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會師

“延平王,劉國軒大人,還有諸位將軍,請登岸吧,皇上在宮中準備了美酒佳餚,要給諸位賜宴呢。”禮部尚書笑的很隨和,可是被鄭經等人看在眼裡卻怎麼都覺得是奸笑。

這宴多半也不是什麼好宴,不會是鴻門宴吧?鄭經心裡想着,笑嘻嘻的推辭道:“微臣謝過皇上龍恩浩蕩了,只是微臣新到此地,若不能妥善安置好隨來的士卒,恐怕會生出什麼變故,還請大人回去傳報一聲,就說微臣叩謝皇恩,過幾日再進城如何?”

鄭經表明了態度,他的宿將也紛紛求情,都說是士卒們剛到這裡,許多事要安排。只有劉國軒擺着一張欠揍的臉,半眯着眼睛不說話。

狗孃養的,既然決意和鄭氏撇清關係,也沒有跟這些人同流合污的必要了,反正如今跟着鄭氏是死路一條,劉國軒乾脆來個假戲真做,你們不是懷疑老子是奸細嗎?好!老子就是奸細,老子跟新始帝不止有一腿,七八腿都有了。

劉國軒站出來道:“既然是皇上賜宴,末將怎敢不去?”這一句話是對禮部尚書說的,接着劉國軒側頭對延平王鄭經道:“延平王何必客氣?皇上也是體恤咱們在金廈作戰辛苦,才降下了恩典,再說隨來的軍民自有人去安置,延平王還是去吧。”

鄭經氣的臉色蒼白、七竅生煙,想不到這個姓劉的反骨仔背後來這麼一下,如今去又不敢去,不去呢又拉不下臺面,左右兩難。鄭經眼眸一掃,發現除了禮部尚書之外,還有幾十個穿着明軍將服的軍官已不動聲色的將自己一夥人圍住,每個人腰間都插着一支佛朗機短銃,臉上雖然都是笑吟吟的勸自己赴宴,眼眸中卻是目露兇光。

鄭經心叫不好,他見沿岸來了這麼多軍民百姓歡迎。因此也不害怕新始帝在衆目睽睽之下對自己動手,因此也就放鬆了戒備,依着規矩先帶着一批將領上了岸,如今四面都是朝廷的人,倘若他真的拒絕。不說自己內部出了個反骨仔,就外面這些圍過來的明將都可以立即讓他血濺五步,這樣的陣仗他想不去都不行了。

“延平王,皇上近來常常唸叨您呢,若您不去覲見。皇上豈不是失望的很,皇上親自設宴款待,放眼整個朝廷,誰有您這樣大地面子啊?就算是李大帥也不曾有過這樣的恩寵呢。”禮部尚書仍然絮絮叨叨的唸叨着,臉上笑成了一朵牡丹花似的。讓鄭經不寒而慄。

這個時候,一些聰明的鄭氏將佐卻打起了小算盤,他們原本以爲海都城不過是個小城郭而已,新始帝再怎樣折騰也不過如此,可是幾日前看到了大明精銳地水師。那高大的戰艦上隨便選出一條放在鄭氏水師中都是旗艦,如今再看遠處那整齊的明軍方陣,足足三萬人挺立的筆直不動,滿臉都是肅殺之氣。現如今新始帝拿出這樣的陣丈請延平王入城赴宴,八成這延平王是有進無出地了,自己跟着他再也沒有了翻盤的可能,屆時新始帝要收拾咱們這些鄭氏一系的將領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要想活命,現在正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幾個動搖地將佐瞥了一眼身畔的夥伴。見有的陷入沉思。有的一臉木然,有的和自己一樣左右張望。大家地眼眸一錯,已經讀懂了對方眼中的意思。劉國軒一個小小的都督僉事都能混到水師營指揮使的職位,我們爲什麼不能向新始帝示好,屆時就算不能封官進爵,但好歹也能留下條命下來。

“延平王,還有什麼可猶豫的?新始皇帝陛下乃千古明君,他既然賜宴給咱們,延平王如何不去?這豈不是抗旨不尊嗎?”鄭經的身後,一個人聲色俱厲的大喝一聲,按住腰畔的刀柄站出來道。

