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九十八章 天生清淨境

百九十八章 天生清淨境

佛門有天生禪心,天生慧心,以及大徹大悟的說法,而道家亦有赤子之心,清淨之心。

無論佛門禪意,還是道家赤子之心,清淨之心,皆如鏡面平穩,全無漣漪波動。縱然有外事加身,也不過是鏡面之上落下灰塵,輕易拭去,萬物不可沾染。

常人自出生後,經歷諸般事情,自身心性,思緒,自然會有變化。

然而懷有清淨之心者,心中不受半點影響,正是赤子之心,聖潔而不侵染。

清淨境,便又是另外一回事。

若是清淨之心,乃是鏡面般不可影響,不可動搖。那麼清淨之境者,心境便如湖泊,會因外事而掀起漣漪,或大或小,或是波紋,或是大浪,但到了最後,終究是如湖面一般,會漸漸平歇。

“清淨之心者,心中全無波動,乃是修道之人的絕佳心性,堪稱仙心,暗合天意,有清靜無爲之意。”

“這等清淨之心,赤子之心者,乃是道德宗等正統道門羽士最爲看重的人物,幾乎百年難得一見。”

“然而,在我等眼裡,清淨境之人,卻還要比清淨之心更高一籌。√←”道都金龍說道:“清淨之境,能有喜怒哀樂,諸般情緒。最終雖然歸於平靜,但卻能夠懷有自身情緒,從而上體天意,下應本心,又不受外事影響心性,故而長久清淨。”

林景堂沉吟片刻,說道:“此子確實心性平淡,容易控制自身情緒。亦可輕易平復心中思緒動盪。最終歸於平淡。但天下之間。心境淡然者,斷然不知他秦先羽一人,莫非都是清淨境?”

說罷,這位劍仙擡起頭來,神色淡漠,說道:“這小道士和陳原的那場約鬥,本是犯戒,但欽天監仍然應允二人約鬥。若猜得不錯,該是你這頭妖龍示意袁守風下令應允。當時我見他二人爭鬥時,纔看出這小道士懷有道劍,可據我所知,秦先羽初入京城時,八成是還未成就道劍的,你又是如何認得出來?”

“你果然對這修成道劍的少年十分上心。”道都金龍沉聲發笑,笑音滾滾,彷彿掀起聲浪,“正如你所說。心境淡然者不少,但清淨境者舉世罕見。本龍確實認不出來。但他身上,染有聖龍一縷燥氣,我身爲聖龍子孫,怎看不出來?”

林景堂眼睛一凝,道:“是山河觀仙圖?”

“不錯,他出了山河觀仙圖之時,便被聖龍落下一縷燥氣。”道都金龍說道:“這縷燥氣對於此人肉身並無損害,但卻能夠影響思緒,從而變得極爲煩躁,易怒,嗜殺。若心智不堅者,甚至因此而瘋癲,從而成爲一個嗜血殺人的兇厲之類,神智昏沉。”

林景堂面色淡然,看不出任何變化。

道都金龍說道:“當他來到京城之時,我能感應到那一縷燥氣。可這一縷出自於聖龍的燥氣,居然被他壓在心底,雖未能去除,但對他的影響,竟是極爲微小。就算是如鏡面的清淨心,多半也要染上污點,無法去除。除卻清淨之境能夠平復心境,將燥氣壓在心底之外,誰能抵禦聖龍的一縷燥氣?”

林景堂緩緩說道:“慶元府一路上,這小道士殺了不少匪人,後來再度現身時,性子復又平淡,並無嗜殺之意。那便是初出山河觀仙圖,被燥氣影響?”

“正是。”道都金龍說道:“以清淨之境,着實能夠輕易抵禦聖龍燥氣,後來本龍又作一番試探,在與陳浩爭鬥得勝時,我曾在他身上種下一縷燥氣,意欲讓他大開殺戒,最終,他也並未立即殺人,而是與陳浩對話無果之後,才下此殺手。下手發泄鬱氣過後,那天生的清淨境便把本龍的那一縷燥氣鎮下了。”

林景堂淡淡一笑,眉宇間露出幾分嘲諷,說道:“縱然是聖龍之祖,那一縷影響人身思緒的燥氣,恐怕也被道劍所滅了。”

“不錯,在他修成道劍時,燥氣便已滅去了。”

道都金龍哈哈大笑,說道:“身懷聖龍燥氣,而性子還是頗爲平淡,似這類人物,若非是適合修煉道劍的清淨境,還能是誰?當本龍得知此子出自應皇山下時,一切便已明朗,他身上必然懷有道劍之法。”

林景堂看着這頭異龍,目光微凝,手上仙劍似乎握緊了幾分。

老謀深算的妖龍。

“道劍者,以心神爲爐鼎,以定力,慧心成爲水火,以五臟作五行,以性情爲藥物。”

“神與意合,道劍自虛無之中而生,從而成就護道至寶,斬盡對己身不利之物。”

“道劍乃是精,氣,神,凝合而成,從虛無而來,以神爲爐,以性爲藥,以定爲火,以慧爲水。傳聞修成這等以自身性情凝成的道劍,該有大劫降臨。”

林景堂說道:“此大劫影響心神,讓人不知不覺間身死,最是難以渡過。古往今來,劍仙聖地之中修煉道劍者,百人之中,九十九個便是挨不過這般幻境,自此而亡。”

“修成道劍後,另有一劫,乃是將平生之事逐一顯現,且將其情緒擴至最大,從而大悲大喜,大苦大樂,最終成瘋癲之輩。”

“百人中的剩餘一人,亦是落得這般下場。”

說到這裡,他嘆了一聲,說道:“這小道士能夠把道劍修成,就是因爲這天生的清淨境,使其心性平淡,容易平復心緒,故而能有所成,對罷?”

