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

一摞厚厚的摺子被放置在朱駿的御案上,朱駿饒有興趣的看着摺子,這才發現原來這些緬官老爺們貪污受賄的名目比起大明朝來說簡直是異曲同工,什麼損耗銀啊,偷工減料啊,攤牌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等等,朱駿仔細翻閱了幾張緬官的請罪摺子,其中竟發現有人貪污到了二十萬兩白銀的恐怖的數字,在緬國,這可是一年八分之一的稅收,朱駿實在不能明白,一個小小的郡守是怎樣搞出來的。

“皇上,那些郡守們如今安分的很,清早大理寺的司監去收請罪折時,還有許多人請求回家養老呢,這些人恐怕是被嚇怕了,寧可去做富家翁也不敢再作這官了。”大理寺少卿在楊景文在旁笑道。

朱駿的審判發出一陣冷笑聲,發聲的是周慕白,他臉上盡是狠厲之色,道:“想不當官哪有這樣容易,微臣以爲皇上該下旨緝拿這些髒官,抄家流放,這樣一來,國庫中至少能多出兩百萬兩銀子。”

沐天波卻是一個勁的搖頭,道:“這些郡守在緬國人脈甚廣,若是過於苛責,反而會將士紳們推到皇上的對立面,微臣倒是以爲皇上該從輕處置,這些緬官既然已經不願意爲官了,皇上該順勢罷免他們,讓他們去做富家翁又能如何?”

“沐公爺說的一點也沒錯,若是逼得緊了,難保那些郡守狗急跳牆,微臣以爲,還是沐公爺的意見較爲穩妥。”楊嗣德道。

朱駿皺了皺眉,這幾日也不知內閣怎麼了,彷彿火藥桶一般每日都是爭鋒相對,一邊是沐天波和楊嗣德,一邊是周慕白,鬧的自己也跟着不消停,他避重就輕的放下請罪摺子,沉吟片刻道:“朕倒不擔心這些郡守。內閣的精力該放到組建新軍的事上去,朕問你們,原有的郡兵該如何解決?又該如何掌握?”

沐天波沉吟了片刻正要說話,不料周慕白早已搶先而出,道:“皇上,微臣以爲新軍可混爲三部,一爲緬兵、二爲暹羅兵,三爲漢兵。所有兵丁一齊混入新軍當中訓練三月,之後再分配入各個指揮營,如此一來,不管是哪個營都是漢兵最多,其次便是緬兵、暹羅兵,所有的中高層軍將都儘量提拔漢人,也就不虞有異族圖謀造反了。”

朱駿點點頭,目光又放在沐天波和楊嗣德身上。道:“沐愛卿是首輔大學士,楊愛卿兼領着兵部尚書之職,你們以爲如何?”

沐天波、楊嗣德二人均想周慕白的意見倒是中肯,實在沒有可辯駁之處,於是沐天波上前補充道:“三族人混爲一軍。首先便要教會那些緬兵於暹羅兵漢話,這樣才能夠彼此溝通。其次。皇上應該讓他們知道,您非但是漢人的皇帝,更是緬人、暹羅人地皇帝,因此,晚間訓練完畢時可效法我神機、神勇各營,讓教諭們使他們明白天地君親師的道理。”

朱駿沉思着點頭,對於緬人和暹羅人的洗腦教育恐怕要加重一些。其實這些當兵的大多都是目不識丁的愚夫。不但沒有家國觀念,對上下尊卑更是一竅不通。正如一張白紙一般,至於白紙上該如何着墨就全看那些教諭了。不但要給他們填充忠君思想,更要讓他們懂得榮譽觀念。

“難啊!”朱駿苦笑搖頭,新軍的思想教育他打算親手抓起來,這種事是偷不得懶的,若是教育的好,這些新鮮地血液將成爲大明覆國的基礎,若是教育的不好反而會成爲朱駿的絆腳石。

“皇上打算徵召多少兵額?”楊嗣德在旁問。

“兵貴精不貴多。可招募五千緬兵、五千暹羅兵。至於漢人只要嘛。身強體壯有多少要多少。”朱駿頓了頓。又道:“楊愛卿。如今尼泊爾、柬埔寨、安南、蘇門答臘、瀾滄五國復又向我大明稱臣納貢。這五國之中僑居地漢人也是不少。兵部可分赴五國各郡張貼公告。只要是漢人願意定居海都者賜銀十兩。若有人從軍者餉銀加倍。”

