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月二十九陳文所部收復東陽縣城的攻城戰開始前,那些主要來自於義烏的團練兵便踏上了返鄉之路。
義烏縣城與東陽縣城並非很遠,只要沿着東陽縣城北的東陽江溯流而上,向西幾十裡便可以抵達。
只不過,在抵達縣城以北的那個渡口後,由於船隻不多,這一衆團練兵的首領經過了一番商議,便決定按照村鎮之別各派出一個人回去報信,而其他人則步行返鄉。
之所以如此,並非只是清軍慘敗,而他們在其中出工不出力。更多的還是因爲這一次擊潰清軍的乃是一支自台州而來的明軍,而且其中還有不少金華本地子弟存在,而最重要的還是這支以戚帥成法練兵的明軍乃是被傳爲蓬萊戚家女婿的陳文所重建的戚家軍!
如此驚人的消息必須儘快向各家的族長以及各村鎮的鄉老報告,以便讓這些更有權威和閱歷的長輩能夠趕在最好的時機出現前商議出對策,使得本族親屬能夠儘可能的規避其中風險同時獲取更大的利益。
懷揣着類似的想法,聚居於縣城以西夏演的樓傳宗和幾個同樣來自府城以西的團練兵代表在繞過了縣城後才紛紛登岸,步行返回家鄉。
到了九月初一的下午,陳文早已從九如堂回到軍營之後,樓傳宗才趕到了夏演樓家的祠堂。在拜祭過祖先後,便趕去向當代樓家的族長彙報此番前往東陽縣的具體情況。
“傳宗,你怎麼把兵刃也帶回來了,府城那邊不是說了嗎,民間不得私存兵器、鎧甲,違者處斬的?”
“回五叔祖的話,並非是侄孫孟浪,此刻府城大抵也沒功夫再去管這等小事了。”
“哦?”
樓家的族長聽了這話倒是一奇,這件事情是此前三令五申過的,就連樓家這樣早年出過不少武將的武人家族也被迫交出了一些兵刃應付差事,難道此番清軍圍剿幾個山賊還能出什麼變故不成?
“五叔祖,您知道侄孫在東陽見到誰了嗎?十六哥!”
樓傳宗的回答着實把樓家的這位老族長聽了個一驚,樓繼業雖說是庶子,可卻是自樓楠傳下來的那一房中碩果僅存的子弟,而且在整個樓家也一向是最被寄予厚望的一個後生。可是自從清軍南下,樓繼業跟着原來駐紮金華府的那個上官出征後,就在沒有消息傳回來,整個族裡都以爲他死了,否則怎麼可能這麼多年連個口信都沒有帶回來一個呢。
“傳宗,你沒看錯吧,繼業怎麼可能跑去當山賊啊?!”
這個問題把樓傳宗聽了個一愣,直到片刻之後他才反應過來,剛剛激動之下,還沒有把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個明白,這要是他父親在場,非得狠狠抽他一頓不可。
“不是山賊,五叔祖,不是山賊,是朝廷的王師,是戚爺爺的兵殺回來了!”
“你說什麼?!”
聽了這話,樓家的老族長騰的一下站了起來,那身手一看年輕定然是個練家子。可是眼下畢竟年歲大了,站起來的動作過快,大腦供血便有些不足,以至於眼前一黑,差點兒昏了過去。
待樓家的老族長重新緩過神時,已經重新坐在了太師椅上,而他身邊除了樓傳宗外,更是擠滿了他這一房的兒孫。
在將閒雜人等全部趕出去後,樓家的老族長立刻向樓傳宗問道:“戚爺爺的兵?快說!把你此行所見所聞一字不落的說給吾。”
見老叔祖如此的迫不及待,樓傳宗自然也能理解這份心情,戚繼光在世的那些年,不只是樓家,所有戚家軍的成員走在哪裡都是光輝萬丈,即便是本地的知府、知縣那樣的文官也少有刻意找他們麻煩的。
可是戚繼光死後,戚家軍的威勢就一落千丈,樓楠被冤殺不說,到了萬曆朝在朝鮮打倭寇時,莫說是後續抵達的陳蠶等人,就是始終追隨戚繼光的浙軍名將吳惟忠也只能在李如鬆、麻貴那些遼東、山陝邊軍武將麾下作戰。
而到了戚繼光的侄子戚金將軍殉國後,被冠以戚家軍之名的蓬萊戚家——金華府將校的軍官團更是徹底老成凋零了,再也無法在大明的武將版圖中佔有應得的一席之地。
清軍南下後,在金華府城製造了血腥的大屠殺,超過五萬人遇難,在整個金華府的各地也是大肆屠戮百姓。否則尹燦、周欽貴等人在浙江起兵反清,緣何有如此多的金華百姓響應呢?
