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天下歸上

飛卜個西北軍千總以的將領此際擁簇在大帳裡,張勇,:蒜出了口風,因此大家對前線的戰事都有了瞭解。許多人愁眉苦臉的相互對望。

些平涼軍的軍官甚至怨恨起來,當時王輔臣降了明,好好的又反悔做什麼,如今明軍勢大,現在想降明恐怕都不可能了,誰喜歡反覆無常的人,王輔臣原來就是大順軍的,後來降了明,隨後又降了清,緊接着又給大明來了個詐降,這簡直就是反覆無常的典型啊,有他這樣的主帥,兄弟們現在想做牆頭草都不可能的了,只是這仗還怎麼打下去?鳳陽城久攻不下,明軍的主力恐怕過些日子就要南下了,人家連十萬滿‘蒙’‘精’銳都打的全軍覆沒,憑着自己這些人去跟人家玩,那還不是‘雞’蛋碰石頭。

在一陣隱隱的怨恨和不滿中,一臉慘白的王輔臣自然明白這些人的心思,他們不是怨自己沒有看清時事拖了他們下水嗎?不是怨自己讓他們走投無路嗎?哼,這羣富貴時爭先巴結。落難時只想着自個兒的狗東西,王輔臣咳嗽一聲。淡淡道:“人都來齊了吧。”

王輔臣總掌軍務這麼多年,自然有一番威勢,帳下的將佐們一聽,立即停止了竊竊‘私’語,按規矩站好,王繼貞站了出來道:“父帥,人都來齊了

王輔臣擡了擡眼,犀利的眸子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這些人可夫多數是跟着自己出來的老人,不管如何,總是要給他們謀一條生路的,他徐徐道:“諸位,北方的戰事恐怕都已經知悉了吧。”

許多將佐紛紛點頭,並沒有說話,他們平日裡一直都是跟着王輔臣的,王捕臣說什麼他們就怎麼做,現在縱然是有怨言。在慣‘性’之下又紛紛開始希望這個大帥能給他們拿點主意了。

王輔臣咳嗽一聲,這一次給他的打擊算是夠大的,就在一天前。他還做着據藩封王的美夢了,可是如今,那滿人連皇帝都自個兒自身難保了,他這個,藩王,的夢恐怕,

在此之前,王輔臣想過幾條後路,首先是頑抗,這一條几乎是送死。不予考慮,其次是退回西北割據一方,這個恐怕也不可能,明軍會容忍你割據嗎?恐怕並腳剛到西北,後腳明軍圍剿的大軍就來了。那麼,最後一條路只剩下請降了想到這裡,王輔臣一陣苦笑。以他的“光輝事蹟,新始皇帝會納降嗎?恐怕連一成的希望都沒有,難道去興山?那裡可是連綿百里的山脈呢,若是躲在那裡,恐怕明軍要想圍剿也難吧。當年的李來亨不就是帶着大順軍殘餘躲到了那裡打了十幾年嗎,不過,王輔臣明白,自己和李來亨不同,那些大順軍的參與自己的這些個平涼軍將士也是不同的。

大順軍雖然戰鬥力低下。可這些人都是活不下去的農民,這些人吃的苦比許多人吃的鹽還多,鑽到深山裡去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也能熬得住,這種最險惡環境的堅忍絕對不是自己手下這些漢軍旗馬兵所擁有的。沒有酒喝。沒有‘肉’吃,不能經常去窯子裡逛上一圈恐怕比殺了這些人還難受,更別說什麼到山裡窩着了,恐怕要不了幾天,這隊伍就散了。

王輔臣不動聲‘色’開始問話:“咱們平涼軍的底細想必諸個都是清楚的,誰有高見?。

將領們面面相覷,一向以來,這平涼軍從來都是王輔臣一人決斷的,如今大帥竟讓他們拿主意。想來是大帥也無計可施了,許多人心裡‘陰’沉了下去,連大帥都沒主意,這,

鴉聳無聲。

王輔臣嘆了口氣,這一次他到是沒有了原先的跋扈,以前總是自稱督帥,可是今日卻是:“王某思來想去。恐怕還是投降的好,總是耍試試的。明軍若是拒絕。再做打算吧。咱們手上連同隴右軍還有三萬餘人馬,想必明軍方面不會不有所顧忌。

將佐們紛紛點頭,試試總是好的。現在對於他們來說。其餘的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先保住命再說。