“臣遵旨。皇上此計甚善。據臣所知。自請人入關之後。南洋諸國地漢人劇增。單憑這五國至少可徵得一萬大軍。如此一來。新軍便有兩萬。其中漢人一萬、緬人五千、暹羅人五千。再加上原先五營地一萬老兵。我大兵便有了三萬帶甲之士。離北伐之期又近了一步。”楊嗣德喜道。

周慕白卻搖頭道:“皇上。如今我們已有九省土地。沃土千里。所轄人丁一百五十餘萬。只這三萬人如何能夠駕馭四方?這三萬人明面上看似不少。但若將他們分散到各省。每省只有幾千人。若有人造反。還需調動大軍去討伐。微臣私底下算過。若沒有五萬人。無論如何是不能守禦四方地。”

朱駿目光一沉。道:“周愛卿所慮甚是。只是朕並不打算在各省進駐軍馬。”

“啊?若不進駐兵馬豈不是有城無防?”三個內閣大學士顧不得明爭暗鬥。都不由得呼了一聲。

“不錯。”朱駿篤定地點了點頭,他用指節敲擊着御案道:“朕要修建馳道,使各省與我海都相連。諸位愛卿,朕問你們,若是各州省之間有城內的水泥道相連,坐上車馬從海都幾日可到達邊界?”

周慕白恍然大悟,答道:“海都與最遠的邊境也不過兩百餘里的路程,若是修通道路坐上車馬飛馳一日一夜即可到達。”

“正是如此。”朱駿明眸一張,加大音量道:“若各州省相通,若有人犯邊,朕一日之內便可調兵遠征,非但如此,糧草、商貨的運輸亦可得到改善,朕問你們,一個商人從海都運送貨物到緬北需要多少時候?”

朱駿接着又自問自答地伸出了九根手指道:“九天,這九日內不但要徒耗民力,沿路上的消耗也是驚人,一趟下來,原價十兩銀子地貨物就需花十五兩才能抵達,真正到了百姓手裡時便是二、三十兩,若是朕能夠修通道路,一日之內便可將這些貨物運輸到緬北,屆時商人所耗成本較小,價格也就低了。”

朱駿還有一點沒有說,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不過這個時候的士大夫對言利非常感冒,因此朱駿只能避去不談,否則又得受沐天波、楊嗣德疲勞轟炸了。

“皇上聖明,只是若興建馳道所耗白銀、民力衆多,恐怕……”沐天波兼管着工部,因此對這種糟蹋錢的大工程十分感冒,在他的眼裡,有這些閒錢不如存在國庫裡,只有國庫裡有錢這才叫盛世中興,如此大把的銀子撒出去,皇上和那些窮徵暴斂的昏君有什麼區別,因此對於這件事他是極力反對地。他終於想着,眼角處竟模糊起來,跪倒在地道:“臣聞漢文漢景時,天下太平,府庫豐盈,此皆是文景二帝無爲而治、與民歇息之功。大唐盛世之時………”

第550章 教兒子第238章 琉球第4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73章 太子出宮第188章 血戰(二)第471章 求和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461章 蠻人來襲第179章 叛逃第565章 新疆建設兵團第87章 變化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520章 寧死荒徼無降也第474章 屢教不改第450章 反叛第18章 貓和老鼠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國宣戰第530章 不和第263章 統一戰線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391章 大清洗第791章 羅斯托夫 我來了第27章 山地營第495章 關內最後一戰拉開帷幕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94章 三藩第485章 鴻門宴第132章 掌控天地會第535章 大敗滿蒙精銳第423章 疑兵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78章 目標馬六甲第401章 大肆搜捕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435章 殺韃子咯第539章 大小通吃的通古斯大酋長第502章 反了第36章 論策(上)第437章 金陵埋金第34章 逆水行舟第94章 三藩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84章 保衛昆明第59章 責任第249章 喜得貴子第404章 科學院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448章 大日本礦工滿賽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178章 兩狗相爭第454章 告祭太廟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94章 三藩第3章 鋼弩第107章 中央集權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406章 流民第82章 巷戰第536章 奴才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81章 開戰第205章 私產神聖不可侵犯第470章 報捷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560章 困獸猶鬥第171章 大捷第90章 爭國本(二)第240章 誰在挑撥誰?第233章 火炮釋兵權第28章 歃血爲盟第561章 叔侄第510章 復仇之戰第564章 目標極北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399章 遇刺第86章 授勳第193章 工商爲本第70章 反間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99章 冒領軍功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145章 交易第21章 挑撥第440章 競爭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71章 大捷第114章 天地會第210章 裁撤二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