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四章 同類

對一個行將就木的人而言,“意識遷移”,幾乎等同於擺脫死亡。

即便在GPL,迄今爲止這還只是一項處於驗證期的技術,成功率肯定不到100%,對斯蒂芬*霍肯這樣的人而言,當生來具有的軀體,無法維持,除接受命運跳下列車外,便只有嘗試藉助新技術放手一搏。

既然有失敗的可能,換句話說,霍肯教授可能在這一過程中,意外離去,提前再與教授見面交談,就不是什麼可有可無的閒聊。

不過,真的在NEP_744機構裡,見到斯蒂芬*霍肯,阿達民發現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從情緒到狀態還都相當不錯。

不論是託GPL大區相關技術的福,還是已看開了一切,這總歸是好事。

至於說,真的接受“意識遷移”,從註定朽壞的身體轉移到原則上能一直維持的“意識模擬器”中,這方面的實驗,正在NEP_791等若干機構裡進行,

自己並不期待從教授的遷移中,得到些什麼啓示。

“阿達民閣下,您今天有空來這裡,該不會是來聽取一些感謝,甚或‘感激涕零’之類的奉承話,對吧。

不過,說真的我很意外,假使將進行的一切都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

“那就有意思了,在我自己,並不認爲自己這樣一個研究者,會對你、和你的蓋亞淨土大區,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特別是在掌控‘強人工智能’後,科學研究,探尋未知這種事,拜託給計算機就好。

又何必待見我們這些同類,並,承受不必要的風險,消耗更多寶貴的資源呢。”

聽起來是建議,其實,斯蒂芬*霍肯的話,更像是在挪揄,滿不在乎的阿達民只囑咐教授“放平心態,好好休息”,就起身告辭。

從744研發機構,到西伯利亞腹地,替身機器裡的男人轉瞬可達,“回”到赤塔地下世界的阿達民,驅使“替身”走進會議室,像往常那樣坐到長桌一頭,身旁站着專程來彙報工作的葉夫根尼婭*卡納耶娃。

從下定某一決心時起,到現在,對蓋亞淨土大區的管制,已接近一年,廣袤大地上的若干定居點內,連續多日沒有新生命的降臨。

未來也不會再有,基於這一現象所必須的準備時長,方然能確信這一點。

《高蓋亞淨土民衆書》中的措施,導致這種結果,起初在定居點內引發軒然大波,據ASA的報告,相當一部分民衆在這問題上並沒有清晰的認識,甚至認爲管理員這樣做,是要將“不合時宜的人口盡數滅絕”。

這猜想只對了一半,而且,所謂“不合時宜”,也只是對今天的生產體系。

但凡管理員認爲人口是累贅,要清理乾淨,又何須搞這種見效緩慢的手段,只要一聲令下,當天就能完成。

不得不說,GPL大區定居點內的兩千多萬民衆,雖然身在這時代,卻往往並不清楚世界的運行方式,甚至連高牆電網外發生的一切,都基本無所知,會產生種種近乎被迫害妄想症的念頭也實屬尋常。

這一點,沒有讓方然反感,他反而會更清醒的意識到,同樣身爲人類,

這些定居點內的人,與自己,在視角、立場等方面的差別,遠遠超過舊時代的任何不同羣體,與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

蓋亞表面的天翻地覆,在一般人眼裡,會是什麼樣呢。

方然並無從想象,儘管直到今天,“自己”,仍然是棲居於一具五十五歲之血肉之軀的思維活動,單從本身出發,並不會和任何同類有什麼不同。

然而面相對來,今後將會經歷的一切,卻可能去向迥異,天差地別。

以“替身”的模樣出現在民衆面前,坐在會議室裡,或者在赤塔要塞的街道上行走,用不着特別留意身邊的一個個人,方然也能感受到,自己,與這些隨波逐流、無法決定自己命運的同類,到底會有多大的不同。

人與人之間,基因方面的差異,可以決定一切外在的區別。

但終歸還是同一個物種,站在生命科學的立場上,這當然很正確,然而從很久以前,人類,便逐漸習慣了用思維,而非單純的外在特徵,去區分不同的族羣。

如果考慮到這一點,這些遊蕩在自己周圍,看起來一模一樣的“人類”,

就彷彿不再是同類,不再是同一個物種。

人類,時至今日,仍然是人類,那麼自己又算是什麼,離經叛道的新物種,還是說可以忝居人類之位,而將曾經的同類定義爲“垃圾”。

這念頭,想一想都覺得恐怖。

世界,不應該是這樣,人類,也不應該是這樣。

一邊思緒蜿蜒,一邊瀏覽眼前的報告,以人類的形態,翻動手中的打印紙,善解人意的葉夫根尼婭*卡納耶娃,手指落在數據上的三言兩語,效率何其低下,卻讓方然生出某種熟悉的感覺。

鋼筋鐵骨的“替身”旁邊,是血肉之軀,一具在當今時代,從內到外都不再有“用處”的不合時宜,

但倘若這樣判斷,自己,哪怕鑽進“意識模擬器”,豈非也正是這強AI橫行的時代裡,

最不合時宜的東西。

世間萬事萬物,價值,有,還是沒有,當然可以有一個公允的結論。

但是對人自身呢,這種判斷,還可以做得出嗎。

即便做出,不論對被評價者,還是對評價者,這種看法又終究有什麼意義,方然難免會十分懷疑。

歸根結底,撇開一切表象,自己與這世間的所有人,也無非只區別在“未來”。

有些人有未來,有些人則沒有,除此之外,方然並無法從葉夫根尼婭,霍肯教授,乃至於丁仲義身上,找到與自己之間的任何一絲本質區別。

只因爲這種區別,並不存在,不論一個人的外在與自己差異有多麼大,

歸根結底,這仍然是自己的同類。

這一點,沒有讓方然反感,他反而會更清醒的意識到,同樣身爲人類,

這些定居點內的人,與自己,在視角、立場等方面的差別,遠遠超過舊時代的任何不同羣體,與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

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二十章 分裂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五二八章第五〇六章 復原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二七二章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五五八章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八八九章 芒種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四二九章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三四二章 束棒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六四八章 迴音第三十章 痕跡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六四六章 抽薪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三十九章 合流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二〇三章 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