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心中的燈

虞宅二樓,翁姑奶奶坐在陽臺陰涼的地方納鞋底,老花眼鏡就架在鼻尖上,從眼鏡上方看到虞景明坐起來,就關心的說:“才眯了沒一下,怎麼不多睡會兒?”

最近李家的事體,虞記的事體交織在一起,景明心思重,睡眠本來就不好,翁姑奶奶夜裡起夜,不止一次聽到景明在牀上翻烙餅的聲音。

“天太熱,也吵。”虞景明拿着汗巾在一邊的臉盆裡搓了一把,然後貼在脖子上,臉盆裡裝的是井水,沁涼沁涼的,貼在脖子上混身上下一下子就涼下去了。

“可不是,這天乾物燥的,本就是秋老虎了,又叫戴家大舅給燒了一把‘火’,一個兩個的,那勁道全給燒起來了,說起這戴家大舅,爲着集資的事體,也是什麼都拿出來說,連二姑娘那樣的私事也拿來做保證,這不是踩二姑娘的臉麼。”

前頭,大家質疑二姑娘拿虞園出來抵押是顧全夫妻之情,戴家大舅卻偏扯了玫瑰出來,把二姑娘同玫瑰的矛盾擺在檯面上,用來保證二姑娘拿虞園抵押不是爲了夫妻之情,而是爲了贏利,這多少有些拉二姑娘墊背的意味,心思有些邪。

翁姑奶奶實在有些瞧不上戴家大舅這樣的做法。

“有什麼法子,說到底二妹的事體也是事實,落到他嘴裡說的。”虞景明笑笑,放下汗巾,搬了張小凳子坐在翁姑奶奶身邊,順手撿了一邊籃子裡的麻繩,又從針線盒裡拿出一塊蠟,給麻繩打蠟。

打過蠟的麻繩納起鞋底來要輕鬆線,繩頭還不容易起毛。

邊打着蠟,虞景明又說:“虞園那邊,董家宴變成了董媼私齋,名頭更響了,董婆那邊訂下規矩,一個月只辦九桌席面,這麼點事體,有二妹和孫蘭照應,自也用不着戴家大舅照應了,更何況戴家大舅如今哪裡是好好做事?一門心思全在個鑽營裡面,董婆就把他辭了,戴家大舅自覺被落了臉面,他怪不到董婆頭上,那心裡卻是怪二妹的,自然不會太顧忌二妹的面子了。”

“倒也是。”翁姑奶奶嘖嘖嘴,便停了話題,這到底是二房那邊的事體,二奶奶視景明如仇寇,她們這邊說的多了,落在二奶奶耳裡只會當她們是在幸災樂禍。

紅梅和夏至這時掀了簾子進來,兩人手裡都捧着托盤,托盤上是一瓣瓣切好的西瓜。虞景祺跟在兩人身後,他手裡拿了一塊瓜,自己吃一口,又用匙子舀一勺喂小花。

小花跟在虞景祺腳邊,吃了一塊,兩個爪子就扒着虞景祺的褲腿,一副討要的樣子,似乎很喜歡吃瓜。

虞景祺便顧不得他自己了,一小勺一小勺的喂小花。

“景祺別叫小花多吃,吃多了拉肚子的。”翁姑奶奶彎下腰拍了小花的腦袋。

虞景明瞧着嘴角也微微翹起,她起身給翁姑奶奶拿了一塊,自己也拿一塊小口的吃着。

六竈鄉的沙地瓜又甜又酥,虞景明吃了幾口,心底的燥氣就散了。

“嗯,這六竈鄉的瓜倒是好吃。”翁姑奶奶也說,又好奇的問:“我聽翁冒講,自上回六竈鄉事體後,漁業市場徹底起來了,王家車隊那邊,每月的運輸生意挺紅火,今年到了年底虞記的分紅又要漲了?”

