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螳螂捕蟬

缺衣少鞋、無甲無盔的明軍接到了命令,立刻用能找到的一切來武裝自己。

削尖的木矛、結實的棍棒,甚至還有些別出心裁的,在棍棒上綁上了石塊,充當石斧、石錘,不看衣冠的話非得以爲是迴歸石器時代了。不過對他們而言,手上有了傢伙,就能安心一些,至於好不好用、好不好看什麼的,也沒那個條件挑挑揀揀的了。

有了吃飽飯的希望,這些潰兵很快就被羅蘊章以及僅存的那些軍官組織起來。探馬雖然沒有馬,但是經驗尚在,很快就找到了那個鎮子。大軍齊出,不過沒有本地的鄉民作爲地頭蛇的反應自是更快,明軍抵近鎮子時鎮上的士紳富戶們已經組織起了防山賊的鄉勇,嚴陣以待。

“本官是大明兵部尚書翰林院侍講學士張煌言。”

張煌言在鎮外高喊,鎮子裡的士紳富戶和族長們遙遙望去,將信將疑,很快就都將目光投諸在爲首的那個縉紳的臉上。

“看樣子,應該是真的。”

話一出口,這些士紳富戶和族長們登時色變。今天一早縣裡面就來人,意思就是現在池州府又不姓明瞭,改回去姓清了,讓各處的士紳富戶和各族的族長們看着,若是碰上明軍殘部,就將他們鎖拿到縣裡面,重重有賞。

十來年前,這楊田鎮姓明,而且還是姓了兩百多年,後來韃子來了,迫不得已改姓了清。前些時日,各處的士紳串聯反正,池州的官吏綠營在兵威和檄文的剛柔相濟之下也決定痛改前非,可是等明軍兵敗南京的消息傳來,登時就又改回來了。

“這該當然如何是好啊!”

從心裡說,衣冠文明的感召存在,他們個人上還是心向大明的。可是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幫了明軍,就勢必將承受滿清官府和綠營的懲罰。兩難的處境一旦出現,選擇就成了必然。

“要不給點糧食讓他們趕快走吧。”

“只怕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張尚書的人品還是值得信任的,沒聽過四分銀子斬一士卒的事情嗎?”

“那又能如何,你能保證這消息不會走漏出去?”

“……”

張煌言在鎮外喊了好半天,鎮子裡卻全無反應,那些鄉勇們更是沒有放下手中的武器。遲疑是一種態度,時間越是推移,張煌言就越是感到冰冷,哪怕如今已經入夏,但外界的酷熱卻還是敵不過發自內心的寒冷。

“大司馬,不行衝進去吧,軍無糧則散啊。”

“不行!”張煌言轉過頭向羅蘊章低聲怒喝道:“咱們是王師,不是韃子,也不是賊寇!”

彷彿是在冥冥之中有誰聽到了張煌言的話語,鎮門那邊一衆士紳富戶和各家的族長越衆而出,徑直的走過來相迎。

“還請張尚書恕我等老眼昏花,怠慢之處,還望見諒。”

商量妥了。

張煌言如是想,但並不以爲意,如今的形勢對他們實在不利,這些鄉紳在鄉間有威望不假,但也都有着大批的族人和家眷需要考慮,顧慮多了,難免會猶豫一二,但只要他們還能相迎,就說明他這段時間的苦心沒有白費。

“人之常情。”

明軍並沒有入鎮,甚至就連羅蘊章也沒有進去,不過鎮上還是做了不少的飯菜款待明軍,張煌言以及那十來個充當護衛猛士更是被鄭而重之的請了進去。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煌言便向他們提出了襄贊一些軍需的要求。

“張尚書請放心,我等絕不會坐視王師受困於飢寒。”

一個回答,其他的也是在旁附和,張煌言放下了些心便舉杯向衆人敬酒,以表示謝意。不過他也沒有在鎮子裡過夜,晚上還是回到了鎮外的簡易營寨里居住。

到了第二天一早,鎮上準備的糧草送到營寨前,張煌言謝過後便帶着這支潰兵離開了鎮子,向南行進,前往如今比較安全的徽州府。

張煌言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目送張煌言一行離開,衆人對視了一眼,便回到了往日共議的所在。

“人已經派出去了嗎?”

