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動向

股價高漲時,在每一個持股人的角度,是可以高位套現。

但,如果將所有分散的持股人作爲整體來考量,這整體所持有的股票,卻絕對無法以當前的市價出清,甚至,只要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民衆,嘗試套現走人,就會引發股價暴跌,市值蒸發。

一旦看透這點,股票的名義價格,對持股者的整體來講,事實上就是永遠無法兌現的鏡花水月,空中樓閣。

至於持股者內部的博弈,出於高拋低吸的渴望,而彼此算計,都只是在內鬥罷了。

民衆在新股發行時認購,說白了,並不是出於對公司未來的信心,而是爲了獲得負和博弈的入場券,上市公司拿錢走人,接下來,智商堪憂的聯邦民衆就滯留在股市裡,一邊做着發財美夢,一邊在不斷的買進賣出節奏中,逐漸將自己有限的財富乖乖送到控盤機構和金融寡頭手上。

甚至,精明如羅伯特*布朗這樣的學者,一週損失十萬馬克以上,想想也真是驚人。

股市的跌宕起伏,每逢危機來臨,總會製造無數破產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這一切,方然無力改變,只能慶幸自己沒有沾邊,而是堅定的持有暫時還有價值的黃金、比特幣和聯邦現鈔。

但也僅僅是慶幸,畢竟,他現在掌控的資源還太少,根本沒辦法對追尋永生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人類世界的經濟危機,來勢洶洶,對方然的日常生活卻沒多大影響。

任憑牆外洪水滔天,他還是每天學習,去實驗室,堅持鍛鍊身體,一邊不動聲色的在網絡上攻城略地,匿名活躍於黑客論壇,繼續爲“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工作,同時,密切關注外界的動向。

大戰暫不會爆發,這讓方然稍感心安,畢竟,如果整個人類世界化爲灰燼,追尋永生也就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眼前的危機,究竟何時纔會結束呢;

持久的危機,形勢的惡化,畢竟對永不下車的目標是種威脅,排除了戰爭的可能,理想聯盟的路又走不通,接下來,似乎就只能等待央行的審時度勢,力挽狂瀾,在債權與債務大批湮滅之後,資助伍爾街的金融機構,出面收拾經濟海嘯後的一片狼藉。

但這種做法,稍微用心思考一下,也不難發現其中的矛盾之處。

不管是央行開閘放水,還是政府投資拉動經濟,這一切,本質上都相當於向未來借貸,搞來搞去還是寅吃卯糧的那一套,即便由強力機構的執行力和公信力,拖延的時間會更長一些,但長遠看來,遲早還是會引發更大規模的經濟危機。

解決眼前的危機,醞釀更大的危機,因果上的邏輯無懈可擊,但另一方面,考慮到聯邦立國以來就在執行的現行經濟制度,和二百餘年的延續時間,這卻又很不可思議。

經濟危機,並非什麼新事物,從聯邦建立後不久就陰魂不散,十年一次,報應不爽,如果按方然的理解,每次開閘放水、投資拉動經濟,都會造成未來更大的危機,那麼,聯邦早就該在一次次危機、放水中滾雪球般累積出超大的經濟危機,繼而粉身碎骨,絕無可能一直延續到今天。

那麼是自己的分析有誤嗎,不,不應該是這樣。

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還不上的債務,而要在現行框架內解決這些債務,除戰爭外只有放水,道理十分淺顯,方然並不認爲自己會搞錯。

那麼真相就只有一個:

解決聯邦歷史上經濟危機的,另有其他力量。

這種力量,方然並不陌生,他很快就看清了真面目,也更深刻的領悟到,面對經濟危機,聯邦也好,世界其他列強也罷,所採取的一切應對手段,其實,都不過是在苟延殘喘,拖延時間,等待着那空前強大的力量出手而已。

這種力量,正是方然一直堅定信仰的,能夠改變世界的:

科學。

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毋庸置疑,可以極大改變人類世界的面貌,極大的發展生產力,在經濟層面,則是經濟規模的擴大,即便不改變現有的分配規則,也可以讓每一個社會成員能分到的產品大大增加。

生產力的進步,切實增加了全社會的財富,這是才債務消減、化解的根本保障。

與寅吃卯糧的“向未來借錢”相比,科技發展帶來的財富,是實打實的,不會在將來造成更大的麻煩。

歷史上,蓋亞的幾次工業革命,也正是經濟發展最迅猛的時期,那段時間的社會,幾乎不知道經濟危機是何物,一切都欣欣向榮,彷彿可以永遠指數級的增長下去,工廠主的利潤,不斷增加的賬面財富,絕大部分都由科學技術的進步來提供,極少引發債務危機,經濟危機自然也不見蹤影。

然而,人類的科學研究自有其規律,成果何時誕生,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與偶然性,這種經濟繁榮的強勁動力,並不規律,無法讓經濟永盛不衰。

甚至可以這樣講,經濟危機的發生,債務只是原因之一;

當科技停滯時,生產力也難以提升,蛋糕的增速無法填補資本的貪慾,也是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一旦洞悉到這種層面,方然就難掩憂慮,因爲,按照他的觀察與分析,人類的科學技術,在今天,已經出現了停滯不前的徵兆。

停滯,套用在科學技術上,曾有很多次預言上的重大失誤。

西曆1352年的聯邦專利局官員聲稱“能發明出來的東西都被人發明過了”,1367年威廉*湯姆孫在新年慶祝會上致辭“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剩下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甚至有科學家對記者講“物理學將在三個月內結束”,科學技術的爆炸式發展,給了這些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十六歲的方然,並非出於盲目自信纔會做出這一判斷。

翻翻蓋亞的歷史,科學技術,自有其規律,近現代的發展十分迅速,然而歸根結底,一切現代科技的根基,最終都要着落在基礎科學的研究成果上,這塊基石,許多人認爲是有着“科學之父”稱號的數學。

但方然並不這麼認爲。

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五二八章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九章 保障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七五三章 爭議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七五三章 爭議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五五八章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五八一章 壓縮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六四三章 西陸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三八九章 池魚第九十章 對策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七一五章 神怪第九十六章 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