翁姑奶奶倒不是要關心車隊分紅漲多少的問題,實在是虞記這段時間叫衙門給拆騰的厲害,除了兩個租界的分店不受影響外,老城廂和下面一些地區的分店都關門了,現在已經是七月了,離八月十五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樣子下去,虞記這個銷售旺季就要耽誤了,翁姑奶奶便指望着,東方不亮,西方亮也成呀,二爺當初欠下的貸款還沒有還清呢,總讓人心不定。

虞景明自然曉得翁姑奶奶的心思,她將瓜瓤吃乾淨,將瓜皮放在一邊的竹盤子裡,然後看着小花跳上來,用爪子撥着爪皮玩,看了一下虞景明才笑笑跟翁姑奶奶講:“車隊那邊,分紅是要漲一些,不過現在車隊還在發展期,還要留一部份利潤繼續購買汽車,分紅大約也多不了多少,至於虞記這邊,姑奶奶不要擔心,虞記沒虧呢。”

一邊紅梅也插了話說:“姑奶奶你不曉得哇,別看虞記現在關了七八家的分店,可你看看虞記作坊裡,哪天不要加班,虞記這段時間的生意不但沒有變差,還轉更好了,流水每日都漲。”

紅梅這話不是安慰翁姑奶奶的,是事實,雖然關了七八家分店,但去年,虞記的賺頭本來就在外埠上面,然後是靠租界區的兩家分店,其它的分店都是保本維持,所以,這七八家分店關門,生意是少了一些,但開支也減少了,虞記的損失本來就不太大。

而至年初開始,虞景明就把虞記的糕點生意開拓到走街串巷的小挑子身上,起先挑夫人也就是試試,但隨着虞記糕點上了董家宴,之後,董媼私齋的名頭竄起來,挑夫們爲了生意,自然賣力的吆喝,這一來二去的,這方面的生意一下子就竄上去了,這可不是七八家分店,這是上百個流動攤點,單個的自然沒法子跟一家分店比,但蟻多咬死象,這麼多小挑子生意一但起來,一天的流水卻也不是原來那七八家分店可比的。

虞記現在的生意就是那肉埋在飯下面吃。

“阿彌陀佛,這就好。”翁姑奶奶高興說。

虞景明這時又笑笑說:“八月十五這一季也一準耽誤不了,我估摸着,衙門只怕也頂不了多久了。”

“怎麼,有好消息?”翁姑奶奶這下倒是更有精神了,拿下眼鏡看着虞景明問。

“就等李老太爺到滬,李老太爺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虞景明說。同盟會中部總會的建立,把上海道衙門逼到了牆角。所以,衙門這回針對虞記的事體,明是打壓虞記,同時也是衙門向整個上海商界施壓,也因此自治公和總商會的反應也格外謹慎。

這是雙方的試探,而隨着虞記分店關門,盤查的衙差也開始變本加厲的向商戶盤剝,市面的形勢已經越來越不穩定,這種情形不管是衙門還是上海各界,都不樂意看到的。

只是現在的局勢太敏感,雙方都不敢亂動,於是衙門有些騎虎難下,商會那邊又沒有找到適合的時機。於是,李老太爺到滬就成了最好的時機,傳聞李家老太爺專爲虞記而來,到時爲虞記出頭也在情理,自治公會和商會自也會藉此時機,抗議衙差對商戶的盤剝,影起市面動盪,到時,衙門處罰幾個衙差便可借驢下坡了。

上海市面依然繁榮。

聽到虞景明說李老太爺,翁姑奶奶便嘆氣,這事體開始是好的,叫李二太太一作妖,如今倒跟吃了一隻蒼蠅一樣,怪難受。

虞景明自然曉得翁姑奶奶之前的心思,沒作聲,只是笑笑,心裡倒想,李家這事體如今傳到這樣,不僅她難受,李二太太只怕也如坐鍼氈。

外面長巷,涼風停了,日頭火烈,知了也一陣緊一陣的叫,一條黃狗趴在牆跟下吐舌頭。

巷子裡乘涼的人也用勁的扇着扇子,閒聊的話題一直未停,因着之前被戴娘子挑起了話題,再加上虞家大小姐實在是個話題人物,虞記同李記的關係便又被提了起來。

“你們真是鹹吃蘿蔔淡操心,現在情形,於其說是李二太太拿捏虞家大丫頭,倒不如說李二太太是把她自己架在火上烤了呢。”老潢半眯着眼樂呵呵的說。

“喲,老潢,這話怎麼說?”翠嬸好奇的問。

“嘴淡。”老潢老神在在的討酒吃。

“糟老頭子,這大熱天還討酒喝,燒不死你。”翠嬸瞪眼,卻是舀了一碗茶放在老潢面前:“這天氣,我要給你酒吃,卞先生不但不付錢,指不定還要落他的埋怨,沒有酒,只有茶。”翠嬸很不耐煩。

