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

亡信鬆了口毒,對那名兇惡的準噶爾兵省!”那麼就請啼一吧。”

幾個準噶爾兵擁簇着王信往金帳走。起先的防衛還很鬆懈,可是越到後來,防衛越來越緊密起來,王信腰間的匕首也被收走,在這關外,既有兇殘的馬賊,更有餓狼,因此不管是牧民或是女人,常年在外行走的。多半會攜帶一些武器的,就連那些孩童,都會佩戴些刀具,因此王信在腰間插一支匕首並不算奇怪。終於。幾個噶爾丹士兵在金帳前停下。有人進去通報了一聲,這纔有人讓王信進帳。

王信這一年來,主要的任務都是蒐集準噶爾丹的信息,如今親自到了噶爾丹面前,倒是頗爲詫異。在他的印象中,噶爾丹應當是個魯莽的草原漢子,事實上,他的很多行爲都符合魯莽的形象,在滿人勢力未衰退之時兵指漠南,在大明強盛之時挑釁大明的底線,若不是個魯莽之人,恐怕絕不會冒這樣的險,可是此負一看,噶爾丹雖然生的雄偉,可是那臉龐中卻沒有任何的表情波動。眸子半闔,眸光精光閃現,鎖定住王信,讓王信覺得很不自在,他心裡警慢起來,知道此人絕不是個好騙的人,若是自己對答中稍有一點點破綻,說不準都有死亡的危險。

“偉大的博碩克圖汗王信單手捂住的口向噶爾丹行了個禮。單膝也隨之跪了下來,做出一副心驚膽顫的摸樣。

噶爾丹半倚着身子,打量了王信一會,一個遊走大漠的小部族商販被草原王者召見,一副膽戰心驚的摸樣,對於噶爾丹來說自然再正常不過,他虛擡了擡手:“起來吧,達斡爾人。”

王信站了起來,低着頭:“不知大汗召喚小人前來,有什麼吩咐。”

噶爾丹道:“你是從遼東來的。我要知道你在遼東的所見所聞,放心吧,我會賞賜你足夠的金子,只要你說出來

王信眼眸中閃露出“貪婪”連忙道:“願意爲大汗效勞。”他開始繪聲繪色的講了起來,這全是一路上他在遼東所見所聞的,絕對沒有參假,畢竟這些情報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王信如果猜得沒有錯,想必這噶爾丹早已得到了遼東的第一手情報了,現在讓他說,多半是試探他是否誠實而已,以噶爾丹的身份,想必是不會讓他這個小人物問冉遼東的情況這麼簡單。

噶爾丹不斷的點頭,顯然是與自己所掌握的遼東情況與王信所說的一樣,等王信說蕪噶爾丹揮了揮手,帳下的一名準噶爾將領掏出一斤,牛皮袋往王信拋過去,王信忙不迭的接過,這牛皮袋沉甸甸的,恐怕足有兩斤重,他打開一看,裡面全是黃橙橙的金子。

“你沒有欺騙我,這是你應得的。”哨爾丹面無表情,隨後道:“你常年行走遼東、大漠,想必對遼東的情況是極熟的了?”

來了,王信感慨自己果然沒有猜錯。噶爾丹絕不是讓自己說出遼東的情況這麼簡單,而是一種試探。他將那牛皮袋收好,這是噶爾丹的賞賜,他自然不會白癡到拒絕,他心裡甚至在想,有朝一日自己退休了。有了這些金子,再加上自己的銀餉,這輩子恐怕吃穿不愁了,他連忙道:“回稟大汗,卜人自幼就在遼東長大,後來紅毛鬼侵佔了我們部族的土地,族人只能分散內遷。打手卜人爲了生計,倒是遼東都走遍過。”

噶爾丹點點頭:“既然如此,那麼你跟着我去遼東吧,我需要一斤,嚮導,需要一個十五天之內避過所有明軍防線一舉出現在遼東的嚮導。到時候有的是賞賜

王信腦袋嗡嗡作響,遼東?嚮導?難道噶爾丹打算奔襲遼東,這並非沒有可能,大明對噶爾丹作戰。遼東自然而然的將會變成後方的糧草基地,大軍在蒙古尋匿蒙古人決戰,如果蒙古人突然殺到遼東,那麼戰役的主動權恐怕瞬間將落到準噶爾人手上,後方受到威脅,進入蒙古的明軍自然原路返回。

噶爾丹見王信失神,還以爲他在考慮得失,倒並沒有起疑,他哪裡想到王信正在考慮如何將消息送出去。過了片刻,王信才冷靜下來,垂頭按胸的行了個禮:“願聽大汗差遣。

朱駿御駕親征的隊伍在一個月之後終於磨磨蹭蹭的啓程了,這一路上有皇家龍騎兵團和近衛軍團近十萬人保護,行軍的速度並小以,偶爾辦會在江北某個城池駐察視察當地的民心些浩浩蕩蕩的出征,但因爲紀律嚴格,到並沒有擾民的行爲,又過了半斤。月。大軍才抵達了山海關。

山海關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閣關,明朝洪武十四隻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的創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工。海關。