說話地這人是鄭氏水師遊擊將軍吳承恩。一直是鄭經地心腹。如今眼見明軍勢大。也顧不得廉恥。牛皮軍靴嘎吱嘎吱地跨到鄭經身畔。隱隱有逼鄭經入城之意。他一面說還不望朝着對面地禮部尚書使眼色。希望這個禮部尚書將來能夠對自己有些印象。若是自己現在地表現能夠傳到新始帝地耳朵裡那是更好不過。

“吳承恩。你算個什麼東西?竟敢對延平王大呼小叫。你不想活了嗎?”一個將軍從鄭經身後閃了出來。按住刀柄一臉怒意地望着吳承恩。

鄭經此時已經嚇地面如土色。新始地攻心之策果然厲害。一道旨意。再加上一點外部壓迫。就讓他地部衆生了叛逆之心。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這個時候又有人道:“吳遊擊說地極是。咱們都是大明軍民。皇上賜宴。延平王如何能不去?這豈不是說延平王要帶大家造反?我趙樹生可是效忠大明地。延平王若是有反心。我趙樹生決不答應。”、

鄭經地臉有些扭曲。趙樹生是他祖父鄭芝龍做海盜時地老人。深得父王地器重。想不到他也反了。可形勢比人強。鄭經顧不得和趙樹生算賬。狠下心對禮部尚書拱手道:“皇上賜宴。微臣不敢拒絕。還請大人引路。”

鄭經地身後。許多地鄭氏將佐臉上顯露出一股悲憤。他們狠狠地瞪了劉國軒、吳承恩、趙樹生三個二五仔一眼。尾隨着延平王而去。

這裡地情況大部分人並沒有聽到。一些金廈軍民已經開始陸續下岸。不管是船上。還是沿岸地百姓不斷地爆發出一陣陣地歡呼聲。剛剛下船地軍民立即便有人送上一碗稀粥。先讓這些忍受了飢餓地金廈軍民們先填飽肚子。有人提着竹籃帶着熟雞蛋和果脯往金廈百姓地手裡塞。嚇地順天府地衙役連忙敲着銅鑼大喊:“上岸地百姓不可立即吃熟雞蛋和果脯。先用稀粥填填肚子。否則要吃壞肚子地。”

可惜他們的聲音實在太過微弱,立即被沸騰的歡呼聲淹沒。

最後整個港口處到處都擠滿了人,許多登岸的金廈百姓出不來,圍觀的百姓又進不去,六部衙門的皁隸只好提着水火棍硬生生的擠開一條通道,戶部的幾十個官員早已在港口外準備接人了,他們徵集了城中所有的馬車,並且清開了一條道路,只要有衣衫襤褸的金廈百姓出來,便立即發一張單子他,裡面寫着他和他的家人房屋的住處,這幾日又到哪條巷子口去領粥米,另外還附明瞭若是有事該去哪個衙門裡尋求幫助,五日之後又去哪個衙門報備身份技藝,屆時再由衙門給他分配到哪個作坊做工。

對於金廈的士兵,則讓他們統一到谷口處報備,那裡既有人送糧餉去,也會有人給他們安排營房。所有的工作雖然倉促,卻井井有條,表面上人山人海的混亂不堪,卻又絲毫不亂。

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798章 空營第402章 澳門第778章 聯盟艦隊的覆沒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798章 空營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82章 巷戰第562章 大饑荒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412章 李光地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444章 橫的怕楞的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517章 攻佔盛京第497章 西北軍反目第465章 搶灘登陸第110章 強大的諜報機器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171章 大捷第260章 圍城打援第375章 最強大的教師陣容第420章 出征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505章 救命的稻草第405章 缺德第200章 驍騎營第231章 三藩覲見第92章 一唱一和第786章 虛驚。第95章 征伐暹羅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483章 圍城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123章 講武堂第549章 最大的喇嘛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31章 亡國公主第92章 一唱一和第470章 報捷第426章 天津光復第75章 奉天監國第572章 搶掠第138章 各懷鬼胎第5章 緬南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539章 最後掙扎第80章 陰謀第34章 逆水行舟第30章 生意歸生意第179章 叛逃第159章 炸營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75章 奉天監國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71章 納降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十久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第468章 英國人來了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75章 奉天監國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37章 論策(中)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512章 密旨第11章 客商第60章 洗腦第117章 盛典第525章 前進 山地營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491章 英雄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88章 反戰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53章 誤會外交第49章 船廠第150章 海商第544章 騎兵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