“茶就茶吧,聊勝於無。”老潢無可耐何,只嘆龍遊淺灘遭蝦戲。

“什麼龍,就一條蟲。”翠嬸啐了一口。

老潢咧着黃牙笑,才說:“明擺着,李二太太最初是想拿捏虞景明的,也是算準了虞景明跟榮家有一回,自不想再承受一回,虞家大丫頭當初又得罪過她,若是沒機會便罷了,這有了機會,那自是要拿捏的。更重要,李家這樣的大戶,內宅的爭鬥那也不亞於刀光劍影的戰場,虞家大丫頭風頭到底太勝,李二太太趁機拿捏也在情理。”老潢說着,頓了一下又道:“可李二太太顯然小看了虞家大丫頭的靜氣,這丫頭不聲不響,也無動作,就把李二太太架到了火上,李家的風聲已經放出去了,擡起來的可是李老太爺的面子。如今,李老太爺馬上就要到滬了,若是李老太爺的接風宴上,虞家大小姐沒有出現,那到時可不是虞家大丫頭不識數,而是李家有些耍人玩,這事體落到外人嘴裡,那就好說不好聽了。”

“喲,還真是這樣啊。”衆人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李二太太只怕是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嘿,這戲味是越來越足了。

“我坐在城樓觀山景呀……”老潢暗啞的聲音開了腔,卻是把空城計裡‘我正在城樓觀山景’改了一個字。他粗粗暗啞的聲音迴盪在巷子裡,讓巷子裡憑添了一層秋意。

虞宅,虞景明坐在屋裡邊翻着流水賬邊聽着外面長街的閒聊,眼睛眯了眯,老潢這人是表面糊塗心裡明。

外間電話鈴響了,紅梅接了電話,沒一會兒過來掀了簾子跟虞景明說:“大小姐,是蘇太太的電話。”

虞景明挑了挑眉,蘇太太這時給她電話,不用說是爲李二太太搭橋了……

“蘇太太好呀……”虞景明出來接了電話問好。

電話裡,蘇太太語帶笑意的說:“景明,明天來打牌好哇,我還約了李二太太還有你家王大奶奶。”

虞景明眼睛又眯了眯,蘇太太這話裡有話的,她點明約了李二太太和王家大奶奶,那自然就是給李二太太做轎,可偏偏卻又只提打牌,這局就有意思了,也就是說明天只是打牌。

“好的呀,蘇太太相邀,景明不敢不從,虞記還指着蘇太太賞飯吃呢。”虞景明笑嘻嘻的回道。桂花貢現在已經進了蘇記百貨,虞景明纔有這一說。

“景明得了便宜還賣瓜,誰不曉得虞記現在是把肉埋在飯底下吃,陶家那少東家還在狠命砸錢,只想着趁虞記幾家分店關門之際,一舉將虞記這幾家分店擠出市場,卻不曉得陶老掌櫃那裡急的要上吊了。”蘇太太沒好氣的打趣了句,兩人又閒聊了幾句,約好明天的時候,便掛斷,虞景明想了想又拿起話筒,撥了王家。

“景明,接到蘇太太的電話了?”王大奶奶一接起電話便直接說。

“是的呀,蘇太太說約了大奶奶和李二太太,三缺一,便叫上我。”虞景明回道。

“曉得什麼意思了……”王大奶奶在電話裡又說。

“曉得。”虞景明回道。

“那你打算怎麼做?”王大奶奶又問,隨後又冷哼一聲:“這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她李二太太在南洋那邊想拿捏誰就拿捏誰,合着如今把上海也當成她家的後花園了,咱們也不是泥捏的……”

虞永福臨死前把虞景明的親事託付給了王家,如今李二太太拿這事體拿捏虞景明,那就是沒給王家臉面,王大奶奶自不會有好臉色,這話一出自是要爲虞景明出頭了。

“蘇太太說打牌嘛,那就打牌好了。”虞景明笑笑回道。

電話那頭,王大奶奶微微皺了皺眉頭:“怎麼,不講親事?”