“已經出發了。”

“那就好,追的上追不上就是他們的事了,咱們已經把本分盡了,說什麼也怨不得咱們身上。”

“這事情……”

聽到了這份猶豫,那個爲首的縉紳厲聲喝道:“事情已經做下了,難道你還想反悔不成?”

“不,在下絕無此意。”那個鄉紳嚥了口唾沫,繼而說道:“只是現如今,延平藩兵敗,可是會稽藩卻勢頭正盛。日後讓那個殺神知道了,咱們怕是落不了好的。”

“呵呵,咱們先管眼下吧,到時候不行就說是被那個外鄉人出賣的,與咱們無關。況且,老夫聽說會稽藩與延平藩、李經略他們不和,纔有了這一次延平藩的大舉北上,沒準張尚書死在池州他才高興呢。”

………………

明軍人數不少,而且是見過陣仗,受過專門訓練的,戰鬥力自然遠超於那些鄉勇,哪怕武器裝備低劣也無法改變這一結果。

鄉紳們明白這一點,知道不能硬頂,但又害怕被人告發給滿清官府,乾脆做下了這番先款待後舉報的兩面派手段,爲的不過是自保而已。他們這些鄉紳與池州府、池州綠營以及池太道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別說同年、同窗之類的關係了,也不怕碰上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只是張煌言所部就要危險許多了,不過這也不在他們的考慮範疇之內。

趕往青陽縣舉報的使者一路疾行,沒過多久就來到了青陽縣城,並且很快就得到了知縣的接見。

只不過,接見是接見了,消息也送到了,但是青陽縣這邊也沒有什麼辦法。池州綠營在昨天一早發現明軍炸營,就追着一支較大規模的潰兵而去,想要撈到張煌言這條大魚。不過那支潰兵卻並非張煌言所在的這一支,而是一路向東北方向的鳳凰山而去,照那架勢是準備往太平府方向逃竄。

時間太短,池州綠營還沒有接到太平府綠營已經解決了駐紮在那裡的明軍的消息,就一門心思的認定了張煌言是打算與那裡的明軍匯合,而後上船逃竄,什麼也不顧的追了過去。這樣一來,池州府就空虛了,青陽知縣得到了消息卻也只能派人去找,但卻並非是想找就能找得到的。

然而,在這個沒有無線電通訊,更沒有衛星定位的時代,倒黴的池州綠營追錯了方向,原本似乎已經被幸運女神拋棄的張應祥卻再度得到了垂青。

“海寇張煌言就在青陽縣,汝領步兵跟上,本帥親提騎兵去追,絕不能讓他們接近徽州。”

兵部尚書翰林院侍講學士,外加上近期收復了數個府,對於這些綠營將領來說張煌言可以說是鄭成功兵敗南京後最大的一條大魚,能不能翻身就全指望他了。

張應祥很幸運,但也很着急,畢竟越往南距離徽州就越近。說來可笑,徽州前不久還是他鎮守之地,現如今卻反倒是儘可能的離得越遠越好。

事實上,在明軍兵鋒之下選擇放棄徽州之時,張應祥就已經不在乎這些了。而現在,他首要的任務還是抓住張煌言,這纔是日後清廷問責時的張本。

鐵騎追擊那些步行上路的明軍,哪怕晚了幾日上路,但雙方的速度差實在不小,若非張煌言所部很快就進入到了山區,早就追上了。

入夜時分,張應祥以及他帶着的那些親兵、騎兵在一處山坳裡修整。他們是追着車輪印和腳印追來的,只是這山林裡實在阻礙視線,更影響行進速度,入夜後不得不停下來修整一番,到了第二日再繼續追趕。

“大帥,發現賊寇了,他們就在往南十來裡地的一處山坳裡宿營。”

“好!”

