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提振軍民士氣之戰

李光地和施琅一臉惑,張茹誠輕輕笑了一聲:“是向北鎮撫司報備的,扈言都指揮使極爲支持,但是等上呈到御前時,皇上卻改變了主意。”張茹誠在這裡頓了頓:“皇上的意思是不單只是佔領港口剿滅滿人水師這樣簡單,既然能在天津港登陸,倒不如派出一支奇兵直襲北京,鼓舞天下漢人的士氣。”

“直襲北京?”李光地,施琅兩個人不由得倒吸了口涼氣,這絕對是極爲冒險的計劃,畢竟深入腹地,而北京附近彪悍的滿蒙鐵騎以及新軍足有近二十萬。

張茹誠道:“當然,如今江南等地確實缺糧,朝廷還不能制定大規模登陸的計劃,只能趁着北京不防備的功夫,派出一支萬人的孤軍突然深入,此次作戰並不指望攻破北京,只圖耀武揚威,讓滿人膽怯,更重要的是試探滿蒙鐵騎的實力。”

李光地聞言動容,若是真有一支孤軍能夠深入京畿,還能全身而退,這其中的影響可想而知,這等於就是告訴滿人,哪個地方都是危險的,只要留在關內,你的身邊都可能出現敵人,單止這一點,心理上對滿人的壓力可想而知。

施琅卻是歷經過海戰的,在鄭成功屬下時,曾帶過艦隊襲擊沿岸,立即就發現了其中幾處漏洞,道:“一萬人孤軍深入,給養如何解決?此外,滿蒙鐵騎加上新軍共有二十萬衆,一萬明軍由天津登陸,如何突襲?”

張茹誠道:“施琅將軍的顧慮是對的,這一趟出的是奇兵,意在出奇制勝,因此孤軍只帶三日的口糧,奇襲之後,立即撤返天津,絕不拖泥帶水。”

施琅搖頭道:“太冒險了,且不能保證能重創清軍,提振民心士氣恐怕也不能收到多大效果。”

張茹誠道:“其實皇上主要看重的是江北各地地反清鬥爭,如今江北表面上風平浪靜,反清復明的抗爭卻如火如荼,興山十三家,山東的榆園軍殘部,還有那些弘光朝官員投降清廷之後又秘密串聯反清的,這些人在江北了幾十年,有地已與朝廷建立了聯繫,若是我明軍能一舉進抵北京,不但這些義士受到鼓舞,江北的漢人反清武裝亦能壯大,再加上南北鎮撫司秘密活動,屆時王師北向之日,烽火連城,定能一舉克服舊都。”

興山十三家原本是大順軍的殘部,首領李來亨,聚衆二十萬在湖北興山一帶堅持抗清。

山東榆園軍在明朝末年發起於莘縣的一次農民起義。因義軍以廣大蔭深的榆樹林爲基地,故稱榆林軍,又稱榆園軍。明崇禎十三年,縣人馬應試借該縣南部一帶荒地不耕、農民飢苦不堪之機,組織農民舉行了大規模的起義。他們先是反明,後清軍南下之後,立即打起了反清復明的旗號轉入抗清鬥爭。義軍在方圓數十里的榆樹林中廣挖地道,既可在戰鬥中掩身,又可棲止,人數過數萬,屢敗清軍。當時處於魯西的觀城、朝城等縣均爲榆林軍佔領,其活動範圍遠達開封、徐州、海州,對清廷威脅甚大。清軍爲毀林,夏射梅豆種子、冬放火,後又掘黃河水灌榆林地道。清順治十二年(1655)榆林義軍被鎮壓。

但是很快。榆園軍首領高昌又糾集殘部扯旗反清。聚衆兩萬餘人堅持抗清。高昌是範縣知縣高其讓地長子。清軍攻破範縣之後。逼迫其父投降。高其讓至死不交印綬。從容就義。高昌被人救出。榆園軍感佩他父親地忠義。便奉他爲主。繼續盤踞榆園一帶地山嶺中。

至於投降滿人地明朝官員暗暗結黨反清地事例更是不勝枚舉。人數更是多地嚇人。當年永曆剛剛即位。在前途渺茫地境況下。忽然“於無聲處聽驚雷”。喜訊接二連三傳來。給永曆朝廷帶來了無限地欣慰。金聲桓、王得仁在江西南昌反正歸明;三月十七日李成棟在廣州反清;十二月初三日姜在山西大同反正。這三個事件都可以說是震驚全國地

大變。事變地發生不是偶然地。金聲桓、李成棟、姜等人都是明朝地總兵。投降清朝之後一直秘密從事反清活動。最後終於舉起了義旗。

到了永曆元年四月十六日。在蘇州又發生了蘇鬆提督吳勝兆反清復明地事件。吳勝兆。遼東人。曾經在明朝軍中任指揮;降清後跟隨多鐸大軍南下。順治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到蘇州就任蘇鬆常鎮提督。

