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八章 火種

一種技術,可靠性無須達到完全的100%,就可應用,“意識遷移”也不例外。

畢竟,需要進行意識遷移的民衆,精確數字爲26,312,578,只要能以極高的概率保證其可靠性,譬如99.9997%,就能從概率上保證每一個人的“永不下車”。

而一旦應用到自己身上,阿達民的顧慮,就沒這麼簡單。

一個核心的問題在於:

今天的蓋亞淨土,一旦離開自己,雖能運轉,卻將永遠被限制在已有的技術水平上。

這一情形,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是絕對必要,從1489年的全面核戰日開始,阿達民始終掌控着東北太平洋大區、乃至後來蓋亞淨土的一切,不僅確保自身安全,也要完全掌控大區、乃至人類文明的走向。

在人類文明進入2.0時代前,這種絕對的掌控,是必要的。

但這也同時意味着,假如,僅僅是假如,一旦自己在“意識遷移”過程中出紕漏,甚至意外身死,則效忠自己的“盤古”將失去決策者,

進而,不會再有任何創造,而只能維持目前的社會運轉體系,一直持續到時間的盡頭。

哦,這樣想還是太樂觀了,方然提醒自己。

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文明,倘若故步自封、毫無進步,遲早會被變遷無常的客觀世界所吞噬,且看眼前,用不了多少年,蓋亞表面的化石燃料等能源,便會消耗殆盡,倘若沒有近日軌道換能站、太空城,則人類文明必將出現倒退。

再遙遠一些的未來,蓋亞也好,人類也罷,遭遇的危機會更多,一直維繫眼前的苟且,哪怕全民永生,都根本不足以應付。

在這方面,西大陸偉人的話,一針見血: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考慮到文明的未來,很顯然,不論自己這管理員是否存在,人類文明,都必須邁進2.0時代,這和自己區區一人的生與死並無關聯。

西曆1527年9月,中大陸,方然出現在“盤古”系統所在地。

廣袤的中大陸腹地,地下深處,一座規模空前龐大的城市,正在進行緊張的擴建工程,搭乘電瓶車在開闊隧道中穿行,目之所及,到處都是工程機械在忙碌,載重卡車來往穿梭,空氣裡,瀰漫着轟隆隆的聲音。

即將部署在這裡的,是蓋亞淨土的“火種”系統,一套基於“盤古”集中控制的備份設施。

管理員,迄今爲止的一人之治,在蓋亞表面運轉良好,但是,考慮到“意識遷移”過程的風險,方然必須考慮到一旦自己身死,

人,人類,人類文明,又該如何平穩過渡到2.0時代。

這一設想,看起來千頭萬緒,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樣複雜,總之,一旦“火種”系統發動,權限解除,科研機構的白大褂們,就可以接收相關的研發工作,並按路線圖繼續執行一攬子計劃,建成新時代的文明。

畢竟,不論現在是何身份,管理員,阿達民,還是某些人眼裡的獨裁者,

到那時,自己,如果還活着,也將會是文明的普通一員。

在“盤古”地下城穿梭,實地感受,此時此刻的方然,內心是很有些忐忑,畢竟“意識遷移”仍然存在失敗的可能,死神,還沒有被完全甩脫,但,與此同時,也很有些久違的輕鬆之感,和躍躍欲試的期望。

文明2.0時代,到那時,一個嶄新的人類文明,將會是怎樣的;

自己真的很想親眼見證那一天。

前途,一片光明,眼前的門檻卻沒有萬無一失,越是憧憬,越是忐忑,長久以來的緊張感再度來襲,“阿達民”的手,不自覺捏住車門把手。

七十四歲,這樣的年紀,在舊時代已近天年。

哪怕下一秒就撒手歸西,比照衆生,也已經是活到了聯邦的平均年齡,

一點也未曾有虧。

甚至,何嘗還會有虧欠,生而爲人的生命之長度,終究有限,不僅皆有一死,有些人,還往往在半途便無奈下車,空留無數遺憾。

而自己,多少年來走過的路,如浩蕩長河,生命的長度固然是七十四年,而寬度,則實在不可限量,置身於人類文明涅槃重生、跨越奇點的時代,如今驀然回首,實在令他唏噓不已,感慨萬千。

如果說,永生,無限長的生命,就是自己此生的唯一目標,

那麼今天的自己,就不會如此淡定,從容,甚而冷靜的向“盤古”交待一切,爲文明的未來做好鋪墊。

“這裡的‘火種’,是淨土規模最大的一座,現在有多少樣本。”

“胚胎約一千五百。”

接阿達民的話,身邊的Alice已接入“盤古”,調用接口來與主人對話,這種程度的操作,對“強人工智能”是很容易,多年來,方然卻沒有指示其進一步完善,他並不認爲未來的人類,需要與強AI親密接觸。

人類,仍然會是社會的主體,規劃如此,就不適合大規模引入AI。

早在若干年前,蓋亞淨土就部署了一系列“火種”設施,當時的顧慮,是人類文明可能因天災等原因而滅絕。

爲抵禦這種風險,阿達民授意,在蓋亞表面選擇若干地點,後來更增添了月球“背”面的一處,設置大型安全設施,其中保留有人類、動植物乃至微生物的樣本,並配套人造UTERUS、培養教育體系。

目標,是一旦人類文明滅絕,就利用“火種”在蓋亞重啓文明。

若干“火種”基地,不僅是人類文明的保底備份,彼此之間,當然也互爲備份,未來,方然還有意建造遠離蓋亞、甚至脫離太陽系的“火種”。

畢竟,一旦真有宏觀災難發生,譬如科學界提出的“伽馬射線暴”,整個蓋亞、甚至太陽系的生命都有可能被一鍋端,那樣的話,不僅人類,蓋亞表面的四十億年生命演化也會化爲烏有,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情形。

這種遠離蓋亞的備份方案,現如今,已基本具備了實施條件。

方然吩咐“盤古”,在西曆1528~1530年期間,按論證開工,建造一套擬發射至太陽系邊緣地帶的超大型空間站。

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七五三章 爭議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八章 無限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五章 希望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十六章 概率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一九九章 領域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一八三章 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