這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此地往南,依舊是池州府的地界,距離徽州尚有近百里之遙,那裡的明軍是不可能大舉而來的。想來真可謂上天在幫助他,但是張應祥卻並沒有操切。

“傳令下去,今晚修整,明日一早便出發,爭取在中午時追上賊寇。”

戰而勝之,張應祥抱有絕對的信心,畢竟對手只是些潰兵,而己方卻都是從河南帶來的精銳騎兵。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多活一晚上,總好過殺得痛快,卻讓張煌言那條大魚趁夜跑了,那可就本末倒置了。

山坳裡的明軍舉火宿營,張應祥嚴禁探馬湊近了去瞅個清楚,以防打草驚蛇。忐忐忑忑的一夜過去,天亮時,探馬回來稟告,說是明軍正在拔營,準備啓程出發。這時候自是要儘快追上去的,豈料張應祥剛剛下令出發,後面就有探馬追上來,說是有一路清軍也追了上來。

“該死的,定是那個知縣多嘴,回去定撕了那廝的嘴!”

事關功勞,張應祥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只是稍一思量便陰沉着向那探馬問道:“來了多少人,哪個府的,什麼人帶隊,武備如何?”

一股子殺氣逼來,那探馬嚥了口唾沫,連忙回道:“回稟大帥,來人不下三百,俱是騎兵,盔鎧甲冑和武器皆是不差,具體是哪個府還不太清楚,不過爲首的那幾個軍官卻是穿着八旗軍的鎧甲。”

“什麼?!”

不是綠營,而是八旗軍,張應祥登時便是一腦門子的汗。綠營還好,八旗軍可是皇上的奴才,身份遠高於綠營,而他這個綠營將領也不是什麼手握重兵、雄踞要地的大帥,不過是個丟了信地的喪家之犬罷了,差距實在良多。更何況,不下三百騎兵,這數量雖說比他少一些,可若是真跑出去一個半個的,那他還不如直接在此向張煌言投降呢。

形勢比人強,張應祥只得親自帶着親兵過去求見。不過真的看到這羣清軍,他卻是慶幸起來了自己的選擇。

來人俱是高頭大馬,身上鎧甲俱是嶄新,武器齊備。騎兵一個個在馬上腰桿子直挺,目不斜視,顯然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精銳。而爲首的那幾個八旗軍,從甲冑上看的話,卻俱是藍底兒紅邊兒。

“鑲藍旗?”

張應祥沒有猶豫,連忙湊到了那八旗軍官面前,也不管對方是什麼官職,恭恭敬敬的就是一禮。

“末將徽州總兵張應祥,敢問將軍如何稱呼?”

八旗軍官一臉的倨傲,鼻孔幾乎都要朝天了,聽到張應祥的問話,嘴裡面嘰裡咕嚕的說了一大堆,直聽的張應祥一頭霧水。

“瞧你這廝也聽不懂滿洲話,本將乃是漢軍鑲藍旗分得撥什庫李名,我叔叔是漢軍鑲藍旗固山額真三等侯墨爾根侍衛李國翰。”

這一副不是滿洲八旗,勝似滿洲八旗做派,再加上那一嘴的遼東口音,張應祥登時就信了一大半。等聽到了後面那半句,張應祥的臉色更是瞬間就僵硬了下來。

李國翰是什麼人,漢軍旗裡面從皇太極到多爾袞再到順治最信重的武將之一,墨爾根侍衛就是當年皇太極封的。如今已是三等侯,名義上作爲平西王吳三桂的副手坐鎮陝西,但事實上卻是等同於監軍的人物。這樣的大人物,一個侄子別說是分得撥什庫了,就是個普通的旗丁他也得供奉着。

“那個,李將軍,您的腰牌能不能給末將長長見識。”

張應祥話說的謙卑,但李名的手下們卻大爲不悅,不過那李名卻也沒有拒絕,只是一副瞧你也是沒見過的模樣便將腰牌扔給了張應祥。

接過腰牌,張應祥其實也沒見過真的,人家既然敢給,他也只是象徵性的看了看,就恭恭敬敬的雙手抵了回去。

“現在信了?”

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看那表情,聽那語氣,根本不用說出來張應祥卻也明白,而那個李名更根本就沒有遮掩的意思。

身份的事情告一段落,那李名便向張應祥問道:“海寇張煌言可找到了?”

