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暗戰

待俘虜的人數清點下來,共有九千餘名綠營的清兵被捕獲,這下子李霄發了愁,俘虜也是人,首先是不能殺的,再說他們畢竟是漢人,就算加入了綠營也不過混口飯吃,最多也只能送回昆明新建的勞改營做一段時間的苦工,既然不能殺,那自然也是不能放的,可要是將他們全部留在營裡看管,一來看押的人手不夠,二來這麼多張口,先鋒軍也不過帶了兩千人的口糧,哪裡養的活這些人。

無奈之下的李霄只好放棄了最佳突入四川的時機,選擇了就地修整,等待後方大軍抵達會師,至於糧食問題也好辦,一萬的俘虜每日只允許吃五錢的大米熬成的稀粥,既不會將他們輕易餓死,也沒有把他們餵飽了有力氣作亂,李霄估計餓他們十天半個月應當沒有多大的問題。

涼山是四川南部重鎮,是通往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由於雲南的被明軍攻佔,整個涼山城也風聲鶴唳起來,一旦交戰,整個涼山就成了清明兩軍的前沿,許多富人開始漸漸撤往後方,涼山知府也開始招募壯丁備戰起來,城門開始日夜緊閉。

這幾日衙役們四處出動,敲着鑼鼓高聲傳頌明軍的兇惡事蹟,屠城殺降,姦淫擄掠,幾乎無惡不作,因此城裡的百姓大多對明軍帶着恐懼的心裡。不過城中還流傳着另外形象,在酒肆茶樓,甚至是民宅,都有一份份的傳單從門縫裡塞進去,其中不但有關於澄清謠言的聲明。還有一些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描寫,號召所有漢人一起站出來裡應外合,協助明軍攻城。涼山衙門出動了好幾批衙役在城中搜查發放傳單地奸細,可惜奸細的臉上並沒有刻字。真正的奸細沒有找出一個,反倒是一些無辜的百姓被關入了大牢。

到了後來,三省總督齊齊哈爾在成都正式上任,並且發佈了檄文,欲發大軍剿賊,十幾天之後,三萬的清軍自涼山城外繞過,涼山城這才安靜下來,官府也爲此鬆了口氣,根據他們以往對南明軍地認識。只要清兵出動,南明軍定然是望風而逃,潰散千里的了。官府擔心的倒不是南明軍的入侵問題,而是城內開始出現了一些叛亂的端倪,巡街的衙役們發現。一些漢人的臉上開始綻露出了笑容,看着官府的眼神似乎也有持無恐了些。在夜裡,各衙門的門口會被刷上反清復明的標語,大街小巷不管是門板或是磚牆,都被人刻上了各種反清地口號。巡街的衙役在巷尾處受到一夥百姓的襲擊,等到捕頭帶着人來到事發地點時。襲擊者早已一鬨而散,只在地上留下了一行帶血的反清字跡。

更讓當地的官員們擔心地北的一標綠營兵也開始出現了不穩地跡象,一些低級軍官總在夜裡到營房裡和綠營兵們商量些什麼。白日裡他們也無心操練和巡守,對滿族的軍官更是冷眼相看。

這個時候,數千騎兵開始出現在了涼山城外,整個涼山城一下子炸開了鍋,許多人以爲是明軍殺來了,紛紛躲入了民宅,綠營的城守士兵引頸向下觀望,他們按住刀柄,眼眸的餘光冷冷地瞥向周圍的八旗兵勇,只要能夠確認明軍到達了城下,他們隨時準備反戈開城,歡迎明軍入城。

“是索羅圖大人地兵馬。”有個八旗兵終於認清了城下的騎兵,歡愉地大叫:“索羅圖大人真厲害,這麼快就打敗了漢狗,哈哈。”

綠營的士兵們眼眸中不禁劃過一絲失望,許多人偷偷地用目光望向城樓處的把總王德昌,王德昌只有三十多歲,土生土長的涼山人,幾年前便入了綠營,因爲家裡有錢,上下打點之後才坐上了把總的寶座,綠營把總原本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武官,但是清初的律法規定,除特例之外,漢人是不允許升耀爲把總以上武官的,而綠營的滿人軍官雖然職位夠高,可是許多的人甚至連漢話都說不利索,因此營務大多由這些漢人把總打理。

一個月前,一個王德昌的表兄找到了他,表兄開門見山他的身份,大明北鎮撫司的錦衣衛,這次入涼山,就是要與王德昌一起密謀投敵。王德昌聽得冷汗直流,南明在緬甸崛起的事他是聽過的,想不到如今錦衣衛已經開始在涼山城滲透了。

權衡之後,王德昌終於點了點頭,他並不是不知道這件事有多麼的冒險,甚至會牽連到自己的親族,可是他終究還是個漢人,他做了綠營的把總,所看到的是滿人軍官如何囂張跋扈,一個漢人的把總在普通的八旗兵面前都不能擡起頭來,滿人若是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官府都不敢去拿他,因此,在涼山城裡,駐紮的八旗兵害民的事屢屢發生,每一次都是草草賠上幾個銅子買副薄棺材了事,這種事許多人都不知道,可是王德昌知道,他穿着把總的軍服走在大街上,甚至會有肆無忌憚的八旗兵吐他一口吐沫接着在衆目睽睽下揚長而去,仇恨的種子埋在了他的心裡,在表兄的慫恿下結出了果實。

