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馬鷂子

晨,初生的太陽冉冉升起,三萬名衣甲鮮明的近衛軍南京東城午朝門外列隊,皇家馬車已徐徐過來,王秋立即快馬過去相迎,沒有繁複的儀式,更沒有過多的口令,隨着太監高聲大喊一聲:“啓程。”

“全部上車。”可供四車道並駕齊驅的馳道旁一輛輛車輛開始有明軍按各隊的番號上車,這種大車車廂極長,可以容納十人乘坐,若不是因爲馬力有限,恐怕空間還會設計的更加長一些。

“前進。”騎着馬的傳令兵開始不斷的高喊着口令。

兩千多輛馬車立即啓動起來,馬伕開始揮鞭加速,路面響起了嘎吱嘎吱的車輪碾動路面的聲音。

朱駿的車攆處在正中,兩邊有百名騎士守護,王秋騎着馬跟在車攆之後,隨時聽候吩咐。

每隔三十里的旁,都有當地的府縣供應好食物,因此路上並不需要攜帶乾糧,而戰爭中的糧秣早已運送到了江北的漢口城。

朱駿深深的吸了口氣,攤的時候總算到了,從南京到武昌若是快車的話只需四天的路程,但是由於大軍出動,車速並不快,因此差不多需要十天的時間,十天之後,近衛軍團將抵達武昌,隨後開始渡江,在那裡,各大軍團已經會合,隨時準備發動大明最大規模的戰役,根據情報,北京城裡的滿蒙精銳齊出,江北各省的綠營已經開始集結,唯一令朱駿感興趣的是,陝西的王輔臣那邊似乎有些古怪,北鎮撫司的探子已經得到了消息,康熙雖然已經下旨讓王輔臣率平涼騎兵東進,可是王輔臣並沒有挪窩的打算,這個消息讓北鎮撫司興奮了很久,立即決定與王輔臣進行聯繫王輔臣的態度極爲曖昧,若即若離,似乎還沒有下定決心,尚在猶豫。

王輔臣的態立即上呈到了朱駿的手裡,朱駿自然不會拒絕讓滿人少一個幫手、多一個敵人,王輔臣恐怕早已看清了眼前的局勢,滿人的敗亡已迫在眉睫,他王輔臣不是白癡自然是不願陪着滿人玉石俱焚的,王輔臣原本是大同的明軍,後隨山西大同守將造反,接着投靠滿人,成爲了吳三桂屬下的一員驍將十年來,他先後投奔過明軍、農民軍、清軍、吳三桂系,可謂是亂不倒翁樣的人自然是懂得審時度勢的,既然不願意陪着滿人一起死,朱駿的猜測的是這個傢伙顯然想待價而沽,希望能夠把自己和幾萬平涼騎兵賣個好價錢。

陝西與其他各省不同當年吳三在雲南混的風生水起,不但控制了雲貴兩省,四周的各省也多是他的親信任提督,王輔臣便是其中之一,整個平涼軍體系中,超過一半的將領都是當年吳三桂關寧騎兵的出身因此相較於各省的綠營來說,王輔臣更爲自主一些涼騎兵的作戰能力比起各省的綠營自然也不知高了多少檔次。

現在大戰迫在眉睫,王臣既然想待價而沽麼朱駿也不吝嗇出個高價,他立即派出了欽差諾了足夠的好處奔赴陝西,打算好好籠絡這個西北的‘馬鷂子。’

………………………

平涼地處隴山腳下。東至西府三百里。西去金城府四百里。北邊是半農半牧之高板大塬。南邊是複雜多變地山地。城居涇河川道正中。屬東西通衢、絲路要衝。如果扼守住平涼。那麼就能以隴山爲屏障。牢牢把守住通往關中平原地最後一道門戶。如果失去平涼。那麼。西來之敵就可勒馬高山。腑視平原。搖盪關中。窒息國脈。使江山易主改形。所以有這種說法。隴右定則關中定。隴右亂則關中擾。漢時便以“安定”爲郡名。做爲進可攻退可防地戰爭跳板。平涼是任何政權不能不去認真考慮重點經營地絕佳去處。

平涼算不上大城。但是由於不斷加固以及藉助山勢地修繕。絕對陝西境內最堅固地堡壘。在這裡。三萬平涼騎兵駐紮於此。而王輔臣地提督府裡。卻迎來了一撥又一撥地客人。最先來地是甘肅提督張勇地使者。

張勇是陝西洋縣人。勇力過人。明末副將。清順治二年英親王阿濟格師次九江。張勇投降。授遊擊將軍。順治三年。所部多次同大順軍餘部作戰獲捷。順治五年。參加鎮壓甘肅回民米喇印、丁國棟起義。擒獲明延長王朱識。俘殺米喇印。六年。偕諸路兵俘殺丁國棟。收復肅州。授甘肅

十年。授三等阿達哈哈番(即後來地男爵)。以勇右標總兵。加右都督。十五年。從大學士洪承疇進兵貴州破南明都督羅大順部。旋從安遠靖寇大將軍多尼移師雲南。抵盤江。督兵連夜造橋。使全軍盡渡。會諸軍於七星關。敗大西軍餘部將領白文選部。次年。加左都督。十八年。遷雲南提督。康熙二年。以張勇久鎮甘肅。威名素著。命還鎮甘肅。