“不講。”虞景明說。

“那老太爺到滬,商會有晚宴,你要參加不?”王大奶奶又問。

“要參加的,不說之前的消息,就單老太爺在商界的地位,我們這樣的晚輩是要捧場的。”虞景明笑笑說,不捧楊要叫人笑話的。

“那你就着了李二太太的道了你曉得吧,她就是要純打牌,只是外人哪裡曉得我們是純打牌還是怎麼,有你,有我,有蘇太太見證,大家只當是虞李兩家的事體定下來了,老太爺明着是打着你的招牌來上海,但到底是爲了他李家在上海的投資,你這事體最終還是要落在李二太太身上,李二太太現在擺明就是要逼你讓步,她只要裝糊塗,等到李老太爺離開上滬,若是你跟李家的親事沒有定下來,那外面就不會說是李二太太沒做到位,只會說是李老太爺沒有相中你,憑李老太爺的名聲和爲人,他沒有相中你,那隻能是你有問題,你曉得哇?”王大奶奶有些急的道,景明身上的風言風語已經太多了,到時只怕吐沫都能淹死人了。

“大奶奶,沒事的,我跟榮家有那樣一場事體,李老太爺沒相中也是正常呀。”虞景明笑笑說,又說:“我前天聽小桃給翁姑奶奶讀報紙,有則西洋秩事,說的是街邊一個鞋匠,每日幫人修鞋補鞋的,日子不那麼富足,但甚是好逸,有一天,他收到一個一封律師信,說他一個遠房的表叔去逝了,沒有繼承人,他是唯一的繼承人,這位遠房表叔給鞋匠留下一棟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堡,鞋匠便收拾東西,準備去接收他的城堡,沒成想,第二天早上,他又收到律師來信,說昨夜一場大火,城堡燒成灰,於是,鞋匠依然還是要靠補鞋,修鞋過日子,他周圍有曉得內情的人說,那個鞋匠曾經有一座大大的城堡,只可惜命不好,城堡燒了,鞋匠很疑惑,他依然是那個他,他依然修鞋補鞋,日子依然安逸,怎麼就突然命不好了,其實什麼都沒變,變的只是人心而已。”

“喲,你自比那個鞋匠呀?”王大奶奶沒好氣,虞景明這心思就是九曲十八彎。

虞景明笑笑,倒不是的:“我是說,不進李家,我其實啥也不會變,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跟現在一樣,變的只是別人的人心,但這些跟我不相干。”

“你倒是想的通,虞老夫人實是把你教的太通透的了點,我看呀,你是不是本來就沒打算嫁進李家?”王大奶奶嘆了口氣說。

虞景明拿着電話,沒有作聲,一時不曉得說什麼好,有些緣最終還是要擦肩而過。

見虞景明不作聲,王大奶奶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道:“你心裡清楚就好。”

“謝謝大奶奶。”虞景明說。眼神透過窗戶看着不遠處永福門牌樓的飛檐,日頭西斜,日日看着永福門日升日落,她心裡踏實。

王大奶奶放下電話,坐在電話邊的靠椅上發呆。

“你也別太擔心,景明這樣做我倒覺得不錯,李家既然放出李老太爺來相虞景明的風聲,那也未必就完全是煙霧彈,澤時擔心景明受他們那些人的牽連,這才擡出李老太爺,可李老太爺那樣的人又哪裡會看不出,澤時是真的陷在了景明身上,你也曉得老太爺最看重澤時,對於景明哪裡有不考究的道理……”王伯權端了杯茶過來坐在王大奶奶身邊,伸手輕輕的拍了拍王大奶奶的背安慰說。

“你的意思時,李二太太做這些,李老太爺未必不曉得,之所以沒有動靜,實是要考究景明的應對?”王大奶奶立刻反應了過來。

“我看八九不離十,景明那鬼丫頭,定也是看出這些來了,才以不變應萬變。”王伯權道。王伯權說完,王大奶奶卻兩眼一瞪,重重的拍了拍椅子扶手:“這李家行事到底是太霸道了,之前澤時放出消息,沒有知會我們,還可以說事急從權,可如今到好,李家人是要考究就考究,要拿捏就拿捏,依我看,這李家,咱景明還就不嫁了。”

“你發什麼火,你這養氣功夫可被景明比下去了,坐其言,觀其行,你曉得哇,往下看就是了,就象景明電話裡跟你說的,便是最後沒有嫁進李家,景明還是景明,虞記還是虞記,永福門的日頭依然東昇西落,什麼都不會變。”王伯權說着。

王大奶奶點點頭,又嘖嘖嘴:“就是有些可惜,景明這性子能遇到一個相契的不容易……”

“你也別灰心,我看澤時這回請出李老太爺,卻是對景明志在必得,如今李老太爺也要到滬,他定然也要回上海一趟,我看他這兩天說不定就要動身了……”

