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斷網

戰爭中的敵對雙方,一般而言,斷絕彼此間的經濟、文化、科技聯繫,乃至於外交關係,都是常見的標準動作。

都已經爲利益而打成一團,聯繫,就似乎毫無必要。

即便在歷史上,彼此敵對的力量之間,總還多多少少有些聯絡的渠道,或者暗中進行,或者通過第三方週轉,在戰爭年代也保持起碼的信息交換,否則,即便一方或雙方想要停戰,都沒辦法把意圖傳達到對方。

何況戰爭,在有產者、頂層的眼裡,終究不過是一樁帶血的生意。

打,還是不打,是在戰場上用槍炮爭辯,還是回到談判桌前彬彬有禮的商議條款,對掌控國家命脈的統治階層而言,並沒有絕對的好惡,一切完全要看哪種方式更有效,更迅速,更能攫取豐厚的利益。

千百年來,國家間的戰爭行爲,其實質往往便是如此直白。

相比之下,無合砝地位的組織、羣體反抗統治機器的戰爭,倒或許還另有些更高一層、更遵從人性的理由。

第三次蓋亞大戰,同前兩次大戰的情形相若,一開始,參戰各方便彼此斷交。

繼而,或主動、或被動的切斷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聯絡紐帶,一方面防止泄露機密、或者無意間資了敵,另一方面也有主動採取措施,儘可能從多個領域對敵方施加壓力,促成勝利的考量。

但,與前兩次大戰相比,第三次蓋亞大戰的背景,卻大相徑庭。

基於這種不同,交戰雙方的考量,至少是其中之一方——聯邦的考量,則與歷史上的每次戰爭都不盡相同,採取的手段也會不一樣。

西曆1488年,星港戰役後的某天,聯邦(不出所料的)採取斷然措施,不打招呼、事實上也無須打什麼招呼的切斷若干條國際通信線路,並指示尤洛浦的若干僕從國家協同行動,徹底斷絕與西大陸列強、羅斯之勢力範圍的網絡連接。

切斷連接,對聯邦會有什麼影響,FFRI-IT的評估報告早已出爐,結論是“相當有限”。

對這一結論,方然並不意外,事實上他反而還會疑惑,爲什麼在列強與羅斯四面擴張的很長時間後,聯邦才下令切斷網絡連接。

互聯網絡,是連接全世界的一道橋樑,有很重大的意義。

早年間,具體說來,在西曆1460至1470年代,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滾滾而來,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從蜂窩網絡到光纖幹線的諸多手段,從聯邦輻射出去的互聯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入,彼此間互聯互通,逐漸發展出一張覆蓋全球的巨網。

互聯網絡的發展,原因很多,根本動機則一概逃不出經濟利益的範疇。

在世界通過網絡連爲一體的時代,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集團,但凡要生存,要發展,都必須充分融入分工明確、協同運作的全球經濟循環之中,才能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獲得比單打獨鬥、閉門造車更高的收益。

這種敘述,早年間,方然在媒體、課本上見到過許多次。

但稍加思考,便不難看透其中的矛盾,繼而意識到這是一句避重就輕的謊言。

互聯網絡,人類世界的信息基礎設施,發源於聯邦,興盛於聯邦睥睨天下的時代,現如今,一步步走向彼此割裂、封閉的內循環,也仍然是從聯邦開始。

之所以經營這樣的網絡,對聯邦,固然有科技進步、服務人類的因素,根本原因,則是這一劃時代的科技發明,能極大提升人類世界的生產力水平,極大加速人類世界的物質與資產流動,進而,極大提升頂層、有產者、統治階層的剝削效率。

在主權國家協作、競爭的那個年代,推動互聯網絡的發展,是聯邦的訴求。

不僅如此,被網絡極大提升生產力、也帶來更多利益的特性所吸引,諸多後發國家,包括一向不在聯邦勢力範圍內的國家,也陸續接入INTERNET,繼而多多少少享受到了互聯網絡的便利。

但這種便利,站在歷史的高度,卻很難說是一件好事。

在互聯網滲透世界,經濟全球化如火如荼的西曆1460年代,有一個詞彙十分流行,“雙贏”,字面理解就是雙方得利,用這一詞彙來形容的事物,都具有“參與者皆有好處”的特徵,被許多人,許多國家所追捧,也就不難理解。

但所謂“雙贏”,細細想來,卻會令人心頭起疑,繼而疑竇叢生。

究竟什麼是合作、雙贏,這種事,在蓋亞表面當然是有的,例子,一抓就是一大把,譬如種樹,一個人負責挖坑、栽樹,怎樣努力也比不過兩人協作,一人挖坑、一人種樹填坑的效率,綜合產出不及後者的1/2。

從產出的效益衡量,兩人協作,成效勝過一個人單打獨鬥的兩倍,這是雙贏的基礎。

再然後,如果有相對公平的分配策略,將兩人協作比各自單幹多出來的那一塊收益,大致合理的分配給協作者,那麼這種“雙贏”,就更實實在在而令人信服。

道理,如此簡單,國家之間的分工協作,經濟全球化背景之下的“雙贏”,卻沒這麼簡單。

分工協作,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相比各自爲戰的單幹,幾乎總會有一定的比較優勢;這優勢,可大可小,但(幾乎)不可能爲負數——否則協作者大可以同時開工、表面協作,實際上則各自爲戰,平穩度過暫時的負收益段。

換言之,基於人類社會的組織原理,在改造客觀世界時,協作的好處是確鑿的。

但緊接着的下一個問題則是:

由於分工協作而多出來的、額外的利益,要怎樣分配。

正是緊跟在協作之後的分配環節,讓現實中的絕大多數“雙贏”,都蛻變成了另外一種情形。

回到現實,在INTERNET的全球覆蓋過程中,聯邦,始終居於主導地位,憑藉經濟、科技、軍事、文化等領域的全方位優勢,有權制定規則,確保自身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始終獲得遠超其他參與者的巨大利益。

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六十章 凱恩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十九章 起源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七三九章 人均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二六八章 堅持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十四章 適者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二二七章 價格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七五〇章 分解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七十章 遷徙第二九五章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五二五章 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