“可是誰去請降呢?此次請降關係着三四萬兄弟的人命,定要派個有擔當,有膽識的人才好。”王輔臣皺起了眉頭。

帳下的衆將又是一陣面面相覷,讓他們去打仗還好,讓他們去請降,恐怕他們話都說不利索。更何況這事可危險的很啊,平涼軍已經假降了一次。明軍還會信任他們嗎?若是不信,少不得將來使砍了掛在城‘門’上,就算是信了,當時這樣耍‘弄’這些明軍。恐怕明軍方面也怒火三丈了吧,說不得又是人頭落地。

王輔臣嘆了口氣:“想必你們是不願意去的,不得已,只好王某親自出馬了他的眼眸滿是決蔡,說起來王輔臣這個人算是個不倒翁,不管是大順軍、明軍、清軍那裡都‘混’得如魚得水,依仗的自然是他的厚臉皮和八面玲瓏,歷史上吳三桂造反時。他便覺得吳三桂恐怕難成大事,一直不肯起兵,若不是後來與張勇翻臉,一怒之下造了反。可是到了後來,吳三桂覆亡之時。他又向八紺,這降環不打緊,居然邁救封王輔臣大午大保故廠?,授靖寇將軍,由此可見他的手段,他深深吸了口氣,自然知道這平涼軍中沒什麼人可堪大用,少不得要他親自出馬了。

其餘的將佐個個鬆了口氣。提督大人願意去,那自然再好不過。反正現在事情到了這種地步,與其讓別人去冒險,總好過自己去送死的

還不待王繼貞相勸,王輔臣已經無力的擺了擺手:“好了,都出去吧

王秋在鳳陽城裡恨得牙癢癢,兩萬近衛軍團‘精’銳呆在城裡守着城池,眼睜睜的看着一‘波’‘波’的清軍開始攻城。隨後又被火炮和火銷打的抱頭鼠竄。可是他卻只能在城裡坐着,連追擊都不成,皇上已經下了死,令,近衛軍團守衛鳳陽,絕對不能出城一步。王秋也沒有辦法,每日只能到城樓處去巡防。就這樣過了幾天,清軍突然停止了攻勢。這讓王秋覺得很是奇怪,事實上,北方前線的消息由於鳳陽被圍還沒有傳到他手裡,王秋開始還以爲清軍想要什麼‘陰’謀詭計。可是後來,那些清軍甚至開始向後紮營了。顯然是不打算打下去了。

伏在牆垛上,王秋用單筒鏡望着遠方清軍的動靜,正在百思不解之際,突然看到一隊騎兵往鳳陽而來,他興奮的大吼一聲,以爲清軍打算進攻了。手狠狠的拍在牆垛上可是很快。怪異的事發生了,在鏡片裡,那些清兵的人數並不多。只有數十人。而且似乎人人都解下了刀劍,還有人打起了大旗,那旗上的字王秋倒是認識的一一陝西提督王。

這是怎麼回事?莫不是這些清軍想投降吧。

王秋冒出了念頭。隨後朝身後的一個軍官揮了揮手:“派一隊斥候出去看看

城‘門’徐徐打開,數十名騎着高頭大馬裝備‘精’良的斥候飛馳着從‘門’‘洞’裡出去,直奔那支古怪的清軍隊伍,隨後那厚重的城‘門’又立即合上。

打手 大人,王輔臣來投降了斥候與他們接觸之後。一個斥候隊的軍官飛馬先回來,噌噌的上了城樓,一臉古怪的道。

軍官的臉‘色’確實古怪,王輔臣來投降,這不是笑話是什麼?其實明軍軍營裡早已傳開了一個笑話,都說這王輔臣是個大大的掃把星,誰招撫了他,十有八九是沒有好下場的,先是大順軍。隨後大順軍敗亡,接着又降了明軍,不久之後。崇禎先皇吊死蝶山,滿人入關,再後來便是滿人了,只是看現在的形勢,這滿人恐怕也沒多少日子了。這人不是個掃把星是什麼?再加上這個傢伙在數月之前還給“單純,的明軍兄弟們來了個假降,無恥的‘蒙’蔽和欺騙了不知多少,愛好和平。的明軍戰士,可是這個傢伙,居然又來投降了。

“什麼?投降王秋眼珠子都要掉到城牆的過道上了,他托起下巴,“睿智,的眼眸閃閃生輝。有怪異,莫非又是王輔臣的‘奸’計嗎?又想來詐降?王爺爺可不是這麼好騙的,他眯着眼道:“來投降的是誰?”