整個西北如今只有兩個軍事力量。一個是王輔臣地平涼鐵騎。一個是張勇地隴右騎兵。康熙已經做好了決一死戰地決心。自然也向張勇下發了旨意。讓他傾巢而出準備向中原集結。張勇地隴右騎兵位於甘肅。而王輔臣地騎兵駐紮在平涼城正好擋住了張勇地道。按道理。王輔臣原本也應該出兵東進地。可是這傢伙非但沒有出兵地意思。還把張勇地隴右騎兵地路給堵了。這算怎麼個回事?張勇立即火了。一面派人向朝廷報信。另一面自然是派人來問王輔臣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王輔臣四十餘歲,身子骨倒很是硬朗,在提督府裡熱情的接待了甘肅方面的使者,但是一說到聖旨裡所談的東進集結,王輔臣立即言辭閃爍起來,總之就是一句話,得等等再說,部下還沒有準備好。

使者又道,既然如此,那麼王提督怎麼着也該把城門開一開,讓隴右的兵馬過去總成吧。

王輔臣還是搖頭,意思明擺着的,兄弟不走,你們也別想過。

使者立即火了,算個什麼玩意,走又不走,過又不過,他無心的說了一句:“難道提督要謀反嗎?”

這個時候,王輔臣的態度值得玩味了,他沒有立即拒絕,只是微微一笑:“先生還是回去告訴張勇,讓他再等等吧,過兩日就有消息。”

使者怒氣衝的走了,而城下的張勇雖然惱火,卻還不敢亮刀子,畢竟怎麼說二人都是大清的提督,王輔臣雖然有謀反的意向,可是也沒說謀反啊,朝廷更沒有發出旨意讓張勇平叛,無可奈何之下張勇只能忍着,在城下紮營,等着王輔臣的消息。

送走了甘肅方面的使者,王輔臣客廳內卻走出一個人來,他與王輔臣的眉宇倒是頗有相似,只是年紀顯然要輕了很多,只有二十多歲的光景。

“貞兒,坐下說話吧。”王輔端起茶盞吹着茶沫,臉色顯得十分平靜。

“父親,張勇那傢伙不會反目?”進來的是王輔臣的長子王繼貞,前幾年一直都在北京城裡,七八天之前才趕回了平涼城,他不但帶來了一些康熙的賞賜之物,更帶回來了一封密旨。

王輔臣冷笑一聲:“張勇那廝一直與我不睦,不過晾他也不敢翻臉。”

王繼貞輕吁了口氣:“父親,皇上的那份密旨說的是什麼?”

王繼貞雖然帶來了康熙的密旨,但是那密旨卻是用臘印封了的,只給王輔臣觀看,因此王繼貞雖然差點跑斷了腿,至今還不知道那密旨的內容,只是這幾天來父親的行爲很是奇怪,令他起了好奇之心。

王輔臣悠悠的喝了口茶才徐徐道:“皇上讓我投降。”

“投降?”王繼貞吸了口涼氣,不可思議的盯着這個曾經叱吒西北的父親,隨後道:“莫非是假降?”

“有些東西你不該知道的就不要問,吾皇智計過人,這一招實在夠狠的,不過事成之後,皇上許諾給咱們王家一個藩王的爵位,永鎮陝西。”王輔臣眼睛放着光芒,說到陝西二字時,手都不由得顫了起來,藩王的待遇可足夠他王輔臣心動的,當年吳三桂是什麼樣的權勢?他王輔臣可是垂涎已久,如今自己也算逮着了個機會了。

王繼貞也不由得心熱起來,父親是藩王,他豈不是世子了?這可是許多人幾輩子也修不來的,他立即有信心起來:“這個事需不需要甘肅的張勇知道?既是假降,總得知會一聲,否則………”

王輔臣已擺了擺手:“你懂什麼,越是假降,就越求逼真,假戲還要真做呢,瞧着吧,永曆小兒自以爲佔了上風,屆時有他的苦頭吃。”

…………………………

大決戰開始了,這幾章算是決戰前的鋪墊。

第171章 大捷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438章 銅脈第39章 費解的佛朗機戰術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91章 罪己詔第97章 回馬槍第155章 股份公司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國宣戰第38章 論策(下)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40章 暴利第58章 收養孤兒第203章 送老婆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162章 決一死戰(二)第8章 海賊第412章 李光地第186章 野外第176章 召兵第265章 跳進黃河洗不清第525章 前進 山地營第438章 銅脈第54章 平等條約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102章 鏖戰第450章 反叛第70章 反間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95章 征伐暹羅第108章 殺逆王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550章 教兒子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111章 不老實 整死你第794章 瘋了第529章 太和決戰第19章 我爲刀殂 人爲魚肉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第534章 命中註定的決戰第13章 神機營第405章 缺德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259章 進佔婁底第247章 血債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537章 天下歸上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540章 開拓第403章 博彩第524章 大戰前夜第123章 講武堂第98章 盡滅暹羅精銳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401章 大肆搜捕第165章 銀行第480章 漢口之戰第27章 山地營第114章 天地會第102章 鏖戰第797章 投降?第392章 決心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144章 立後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428章 熱氣球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131章 東洋水師營第77章 使者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73章 裝逼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28章 歃血爲盟第803章 英國憤青是怎樣煉成的第11章 客商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476章 中標第375章 最強大的教師陣容第86章 授勳第38章 論策(下)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147章 心照不宣第465章 搶灘登陸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104章 五國來朝第21章 挑撥第118章 荒謬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