可是今天,那支以着重建戚家軍爲口號,以着戚繼光兵書戰陣爲依託,以着戚家軍護衛生民、掃平韃虜的宗旨爲軍魂的南塘營卻突然出現在了金華,幾乎是輕而易舉的就擊潰了數倍於其的清軍,而戰鬥過程甚至只能用碾壓來形容。
若是再加上那支軍隊主帥的身份,那不是戚爺爺的兵重新殺回金華又是什麼?
接下來,樓傳宗便把這幾日的所見所聞一一說與樓家的老族長聽,就連他在營中聽到的傳聞也說了出來,尤其是南塘營在擊潰清軍時所使用的鴛鴦陣和陳文得知他們都是義烏人,而且其中還有些祖上曾經在戚繼光麾下作戰時的喜悅之情,進行了一番大書特書。
“只是五叔祖,這位陳大帥用的鴛鴦陣卻是每一個步兵隊由一個鴛鴦陣殺手隊和一個火器隊組成,火器隊也沒有火兵,和戚爺爺當年抗倭時還是有所不同啊。”
“沒什麼不正常的,這是在南方抗倭時的鴛鴦陣殺手隊武器配置搭配了略作修改的北方守邊時的火器隊,由此組成的步兵營。吾思之,這大概是這位陳大帥對於鴛鴦陣的特殊見解吧,否則戚爺爺當年也不會到了北方之後將在南方無往而不利的鴛鴦陣進行多次修改啊。”
一席話說完,樓家的老族長越想就越是覺得他摸到了陳文的一些對於鴛鴦陣的全新思路,心中的喜悅之情也是再難掩蓋。
當年他的祖輩追隨戚繼光抗倭時,鴛鴦陣便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後來戚家軍失勢後,鴛鴦陣也再沒人拿出來用了,反而都去學李成樑那一套吃空餉養家丁的招數。
直到今天,終於還是有人把鴛鴦陣和戚繼光的兵書戰陣拿出來殺韃子,那個戚家女婿的說法就算不是,應該也不會相差太遠,這個明軍主帥起碼是一位和蓬萊戚家有關聯的人物,否則一個尋常人怎麼可能對戚家軍的傳統如此熟悉。
嗯,一定是這樣的!
自覺着這個消息事關重大,樓家的老族長連忙派人把各房的主事之人全部請來。待全數到齊後,樓傳宗再度將他看到的一切說給了這些樓家的長輩,比剛剛說給樓家的老族長時還要流暢。
聽過了這個消息,樓家的各個長輩也都振奮不已,而這其中樓繼業的父親更是聽得老淚縱橫,因爲他的兒子不僅還活在人世,更是如他父親所說的那般會爲樓家光宗耀祖。
見樓繼業的父親還在緬懷亡父,早已經耐不住的樓家的另一位長輩便向樓傳宗問道:“傳宗,繼業侄兒在這位陳大帥軍中擔任何職?”
“參將,都督府職侄兒沒多問,但是此番陳大帥只是帶了一小部分軍隊趕來,便將作爲主力鴛鴦陣交給十六哥指揮,想來是受了重用的。”
那位樓家的長輩點了點頭,緊接着又一個長輩向樓傳宗發問:“除了繼業,可還有其他當年在戚爺爺麾下爲將的子弟在陳大帥軍中?”
樓傳宗想了想了,繼而回答道:“這支王師之中頗有些義烏子弟,小侄只認識一個後宅葉家的,是一個千總。不過聽陳大帥說起,吳家也有一個子弟在陳大帥麾下爲將,眼下作爲加銜總兵留守台州的老營,很快就會前來匯合。”
樓傳宗所說的吳家便是吳坎頭的那個吳家,浙軍名將吳惟忠背後的家祖,而那個吳家的子弟便是早已被魯監國任命爲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大蘭山副將的吳登科。
聽到這裡,眼見着各房主事之人還要多問,樓家的老族長咳嗽了一聲,便示意他們不必再問下去了,隨即與衆人吩咐任務,一時間竟頗有些祖上那些大帥的風範。
“老四,你閨女不是嫁到後宅鎮上了嗎,讓你家傳熙過去一趟,帶個口信,問問葉家有什麼想法。”
“五叔,小侄明白了。”
“老九,讓你兒子現在就去吳家,就說吾有要事相商,請吳家的族長明日中午務必到老地方一晤。”
樓家與吳家相隔甚近,兩家也比其他各家更爲親近,樓家的老族長早年和吳家的現任族長交好,即便是上了年紀每隔個一段時間也要聚在一起喝點小酒,關係自然非同尋常。
“是的,五伯。”
“老十一,你做事最是穩妥,去府城瞅瞅,或許咱們樓家可以送陳大帥一份厚禮!”
“五伯請放心,小侄定會把府城的情況打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