“大人,末將剛纔不是說過了嗎?是王輔臣。”軍官總是覺得很彆扭,因爲在他的心目中,那個“大壞蛋,王輔臣一定是凶神惡煞或者一臉狡猾狡猾的,可是方纔出城接觸,倒是覺得那人頗有些仙風道骨。語氣溫和,倒像個書生。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他現在還沒有回過神來。

姓王的親自來了?王秋又一次無語,若是這樣,那麼方纔的推理恐怕完全錯誤了,誰來詐降連自己都搭上的。最多派一個小校來便通了天了,主帥親自過來。不是來送死嗎?他煩惱的揮了揮手,這種動腦子的事確實是樣技術活。王秋方才“睿智,偶現,已經‘浪’費了他無數的腦細胞了:“先讓他們進來再說。看他孃的玩什麼‘花’樣

“遵命軍官做了個禮,‘精’神抖擻的去了,他孃的,這種事還是讓總督大人‘操’心去吧,他心裡說。

王輔臣進了城,直接被斥候們領着進了城內的臨時指揮所,在這裡,早有數百名凶神惡煞的明兵提着火銳不懷好意的看着他徐徐下馬。袍書吧繃如眺四廣告少,夏新快,更多

“等等王輔臣還沒有踏入外院的‘門’檻,一個活像城陛廟裡張牙舞爪的泥金剛似的軍官擋住了王輔臣的去路。

王輔臣止住腳,臉上仍然帶着微笑,他自然知道,自己忽悠了這些明軍,許多人正心裡不忿呢。少不得要有人出來來個下馬威的。他謙卑的拱拱手:“敢問大人有何見教?”

那軍官更是顯得神氣活現,王輔臣在他面前恭恭敬敬的叫只聲大人,而且邊上這麼多人看見,雖說姓王的這傢伙是個十足的王八蛋。可也是極大的面子不是,足夠這軍官得瑟個一年半載了,這些軍官們雖然經過學習,可是跟在王秋身邊。多少沾品流氓的習與。此時只經咧嘴笑了隨後臉煮一沉!六認是沒有的,不過你要拜會我家總督大人,需得搜搜身才成

王輔臣倒是乖順的很,立即道:“那麼請大人搜吧,王某是來請降的,絕不會帶什麼兵刃

那軍官也不客氣,竟真的兩隻手在王輔臣身上拿捏起來,最後移到王輔臣的下身還狠狠的捏了一把,惹得邊上的明兵鬨然大笑,其實這些兵倒是沒有這麼多鬼點子的,只是王輔臣實在是缺德,讓許多人憤憤不已,此時教教記他。正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怎能錯過。

“嗯,好啦,進去吧那軍官忍住笑。最後口裡添了一句:“你那玩意兒太小。喏。這麼一點點軍官伸出小指用拇指在中斷掐了掐做了個筆畫,又是一陣大笑。

王輔臣拼命忍住怒火,他畢竟是個八面玲瓏的人,如今站在人家的屋檐下。自然不敢發作,恐怕人家還巴不得他發作呢,真要發作起來,直接把他砍了,恐怕也沒人說什麼。

王輔臣擡步進去,進了外牆的院子,卻看到正中有人在添加柴火燒着一大鍋滾燙的油鍋。見着了王輔臣進來,那幾個添柴火的明兵還對着他吹了口口哨。

這個主意自然是腦子時常有點兒短路的王秋想出來的,這種事恐怕也只有近衛軍團能幹的出來若是有御史在這裡,恐怕早就彈劾王秋胡鬧了。不過王秋倒不認爲他在胡鬧,這可是他在書裡看到的,燒一大鍋熱油,嚇嚇這個姓王的有什麼不好?