果然是來搶功的。

奈何眼前這個漢軍旗小軍官的背後卻有個惹不得的大人物,張應祥卻也只能據實相告。

“那還等着什麼,趕快帶路,抓到了海寇張煌言,好不了你的好處。”

大功變成了人家的了,張應祥心頭火起,但是一想到這廝的背景,他的怒火就登時被一盆涼水潑了個乾淨。

然而,轉念一想,若是能和這等有跟腳的人物拉上關係,日後也必是好事一件,於是他便連忙招呼手下直奔明軍的所在。

騎在馬上去追還要趕着車前進的步兵,終是要快上很多,很快他們就追上了張煌言所部的明軍。

清軍的騎兵突如其來,這支明軍早已是驚弓之鳥,哪怕在鎮上有過休整,士氣也恢復了一些,但是親眼看見大隊的清軍騎兵出現在眼前,慌亂卻也是不可避免的。

“將士們,打退了這支韃子,咱們就能轉進到徽州修整。”

張煌言竭盡全力的鼓舞着士氣,但卻無濟於事,若非羅蘊章和身邊的隨從楊冠玉攔着,只怕早就到陣前去了。

尚未見仗,明軍已經開始要土崩瓦解,勝券在握的張應祥連忙下令全軍出擊,唯恐張煌言會趁亂逃走。

張應祥的部下開始策馬衝鋒,八旗軍則完全是一副作壁上觀的模樣在後面督戰。遠處的明軍一看到清軍殺來,一下子就四散而逃,全無抵抗的打算。可是就在這時,旁邊一聲咳嗽,張應祥猛地想起來,並轡而行的還一位大爺等着伺候呢。

心頭暗罵,但卻也什麼辦法。眼見於此,張應祥腆着一張笑臉就轉向那李名。豈料頭轉過去,看到的卻不是那副鼻孔朝天,卻是一隻套着鐵手套的拳頭瞬間就遮住了他的視線。

第三十六章 東陽縣(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西(下)第八十五章 審判(上)第三十三章 蘿蔔第二十三章 無題第六十二章 疾風(一)第九十九章 曙光初現(下)第三十九章 半渡而擊(一)第五十章 潛伏第十六章 摧枯拉朽(中)第二十八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王內訌(下)第八十一章 懸殊第一百一十九章 成軍第五十五章 佈局(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郡王(上)第六十八章 三天(中)第七十三章 勁草(二)第一百零九章 天崩(九)第十五章 爭競第九章 抽絲第十三章 文武第五十七章 追!(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時來第一百零七章 天崩(七)第九十一章 激怒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王(完)第四十一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二十三章 慣例第三十六章 案發第四十五章 團隊第十五章 摧枯拉朽(上)第三十五章 東陽縣(上)第三十八章 敵意第六章 變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王內訌(上)第四十五章 團隊第六章 八月(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坐困第十九章 初封第四十七章 繮繩第四十七章 意如何(下)第八章 惠民第一百七十章 北望(七)第三十章 主權第八十五章 爭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轉未來(七)第二十五章 共鳴第五十三章 添磚第八十九章 重拳(中)第五十章 騎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桃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勝券在握(下)第二十五章 遲來的正義(六)第四章 新桃(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下)第四十二章 同力(四)第五十一章 比試(上)第八十五章 爭論第一章 南北第四十二章 轉型第六十二章 疾風(一)第二十三章 舟山(四)第五十六章 心態第三十四章 收穫第四十六章 同步(一)第七十五章 義之所至第八十九章 殺之一字(中)第六十六章 東南經略第二十六章 理念第五十六章 三板斧第四十九章 十月圍城第二章 生意第六十二章 興明討虜(中)第二十七章 演技(一)第一百二十章 出征第一百一十章 困境(上)第十一章 述職第五十六章 三板斧第十六章 觸動第十九章 王翊第四章 波動第五章 新桃(二)第六章 前奏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三章 分地第八章 再戰衢州第十二章 越王之封第五十章 騎鬥第五十六章 追!(二)第五十二章 比試(中)第一百零三章 如鯁在喉(中)第十章 加速(下)第九十二章 僵持第四十章 半渡而擊(二)第六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三章 借款終章 遲來的黎明第七十二章 成親第二十二章 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