見他如此說來,道都金龍亦是露出詫異之色,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

林景堂沉吟道:“千年以來,不知多少人物修煉道劍,因劫難而止步。你既然遍觀全城,想來當時已窺視過道劍之劫,你覺如何?”

道都金龍忽然嘆息一聲,說道:“傳聞道劍之劫,十分恐怖,無形無質,乃是自身心性之劫。而這小道士懷有清淨境,雖然開始時有些礙難,然而以他的心境,可謂是無驚無險,幾乎算不上艱難劫數。”

古往今來,不知多少仙宗前賢,意欲修成道劍,但千年來修成道劍者,不過二三人,其餘人俱都被道劍之劫所滅。

憶起此事,林景堂忽有悵然之意。

聽聞這小道士渡過道劍之劫時,竟是無驚無險。饒是這位絕代劍仙,也不由嘆息道:“天地之間,總有得天獨厚之人。”

“誰說不是呢……”道都金龍長鬚落地,頭顱低垂,眉目黯淡,道:“道劍共分兩類,他修煉的是後者。”

林景堂沉聲道:“以術劍之法養道劍,乃是劍仙聖地道祖的秘傳之法,亦是天地間修成道劍的另類法門,更能以此對敵,有別於古老相傳的傳統道劍。我若是連他修煉的道劍屬於哪一類都不知曉,也白白修煉這麼多年的仙劍了。”

道都金龍說道:“劍仙聖地道祖,當年也是天生的清淨境。”

林景堂道:“難怪你們選中了這個小道士。”

說罷,他轉身離去,手中放開,仙劍自行飛起,把眼前斬了一劍。

天地間裂開紋路。

林景堂邁步而去。

道都金龍擡起龍首,道:“你去哪兒?”

林景堂冷哼道:“如你所願。”

說罷,那一襲白衣,便已消失在眼前。

道都金龍眼中露出幾分笑意,自語道:“就算你知本龍有所謀算,還不是要依我所願?”

說罷,它那龐大身軀緩緩起來,宛如一座山峰拔地而起,龍首微偏,望向九重門之外。

那個少年道士,已經遠離了九重門。(未完待續。。)

ps:??還有一章,爭取十二點之前出來

百一十四章 該殺七百五十五章 風雨已至應皇山五百一十三章 兩日二百二十章 離開柳家三百五十六章 醒來新天地五百七十一章 灰燼五百六十二章 傳言背後的真相三百七十章 長柳村二百六十一章 九重霧障之後六百一十五章 天師六百二十二章 巖池幽風寒煞四百七十一章 道德仙宗虛極二百五十六章 令牌七百五十章 生死人肉白骨第91章 灰影三百四十三章 化身第400章 心亂四百六十九章 音殺之術百八十七章 一眼觀破神仙鎖七百七十一章 地脈斷絕第108章 局勢三百四十一章 舍利屍首六百九十三章 敢問是何方神仙五百九十八章 歲月匆匆第46章 厚顏者,怎知廉恥?第66章 如煙似風蟬翼步六百三十九章 仙家符法百二十一章 美味佳餚二百四十六章 名傳聖朝兩岸劍嘯淮水六府二百三十五章 五越觀王潮之中越潮七百五十四章 千變萬化不死真身五百九十五章 塵世百七十九章 驟變二百八十七章 顯露二百六十九章 赤元天二百二十三章 地牢盟主四百八十四章 見道德仙宗二第55章 驚變三百六十三章 兩界山六百五十章 煌煌一劍耀千山三百三十九章 天然陣法上四百八十一章 道書中的故事故事裡的轉折第47章 青城山三百二十五章 袁守風逝三百二十三章 北邊的流星二百十六章 豐行府奉縣四百六十四章 第十三階第47章 青城山五百一十八章 叛宗七百零五章 箭殺章節序號修正百三十三章 欲沾神仙氣內附書友羣五百一十八章 叛宗六百九十章 煉劍第65章 弩箭!五百四十四章 東海散仙七百八十五章 傳承接續第69章 逼供百九十二章 自開一門第70章 庭院中的少年二百九十章 採花五百零二章 事重如山第101章 有天雷響於地底二百八十二章 金身臂膀羅漢青燈第76章 蘇相爺第400章 心亂七百零二章 無仁公子文先生第56章 劍仙風采百五十一章 道劍上二百二十七章 心障百三十四章 煉劍三百二十七章 趕赴寒潭斬蛟龍第56章 劍仙風采二百二十四章 事後二百八十一章 參禪唸佛劫火燒修得金身丈六高四百五十二章 三部劍訣三百九十三章 野龍百六十四章 五越觀王潮之東越潮五百八十章 觀疆錄二百四十三章 醒來四百三十四章 擇劍第108章 局勢二百三十四章 掌出風生三百九十一章 中州燕地百三十章 五越觀王潮第76章 蘇相爺六百八十六章 方術二百七十六章 一氣化三清五百零三章 擦肩而過的緣二百四十一章 風雨停歇餘波未平四百零二章 三招中秋快樂七百二十四章 兩方來人六百四十九章 大山藏妖七百四十四章 大德聖龍天子中四百六十五章 考驗七百二十六章 仙君講法下七百九十九章 諸聖是人劫三百八十二章 羽化二字惹風波六百九十六章 聖龍血脈七百五十六章 一劍恰如雪中嘯三百八十三章 連雲宗白松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