗兒復又燃起,已是一堆火焰,與熄滅之前一般無二。

“無法熄滅的火焰?”

秦先羽難以置信,又再度嘗試。

六百三十四章 兩界山中四百零一章 神靈之徒葉辰百一十三章 相府中的藥材二百十七章 挖墳三百七十八章 蠱蟲守護六百六十九章 羽化仙君七百三十八章 玄機明風林景堂七百八十四章 道德仙宗再觀道五百九十二章 蠻荒神劍百萬衆逢我盡落塵埃中二百零七章 離京五百三十七章 蒙宗百五十五章 雪蠶蠱五百五十九章 安閣欄七百六十二章 浩瀚汪洋之中擡頭站起的身影三百三十八章 佛音五百八十章 觀疆錄四百五十章 山下二百二十八章 測卦七百四十九章 仙道有半人衆生之幸也第400章 心亂五百五十二章 不見停歇的殺戮三百十九章 棄文求道者七百零一章 龍旗號令五百八十三章 及木城第83章 獲益五百零六章 收徒上第66章 如煙似風蟬翼步百二十三章 四府五真人六府十三真二百二十四章 事後百六十章 觀戰七百八十章 垂釣七百三十二章 重修大道五百三十八章 試劍六百六十三章 傷勢六百四十七章 兩頭事起六百二十三章 蠡王老祖五百七十八章 鬥劍百九十五章 白雲觀秘聞四百九十章 今日花開滿山三百九十五章 尋龍六百六十六章 八劫不朽者五百四十八章 兇榜第三的殺孽二百四十七章 毒喂樹種三百四十六燈火三更補回六百九十七章 等不及了三百五十四章 西天極樂淨土百四十五章 滾地雷百九十六章 血海深仇不惜血誓百七十五章 莽漢五百八十五章 闖山五百九十四章 無上神通三百九十六章 變故六百八十一章 順流而下至東海六百二十二章 巖池幽風寒煞五百八十四章 誰爲真佛第49章 刺殺七百二十三章 一言如定律七百零七章 破滅第65章 弩箭!第30章 山河觀仙四百一十一章 劍光一道利如許三百十一章 歸途二百二十四章 事後二百十九章 柳長空二百三十七章 天地之間六百七十四章 一夜消失的仙山福地三百三十八章 佛音百九十二章 自開一門七百零五章 箭殺章節序號修正六百五十章 煌煌一劍耀千山第47章 青城山百二十五章 穿牆破壁無可阻擋三百三十章 問道老人曾上山二百八十章 怒佛法相百二十六章 陳浩三百七十章 長柳村七百零二章 無仁公子文先生第88章 黑風山第300章 圍殺二百二十五章 州府大人來訪第84章 離開相府四百二十四章 傳承與規矩規矩與禮儀三百八十六章 奇才第20章 陸慶五百一十六章 法入歧途道在魔宮四百六十八章 通明閣內七百二十二章 棄子與依仗五百七十七章 神宗之內第107章 花燈三百九十七章 鬥龍四百七十二章 一指定身七百六十二章 浩瀚汪洋之中擡頭站起的身影四百四十一章 倏忽又三年六百八十六章 方術四百四十一章 倏忽又三年二百七十一章 一劍破萬法二百九十二章 怒吼七百零五章 屠神滅鬼三百六十七章 乾元大艦踏月舟五百六十八章 藏寶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