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八章 科研

對此,方然的迴應十分簡略,一針見血的指出新時代之科研的不同之處:

“一萬人的研究隊伍,看似龐大,分攤到具體的研究方向、領域,則人數寥寥,這一點本人有清楚的認識。

但,諸位是否有考慮到,這時代的科技研發之規則,也與過去迥然不同?

最起碼的,舊時代的聯邦、乃至世界,若干研究機構裡的人員,往往出於各種原因而對研究高度保密,在商業、政-治等方面的動機下,各自爲戰般的獨立進行事實上幾乎一模一樣的研究,這種情形,是對科研資源的巨大浪費。”

除此之外,舊時代的科技研發,究竟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動機,本人不說,諸位應該也明白,無非是出於經濟利益上的考量。

爲達到這一目的,很多科研,其目標都是爲舊時代的生產體系服務。

而那種生產體系,爲滿足人類日益增長之貪得無厭、喜新厭舊之所謂需求的體系,在今天的NEP大區已不復存在,甚至可以合理的推測,其在整個蓋亞表面都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站在完全的實用立場,以自身生存與發展爲目標的“全產機”體系。

我們的科研體系,歸根結底,就是爲這一根本目標而服務。

這樣一來,用不着本人提醒,諸位也馬上可以想到,研發機構的科研任務、目標,就可以極大的精簡,集中力量去研究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

譬如舊時代的個人通訊工具,手機,在蓋亞大戰前夕,已演變到了一種近乎病態的程度,大量科研資源的投入,目的,僅僅是設法在正面隱藏攝像頭、話筒等傳感器,從而實現所謂‘全面屏’效果。

這是一種創新,卻與手機的各項功能無任何關聯,純粹是在追求視覺效果。

類似的科研項目、方向,在今天的NEP大區之研究機構裡,一概不會出現,至少我本人對這一切花裡胡哨不感興趣,想必諸位內心也是一樣。

歸而總之,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沒有空閒去研究‘看上去很美’的東西;

集中力量,解決最迫切的問題,是本人的首要目標,希望諸位的認識能與本人保持一致。”

砍掉不必要的研究方向,精簡、合併研究領域,一切以NEP大區、進而也就是以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爲目標,這是方然的核心決策依據。

這種設想,雖然沒徵詢一干專家的意見,也獲得了不少共鳴。

正是在這樣的大框架下,他纔有起碼的信心,認爲大區內的一千萬民衆足以支持科研隊伍的代際更替。

但,捫心自問,維持上千萬民衆的生活,動機就只是這樣麼。

時間進入西曆1492年,距離全面核戰已經過去了三年之久,北大陸的幾個大區逐漸修復了戰爭創傷,彼此間進入一種猜忌、防備而暫時沒有敵對行動的狀態,曾經的聯邦大地戰火熄滅,得享這暫時的、不穩定的和平。

表面上的和平,掩蓋了管理員之間的競爭,“全產機”的隆隆作響,和軍事實力的持續膨脹,卻預示着並不怎樣美好的未來。

置身於NEP大區,照例在一處處地下掩蔽所之間無規律機動,方然的行蹤不定,像一個流浪者那樣周遊各地,利用發達而便捷的大區內網絡監視着治下民衆的一舉一動,同時,緊張注視着邊境線外的風吹草動。

世界和平,是不切實際的空想,眼前的光景,只是一次持續時間未知的休戰。

軍事方面的準備,事實上,不論方然、還是其他管理員,目前所知的一切情報都明白無誤的顯示,各大區的戰略決策近乎於一致,都在竭盡全力擴充軍力,提升作戰平臺和武裝機器人的裝備數量,準備那終將到來的決戰。

軍備競賽,在覈戰後的世界,規則大相徑庭,隨着人類進一步退出戰場、不再充當炮灰,而演變爲純粹的實力堆砌。

與舊時代的遙遠過去不同,NEP大區的武裝力量,完全由機器構成,從上到下除作戰平臺外,就是擔當指揮、通信與控制的網絡節點,在超級計算機與戰爭決策AI的驅動下,機器大軍無需任何戰術指導、或戰略決策,就可以據管理員的一聲令下而行動。

這樣的軍隊,毋庸諱言,具有過去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具備的強大戰力。

除此之外,有利於軍備競賽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這一要素的擯棄,進而,便無需耗費巨資,進行人員招募、薪資發放、訓練、演習等諸多環節。

人,並非爲戰爭而生,只有經過一系列的訓練與磨礪,才能成爲合格的士兵。

然而機器,卻可以爲戰爭而設計、製造,只要走下流水線,填充能源與彈藥,就可以立即走上戰場,表現與身經百戰的“老機”一樣出色。

在不需要其作戰時,還可以稍加保養、送進倉庫,經歷一段時間的儲存而絲毫不影響其戰鬥力,這是古往今來任何人類軍隊都無法做到。

人類軍隊但凡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很快就會成爲一盤散沙,戰力嚴重衰退。

這是這多方面的因素,讓新時代的大區之軍備競賽,成爲變量極少的堆砌遊戲,哪一方投入的資源更多,就能輕易取得(不自知的)戰略優勢。

爲何是不自知,原因,在於消息的匱乏與情報刺探的艱難。

身爲NEP大區的管理員,方然面臨的態勢,和世界上任何一名管理員類似,對邊境線外的世界幾乎一無所知。

掌握的資料,差不多完全來自於舊時代的積累,隨時間推移而迅速過時。

世界的各個角落,曾經被現代科技的成果聯在一起,從噴氣式客機,高速鐵路,遠洋郵輪到互聯網的一切,讓偌大的蓋亞恍若村落,可是在割據的新時代,一切卻因需求的消亡而蕩然無存,只殘留些許日漸久遠而模糊的記憶。

大區外的世界,其他管理員麾下的機器大軍,發展到了什麼水平,蓋莫能知。

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六七〇章 選擇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六五七章 探尋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一九六章 應聘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四五四章 維持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四八六章 牴觸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八二九章 醒來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七章 生命第五三八章 參觀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六五五章 提防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二四九章 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