王秋一身戎裝,鬚髯如戟,看上去倒是猙獰的可怕,若現在不是白天,恐怕這臨時指揮所要被人誤會成閻王殿,而王秋恐怕就是個十足的活閻王了,待王輔臣踏進‘門’檻,王秋已不自覺的大吼一聲:“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這一聲厲喝可謂蓄意而發、威勢十足,就連早有準備的王輔臣也不由得差點打了個趔趄。

“在下王輔臣,是來請降的王輔臣定了定神,總算是穩住了氣。

“請降?”王秋臉上古怪。隨後嘿嘿一笑:“此事爺爺可做不得主,需得聖上決斷

王輔臣微微垂頭:“那麼就請大人傳稟皇上吧

“皇上?”王秋又是一笑:“皇上可不在城裡。”

不在城裡?王輔臣差點背過氣去,他攻鳳陽,正因爲看準了鳳陽城裡有大明皇帝,想一舉把朱駿捉了,屆時自然是天大的功勞,可是他費盡心思。卻得知大明皇帝不在城裡,而且一直‘蒙’在鼓裡,居然一丁點兒也不知道,也就是說,他千里迢迢的趕來。將這裡圍了這每多天。放過了一舉攻擊明軍腹背的機會。圍的卻是一個沒有大名皇帝的縣城。這種沮喪可想而知。

“好啦王秋演戲也演的累了:“先暫時將你收押起來吧。等有朝一日皇上聖駕來了,再談。爺爺可不伺候你。”

王秋一句話,便將王輔臣打發了,幾個士兵嘿嘿笑着過來一把將王輔臣拿了,押了下去。

夜裡靜悄悄的。在整日的度戰之後,清軍大營十分寧靜,經過一整天的驚嚇和緊張,一個個清兵正在‘舔’抵着自己的傷口,而在一個大帳裡,幾個親王、郡王卻忙活起來,他們不想死,他們享受了過多的榮華富貴反而更加畏懼死亡,既然如此,那麼不妨爲自己的生存做一次努力吧。

老親王的微闔着眼,不動聲‘色’的喝着‘奶’子,幾個年輕的郡王則在低聲商議。一個個家奴進帳來領了命令,隨後又走出大帳,消失在夜幕中。親王、郡王隨軍出征,自然是要帶些家奴出來的,這是滿人的規矩,也是大清朝的潛規則,這些個家奴都是家主的親信,他們的全家都依附在主子手裡,若是誰敢反抗,那麼那些家人自然就成了人質。因此,這些人都是絕對忠心的。

幾個年輕的郡王密議之後。有一個站出來走到幾個老親王跟前,低聲的說了些什麼,幾個老親王相互對視了一眼,彷彿心有靈犀一般‘交’換了意見,隨後坐在上前,隱隱成爲衆人魁首的康簡親王崇安微微嘆了口氣,閉着眼睛吐出一句話來:“該怎麼做不要問我們,皇上瘋了,咱們不過是求條生路罷了,總不成讓咱們這些個皇脈統統滅絕了吧。咱們也是爲老祖宗們留下些苗火啊

崇安一席話彷彿在爲自己找藉口,許多親王、郡王紛紛點頭。在他們眼裡,皇上已經瘋了,那個傢伙簡直就是拿所有的滿人往火坑裡推,難道要所有的滿人全部滅絕嗎?既然如此,那麼大家就當爲滿人留下些血脈吧。

“十一叔,您的意思是現在動手?”說話的郡王是猛峨,猛峨是皇太極的孫子,豪格第五子,順治十四隻封溫郡王。

第541章 征途第194章 肥水之戰山寨版第552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5章 緬南第82章 巷戰第257章 謎底揭開第73章 裝逼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44章 南洋海第133章 搞定一切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198章 老狐狸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189章 毒氣戰第35章 帝王之術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423章 疑兵第471章 求和第528章 西北狼來了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413章 施琅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786章 虛驚。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21章 挑撥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465章 搶灘登陸第403章 博彩第802章 分裂第394章 同盟國第82章 巷戰第412章 李光地第437章 金陵埋金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27章 山地營第36章 論策(上)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166章 問政第92章 一唱一和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長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111章 不老實 整死你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250章 名字很重要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151章 黃火藥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71章 納降第194章 肥水之戰山寨版第94章 三藩第四十七 商壟斷第416章 私房錢第58章 收養孤兒第452章 平叛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157章 戰端開啓第80章 陰謀第572章 搶掠第49章 船廠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517章 攻佔盛京第477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455章 閱兵大典第794章 瘋了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31章 亡國公主第185章 詐敗第128章 會師第2章 對策第391章 大清洗第104章 五國來朝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65章 緬甸王子第187章 血戰第489章 親征第87章 變化第537章 天下歸上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長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233章 火炮釋兵權第455章 閱兵大典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76章 爭端再起第398章 遠洋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