其他各種反清秘密活動更是不勝枚舉。單清初

人發現並鎮壓地就有大小數百件。這些全是李自成自前後投降滿清地官員。倒是深地曲線救國地精髓。他們主要地活動要嘛是武官起兵宣佈反清。要嘛是文官在清廷裡相互串聯拉人頭同夥搞小動作。最爲出名地就屬弘光朝廷官員投降清廷之後又從事秘密反清活動地串聯運動。還有“王道士夥黨”。其中涉及地人數極多。幾乎囊括了弘光朝所有地重要官員。投誠伯常應俊、總兵李際遇、馬儒齊、黃明先、丁啓光。副將王士永、一把撒、夏五嶽、賈應逵、駱和蕭、劉方侯。參將喬松。遊擊滕和齊、於起範、馮可鬆(按即弘光朝掌錦衣衛地馮可宗)、傅有功。都司馬崇臣、衛士龍。守備李豪、張嵩。閒散官丁啓睿………

另外一夥則是以劉澤清爲主,是同山東地方勢力聯合反清,王道士則是以弘光朝文武官員爲主串通河南反清勢力進行密謀,所涉及地人十分多,南北鎮撫司向北方派出暗探之後,這些人立即與錦衣衛開始取得聯繫,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前明時期的官員武將搖擺不定,既有反清的心思,爲了身家性命又沒有這樣的膽子,若是明軍如果能夠突然出現在北京城下,這對於密謀派以及搖擺不定的官員所給予的信心是極大的,這也是朱駿願意冒險的原因。

李光地是文臣,因此更多的原意用政治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孤軍深入于軍事上或許是冒險,但是政治上的好處卻是極多的,只要能夠證明滿蒙八旗並非無敵的觀念,恐怕投降滿人的明臣都要蠢蠢欲動了:“張兄說的一點也沒有錯,雖然冒險,但是這個險還是值得一冒。”

施琅勉強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三人又沿着思路相互勉勵了一番,具體的參詳了一下起事的時間,這才分別告辭。

………………………………

另一邊,剛剛從常熟府移架到南京城的朱駿此時正住在修繕完畢的華蓋殿,邊上的文樓,武樓,謹身殿還在繼續施工,雖然華蓋殿離工地較遠,偶爾還會傳出乒乓的聲音,朱駿這幾日過的倒不輕鬆,流民算是安置的差不多了,可一份北鎮撫司的密報卻讓朱駿的心又提了起來,更令朱駿哭笑不得的是,兩個後世極爲有名的人物出現在他的案頭,他仔細問明瞭二人的籍貫和經歷,這才確認不只是同名,而是真真切切的兩個歷史人物,不由得打起了精神,讚揚了一番北鎮撫司的效率,說了幾句讓南鎮撫司汗顏的話。

緊接着一道道密旨向駐守朝鮮的北洋水師,駐守瓊州的東洋水師,海都發布命令,南洋水師大部分戰艦因爲是護駕的,因此還停留在江蘇海域,北洋水師,東洋水師也正在悄然向江蘇海域靠攏,另一邊,海都城山谷內的存糧開始通過馳道向南京運輸,雖然存糧不足夠救濟流民,但是支持一次軍事行動還是綽綽有餘。

兩年之前,清軍建立水師時便引起了南北鎮撫司的注意,不少暗探早已潛伏在白洋澱附近,或者直接插入滿人水師當中,進行了近兩年的刺探策反工作,現在,滿人水師以爲他朱駿沒有足夠的糧食發動攻擊性的海戰,朱駿就要讓他們看看,什麼叫做兵臨城下,什麼叫爲他人做嫁衣。

無數的番子騎着快馬出入宮禁,一個個情報送進去,又傳了出來,隨扈的大臣幾乎全部駐在宮城,隨時準備聽從朱駿召喚,宮城外一切太平,繁榮如織,但是在這硃紅的宮牆之內,卻是忙碌一團,就連走路的太監也學會了快節奏,傳道旨意都是小跑着的。

大儒方以智成了朱駿身邊的智囊,畢竟內閣大臣不在身邊,朱駿發現,這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儒不但所學龐雜,對軍事也略有研究,雖然還是紙上談兵,但是所想出來的計劃交給幾個身經百戰的將領參謀糾錯的話,自然詳盡了不少。

………………………………

高潮了,高潮了,大家支持一下,嗚嗚嗚………

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66章 朕很爲難啊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165章 銀行第471章 求和第7章 三段合擊第432章 打落了門牙往肚子裡咽第798章 空營第163章 大破吳三桂第455章 閱兵大典第179章 叛逃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506章 大雜燴第514章 坐地分贓第16章 夜襲第569章 目標 埃及第53章 誤會外交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34章 逆水行舟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06章 孤家寡人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190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797章 投降?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138章 各懷鬼胎第413章 施琅第503章 察哈爾第502章 反了第398章 遠洋漁民第五十六 邸報司第203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誘惑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421章 海盜第94章 三藩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10章 鍊鋼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39章 費解的佛朗機戰術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792章 東歐決戰第202章 可怕的念頭第64章 李定國第71章 納降第128章 會師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15章 風高夜黑殺人夜第208章 權鬥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484章 降清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第9章 恩威並重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四十七 商壟斷第17章 圈套第74章 衆望所歸第391章 大清洗第8章 海賊第240章 誰在挑撥誰?第16章 夜襲第436章 噶爾丹第575章 搶灘登陸第416章 私房錢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798章 空營第543章 歐洲戰場第259章 進佔婁底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40章 暴利第55章 輿論殺人第72章 閱兵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552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169章 平西王府的藏寶庫(下)第104章 五國來朝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483章 圍城第240章 誰在挑撥誰?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460章 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800章 俘虜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165章 銀行第273章 東印度第548章 新的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