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不見

在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方面,既有的手段,看起來是十分有效。

唯一的問題在於:

全產機,並不是簡單的應用軟件、操作系統或者核心服務器,而是一個複雜度超乎想象的龐然大物。

控制權,具現的一條條指令,從位於橡樹嶺的中樞傳遞到APOS次級節點,或者由“國際商用機器”高層下達到這節點,並不能直接執行,而需要由次級節點來解構、分析與代換,變成規模高出幾個數量級的指令包,然後才能下壓到三級節點。

這些繁複的指令包,各自抵達三級節點後,可想而知,還會經歷一次解構、分析與代換。

然後到外周節點,再然後到達具體的生產單元,數量龐大的生產單元之間,還會頻繁通信、保持橫向聯繫,只有如此,才能高效而可靠的執行任務。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這“全產機”體系,就是模擬人類社會的生產組織流程。

相比於“人”爲基本單元構成的社會,全產機的生產組織,擯棄了這一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各模塊、節點,通過統一的FSCIM體系而彼此聯結,這樣的體系,沒有人類的思考力與靈活性,卻有着人永遠也達不到的準確程度。

再怎樣安全、確切的指令,一旦抵達次級節點,就會開始被解構、分析與代換,進而如水銀瀉地般,推送到“全產機”的諸多末梢,要托馬斯的小組去追蹤所有這一切過程,還要給出可靠性報告,根本就做不到。

調查者們能做的,無非是傳統的安全領域,查閱核心控制部分的代碼,搭建測試環境,制定策略,進行一系列的測試與攻防演練。

一切工作的重點,在於防範“非技術性”的內部風險,與“技術性”的外部攻擊。

至於說,完成所有這些模塊的IT工作者,究竟有沒有恪盡職守,有沒有遵循莫須有的職業道德,或者說,有沒有蠢到真開發出100%受控於Admin、管理員的系統,基礎研發組完全力有不逮,而只能選擇相信每一模塊所附的監控報告。

再至於說,提交這些監控報告的人,有沒有上下其手、掩藏玄機……

著名的“猜疑鏈”概念,用在這裡,倒也是恰如其詞,不知道“國際商用機器”的老闆們怎樣想,憑藉自身經驗,方然幾乎能透過一份份報告書,和連篇累牘的代碼,看透某些並不十分高明的把戲,發現模塊有問題的徵兆。

但,與事先的料想一模一樣:

對這些隱約的跡象,潛在的問題,他的對策則是視而不見。

發現蛛絲馬跡,順藤摸瓜,將潛在的問題一查到底,這是上頭交代給托馬斯*安生的職責,但要不要履行這職責,決定權,則部分操之於己。

然後就是一個很顯然的問題:

憑什麼,不過例行公事的自己,要將這些隱約的線索深究下去呢。

崗位職責,上頭交代的任務,在方然眼中只是一摞廢紙,絕大多數IT領域從業者想必也是如此,在從事專業性極強、獨立性極高的任務時,不會盲目服從,而只會遵從內心深處的利益之訴求。

在出於無奈、將一切下級節點視爲黑盒的做法面前,要徹底調查這些線索,就得大動干戈,親自前往才行。

只待在夏洛特研發中心看屏幕、敲鍵盤,一般是不成的。

且不論現場調查的風險,退一步講,就算在研發中心遠程調閱、分析材料,將一切不軌行爲繩之以法,又有什麼好處:

好讓頂層、有產者們更好的掌控全產機,早一天將絕大多數勞動者殺出局嗎。

只要想到這前景,但凡稍有頭腦的IT工作者,都會明白,在全產機取代絕大多數勞動者的過程中,自己不會有獲益,反而很可能遭遇重大的危機。

那麼該怎樣做,不就是太明顯了嗎。

測試,覈查,與之相關的一切工作,出於專業領域的特性,都無法用血汗工廠裡司空見慣的計件法來給付報酬,換句話講,到底在所負責的項目中找出多少Bug和危險因素,並不(怎麼)決定工作者的收入。

既然如此,面對眼前的線索,就更沒必要去窮追不捨。

默契,並非基於信任、或者彼此制衡,而是出於每一個參與者對自身利益的權衡,信息時代的新*奴隸制,就在這基石的緩慢侵蝕中,逐漸搖搖欲墜,搭建再大、再高的“全產機”之類腳手架,也無法讓頂層逃過這一劫。

離頂層還遠,自己更無意往上爬,這一切和方然追尋的目標很遠,他也不太在乎。

但是……

正在發生的這一切,即便身爲托馬斯*安生,可以視若無睹,稍微思考前因後果,卻不由得讓三十二歲的年輕人焦慮叢生。

“全產機”,在一開始的宏偉規劃裡,是高度集成、聯繫緊密的龐大生產體系。

但是在眼前的現實,僅僅“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投標的APOS次級節點,就隱含着大量IT中人出於自身利益而留下的痕跡,這些埋伏,固然會架空有產者寄望的核心控制權,使其成爲一紙空談,另一方面,也對自己的計劃十分不利。

支離破碎,每層的模塊、節點與單元,都是彼此防備的黑盒,這樣的一整套體系,在席捲聯邦、乃至世界的劇變來襲時,真的能被“那個人”所完全掌控嗎。

還是會像舊時代的割據那樣,一旦天下大亂,強者擁兵自起;

潛伏在體系中的反抗者,野心家,會否將APOS體系割裂爲大量彼此排斥、各爲其主的碎片。

大量IT工作者的行動,即便根本目標是一致的,相互之間,卻極其缺乏溝通與協調,總體上就是各自爲戰的一盤散沙。

這樣的後果,則是成果的碎片化、零散化,有朝一日發難之時,必定能打碎有產者們掌控“全產機”、進而掌控蓋亞的美夢,卻沒辦法針鋒相對的,讓勞動者作爲一個整體,去掌控“全產機”的控制權。

在這種態勢下,“那個人”,會不會壓根就不會出現呢。

第九十九章 先後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十章 痕跡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六五四章 拜託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十七章 嬗變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六二六章 遮斷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八〇四章 虛擬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二八五章 全產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三二四章 國際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四五四章 維持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三四三章 帝國