山海關是明長城的東北,境內長城出公里,位於秦皇島以東舊多公里處。據史料記載,明初朱元璋曾在這裡設衛所,自古即爲關內的軍事重鎮。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四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格連,以城爲關。城高七丈。厚一丈。

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並有多種防禦建築,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以婚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爲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閣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入關的城門處,天下第一關的匾額深深刻印在城樓上。

相傳,明成化皇帝親自降旨,要在山海關城樓上掛一塊題爲“天下第一關”的大匾。當時鎮守讓打手海關的是一位兵部主事,他接到聖旨後,立即派人爬上箭樓,量好尺寸,請木匠做了一塊長一丈八尺,寬五尺的巨匾。匾做好了,找誰來寫呢?兵部主事和部下商量了一天一夜,終於想起一個人來。這人姓蕭名顯,兩榜進士出身,當過福建按察司金事。書法好,近年因年老辭官,歸家山海關賦閒。

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親自到蕭家拜訪,說明來意。蕭顯沉吟了半晌,才點頭答應。不過他提出,寫這種字,不能急,不能催。兵部主事只好答應下來。

轉眼二十多天過去了,沒有消息。兵部主事讓手下人預備好了幾樣東西:幾匹綾羅緞匹,幾枝大型湖筆,派一名親信給蕭顯送去。時間不長,送禮人回來了,稟報說:“蕭老先生在偏院裡練功,每天起早貪黑地在院裡耍一根長扁擔。”兵部主事不解,這耍扁擔跟寫字有何關係,不管他,已經等了這麼妾天了,那就再等等吧。

又過了二十多天,還是沒動靜。兵部主事又讓乎下人準備了一些上好的徽墨、宣紙,派親信帶着東西又到了蕭家,送禮人回來稟報說:“蕭老先生正在屋子裡吟詩,背誦着什麼飛流直下三千尺呀,什麼疑是銀河落九天呀,,什麼來如雷霆收震怒啊,罷如江海凝青光呀。,他見到禮物後怎麼說?。

下人回稟說:“他說再過一月就可以寫了

兵部主事對這話不太理解,但總算有了一個期限,那就等着吧,兵部主事萬沒想到,第二天他接到兵部一封急信,說是新任薊遼總督代皇帝要來山海關視察掛匾事宜,預計三天內到達。這下可把兵部主事急壞了,立馬讓人擡着那塊木匾和一罈子墨汁趕往蕭家。

到了蕭家,寒暄之後,就把兵部傳來的急信之事向蕭顯述說了一遍。蕭顯也是官場上下來的人,自不怠慢,立即行動起來。只見他,提着筆在匾前來回走着,一邊走,一邊端詳,一會兒點頭,一會兒大笑;忽然,他停下身子,凝神屏氣,開始動筆了。只見他,落筆如高山墜石。起筆如飛燕掠食,有快,有慢,又穩,又準,筆隨身行,不一會兒。“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家寫好了。再看蕭顯,渾身是汗,滿臉通紅。兵部主事忙拱手道謝。蕭顯說:“本來想用一個月的時間閱讀古詩。陶冶情性,可惜呀,時間太急了。”兵部主事連忙說:“這已經很好了,已經很好了。”

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一面命人把大匾掛在箭樓上,一面在箭樓下的“悅心齋”酒樓宴請蕭顯。酒過叄巡,賓主憑欄仰望,蕭顯這才發現“下。字少了一點。此時,把總稟報薊遼總督已過石河,回府取筆登樓補寫已來不及,怎麼辦?蕭顯急中牛智,命書童馬上研墨,隨手抓過堂綰手中的一塊擦桌布,手中一團。飽蘸墨汁,用盡平生之力,朝箭樓上的匾額甩去。只聽“叭”的一聲,墨布正好落在了“下。字右下角。補上了那一“點”。衆人齊聲賀彩,同聲讚道:“蕭公神來之筆。神來之毛”

大軍陸續進城,朱駿卻在這第一雄關的匾額下停留下來,前來接駕的官員、武將紛紛不解,但皇上不說,誰也不敢打擾。

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530章 不和第452章 平叛第545章 野心第45章 貪官污吏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183章 兵不血刃第413章 施琅第60章 洗腦第77章 使者第190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267章 裂痕第482章 貌離神合第64章 李定國第83章 近在咫尺的危險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63章 討賊第517章 攻佔盛京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445章 割讓尼布楚第84章 決戰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229章 征伐不臣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190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481章 新軍營第476章 中標第3章 鋼弩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154章 生意第5章 緬南第482章 貌離神合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538章 通古斯大酋長部落成立鳥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191章 談判開疆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62章 亂局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174章 內鬥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235章 征服滿洲,必先征服日本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802章 分裂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161章 決一死戰(一)第412章 前線告急第89章 爭國本第250章 名字很重要第474章 屢教不改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國宣戰第499章 中都鳳陽第80章 陰謀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78章 目標馬六甲第238章 琉球第62章 亂局第477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560章 困獸猶鬥第534章 命中註定的決戰第506章 大雜燴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562章 大饑荒第404章 科學院第203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誘惑第112章 勸降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79章 英烈祠第十久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95章 敢死第10章 鍊鋼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49章 船廠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266章 玩陰的 你還嫩第79章 英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