在一個陰暗的小屋裡,表兄攤開了一張寫了密密麻麻小字的名單,在燭火的搖曳下,王德昌看到了一個又一個人的名字,這些名字有的很普通,有的卻是聞名遐邇,有涼山城的鉅富,也有涼山城衙門的捕快,更有綠營的一些軍官,甚至連涼山城的縣丞也簽了他的名字。看到這些人,王德昌心裡篤定了不少,毫不猶豫的上加上了自己的名字,並且滴血起誓反清復明。

很快,王德昌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北鎮撫司駐涼山城副百戶,涼山城的正百戶乃是涼山縣丞,他的主要工作地點仍然是綠營,暗中聯絡綠營的士兵反清,只要明軍抵達城下,便反戈開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多月的經營,王昌德仗着綠營的滿人軍官做甩手掌櫃的功夫,立即拉攏到了許多的親信,這些人都是反清的中堅分子,他們散佈在綠營的各個營房,又不斷的給其他人有意無意間灌輸反清的知識,這樣一來,整個綠營成了一顆隨時都要爆炸的火藥桶,只要明軍的明火一到,就可立即爆炸。

“快開城門,索羅圖提督大人回來了。”城下的騎士用滿語向城上放話。

這個時候,涼山知府已經聽到了風聲,上了城樓,眯着眼看了許久才揮了揮手,讓人打來了城門。城外數千名騎士蜂擁勒馬入城。

綠營的士兵很快發現,這些八旗的騎兵並不是旗家鮮明的凱旋模樣,個個都是灰頭土臉的樣子,在騎士擁簇的中斷位置,還有一輛簡易的馬車嘎嘎的轉動着木輪進來。

見着這個情景,圍蔟在道旁的八旗綠營駐兵一下子糊塗起來,涼山知府攔住一個進城的八旗兵問:“提督大人不耐煩的控制住坐下的馬:“在馬車裡,快讓人把城門關

知府臉色不由得森白起來,知道定是出了什麼事,提着袍子忙往馬車處趕:“卑職涼山知府,見過提督大人,提督大人,這涼山城的防務該如何佈置?”

車內一個人探出頭來,正是四川提督索羅圖,他厭惡的看了知府一眼,臉色比知府還顯得蒼白無力,顯然是受了重傷,口裡吐了幾口氣道:“關城門,任何人不得進入。”接着又將頭縮回了車裡。

更讓涼山駐兵們吃驚的是,這羣騎兵從南門通過之後,徑直繼續往北前進,似乎趕路一般,到了北門城下,又讓人開門出城,直接往成都方向前進。

這是怎麼一回事?許多人發現了異常,這絕不是凱旋而歸的情況,恐怕大軍敗了。想到這一點的綠營兵臉上露出了喜色,在他們的眼裡,八旗兵是長勝不敗的,如今這個神話被人打破,他們心裡顯得更加篤定起來。

王德昌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壓抑住了心裡的激動,踏着官靴裝模做樣的指揮屬下關上城門,又增派了綠營兵上城巡防,在別人眼裡,或許他賣力的很,其實他的小算盤是多委派一些自己人在城門處蹲着,只要明軍一到,他孃的就直接開門反戈,這樣也就方便了許多。一切之後,王德昌便要回營休息,卻看到附近趕來的一個衙役給他使了個眼色,王德昌對那人點了點頭。這個衙役乃是縣丞衙門的皁隸,也是縣丞的心腹,他來找自己,定然是縣丞,也就是北鎮撫司駐這裡的百戶讓自己去說話,於是不動聲色的背起手,嘴裡哼着小曲往東街的衙門方向走。

“嘿嘿,看來八旗兵也不過如此嘛,只幾天的功夫,這些滿狗還得意洋洋的往雲南進軍,如今卻猶如喪家之犬一般,這涼山城,恐怕不需內應,明軍就能一鼓作氣的將其攻下,只是不知道縣丞找自己有什麼事,哎,他都一大把年紀了,老的腿都快邁不動,竟對反清復明也是如此熱心。”王德昌心裡想着,不知不覺的拐過了一條街巷…

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21章 挑撥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405章 缺德第436章 噶爾丹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201章 下馬威第192章 突入廣西第49章 船廠第27章 山地營第433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168章 哥要做反骨仔第88章 反戰第799章 陰險計劃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527章 十面埋伏第384章 練兵第82章 巷戰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45章 貪官污吏第121章 書生暴動(二)第184章 保衛昆明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427章 靖海之策第536章 奴才第450章 反叛第802章 分裂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154章 生意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409章 人人爲我 我爲人人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452章 平叛第458章 皇家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第26章 好兄弟 不講義氣第18章 貓和老鼠第39章 費解的佛朗機戰術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559章 困獸第85章 大勝第23章 防禦工事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157章 戰端開啓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509章 排蒙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496章 馬鷂子第485章 鴻門宴第249章 喜得貴子第233章 火炮釋兵權第489章 親征第479章 漢口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149章 大捷第40章 暴利第794章 瘋了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399章 遇刺第97章 回馬槍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140章 勝利者的姿態第496章 馬鷂子第34章 逆水行舟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71章 納降第112章 不老實 殺你全家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10章 鍊鋼第405章 缺德第179章 叛逃第546章 準噶爾汗國第241章 日本王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797章 投降?第800章 俘虜第573章 歐洲第238章 琉球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135章 廷杖也光榮第130章 籠絡軍心第515章 國書第79章 英烈祠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46章 民不可愚第530章 不和第71章 納降第485章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