王伯權說着,話音才落,就看到老三王端美匆匆進來:“爸,剛剛收到的電報,川督趙爾豐於昨日誘捕了保路會的首領蒲殿俊,羅綸,顏楷等人,引得上萬民衆圍住總督府請願,趙爾豐下令槍殺請願羣衆三十餘人,並封鎖全城,同盟會的同志以木片投入錦江,向周圍各地傳警,如今,成都周圍區縣各大勢力和武裝羣情激昂,互相串連,大有圍攻省城之勢……”王端美說着頓了一下,又說:“還有,銳俊學社尹氏姐妹也發出懸賞令,懸賞川都趙爾豐的人頭,衙門有消息,南洋,香港有刺客將由上海轉道四川,上海道已通令各碼頭,各飯店酒店,嚴密監控南洋和香港的入滬人士。”

“喲,保路這事體,可鬧大了。”王大奶奶驚的一臉雪白,黃花崗的血還未乾呀,這成都又成血案。

“我出去一下。”王伯權站起身來,局勢瞬息萬變,這事體得跟李總董他們通口氣。

“換件衣服。”王大奶奶拿了外裳給王伯權換,王伯權扣着鈕釦,突然嘆了口氣說:“這情形,澤時肯定回不來了……”

“也是命……”王大奶奶也嘆氣,她是不信命的,但景明的姻緣實在是太不順了。

“也未必,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你沒看出來嗎,這回伊麗莎白事件,景明搭的臺,卞維文卻是唱了一場大戲……”

說到這個,王大奶奶皺着眉頭:“你說,這回卞家大郎藉着董幫辦的事體爲投名狀,進抱了洋人的大腿江海關的事體,我怎麼看着就有些不明白呢?”

“這事體呀,能明白的不多,便是我也不敢說就看準了,卞家這大郎心思藏的深哪……”

王伯權說着,便出了門。

國勢飄搖,風雨之中,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的燈。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生苦不苦第一百四十八章 爆發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關三姑娘的流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百八十一章 都不容易第二百三十二章 熬第十八章 虞記糕點鋪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十晚的肅殺第二百四十八章 決裂第四十九章 反轉第一百五十九章 戴家姨媽第三十二章 二爺出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對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他願娶,我便願嫁第六十七章 試探第二百一十三章 《白門樓》第二百章 根基第十三章 榮家出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燈下黑第七十一章 定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回門第一百零四章 扇風第一百三十章 四馬路即景第二百六十二章 初一,十五第一百五十章 世道不易,唯苦苦求索第一百零六章 新牌局第七十四章 后街閒話第一百一十一章 維武入局第十九章 花榜第九十一章 一樁買賣第十九章 花榜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三十九章 天意磋磨第八十四章 翁冒辭職第一百二十四章 風雨中前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都不容易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八十二章 悄然的奮進第二百五十二章 起落之間第一百一十章 謀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該變天了第六十八章 有些東西,終要去爭取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幫辦的坎第二十一章 風雨將致(下)第五十四章 世間之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初一,十五第八十八章 人言紛紛第一百八十章 該來的總會來的第二十五章 定名上第二百零六章 暗流涌動第十六章 股災第二百四十章 元甫和激將第一百四十章 春天來了第十一章 牌局(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十晚的肅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爆發第六十二章 宴會上的女人第四十章 翁冒第六十六章 春蘭秋菊第二十二章 百態人相第二百三十四章 夏末午後第二百五十章 小西門的百態第二百六十六章 紛紛擾擾第九十二章 南匯西頭第五十七章 虞二姑娘的嫁妝第二百四十七章 談心和跟斗第一百七十三章 機鋒第五十五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第二百三十一章 榮家飯桌上的機關第一百二十九章 有些緣終是擦肩而過第一百零七章 平五扮演的角色第九十七章 風波起第八十四章 翁冒辭職第二百二十七章 榮興的操作第一百一十章 謀定第四十四章 星星之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謀局第八十五章 灰汁團和桂花釀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一日真長第六十四章 俱樂部裡的牌局(下)第一百章 槍支第二百三十一章 榮家飯桌上的機關第一百七十六章 四馬路分店的掌櫃第八十一章 剖開心思的卞維文第一百八十四章 臘嘴和麥乳精第五十八章 瑣碎第二百六十二章 初一,十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生苦不苦第九十三章 玫瑰的算盤第一百六十一章 口舌之爭第一百零四章 扇風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十晚的肅殺第一百四十七章 驚雷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戴大舅的算盤第一百零九章 等一個人第十一章 牌局(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過,梅瓣飄落第三十九章 天意磋磨第一百四十一章 陶裁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